文章的開頭,先請大家看四篇當事人的敘述,並在心裡判斷他們四個人所說,是否為真的純友誼?
—01—
我與他高一相識,在做半年朋友之後,我們相愛。短暫的交往幾天,就又分開。後來一直以朋友相稱連續了10個春夏秋冬。他娶妻生子,我嫁夫生子。年前同學聚會,彼此喝的都有點多,最後我們發生了關係。講心裡話,對他我還是喜歡的,他也是吧,不然不可能碰我。這些個年頭,同性之間都沒有純友誼,何來異性?
—02—
一個裝傻,一個打死都不說,互相猜測是否喜歡彼此。最後迫於多方面壓力,男娶女嫁,但如果有一個契機,二人會發生不可描述的事情。
—03—
我們初中相識,一直到現在度過8個年頭。我和她一起上學下學,一起補課,一起翹課看電影,一起去操場跑步,失戀了彼此安慰。除了擁抱與牽手,我們沒有任何逾距的行為。但我搞不清楚,為什麼很多人都覺得我們兩個人是在一起的。
—04—
我相信是有純友誼。本人女,有個朋友。認識六年,偶爾聊天,遇到大事會找對方吐槽,現在距離很遠,他總邀請我去他的城市玩耍。他為人真誠善良,熱情好客,喜歡讀書。後來他結婚了,我就不找他,他找我我也不太搭理,不想他愛人誤會;怕他愛人心裡不舒服;怕自己本來問心無愧反倒成為別人眼中的「第三者」。真的一直把他當做踏實可靠的朋友,沒任何邪念。
最近出差,在他家附近,他非邀我去做客,我覺得不太好,但是他太熱情 ,最後去了。走的時候我突然好難過,上火車後一直哭,覺得要是我們當初能夠在一起就好了。
分享已經結束,在大家心中應該已經有了自己的答案。
如果你是非誠勿擾的忠實粉絲,那麼你必定聽過愛情導師黃菡說過一段話:
異性友誼的本質和愛情是一樣的,都是因為兩個人互相欣賞和吸引而建立了友好的關係,而愛情就是把這種友好的關係和感情更深入的遞進,友情則是止步於某一個階段。我們無需討論作為異性友誼的雙方內心真正的想法,只看他們的行為是否越界就好。所謂發乎情,止乎禮,視為純友誼。
正如黃菡老師所說,異性友誼是通過兩個人的相互吸引而存在的一種社會關係。但依舊有很多人覺得這種戀人未滿,友誼之上的情感,相當於變相的精神出軌。
在最新的調查中,70%的男性表示難以抗拒這種「性」的吸引;60%的女性則認為是是自己情感的部分寄託,更看重異性朋友所帶來的安全感。顯然調查數據說明,男女間擁有純友誼的概率很小。並且,這是一段隨時都可能發生變化的情感,不確定因素太多,容易讓人產生遐想。
很多人已經超出了友誼的界限。或許你當事人覺得沒什麼,可是或多或少給自己的另一半,自己的親人帶來傷害。判斷一份異性友誼是否為純友誼,那就看你的愛人。如果你的另一半相信你與ta是純友誼,那說明你們真的做得很好。
情感寄語:如果另一半的朋友讓你心裡不舒服,大可坦誠說明。有時候或許你另一半沒有那種想法,但不排除另一個人有沒有這樣的想法。必要時候,讓ta做出選擇。
不必覺得自己這樣做小肚雞腸,你只是維護你的權限,更是對戀人關係做出保障,跟著自己心走!
最後,也可以請大家在評論處,發表自己的看法。
--end
李小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