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參謀長或被炸身亡 土耳其在利比亞會善罷甘休?

2021-01-09 看看新聞Knews

當地時間4日晚至5日凌晨,土耳其駐紮在利比亞的空軍基地遭到「不明」戰機空襲,土軍總參謀長可能在空襲中傷亡。

是誰發動了這次空襲?

埃及《七日報》報導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控制下的瓦提亞空軍基地遭到戰機空襲,此次襲擊共進行了9次精準軍事打擊,土耳其方面在此部署的防空系統被炸毀。

據悉,被炸毀的是美制MIM23「霍克」,這種防空飛彈的最大射程為60千米,射高超過17千米。

特約評論員杜文龍介紹,「霍克」防空飛彈設計於上世紀60年代,電子系統已經非常落後,火控系統反應慢且很容易被幹擾。很有可能在空襲剛開始的時候,「霍克」防空飛彈的制導雷達就被炸毀了,因此在空襲過程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針對此次空襲,民族團結政府國防部副部長薩拉丁·納姆魯什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支持國民軍領導人哈夫塔爾的外國戰機發動了空襲」,並表示將會進行報復。

杜文龍分析,由於「霍克」防空飛彈過於老舊,目前表示支持哈夫塔爾的國家,都有出動戰機協助「國民軍」進行空中打擊的能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或者沙特的位置靠前一些。

「受傷」的為何是土耳其?

雖然目前還沒有勢力認領這一空襲,不過,這場突如其來的空襲,無疑讓多方勢力在利比亞的博弈,進一步變得複雜化和白熱化。

卡扎菲政權2011年被推翻後,利比亞東西兩大勢力形成對峙局面。民族團結政府受聯合國承認,獲土耳其、卡達等國支持。「國民軍」與國民代表大會結盟,主要控制東部地區及南部產油區,獲法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支持。

在外部勢力支持下,「國民軍」一度攻城略地,逼近首都的黎波裡,但這一局面隨著土耳其的直接出兵被迅速扭轉。今年5月,民族團結政府在土耳其的幫助下奪回了位於首都的黎波裡的瓦提亞空軍基地。

6月初,埃及提出利比亞停火倡議,俄羅斯表示支持,但土耳其軍方卻給予明確拒絕,並加大對「國民軍」控制區的攻勢。

近日,土耳其總參謀長雅薩爾·古勒到訪利比亞境內進行軍事部署視察,古勒還同土國防部長一起,與民族團結政府人士商議,打算在利比亞建立兩處軍事基地,其中一處正是瓦提亞空軍基地。

中東問題專家王晉表示,埃及、阿聯等國曾暗示土耳其「見好就收」,但土耳其反而高調提出要繼續加強軍事存在,隨後就遭到了這樣一個空襲,恐怕之間是有某種因果聯繫的,也顯示出地區國家對於土耳其繼續深度參與到利比亞戰局中,是持強烈抵制和反對態度的。

利比亞局勢會如何走?

《七日報》報導指出,土耳其總參謀長雅薩爾·古勒及其他6名軍人在襲擊中受傷。而在該媒體當天另一篇報導中,一名利比亞消息人士稱,古勒可能已經死亡。

王晉分析,總參謀長這麼重要的一個人物,不管是受傷還是死亡,都會在土耳其國內產生較大的輿論影響,在輿論重壓之下,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發展黨如何去反應,決定著未來局勢的走向。

上周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宣布,俄羅斯決定重開駐利比亞大使館,暫時在突尼西亞辦公。並會晤了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主席薩利赫,這一舉動也被外界認為是在向土耳其發出警告。

而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公開指責土方破壞利比亞和平局勢。

在王晉看來,埃爾多安其實現在也是騎虎難下,往後退一步,對於國內的選情和民意的支持率是一個打擊;往前進一步,做出報復性動作的話,很可能會引起地區國家之間的衝突升級,那麼未來的局勢很有可能會變得更為複雜。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趙歆)

相關焦點

  • 土耳其在撤軍途中被偷襲,會善罷甘休嗎?
    ,讓土耳其軍隊死傷幾十人。他們覺得美國敘利亞只讓敘利亞局勢更加緊張,所以對美國是下了逐客令的,然後美國並沒有離開,直到看到了土耳其的野心後,美國為了挑撥離間,於是直接撤軍了,這一撤軍讓一向有野心的土耳其馬上對敘利亞北部發動了進攻,敘利亞的和平是來之不易的,土耳其這麼一挑起戰亂,很明顯是不道德了,在國際上屢次受到了其他國家的譴,甚至更有國家代表人在會議上直接大扔土耳其的產品,可見土耳其挑起的戰亂是多麼不被支持。
  • 利境內發現多個「萬人坑」,利比亞上告聯合國,要求審判國際聯盟
    在聯合國組織的利比亞大選之前,利比亞有兩個派系:利比亞政府軍和利比亞國民軍,他們是最近被發現的萬人冢。北非塔魯納地區西部的幾個「萬人冢」中,利比亞專家已經找到170具屍體。2019年4月,利比亞國民軍總司令哈夫塔爾發動新一輪進攻,佔領首都的黎波裡。
  • 土耳其飛行員拒絕再出戰,傷亡數字觸目驚心
    根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6月30日的報導稱,我軍工企業出口的武器裝備,一直很受中東國家的歡迎,他們對於我軍工企業出口的裝備是非常青睞的,甚至中東等國援助利比亞國民軍的武器,也有我軍工企業生產的產品
  • 紅星深度|納卡衝突中的狠角色:能打擊防空飛彈 土耳其造
    俄防空飛彈也難招架 俄媒:無人機已稱霸天空 事實上,「旗手-TB2」無人機的威力此前早已在利比亞得以充分體現。甚至連俄羅斯方面都承認,其飛彈系統對這款無人機無用。 據新華社報導,2011年卡扎菲政權倒臺後,利比亞東西兩大勢力長期對峙。
  • 土耳其撞擊希臘軍艦,希臘怒氣值拉滿,法國也來助陣
    土耳其與希臘在地中海地區的衝突越來越尖銳。土耳其近年來幾乎在中東地區橫行霸道,敢和俄羅斯正面對上,還敢不顧美國制裁購買S-400,其野心也越來越膨脹,對於地中海地區的油氣資源似乎志在必得。近日更是直接派出軍艦護送油氣勘探船進行開採活動,十分囂張。
  • 普京劃紅線,土耳其不得參戰!亞塞拜然才不怕,對亞美尼亞下狠手
    俄羅斯與土耳其明爭暗鬥,一點也不算清閒了。衝突加深現在土耳其藉助於亞塞拜然收復失地的心態,強力插手到南高加索地區事務之中,這也可以說是土耳其未來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奧斯曼帝國曾經是整個歐洲的威脅,也算是世界大國之一,勢力範圍覆蓋到南高加索地區的,如果土耳其要復興奧斯曼帝國
  • 土耳其出兵4000人支援亞塞拜然
    ,雖然土耳其跟希臘僵持了幾個世紀的領土問題還未解決,但這並不影響土耳其關心周邊領土國家,哪裡有領土糾紛,哪裡便有土耳其。  面對土耳其的摻和,不少網友評論,不管土耳其兵力如何,但人家是真爺們!只要周邊有衝突,那就有他們的身影,仿佛有當年奧斯曼帝國的風採。又或者是吐槽土耳其又出兵了?他現在到底有幾個戰場?
  • 打死卡扎菲的利比亞,七年後成了第二個索馬利亞?
    但7年時間,足以讓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命運發生劇變,比如利比亞。明天,是卡扎菲7周年忌日。7年前的10月20日,一代梟雄卡扎菲死於利比亞人民的「打卡運動」。他死後7年,利比亞沒有變成杜拜,卻變成了「第二個索馬利亞」。在這七年裡,利比亞老百姓忍受著七年之痛,還經歷著與西方關係的七年之癢。
  • 亞塞拜然在亞美尼亞上空擊落俄羅斯武裝直升機,普京會善罷甘休麼
    亞塞拜然承認錯誤地在亞美尼亞上空擊落了一架俄羅斯米-24軍用直升機,炸死兩名機組人員,一人受傷。 亞塞拜然外交部在聲明中說,俄羅斯米-24在當地時間18:30被擊落,「在亞美尼亞-亞塞拜然國家邊界的納希切萬地區」。納希切萬自治共和國是亞塞拜然的西部內陸地區,毗鄰亞美尼亞,伊朗和土耳其。
  • 利比亞戰事趨緊進入僵局 英法「力不從心」
    中廣網北京4月18日消息(編輯李欣)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導,利比亞政府軍和反政府武裝17號繼續在多個城市展開激戰。此外,法國國防部長熱拉爾·隆蓋在17號表示,法美英等多國空軍在利比亞的城市作戰中並不能發揮很大作用,聯軍在利比亞的軍事行動可能成為一場"持久戰"。
  • 每經18點丨測算稱2027年印度人口數量將超中國;利比亞「國民軍」最...
    每經編輯:郭鑫1丨土耳其欲出兵利比亞,利「國民軍」最高指揮官宣布總動員:應對外國軍隊!據環球時報援引俄羅斯衛星網1月4日消息稱,利比亞「國民軍」最高指揮官哈利法·哈夫塔爾宣布總動員應對外國軍隊。哈夫塔爾在視頻講話中表示,「今天我們宣布聖戰並全面動員。
  • 利比亞大營救:500工人辦特別版回國證明
    出利比亞記本刊記者/崔曉火 劉炎迅 (微博) 黃霜紅 龐清輝文/ 馬多思2月18日 利比亞 艾季達比亞市這是一座靠近沙漠的利比亞小城。距利比亞第二大城市班加西有170公裡。這裡並不富裕。但信奉古蘭經的本地人,平日相見,客氣禮貌,舉止約束得當。
  • 1975年鄧小平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始末
    1975年鄧小平任中央軍委副主席兼總參謀長始末   1975年1月5日,中共中央發出通知,任命鄧小平為中共中央軍委副主席兼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長,經過「文化大革命」的大動亂,鄧小平恢復了工作。
  • 土耳其玄幻劇《未完成的愛》,換個身體繼續愛
    大家好~喜歡追新劇看好劇的小夥伴們可點右上角關注 自從被土耳其的電視劇《黑白戀曲》和《滿月》圈粉後,土劇雖然故事情節略慢,但好看的劇還是不少,今天給大家推薦的這部新劇《未完成的愛》則是一部玄幻愛情懸疑劇,男女主顏值都很可,土劇愛好者可以看看咯。
  • 【子怡影視】善罷甘休
    善罷甘休。詞義同字義,好好地停止,情願也樂意了結。無可厚非是個褒義詞了,沒有死纏爛打沒有糾纏不休,雙方願意解去事物之間的糾纏,一別兩寬不再掛懷。卻徒徒讀出這個詞的傷感來,世間之事何其複雜,豈能所有事善罷就能甘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