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藏菩薩妙難倫,化現金容處處分。
三途六道聞妙法,四生十類蒙慈恩。
明珠照徹天堂路,金錫振開地獄門。
累劫親姻蒙接引,九蓮臺畔禮慈尊。
《楞伽經》說:「有大悲菩薩,永不成佛。」地藏菩薩以大悲願力,發願救度一切眾生,雖然功德智慧與佛齊等,而不現佛身,於十方世界,修行度脫眾生。請吃素、放生、供燈、助印、誦經禮佛、稱念地藏王菩薩名號等,消除業障,功德無量!南無大願地藏王菩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南無地藏王菩薩摩訶薩!
地藏之「地」,具有七義:一能生義,土地能生一切生物、植物,喻菩薩能生一切善法。二能攝義,土地能攝一切生物,令安住自然界中;喻菩薩能攝取一切善法於大覺心中。三能載義,土地能負載一切礦植動物,令其安住世界之中,喻菩薩能負載一切眾生,由眾苦交煎的此岸運載到清涼的彼岸。四能藏義,土地能含藏一切礦植等物,喻菩薩能含藏一切妙法。五能持義,土地能持一切萬物令其生長,喻菩薩能總持一切妙善使其增長。六能依義,土地為一切萬物所依,喻菩薩能為一切眾生所依。七堅牢不動義,土地堅實不可移動,喻菩薩的菩提妙心,堅如金剛,不可破壞。
地藏之「藏」,具有秘密包容含育等義,指地藏菩薩處於甚深靜慮中,能夠含育化導一切眾生、止於至善。世有秘密庫藏,蘊藏金銀財寶,則能濟諸貧乏、利益人寰。比喻菩薩具有如來三德秘藏、無量妙法,則能救脫無數眾生、鹹登覺岸。
一切眾生皆為累世父母,明了本心,方能真實孝親報恩。「地藏」之「地」,也是一切眾生之本然淨心地,是一切眾生之本覺。「佛」即是「覺」,我們通過學佛,了達本覺之後,當依本覺而修,戒惡修善,積累一切功德資糧,福慧圓滿,才成為「究竟覺」。
《地藏菩薩本願經》記載,地藏菩薩過去世中曾經幾度救出自己在地獄受苦的母親,並在久遠劫以來一直以其無盡智悲願行化身千百億,悲憫救拔一切罪苦如母眾生,令脫輪迴之苦、趨涅槃路、究竟圓滿無上佛果。因此,地藏菩薩同時以「大孝」「大願」被世人廣為弘傳,也因此被普遍尊稱為「大願地藏王菩薩」,並且成為漢傳佛教四大菩薩之一。又據佛教史籍記載,唐朝來華求法的新羅王子、金地藏比丘,被認為是地藏菩薩化身。金地藏所在安徽九華山,也被視為地藏菩薩應化道場,因此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千百年來,香火鼎盛。
「地藏菩薩令眾生衣食豐足、身心安寧;救度眾生離一切苦惱。」
——《須彌藏經》
「地藏菩薩受佛囑咐救度眾生,佛以願力成就十佛輪與三乘十依止輪,破末世十輪,轉十惡業輪等。」
——《大方廣十輪經》
「地藏菩薩以沙門形像出現,勸念誦、塑像等,同時宣揚佛教義理。」
——《大乘大集十輪經》
「以三種輪相佔察宿業善惡,在輪相不相應時對地藏菩薩等眾做懺悔的行法。下卷解說大乘實義,二種觀道,歸一實境界。 」
——《佔察善惡業報經》
「以四種因緣,地藏菩薩從南方來,在地獄主持正義解救眾生。」
——《佛說地藏菩薩經》
「地獄僅一閻羅王推演出十王,勸祈祭閻王(地藏菩薩化身)、自修行善,提及三長月十長齋功德。」
——《佛說地藏菩薩發心因緣十王經》
唐代的佛教,正如日麗中天,吸引了日韓等國不少僧人來華求法。當時的朝鮮半島分為三個國家,即新羅、高句麗、百濟。
有新羅王子金喬覺(696-794),生而相貌奇特,頂骨聳出特高。力大可敵十人。心地慈善,穎悟異常。金喬覺出家名地藏比丘,攜白犬善聽航海來華。地藏比丘在各地遊化數年後,於開元末年來到安徽省九華山。九華山,位於安徽青陽縣,本名九子山,唐李白到九子山,見九峰如華,所以後來又名九華山。地藏比丘在此深山的盆地裡結廬苦修,過著渴飲澗水,飢食白土的生活,且常被毒蟲傷螫。
深山苦修的地藏比丘,若干年後被當地士紳諸葛節遊山時發現。見此和尚住石洞茅蓬,破鍋殘粒中滲有白土,生活異常清苦。得知是新羅王族遠來中國求法,諸葛長者發心倡議為他修建道場。九華山主姓閔;家財甚富。建寺必請閔公布施山地,閔公也非常敬仰地藏比丘,問他要多少地,地藏答道:「一袈裟所覆蓋地足矣」。據載,地藏顯神通力,袈裟一披,蓋盡九華,於是閔公將整個九華山全部布施供養。閔公為地藏護法,其子也隨地藏比丘出家,法名道明,為地藏的侍者。現在所見的地藏菩薩像,兩旁有一老者及少年比丘,即閔公父子。
寺院建成後,各方來參學者甚眾,新羅國也有不少人來親近供養。九華山高且深,寺眾增多,生活 即發生問題,煮飯還要滲拌白土(此土色白而細膩,俗稱觀音土),一些人餓得皮骨相連,故當時稱之為「枯槁眾」。寺中大眾只是一心為求佛法,而完全放棄了物質享受的要求。地藏比丘在九華山的影響甚大,後來新羅國王得悉,即派人送糧食供養。
地藏比丘一直領導此精進苦行的道場,至唐開元廿六年七月三十 日入滅,世壽九十九歲。
地藏比丘實為地藏菩薩的化身,是地藏菩薩來中國的應化,所以大家稱之為地藏菩薩,而九華山即成為地藏菩薩應化的道場,成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了。特別是每年七月三十日,九華山香火尤其鼎盛 。地藏菩薩自有他特殊的因緣感應,才能得到民間一致的信仰。
南無地藏王菩薩,昔為慈孝心,弘願渡母娘。
諸佛前弘願廣,分身化十方。
如意寶命珠,降魔金錫杖。
聖號若稱揚,消災除罪障。
大慈大願,十輪拔苦,本尊地藏王。
慈悲不可量,悲願如海洋。
忉利天禮法王,世尊囑地藏。
彌勒未生前,娑婆作慈航。
願佛莫憂傷,願佛莫憂傷。
地獄未空,誓不成佛,猶示聲聞相。
南無地藏王菩薩,降跡新羅鄉。
渡海入大唐,九華山建道場。
閔公修供養,化一袈裟地,遍覆九子峰。
大願地藏王,大願地藏王。
眾生度盡,方證菩提,大願地藏王。
雲封青螺
掃一掃二維碼關注我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