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辦公室的很多職場人士都存在不同程度的肩頸問題。28歲的程式設計師小李就在加班一周後,產生了肩頸酸脹手臂疼痛的情況,嚴重影響了正常的工作生活。究其原因,除了他平時的不良生活習慣和高強度的加班外,還有過度吹空調。
28歲小夥加班一周肩膀「廢了」小李今年28歲,在一家網際網路公司上班做程式設計師工作。前些日子公司的一個項目上線,小李在辦公室連續加班了一周後,突然發現自己的頸椎「不行了」。以前他也有過肩頸問題,不過敲一敲或者過一段時間就會自行好轉,但這次卻嚴重到手臂疼得抬不起來,睡都睡不著。
熬了一夜沒睡的小李一早就來到了浙大二院骨科門診。「辦公室空調溫度是不是打得很低?」在了解到小李加班的情況後,骨科的林鵬醫生問道。「是啊,我的位子剛好在空調底下,特別涼快。」小李說,高溫天的時候,他的座位還因為涼快被很多同事羨慕。
「肩頸部位不建議對著空調吹。」林鵬解釋道,「夏天穿的少,再加上長期吹冷風,就很容易出現頸肩部肌肉疼痛,時間久了還會誘發急性肌肉筋膜炎的發作。」
果然,在拍了X光片後,林鵬發現小李的頸椎曲度有變直的現象。合併他的症狀和工作情況後,林鵬診斷小李得了頸肩部急性肌肉筋膜炎。在經過休息、藥物治療和熱敷等理療後,小李的情況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頸椎問題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有資料顯示,從上世紀80年代的55歲到現在的39歲,頸椎病的高發年齡正在逐年降低。在林鵬的門診中,因為頸椎問題來治療的患者,年齡最小的只有16歲。「現在很多年輕人都有頸椎曲度變直、甚至反弓的情況,這已經是頸椎退行性病變的早期表徵之一。如果不及時改變不良的生活習慣,可能再過10年,就會演變成頸椎病。」林鵬說。
長期伏案工作、低頭玩手機、「葛優躺」不良的姿勢和空調對著吹等不良生活習慣,都會導致肌肉勞損,誘發肌肉筋膜炎。長時間下來就會加快頸椎的退行性病變,引起骨質增生、椎間盤脫出或韌帶增厚骨,壓迫脊髓、神經根或椎動脈,最終導致頸椎病。
除了不良生活習慣外,由於夏季的衣服多是低領或者無領的,頸部後方肌肉裸露,如果長時間空調溫度過低,或者空調風直吹頸肩部,會導致小血管收縮,微循環障礙,引起頸肩部肌肉軟組織出現收縮痙攣疼痛,時間久了就會誘發頸椎病的發作。
科學保護頸椎,運動保暖很關鍵保護頸椎,科學、健康的生活方式非常重要。林鵬建議每次低頭時間不要超過1小時,超過1小時後應起來活動5-6分鐘,做做簡單的頸部活動。
在運動方面,比較推薦的是遊泳,此外,平板支撐、小飛燕、打羽毛球等運動也可以鍛鍊肩頸部和腰背肌肉,對預防頸椎病有非常好的作用。另外,夏季時最好隨身帶一條毛巾,進入空調房後用來披在脖子上防風、保暖,保護頸椎健康。如果睡覺開空調的話,一定要用毯子或者空調被保護好頸肩部。
林鵬提醒,如果頭頸後部、背部、肩胛骨附近有酸脹疼痛感,做熱敷後會舒服些,代表可能有慢性肌肉勞損,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而如果遇到手部發麻、上肢放射性疼痛、手部握拳無力,雙下肢無力、走路不穩有踩棉花感等情況,這是可能有神經受壓的表現,需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治療。
新聞連結:年輕人預防頸椎病需要注意以下幾個方面1.在打電腦、看書、做飯、看電視的時候,不要長時間保持同一個姿勢,避免頸肩過度疲勞,不要躺著看書,這會增加脖子負擔。
2.要加強頸肩部肌肉的鍛鍊,做頸肩部保健操要適度,不要刻意每天做幾百下,應以舒服為準。同時要防止猛回頭等頸部的過激運動。
3.還應避免風扇特別是空調直接吹向頸部,不要整日整夜呆在空調房內,不要出汗後直接吹冷風或進入空調間。注意頸肩部保暖,儘量減少溫度劇烈變化對頸肩造成的影響。
4.睡眠用枕不能過高,防止誘發或加重頸椎疲勞。
【來源:青年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