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十句諺語,真是太有道理了!

2021-01-08 國學雜談

俗話常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雖然說吃一塹,長一智,但人生短短不過幾十年,如果所有的道理,都要等到撞了南牆才明白,那即使老天再借你五百年也不夠呀!我們的老祖宗,早就為我們留下了很多經驗之談,都是為了讓我們少走彎路,比如那些常見的諺語、俗語、格言、家訓等等。今天我們就學習十條諺語,感悟一下為人處世的道理。

一,幫人幫到底,救人救到頭。

要想做好事,幫助別人,一定要做好充足的思想準備,要麼不幫,要麼就幫到底,切忌半途而廢,否則還會落下埋怨。就好比借錢,要麼不借,借了就要做好收不回來的思想準備,否則遇到賴帳不還的,不但給自己帶來無窮的煩惱,還可能因此又多了一個仇人。

二,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養兒不知父母恩。

俗話說:「站著說話不腰疼」,事情輪不到自己頭上,很難體會到別人的感受。往往只有等我們成家過日子了,生兒育女了,才知道生活的不易,才能深切體會到父母的艱辛和恩德。

三,不圖便宜不上當,貪圖便宜吃大虧。

很多人受騙了,上當了,覺得很委屈,怨天尤人,卻不知道從自己身上找原因。騙子之所以能夠得逞,靠的就是人的貪心,老實本分,不佔便宜,不貪意外之財,騙子哪裡還有可乘之機?

四,做一行,怨一行,到老不在行。

現在年輕人跳槽很厲害,幹哪行,哪行不好,總是這山望著那山高,最後往往一事無成。古人說行行出狀元,其實哪行都一樣,不用盲目追潮流,不用羨慕那些處於風口浪尖的行業。應該幹一行愛一行,哪個行業,只要踏實肯幹,不怕吃苦,總會幹出成績。

五,吃不窮,穿不窮,不會打算一世窮。

吃和穿是人最基本的生活需求,粗茶淡飯、衣服整潔便可,這用不了多少錢。就怕不懂得節制欲望,不懂得量入為出,現在的商家很精明,極力在廣告詞上下功夫,聽上去好像很有道理,其實都是為了掏空你的錢包,所以很多人盲目透支消費,都成了月光族,甚至負債纍纍。

六,車到山前必有路,船到橋頭自然直。

物極必反,無論好事還是壞事,都有到頭的時候,都將成為過去,不用擔心天會塌下來,看開了,也就沒那麼多煩惱痛苦的事情了。

七,吃過的饃饃不香,嚼過的甘蔗不甜。

我們之所以有很多欲望,往往是因為沒有得到,一旦得到了,就感覺沒什麼意思了,甚至還會厭煩。就好比男女談戀愛,結婚前甜言蜜語,苦苦追求,結婚後,三天兩頭吵架,甚至過不下去了,還要離婚。明白了這點,我們就能把一切看得淡泊一些了。

八,吃人家的嘴軟,拿人家的手短。

古人講:「無欲則剛」,只有清心寡欲,無求於人,才能挺起腰杆,才能正直無私,一旦拿了人家好處,有了利益關係,做人的底氣就不足了。

九,補漏趁天晴,讀書趁年輕。

黑髮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少年時期的記性最好,可塑性最強,是讀書學習的最佳時期,等到年老了,想明白了,知道讀書有用了,但習氣已經養成,體力已經衰退,就已經晚了。

十,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寸光陰。

光陰似箭,人生苦短,可是在年輕的時候,我們總覺得時間過得很慢,時間還很長,不知道珍惜生命,不懂得健康的重要性,把賺錢和享受當成人生的目標。等人到中年後才發現,日子過得一天快過一天,一年快過一年,尤其是得了絕症,再想拿錢換命,都已經不可能了。

相關焦點

  • 民間流傳至今的18句諺語,簡短精闢,讓你明白好多道理!
    民間流傳至今的18句諺語,簡短精闢,讓你明白好多道理。1. 任君掬盡三江水,難洗今朝滿面羞。掬:捧。形容極度羞愧難當,無地自容。2. 大裡不見小裡見看不到大處,只看到小處。比喻目光短淺。3. 滿懷心腹事,難向別人言。
  • 俗語「本命年注意啥逢九年齡需低調」老祖宗的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這主要也是我們國家有著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歷史,而我們的老祖宗也通過實踐總結出了很多的經歷。老祖宗的這些經驗,也通過簡單的俗語諺語一直流傳在民間,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驗證,能一直流傳到現代。說明這些俗語諺語還是有一定道理的,因為這些俗語諺語都是非常接地氣的。只是這些俗語簡單幾個字,很多聽起來也有些粗糙,但其中的道理卻一點也不糙。而且農村老人也非常深信這些俗語裡的道理。
  • 民間諺語「冬吃蘿蔔夏吃薑」,後半句才是重點,十人九不知
    「冬吃蘿蔔夏吃薑」便是老祖宗們在日常實踐中,總結出來的與養生相關的俗語,字面意思非常的簡單易懂,說的是冬天要吃蘿蔔,夏天要吃薑,描述的是如何養生的方法,而十人九不知的後半句才是重點,那個說的是在按照這個方法去做了以後會獲得怎樣的效果,那就是「不用醫生開藥方」。
  • 老祖宗的3句識人術口訣,句句經典,幫你看人八九不離十
    文章作者:琢磨君常言道:「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有些人認為老祖宗的話落伍了,屬於「老古董」,已經不實用了。但是他們熟不知,古人看問題更加透徹,看人心更加精準,而人性又是亙古不變的;有些歷經千百年流傳下來的俗語或成語,甚至是古人拿慘痛的教訓換來的,比如說「狡兔死,走狗烹;飛鳥盡,良弓藏;敵國破,謀臣亡」等等。
  • 俗話說「男怕三點頭,女怕闊步走」,老祖宗的觀人術,細緻入微!
    俗語是千百年來廣泛流傳的大眾文化,它最大的特點是不像詩詞歌賦、文言文等官方文化那樣高雅,而是作為口頭語代代相傳,更接地氣。很多時候,越是接地氣的東西,越能給我們的生活帶來經驗和指導,諺語、歇後語等等,都可以算進諺語的範疇。 從古至今,有的諺語說人處世,有的講品德,有的講察人之術。
  • 俗語「吃十穿八,嫖空賭半」,啥意思?老祖宗的話有沒有道理?
    浩瀚五千年,在歲月的探索和求知中,中華民族創造出了博大精深的的中華文化,留下無數的文化瑰寶,浩繁如煙的儒家盛典,多如繁星的古代銅器,嘆為觀止的陶瓷,不過對於農村人來說,接觸的最多的還是俗語,作為以農業為基礎發展起來的文明大國,昔日流傳于田間地頭的民諺對大家幫助最大。
  • 老祖宗十句經典語錄,句句現實,謹記這十點,福報自然來!
    《增廣賢文》是我國經典著作,收錄了老祖宗許多經典語錄,其中蘊含的人生哲理和處世智慧,值得我們終生學習。今天介紹其中十句經典語錄,將人性的現實說得淋漓盡致。靜下心來,細細研讀,若能領悟這十句話中的智慧,勝過讀十年書。一、知己知彼,將心比心。
  • 流傳的俗語,不是沒道理
    在這些俗語中,有「龜背蛇腰不可交,瞟眼看人不用刀」、「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這種老祖宗傳承下來的識人術;有「房前不栽樹,屋後不種花」、「大門過於堂,家敗人丁亡」這種民間居住的經驗;還有「老不洩殘精,少不食壯火」等這種老祖宗流傳下來的養生秘笈等等。
  • 俗語:「手指短而粗,終身必忙碌」,有何含義?謹記老祖宗教誨
    我國有這五千多年的文化歷史,在民間廣為流傳的就是俗語文化,作為我國傳統文化瑰寶,老祖宗用實際經驗一點一滴積累下來給後人的,所以俗語詮釋了生活當中各個方面,如今社會快速發展,人們的經濟水平也提高了,城市化發展農村大部分都是老人和小孩多一點,很少有年輕人對俗語感興趣的,只有老人會念叨幾句,但俗語之所以能流傳這麼久
  • 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生活中聽到最多的就是俗語,俗語在某種程度上確實不如文學那般文雅,但是古代的老百姓們在長期的社會實踐中是社會交往總結出來的規律,流傳至今,大部分還是非常有道理的,今天給大家帶來這樣一句老話「善人多磨難,好人不長命」,什麼意思呢?
  • 民間流傳千年的8句諺語,看完豁然開朗!
    這些看起來通俗易懂、言簡意賅的話語,便是民間及智慧與經驗流傳出來的——諺語。看看下面這些生活經驗的深刻總結,相信你定會豁然開朗!1、坐吃山空,立吃地陷。「坐吃山空,立吃地陷」 指光是消費而不從事生產,再多的財富也會很快 耗盡。
  • 老祖宗的話總結精闢
    中華歷史源遠流長,有不少優秀的歷史文化傳承至今,其中不乏有許多古人總結經驗得來的諺語,比如說「男怕纏,女怕磨」這麼一句俗語,一直流傳至今。那麼這句俗語究竟是什麼意思呢?實際上,從字面來看,「男怕纏,女怕磨」指的就是男性和女性在人際交往中遇到的問題。
  • 老祖宗常說:「門口有橫路,子孫多富貴」,是什麼道理?
    俗語,又稱為諺語或者老話,我們在小的時候,經常聽老人說起很多「俏皮話」,當時不理解是什麼意思,等到長大了細細品味,才發現背後的真實含義。俗語來源於民間,是十分接地氣的一種民俗文化,之所以深受老百姓的喜愛,其根本原因是俗語貼合我們的生活,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隨處可見。
  • 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中流傳著很多朗朗上口的俗語,這些俗語都是老一輩的人們在生活和勞作中總結出來的經驗和教訓。俗語的覆蓋面很廣,其中有很多俗語是和人的屬相有關係,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男怕屬雞,女怕屬羊」,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老祖宗的話有道理嗎?
  • 老祖宗的識人術「龜背蛇腰不可交」,下一句更精闢,十有九準!
    中國自古以來流傳著很多俗語,這些詞語看似粗俗,實際上卻蘊含著極大的智慧,而這些智慧都是老祖宗們千百年總結而來的,很多時候確實能夠給予我們一些提示,其中有一句俗語就是這樣說的「龜背蛇腰不可交」,意思是說擁有龜背和蛇腰這兩個特徵的人是不能深交的。那麼龜背和蛇腰又是什麼意思呢?
  •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老祖宗的道理,有福之人都知道
    俗語「不喝卯時酒,不罵酉時妻」,老祖宗的道理,有福之人都知道文/宋宋生活中的俗語是非常常見的,這些數據也是經過了千百年的歲月,在民間廣為流傳。雖然簡短通俗,但是卻大有內涵。而且還運用在我們生活中的各個方面,不只有吃穿住行,為人處世,還有一些做人的道理以及夫妻之間應該注意的事情。有很多人認為,能領悟到俗語中的道理,就能在人生的道路中少走彎路,這也真是俗語的魅力之處。今天小編給大家講解的這句俗語是:「不喝毛卯時酒,不罵酉時妻。」這句話究竟是何道理呢?
  • 名言、美句、諺語、哲理成語積累大全,趁假期背,作文滿分輕鬆拿
    名言、美句、諺語、哲理成語積累大全,趁假期背,作文滿分輕鬆拿都說書籍是人類的營養品,知識依靠書籍積累,經驗也在積累中慢慢增長。關於中小學語文的積累就是課內外的名言警句、美句、諺語等,需要學生積累的量也是非常大的。語文積累名言警句對於學生來講,有兩大好處。
  •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
    俗語:「老牛吃嫩草」,下一句更經典,老祖宗的處世之道,漲知識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聽到的就是各式各樣的俗語。俗語言簡意賅,別看寥寥數十字,都是還是很值得去品味的。俗語雖然簡潔粗糙但正所謂「瑕不掩瑜」,其蘊含的智慧卻是包羅萬象,無所不及,很多俗語還不乏大道理。流傳了上千年的俗語,依舊有很好的啟發意義,讓人受益良多。
  • 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即農村約定俗成的諺語、老話,經過幾千年來的積累和更迭,告訴我們很多道理。其中很多觀點和現象在現在也隨著時間一一得到了驗證。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雷打雪,遍地賊」與天氣有關,在北方農村比較常見,一起來看看是啥意思吧!北方農村常說「雷打雪,遍地賊」,這句話啥意思?
  • 農村俗語「五指不露縫,一生不受窮」,老祖宗的看相術有道理嗎?
    都說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一方面是因為這其中總有我們不了解的方面,同時也是因為傳統的文化和思想觀念對我們的影響尤其深遠,民間流傳的看相術就是其中之一。大多數農民一直對看相這一事深信不疑,並且經常通過這種方式來預測一個人的運勢和發展方向。民間看相的方式不一而足,除了最常見的看面相之外,看手相也是其中一個主要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