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雖然說吃一塹,長一智,但人生短短不過幾十年,如果所有的道理,都要等到撞了南牆才明白,那即使老天再借你五百年也不夠呀!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驗之談,都是為了讓我們少走彎路,比如那些常見的諺語、俗語、格言、家訓等等。今天我們就學習十條諺語,感悟一下為人處世的道理。
一,幫人幫到底,救人救到頭。
要想做好事,幫助別人,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要麼不幫,要麼就幫到底,切忌半途而廢,否則還會落下埋怨。就好比借錢,要麼不借,借了就要做好收不回來的思想準備,否則遇到賴帳不還的,不但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還可能因此又多了一個仇人。
二,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俗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事情輪不到自己頭上,很難體會到別人的感受。往往只有等我們成家過日子了,生兒育女了,才知道生活的不易,才能深切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恩德。
三,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很多人受騙了,上當了,覺得很委屈,怨天尤人,卻不知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騙子之所以能夠得逞,靠的就是人的貪心,老實本分,不佔便宜,不貪意外之財,騙子哪裡還有可乘之機?
四,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
現在年輕人跳槽很厲害,幹哪行,哪行不好,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最後往往一事無成。古人說行行出狀元,其實哪行都一樣,不用盲目追潮流,不用羨慕那些處於風口浪尖的行業。應該幹一行愛一行,哪個行業,只要踏實肯幹,不怕吃苦,總會幹出成績。
五,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吃和穿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粗茶淡飯、衣服整潔便可,這用不了多少錢。就怕不懂得節制欲望,不懂得量入為出,現在的商家很精明,極力在廣告詞上下功夫,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其實都是為了掏空你的錢包,所以很多人盲目透支消費,都成了月光族,甚至負債纍纍。
六,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物極必反,無論好事還是壞事,都有到頭的時候,都將成為過去,不用擔心天會塌下來,看開了,也就沒那麼多煩惱痛苦的事情了。
七,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我們之所以有很多欲望,往往是因為沒有得到,一旦得到了,就感覺沒什麼意思了,甚至還會厭煩。就好比男女談戀愛,結婚前甜言蜜語,苦苦追求,結婚後,三天兩頭吵架,甚至過不下去了,還要離婚。明白了這點,我們就能把一切看得淡泊一些了。
八,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
古人講:「無欲則剛」,只有清心寡欲,無求於人,才能挺起腰杆,才能正直無私,一旦拿了人家好處,有了利益關係,做人的底氣就不足了。
九,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年時期的記性最好,可塑性最強,是讀書學習的最佳時期,等到年老了,想明白了,知道讀書有用了,但習氣已經養成,體力已經衰退,就已經晚了。
十,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光陰似箭,人生苦短,可是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時間還很長,不知道珍惜生命,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把賺錢和享受當成人生的目標。等人到中年後才發現,日子過得一天快過一天,一年快過一年,尤其是得了絕症,再想拿錢換命,都已經不可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