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照片:外國記者鏡頭下1979年的百姓生活,「交公糧」還記得嗎?

2021-01-13 贏牟左史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一位外國攝影記者所拍攝的,展現的是1979年的百姓生活。1979年,社會正在逐步發生著變化,而這些老照片恰恰真實記錄了那個年代社會的民情與百姓生活。圖為1979年的鄉村公路上,一名婦女拉著一對母子,後面的女孩在後面幫忙推車。那個年代的鄉村,回娘家基本上就是這個樣子的。

1979年的鄉村,一戶普通人家的小院子裡,一位母親和她的三個孩子。

1979年,一所學校的女教師宿舍,看上去條件簡陋了些,但乾淨整潔。

1979年的蘇州虎丘,地方糧站門前交公糧的場面。對現在的人們來說,交公糧是比較久遠的記憶了,那時候交公糧,要提前把要交的糧食曬乾並揚乾淨,然後拉到糧站排隊上交。

1979年,一個學校的舞蹈排練室裡,練習舞蹈的學生們,這個場景是否讓你想起了前幾年上映的電影《芳華》裡的鏡頭?。

1979年,一位老師正在上課。這是一堂語文課,老師教給孩子們的是古詩《鋤禾》。

1979年的長城,一位外國舞蹈家在長城上翩翩起舞,吸引了不少好奇的遊客在圍觀。

1979年,當年的公交車上的景象,那時候的公交車上都有一名售票員。

1979年的北京天壇回音壁牆前,遊客們排長隊一飽耳福,感受回音壁的魅力。

相關焦點

  • 1940年武漢老照片 日軍佔領下的武漢百姓生活
    分享一組1940年武漢老照片,讓我們一起回望下彼時日本人侵佔下的武漢百姓生活,攝影:柏原英一。 民國時期漢口高度繁榮,被譽為東方芝加哥,武漢三鎮綜合實力曾僅次於上海,位居亞洲前列。
  • 上海七、八、九十年代珍貴的老照片,你還記得嗎?
    上海七、八、九十年代珍貴的老照片,你還記得嗎?講到盡興的時候更是直接把當年的相冊翻了出來不得不說看完上海70-90年代的老照片真心感慨阿拉上海日新月異的發展下面這些上海老照片是否能勾起你埋藏已久的記憶呢?
  • 1979年出生,屬羊人的農村生活
    我是1979年出生,我記得日曆上寫的是辛未年,所以我是屬羊的。其實,1979年出生真的是個很尷尬的事,七十年代的人說我小屁孩,不認為和他們是一個年代的,而自己也不能把自己歸為80後,因為80後麻,肯定得是1980年以後出生的,所以我們也不是80後。但是,我們卻實實在在體驗了70後生活的艱辛。
  • 老照片:外國攝影師鏡頭下的山西,1981年的太原與大同
    這是一組1981年的山西各地的老照片,通過這些老照片,可以讓你重溫40年前山西各地人們的生活。圖為1981年的太原迎澤公園。迎澤公園建於上世紀50年代,是太原很有年頭的一座公園了。1981年的山西大同,大同火車站站前廣場上的幾個小朋友。
  • 沒想到60多年前的人們是這樣子,1953年中國百姓生活真實老照片
    1953年中國百姓歷史老照片:圖為1953年一家餐館,生意非常火。 1953年中國百姓歷史老照片:圖為上海的4個紡織女工。
  • 上色老照片:1928年濟南大饑荒,戰亂之下的百姓眼中滿是絕望
    歡迎來到不二書舊影時光,今天為各位讀者朋友們分享的這一篇組圖,是來自於1928年濟南饑荒的上色老照片。通過這一組老照片,我們可以來回顧一下這段歷史中留存下來的影像。從1927年開始,山東境內由於水旱蝗災接踵而至,進而演變成為了一場大饑荒,大饑荒遍布山東60%的區域,超過2000萬人成為難民。
  • 老照片:1985年的廣州,熱熱鬧鬧的街市,其樂融融的百姓生活
    圖為1985年的廣州,珠江邊上的賣瓜商販和吃瓜群眾。  圖為1985年的廣州一德路,路邊的樓房顯得有些破舊。    圖為1985年的廣州賓館。馬路上是川流不息的自行車車流。    圖為1985年的廣州菜市場上,賣西瓜的小販和修鞋的小鋪。
  • 外國人鏡頭下1948年的北京,有些東西失去才知道珍貴
    這是一組拍攝於1948年的北京的老照片,拍攝者是當時在北京的外國攝影記者,通過這組珍貴的老照片,我們得以見到70多年前的北京城的樣子。圖為1948年,俯瞰北京城,鏡頭下的北京城遼闊、厚重。
  • 晚清老照片:囚徒躲牆角不願面對鏡頭,年輕女子側臉輪廓很驚豔
    旗人家庭帶小孩看西醫。1860年以後,外國醫生陸續在北京建立西醫醫院,面向中國人接診。打造銀飾的匠人。銀飾文化源遠流長,銀匠「叮叮噹噹」的敲打聲綿延數千年。照片的原注稱,這所大學堂為Peking University,那它是北京大學的前身——京師大學堂嗎?其實不是,京師大學堂的英文名為Imperial University of Peking。晚清時期的Peking University指匯文大學堂。
  • 老照片:1937年南京淪陷,日軍隨軍記者鏡頭下的場景
    1397年,淞滬會戰打響,抗日戰爭全面爆發。這是一組當年日軍隨軍記者拍下的場景,還原了那段真實的歷史。 圖:日軍炮轟南京城。
  • 交公糧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鴨
    交公糧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鴨時間:2020-01-15 18:18   來源:小雞詞典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交公糧什麼意思什麼梗? 一臉懵逼的你進來漲漲姿勢鴨 指的是夫婦/情侶之間預先設定好的每個周期一次的為愛鼓掌活動。源於商鞅變法後農民給國家上交一部分糧食的制度。
  • 1948年美國記者鏡頭下被圍困的孤城太原
    1948年11月,美國《生活》雜誌記者Jack Birns來到重重包圍中的孤城太原,眼前的景象讓他感到震憾。
  • 民國42年大荒災下的辛酸鏡頭,你知道樹皮怎麼吃嗎?(多圖)
    吃樹皮我們只在電視裡見過,但是現實生活中的吃樹皮你見過嗎?看電視劇《天下糧倉》應該記得這部劇就是以「千裡餓殍圖」開頭的。千裡餓殍,樹皮都被吃完了,民不聊生何其之慘!你或許會說,那是百年前的事了,離我們很遙遠,但是今天我們要看的是百年內發生的一場大荒災。
  • 令人著迷的老照片,日本攝影師在1965年猛拍中國人的生活
    1965年對世界來說,中國是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度;而來自日本的攝影師齊藤在中國為期48天的旅行中猛拍了80卷膠捲3000多張的照片,這些珍貴的圖像捕捉到當時中國普通百姓的生活。圖為上海民兵在訓練中。普通老百姓在中國的政治中心天安門廣場上悠閒的散步聊天,帶小孩。
  • 老照片:1992年的甘肅蘭州,屬於蘭州人的生活記憶
    下面的一組老照片拍攝於1992年的蘭州,一起來感受一下那時的蘭州的獨特風情。圖為1992年的蘭州慶陽路。慶陽路原名和平路,90年代的慶陽路很寬闊。1992年的蘭州廣武門附近街景。1992年的蘭州,一家蘭州牛肉麵館。
  • 晚清老照片:地主婆走路很霸氣,百姓爬到屋簷上看熱鬧!
    晚清老照片:地主婆走路很霸氣,百姓爬到屋簷上看熱鬧! 晚清老照片:地主婆走路很霸氣,百姓爬到屋簷上看熱鬧!
  • 百姓被剋扣公糧款,告狀告到皇上跟前,最後官司贏了人卻被斬首
    乾隆四十三年(1778年),直隸井陘老百姓心情不錯,這一年大豐收。    當時,井陘縣的知縣叫周尚親,是個典型的魚肉百姓的昏官。知縣一年的工資收入加起來也就一百兩銀子左右,這點錢根本不夠周尚親花銷。於是,他就打起了公糧的主意。井陘縣當時一共徵收了3000石公糧,按規定,公糧的價格應該每石九錢三分銀子,結果周尚親給的價格是每石六錢銀子,私自剋扣三錢三分。井陘的老百姓知道後立刻炸了鍋,集體到縣衙討說法。
  • 外國記者豎起大拇指和我們一起大呼「北京」
    北京友誼賓館的志願者: 外國記者豎起大拇指和我們一起大呼「北京」 姚帥 中青在線-中國青年報    2008-08-22    [列印] [關閉]     奇怪,我怎麼會這麼「英勇」呢     8月13日凌晨,已經一點多了,但這個時候正是記者們返回賓館的高峰。雨下得正大,用「瓢潑」已經不足以形容如此之大的雨了,一個老外還跟我開玩笑:「Is it rain?」(這是下雨嗎?)
  • 老照片:1984年的山西大同,最有味道的老照片重溫大同舊時光
    下面的這組老照片是80年代的山西大同。跟隨這些老照片,一起去回首一下30多年前的大同生活吧。圖為80年代的大同街頭的一角,那時候的大同城區馬路上車輛還不是很多,但是天空是那麼藍,讓人覺得懷念。80年代的大同街景,那時的大同還沒有如今這麼多的高樓大廈,看上去納悶淳樸、順眼,非常接地氣。80年代的大同機車廠的工人們。大同機車廠始建於1954年,是大同著名的企業,曾是國內最大的蒸汽機車製造廠。雖然非常辛苦,那時候的工人幹勁兒還是很足的,面對鏡頭,這些工人們一個個面帶笑容。80年代的大同鼓樓東街附近,一家副食商店的門前。
  • 老照片中的天壇百年史:1935年經歷大修,1998年申遺成功
    照片中的天壇與我們如今所熟知的其實並不相同,這張照片拍攝的29年後1889年,祈年殿因為被雷擊中,失火毀掉了。天壇第一張照片過後40年的1900年,八國聯軍中的英美軍隊侵入天壇,美軍提督暫代聯軍統帥在天壇齋宮設總司令部。清皇室祭天的禁地,淪為侵略軍的司令部和兵站,不僅如此,侵略者還將重炮架在圜丘上,轟擊前門和紫禁城。圖為1901年所拍攝到的一名印度籍士兵正站在皇穹宇門前把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