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訊:2019年我國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12.2GW,相比2018年的20.96GW下降了約42%。其中,除去戶用光伏5.3GW、村級光伏扶貧電站約4GW,工商業分布式光伏新增裝機僅3GW左右,這在一定程度上打擊了業內對於分布式市場的積極性,又基於補貼下降、隔牆售電壁壘等多種原因,業內對於2020年分布式光伏裝機不甚看好。但作為政策依賴性行業,分布式光伏市場究竟如何還是要從政策上看趨勢。
6月初,湖北發布的2020年平價風電和平價光伏項目競爭配置工作方案中指出,今年將有76個約7.64GW符合條件的平價光伏項目需要通過競爭性配置的方式參與爭搶3.5W新建指標,競爭之激烈不言而喻。
「什麼樣的項目競爭優勢大」肯定是業主們最關心的問題,小編研究文件中的評分標準發現,在企業投資光伏電站業績、評分項目布局、評分項目進展等打分項中規定,工商業屋頂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直接得分或得分高於其他類型項目。也就是說工商業分布式項目在這場殘酷競爭中具有很大的競爭優勢。
其實,縱觀各省市目前發布的光伏政策,分布式光伏在今年似乎格外受寵。據小編統計,進入2020年以來,江蘇、內蒙古、河南、廣東、遼寧、湖南、湖北等省份均先後出臺了多項利好分布式光伏項目的政策。
從上表可以看出,湖南、遼寧、河南三省2020年僅限分布式光伏項目參與競價,內蒙古也明確表示支持以自發自用為主的工商業分布式電站通過競爭性配置的方式申報今年新增的光伏消納份額。
其實,在我國限制分布式光伏發展的主要因素不外乎補貼降低、優質建築面積緊缺、電力市場交易受限等。而從今年國家、地方發布的政策來看,這些限制因素都有望得以解決。
首當其衝的補貼退坡問題確實是橫亙在光伏產業前進路上的一道鴻溝,但其實隨著光伏技術進步以及平價大趨勢推動,近兩年我國光伏產品價格已經開始快速降低,尤其是進入2020年以來,光伏行業全產業鏈產品價格可謂全面下滑,除土地、人工成本外的光伏項目建設成本其實是在不斷降低的。這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光伏項目業主的資金壓力。
並且就下遊電站市場而言,國進民退的趨勢逐漸明顯,但國企目標大多集中在大型地面光伏電站,那麼小而分散的分布式光伏就將成為民企的主要市場,對於光伏行業來講,最不缺的就是民營企業。
而針對與分布式光伏息息相關的建築面積問題,不得不承認分布式光伏在經歷過2016、2017年瘋狂式安裝後,如今所謂的優質屋頂確實「寸頂寸金」,很多從事分布式項目開發的同行也會有此感慨。但其實,隨著光伏市場滲透率的不斷提高,我國分布式光伏市場還存在很大的開發潛力,根據國網研究院此前的測算,2025年我國分布式光伏技術可開發潛力能達到14.9億千瓦,單農村、城鎮住房屋頂光伏、工況廠房就能有13.3億千瓦,建築資源還是相當充足的。
除以上兩點,「隔牆售電」也是目前限制分布式光伏發展的重要因素之一,無論是出於優先消化省內發電量考慮,還是受較高的過網費限制,目前分布式電源的隔牆售電市場都不甚理想。但從今年的政策來看,這部分市場似乎出現了轉機,3月6日,江蘇省率先出臺了放開隔牆售電的積極政策,在其《關於積極推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有關工作的通知》文件中明確要開展7個區域分布式市場化交易試點,並且明示試點區域內項目應為新建的光伏、風電項目。目前距離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印發《關於開展分布式發電市場化交易試點的通知》已三年之久,終於有實際項目即將落地。雖然有的項目沒有進入試點讓人有些失望,但江蘇畢竟邁出了第一步。
綜上,分布式光伏市場雖然目前還不能與集中式匹敵,但隨著政策扶持力度加大、電力市場不斷放開,其前景還是明朗的。來源: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獨家)作者:青檸,轉載須註明出處。
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聲明:此資訊系轉載自北極星電力網合作媒體或網際網路其它網站,北極星太陽能光伏網登載此文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文章內容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