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日晚至5日凌晨,土耳其駐紮在利比亞的空軍基地遭到「不明」戰機空襲,土軍總參謀長可能在空襲中傷亡。
是誰發動了這次空襲?
埃及《七日報》報導稱,利比亞民族團結政府控制下的瓦提亞空軍基地遭到戰機空襲,此次襲擊共進行了9次精準軍事打擊,土耳其方面在此部署的防空系統被炸毀。
據悉,被炸毀的是美制MIM23「霍克」,這種防空飛彈的最大射程為60千米,射高超過17千米。
特約評論員杜文龍介紹,「霍克」防空飛彈設計於上世紀60年代,電子系統已經非常落後,火控系統反應慢且很容易被幹擾。很有可能在空襲剛開始的時候,「霍克」防空飛彈的制導雷達就被炸毀了,因此在空襲過程中沒有發揮任何作用。
針對此次空襲,民族團結政府國防部副部長薩拉丁·納姆魯什在社交媒體上表示,「支持國民軍領導人哈夫塔爾的外國戰機發動了空襲」,並表示將會進行報復。
杜文龍分析,由於「霍克」防空飛彈過於老舊,目前表示支持哈夫塔爾的國家,都有出動戰機協助「國民軍」進行空中打擊的能力。就目前的情況來看,俄羅斯或者沙特的位置靠前一些。
「受傷」的為何是土耳其?
雖然目前還沒有勢力認領這一空襲,不過,這場突如其來的空襲,無疑讓多方勢力在利比亞的博弈,進一步變得複雜化和白熱化。
卡扎菲政權2011年被推翻後,利比亞東西兩大勢力形成對峙局面。民族團結政府受聯合國承認,獲土耳其、卡達等國支持。「國民軍」與國民代表大會結盟,主要控制東部地區及南部產油區,獲法國、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埃及、阿拉伯聯合大公國等國支持。
在外部勢力支持下,「國民軍」一度攻城略地,逼近首都的黎波裡,但這一局面隨著土耳其的直接出兵被迅速扭轉。今年5月,民族團結政府在土耳其的幫助下奪回了位於首都的黎波裡的瓦提亞空軍基地。
6月初,埃及提出利比亞停火倡議,俄羅斯表示支持,但土耳其軍方卻給予明確拒絕,並加大對「國民軍」控制區的攻勢。
近日,土耳其總參謀長雅薩爾·古勒到訪利比亞境內進行軍事部署視察,古勒還同土國防部長一起,與民族團結政府人士商議,打算在利比亞建立兩處軍事基地,其中一處正是瓦提亞空軍基地。
中東問題專家王晉表示,埃及、阿聯等國曾暗示土耳其「見好就收」,但土耳其反而高調提出要繼續加強軍事存在,隨後就遭到了這樣一個空襲,恐怕之間是有某種因果聯繫的,也顯示出地區國家對於土耳其繼續深度參與到利比亞戰局中,是持強烈抵制和反對態度的。
利比亞局勢會如何走?
《七日報》報導指出,土耳其總參謀長雅薩爾·古勒及其他6名軍人在襲擊中受傷。而在該媒體當天另一篇報導中,一名利比亞消息人士稱,古勒可能已經死亡。
王晉分析,總參謀長這麼重要的一個人物,不管是受傷還是死亡,都會在土耳其國內產生較大的輿論影響,在輿論重壓之下,埃爾多安領導的正義發展黨如何去反應,決定著未來局勢的走向。
上周五,俄羅斯外長拉夫羅夫宣布,俄羅斯決定重開駐利比亞大使館,暫時在突尼西亞辦公。並會晤了利比亞國民代表大會主席薩利赫,這一舉動也被外界認為是在向土耳其發出警告。
而此前,法國總統馬克龍也公開指責土方破壞利比亞和平局勢。
在王晉看來,埃爾多安其實現在也是騎虎難下,往後退一步,對於國內的選情和民意的支持率是一個打擊;往前進一步,做出報復性動作的話,很可能會引起地區國家之間的衝突升級,那麼未來的局勢很有可能會變得更為複雜。
(看看新聞Knews編輯 趙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