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你知道外出遊歷三年我最怕什麼嗎,我最怕老黃死了,好歹有個伴不是,要是沒有老黃,我早就餓死累死在那六幹裡了,可是六幹裡都走下來了,結果死在了狗屁的武帝城,死在西蜀也好啊,畢竟是故鄉。
在雪中悍刀行的世界中,北涼王府有一馬夫,缺門牙背劍匣的老僕人。帶隨徐鳳年遊歷三年六千裡,他武功高強卻總愛在路上跟北涼世子一起顛顛狂狂,經常示弱總被人四處追趕;他言語不多卻能說出質樸的道理,徐鳳年曾言沒有他自己走不下三年六千裡。
老黃說他挺喜歡那個小殿下的,不會嫌棄自己一身馬騷味,看人的時候,的確是在看人,不像以往走江湖瞧見的許多豪閥王孫,看門當戶對的傢伙才算看人,看其他人都是看狗。
當然,最重要的是這小子只要去馬廄牽馬,都會偷偷給他這馬夫帶來一壺酒,看著自己喝就很開心。老黃說這孩子總念叨著江湖好玩,老馬夫就說以後有機會定要帶他去真正的市井江湖走一走,看一看,這個孩子一定會失望的。說到這裡缺門牙的老黃笑得合不攏嘴,不小心從嘴裡漏出許多黃酒。
他鐵匠出身,與西蜀劍皇同為隋斜谷弟子。曾經力戰徐偃兵,拼盡八劍方能壓制這半步武聖。因為創出劍一到劍九的九式劍法而被稱為劍九黃。
他背負的劍匣中本有天下十大名劍中的六柄,早年曾挑戰王仙芝,留下其中之一。那一日,返回北涼後擊敗白髮老魁,留下九劍劍譜贈予徐鳳年,讓他代收徒弟可以代替自己保護世子。
從未有人能夠讓他出第九劍,這日老黃想了想,一臉為難道:「少爺老黃沒啥文化,不會取劍名,只會九招,從劍一到劍九,前八劍都被江湖人士自作主張弄了個名字俺聽著總不舒服,渾身不得勁,少爺你給想個唄?」
徐鳳年哭笑不得,認真思考片刻說道:「咱倆走了六幹裡路,就叫六幹裡?你要不覺得俗,沒氣勢就用這個。」老黃伸出大拇指,贊道:「有氣勢!到時候俺到了武帝城報上這頂呱呱的劍名指不定王仙芝都要羨幕得緊吶。」
這便有了九劍之名:劍一,一劍開塵走龍蛇;劍二,兩儀相生並蒂蓮;劍三,劍上劍氣重三斤;劍四,浮沉飄搖四朵雲;劍五,風雪西天送觀音;劍六,甲子六道鎖輪迴;劍七,七劍挑盡天上星;劍八,臨終一曲八仙跪;劍九,劣馬黃酒六幹裡。
那一日,看著老黃孤身親赴武帝城,要去挑戰那自封天下第二王仙芝的背影,徐鳳年萬般不舍,在後面大聲嚷道:「老黃,若半路上想喝黃酒了,花光了銀子買不起,回來就是,我給你留著!」可老黃還是毅然而然的牽著馬前行,這次他沒有回頭,他要拿回曾丟失的尊嚴,還有屬於自己的劍道!
那一日,劍九黃在武帝城下拿出幾個銅板點了一碗黃酒,默默說了一句:「少爺,這次風緊也不扯呼了」,隨後背匣掠上牆頭,距王仙芝二十文立定,匣中五劍盡出,八劍式盡出。王仙芝單手應對。共計六十八招。末,劍九出。王仙芝右手動。劍九,如一掛銀河傾瀉幹裡,毀盡王仙芝右臂袖袍。王仙芝傾力而戰,劍九黃單手單劍破去四十九招,直至身亡。
這一日,徐鳳年收到了關於老黃的信件:劍九黃經脈俱斷,盤坐於城頭,頭望北,死而不倒;經此一役,天下無人敢說劍九黃遠遜劍神鄧太阿。觀海樓內曹官子讚譽劍九一式出,劍意浩然,天下再無高明劍招;劍九名六千裡,為劍九黃親口所述;劍九黃死前似曾有遺言,唯有王仙芝聽聞。
世子黯然神傷:「老黃,那時候跟你嘮嗑,我問你什麼叫高手氣派,你說什麼來著?」「對了,是能讓九天之雲下垂,四海之水皆立高手,你還說武帝城那位,王老怪物,算算歲數,約摸看該有這本領了,可你明明知道王老怪快是仙人了,那你還來這討打幹啥?你他娘的不是說咱們行走江湖,打不過就跑,風緊就扯呼嗎?
徐鳳年一直低頭望著那封信,光看側臉,並無異樣,沉默半響,終於輕聲道:「紅薯,煮些黃酒來。「
徐驍笑了,「你要學劍?徐鳳年點頭道:「學。知子莫若父,徐驍問道:「學了劍,去武帝城拿回劍匣六劍?」徐鳳年平靜道:「沒理由放在那裡讓人笑話老黃。徐驍淡然道:「那你五十歲前拿得回嗎?」徐鳳年嘆氣道:「天曉得。」
徐驍沒有任何安慰,只是神情隨意地起身離開,留下一句不成不淡的話:「想清楚再跟爹說。徐鳳年望著父親背影,問道:「老黃最後說了什麼。」徐驍停下腳步,沒有轉身,說道:「等你學成了再說。」
其實,老黃說了什麼,不重要。人都沒了。六幹裡風雲,城頭豎劍匣。可十幾罈子的黃酒,都還留著啊。
徐鳳年二出北涼,特意入武帝城。那一日,所有武帝城訪客與城內百姓都見到畢生難忘的一幕,一名俊逸公子,端碗而行,高聲質問王仙芝:王仙芝,敢問何為九天之雲下垂,何為四海之水皆立。天不憐你劍九黃,武帝城內,徐鳳年為你端酒問上蒼。這一句話以雄渾內力激蕩出聲,響徹半座城池。
多年後徐鳳年再次來到武帝城,才知道劍九黃臨終那最後一句遺言:」來,給少爺上酒!「
劍九黃有招九式,踏路六千裡,有劍六把,皆是絕品,有友一人,喚作徐鳳年,平生大愛,黃馬一匹,黃酒一壺……老黃,敬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