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曆新年與農曆新年時間相隔一般有三種,同一天,相差一天,相差一個月。藏曆新年是藏族人民的傳統節日,從藏曆元月一日開始,到十五日結束,持續十五天。2018年藏曆新年和農曆新年恰巧是同一天:公曆2月16日。藏曆新年都有些什麼趣味年俗呢?
準備年貨
藏曆新年之前,藏族同胞要在家打掃衛生,更換門帘、香布,購買傳統節慶食物卡賽、紅糖塊等。為了歡度新年,拉薩人民置辦了大量的、種類繁多的年貨。一位在新建的八廓商城裡購物的顧客說,現在的年貨不但種類更加豐富,樣式更加精美,質量也有了很大提升。
圖恰
藏家人一年當中最重要的大掃除,莫過於藏曆新年前那一次「圖恰」(藏語音譯,也譯作「圖契」,專指藏曆新年前寓意吉祥的大掃除)。每年藏曆12月底,家家戶戶都會擇一吉日(根據藏曆,並不是指定某一天,只要是年前的吉日即可),開始一年一度的「圖恰」,將家中角落積了一年的灰漬和垃圾好好清掃,乾乾淨淨迎接「羅薩」(藏語音譯,新年的意思)的到來。圖片來源:新華網 攝影:旦增尼瑪曲珠
卡塞
卡塞是一種油炸麵食,是藏族人家款待客人的點心,也是藏曆新年必備的年貨之一。隨著藏曆新年的日益臨近,古城拉薩卡塞生意日漸紅火。圖為市場上五顏六色的卡塞。
古突
「古突」中的「古」藏語即九(表示二十九),「突」即「突巴」(麵疙瘩湯或糌粑粥)。民俗專家稱,藏曆臘月二十九吃「古突」最早起源於民間驅鬼闢邪的習俗,儀式比較隆重,此習俗流傳過程中後來又增加了許多趣味的內容。圖為女主人格桑珠嘎把包好的「古突」倒進鍋內。李林 攝
掛經幡
藏曆的十二月三十,也就是藏曆年的除夕夜,這一天,藏族民眾家家戶戶要掛經幡、換香布、擺切瑪,以求來年吉祥如意。圖為距拉薩市約4個小時車程的牧村——當雄縣曲登一村一位村民在為自家更換香布。唐朝楊 攝
吉祥貢品
在藏曆新年的時候,藏族家家戶戶供「切瑪」。「切瑪」是藏族象徵吉祥的物品,供「切瑪」也是藏族人民在長期的歷史發展中形成的一種民族風俗習慣。「切瑪」裝在特製的「缽」中。「缽」是用木板製作的一種長方形的空盒子,中間用板隔開。在「缽」板上刻有月亮和星星。(中國西藏網 綜合/李文治)
(責編: 於超)
版權聲明:凡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或「中國西藏網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轉載、摘編、引用,須註明來源中國西藏網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