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看到一個分享,說是高情商的六個表現:1、跟人吵架時,能忍住最狠的那句話;2、當分手已成定局的時候,能夠平靜告白;3、對最親近的人,保持尊敬和耐心;4、能分清楚場合和身份,不亂開玩笑;5、再親近的夥伴,都要有邊界感;6、無論是親情、愛情、友情都需要用心去經營。
湊巧,早上在一個群裡看到群友說,老媽生日,給老媽買東西,或者帶著體檢身體,老媽害怕花錢,都不讓買,也不去,讓群友給出主意。大家紛紛出主意,最後說店家搞活動,生日當天都免單,半信半疑的終於答應了,其實這就是一個很簡單的事情,如果再年輕十歲,給父母安排一些體檢什麼的,如果不同意,或者我們會大聲爭吵,這是為你的健康著想,你還不去。。但我們不知道,父母並不是不去,只是害怕花錢,上有老下有小,他們很明白,生活不容易。
說到這個,想起來,前天早上老媽給我說,奶奶的手機壞了,讓拿來修,200元的手機,已經沒有修的價值了,只能買個新的。可爺爺奶奶不同意,最後老媽說這是很便宜的,不信了可以趕集的時候去街上問一下,在街上買的,才勉強同意。
對最親近的人,保持尊敬和耐心。往往,我們都會有一個經歷,小時候,總認為哭鬧、撒嬌,父母就會同意我們的一些訴求,慢慢長大,到了高中,大學,好像父母的認知跟不上了我們的節奏,慢慢地有些事情也不願意給父母說,可能說了,他們也不懂,索性就不說了,慢慢地發現,和爸媽的關係越來越遠,好像只有口袋裡沒錢的時候,會想到爸媽。一直到,結婚生子,才體會到父母當初的不易,反過來就相反了,想彌補一下,會發現,爸媽還是不捨得讓自己的孩子受委屈,不願意花孩子的錢,不願意讓孩子操心。每個人都一樣,都要經歷這樣的階段。
之前,我不太喜歡和爸媽交流,回到家總是關上門,自己的屋裡做自己的事情。有時候,和爸媽說兩句話,就想吵架,索性就不說了。慢慢地,我也改變了一些,父母永遠都是為了孩子考慮,一定要對他們有更多的尊敬和耐心,只有這樣,生活才會更加和諧,更加美好。
2019年馬上就要結束了,也即將迎來農曆新年,可能你好多年沒有回家,也好長時間沒有見到爸媽,可能春運的火車票,今年又沒有搶到,可能你正在回家的路上。不管在哪裡,一定記得爸媽都在家裡等著你,沒事的時候,常回家看看,常給家人打個電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