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指發麻在生活中很常見,無論男女老少可能都經歷過。不過,手指的位置很特殊,位於人肢體末端,對於身體健康的反應更為敏感,不同人群,當發生手指發麻的時候,也許是身體給你的健康「暗示」。
01
心血管疾病:左側肢體麻木無力
常言道「十指連心」,其實心血管疾病症狀也可能會「連」到手。
冠心病的典型症狀是胸悶、心絞痛,喉嚨有梗阻感,或左肩、手臂內側酸痛。但它也存在一些不典型的症狀,比如有老年人僅表現為左側肢體麻木無力。[1]
此外,像早期高血壓也會存在頭暈、耳鳴、心悸、眼花、手腳麻木的情況。[2]
其實,肢體的麻木,不少都是因為血液循環出了問題,會影響到神經系統,而心血管不好,往往也意味著全身血管都存在一定問題,包括腦血管。
警惕:老年人,高脂血症、高血壓、高血糖人群,長期吸菸人群等,如果出現心前區的絞痛不適,又伴有手麻情況,要當心。
02
腦卒中:一側肢體發麻
腦卒中發生前身體會發出一些「信號」,比如:
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面部口角歪斜、說話不清、眼前突然發黑、頭暈站不穩、既往少見的嚴重頭痛或嘔吐等。[3]
大腦擁有一個構造精密的神經系統,你的肢體活動、手感觸覺都與它有關。而卒中的發生,會影響腦部神經細胞的供氧及營養。像叫「脊髓丘腦束」神經纖維束受到損害,就會影響我們四肢的的痛、溫、觸及壓覺,繼而出現了手麻的感覺。
而據統計,缺血性腦卒中患者有1/3會發生神經功能惡化並死亡。[4]
警惕:中老年人群,特別是患有高血壓、糖尿病、高脂血症,以及喜歡抽菸、飲酒的人,一旦出現手麻的症狀及以上表現,最好及時到醫院就醫檢查。
03
腕管症候群:手指麻痛
手腕處的「正中神經」被壓迫了,手指也會出現麻痛的感覺。大部分的腕管症候群都會出現手指麻痛向肘和肩部的放散,一般食指和中指疼痛偏多,而且夜間多見。
外傷和職業緣故等,會導致這種疾病出現,比如家庭婦女、程式設計師、木工、油漆工等在反覆用手的活動中,韌帶等組織出現水腫,壓迫神經導致手麻。
警惕:該病常見於中老年人,女性更甚,男女比為1:4,而且右手出現麻痛的情況要比左右高3倍,[5] 所以對於一些常需要「動手」的人群,如果出現以上描述的麻痛感,要考慮是不是手腕出現了勞損。
04
頸椎問題:自上而下的線性麻木
頸椎不好,往往容易頭暈頭痛,出現脖子疼、後腦勺疼。此外,還有手麻、噁心、心慌、失眠、精神抑鬱、肩胛部痛等多種症狀。這是因為頸肩部肌肉勞損、椎間盤的退變,導致神經組織、椎動脈受壓所致。
而頸椎病引起的手麻,往往伴隨著頸肩部酸痛,類似有種自上而下的線性麻木,引起手臂痛和手指麻痛,並出現一定部位的運動和感覺障礙。[6]
一般30歲後我們的頸椎開始慢慢退變,但是現在很多人年紀輕輕就出現了頸椎問題,說明和不良習慣有關,在年輕人中,文職人員、司機、售票員等都是高發人群,而體力勞動者往往頸椎病患病率低。[7]
警惕:經常感覺肩頸酸痛、長期需要伏案工作的人,出現頭暈頭痛,並伴隨手麻等情況,要當心頸椎問題。
05
糖尿病:針刺、蟲爬的麻木感
糖尿病也會引起四肢麻木的感覺,而且這種麻木疼痛往往伴隨著蟲爬、針刺、燒灼的感覺。這是糖尿病性周圍神經病變的體現。
糖友如果血糖控制不好,長期的高血糖可引起神經纖維一系列的代謝紊亂,從而導致神經纖維的腫脹甚至變性,從而發生神經病變,出現各種麻痛的感覺。比如,影響到手腕部的尺神經,就會導致手指出現疼痛、麻木。
警惕:患有糖尿病且長期血糖控制不佳的人群,如手腳出現如上麻木感覺,要當心。症狀早期如將血糖控制在正常水平,麻痛感可逐漸減輕或消失。
06
維生素B缺乏:手指末端麻木感
B族維生素中,B1、B6、B12等維生素或參與著神經系統構成,或保證著神經系統功能健全。而因為腸胃功能紊亂、消化不好、長期服用一些藥物等情況,會導致人體缺乏B族維生素,而出現肢體麻木等症狀。
比如,脊髓亞急性聯合變性就是一種維生素B12的缺乏導致的疾病,早期症狀為雙下肢無力,隨後會出現手指、腳趾末端持續對稱性刺痛、麻木和燒灼感等。[10]
警惕:長期素食、長期酗酒、腸胃疾病患者、長期服用降糖藥二甲雙胍等人群,要注意補充B族維生素。
07
慢性酒精中毒:四肢麻木、手指疼
長期大量飲酒會引起慢性酒精中毒,四肢麻木就是其中之一。據一項對14例該病的分析發現,慢性酒精中毒早期會出現頭暈、頭痛、耳鳴、乏力、注意力不集中、記憶力減退等情況,而且有人還會出現四肢麻木、末稍疼痛的症狀。[11]
長期嗜酒,會導致中樞及周圍神經系統病變,嚴重可致腦萎縮,從而出現麻木感。
警惕:據調查研究,成人每日飲酒 250ml以上 ,持續飲用10~20年即可發展為慢性酒精中毒。[11]如果家中有長期酗酒的人,出現四肢麻木、手發麻的情況,要引起重視。
總之,如果經常出現手麻情況,可根據個人特點進行分辨,及時掛號就醫,改善健康狀況。
來源:小鵲科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