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網絡搭建一個稀有血型者的家是林峰最大的理想 ◎圖由受訪者提供 |
「熊貓血」義工為500萬稀有血型者建家
◎ 文/本報記者 鄧豔玲
20歲的溫州女孩毛陳冰,中國美術學院環境藝術專業大三的學生,以前從未出過遠門,9月中旬卻因QQ群上的一則求助信息, 「千裡走單騎」,坐火車、飛機、公共汽車、走山路,48小時內一個來回從杭州到貴州山區的黎平縣為一個侗族孕婦獻血。這一切只因為她和孕婦的血管裡都流著Rh陰性AB型血——一種被稱為「熊貓血」的稀有血型。
毛陳冰很多關於「熊貓血」的知識的得來,離不開另一個「熊貓血」人和他的理想。毛是「中國稀有血型之家」(www.china-rh.net)網站的成員,這是網絡上建立起來的首家稀有血型義工組織。Rh陰性B型血的網站創辦人林峰,也是一個稀有血型者,他希望通過建立這樣一個網站,給全國500萬Rh陰性稀有血型者建造一個家。
建造一個500萬人的家
深圳市龍崗區某小區一套60平方米的普通房間,幾張辦公桌,幾臺電腦,幾部電話,三個人。很簡陋的辦公環境,但這兒白天晚上幾乎電話鈴聲不斷。「每天至少要接打30通電話」,房間裡最忙碌的是林峰,他肩夾電話,雙手還不得閒的回答網上會員的提問。一天中他有差不多15個小時都在這裡接電話、上網、打電話,晚上他就住在這裡。
這個喜歡穿著寬鬆淡藍色休閒短袖襯衣的29歲男子,在他創立的「中國稀有血型之家」網站,給自己起名 「隱居都市」。這個網站,已經2000多名稀有血型者註冊為會員。
想把5月15日定為稀有血型者日
林峰所處的深圳算是全國義務獻血工作開展得最好的地方,作為稀有血型的他本人來說,基本上不需要擔心血庫缺血。從2001年義務獻血知道自己血型以來,他只在2006年初的時候被血站叫過去緊急獻了一次血,就這還是因為他所在區的血站剛建立。但就是沒有缺血之憂的他,想到了要在網絡上建立一個能夠整合全國稀有血型者的平臺。
林峰對促發自己通過網絡團結稀有血型者的緣起記憶猶新。2005年6月,他得知一則新聞,銀川有個稀有血型的哥見義勇為被歹徒刺傷,因為血庫缺血沒能及時輸血而失去了寶貴的生命。「他和我的血型一樣,是RH陰性B型血,如果當時通過網絡發布一下這個信息,的哥是不會死的。」說起這些,林峰為自己沒能更早些做現在的工作而遺憾。緊接著,他建立了一個專門匯集稀有血型者的QQ群。
正是「中國稀有血型之家」 QQ群的一次次傾情救援,它也一天天進入更多人的視野,一天天壯大。「2005年12月,在北京出差的杭州成員『蛋蛋』對北京一名的哥實施救援,這件事讓我們一舉成名,之前,我們的QQ群也才120多個人,他在北京一救人,馬上我們群就滿了,不得不開2群,3群……」隨著群數目的增大,光稀有血型者的專屬QQ群都達到了10個群,其他關注稀有血型的群也差不多40多個了。林峰覺得,必須要建立一個專門的網站,來統籌越來越多的群。
2006年5月15日,「中國稀有血型之家」網站建立。在這裡,對稀有血型的知識、新聞、故事等都作了專門的分類。
林峰覺得這樣還不夠,他有些私心地建議,如果把「中國稀有血型之家」創建的日子——2006年5月15日,當作中國稀有血型者日,這樣就會有更多的人知道「中國稀有血型之家」,無疑也會有更多的人關注到稀有血型者這個特殊的群體, 「起碼,也許就會有更多的人去血站獻血,了解自己的血型,這對保證臨床用血,善莫大焉。」
要幫助稀有血型的下一代
目前「中國稀有血型之家」著力做的一件事是幫稀有血型的準媽媽備案。
「人們對稀有血型了解,多數是從新聞中看到,稀有血型者可能因為患病、受傷需要緊急輸血,就以為這是稀有血型者面對的最大的問題,」林峰忍不住又要澄清普通血型人的一個重要誤區:「其實這些救援都是偶然的,懷孕的問題可是每個稀有血型女性都必然會面臨的生死難題。」即便在大城市,不是每個醫院婦產科都能對稀有血型孕婦有專門細心的照顧,那些中小城市、農村的稀有血型孕婦就更危險了。
對於「中國稀有血型之家」開通準媽媽備血庫,冰蠟燭舉雙手贊成,現在已經有375個準媽媽備案了。
冰蠟燭,「中國稀有血型之家」在北京分群的負責人,一個27歲的女子,讀大學的時候參加義務獻血發現自己是Rh陰性B型。知道自己血型的最初幾年,冰蠟燭並不覺得自己和別人有多少不同。但去年8月份起,她才發現,自己和別人真的不一樣:作為稀有血型的女性,在尋找伴侶的時候也會要有諸多考慮;在生育的時候,很可能就會遭遇新生兒溶血症的危險;在生產的時候也有可能會遭遇輸血的問題,如果沒有備血,就非常危險……這些東西縈繞在頭腦,讓她非常鬱悶。
「中國稀有血型之家」論壇進入她的視野,冰蠟燭在網絡上得到了血友們的開導、鼓勵,也從網站裡那些交流經驗的稀有血型準媽媽那裡,了解到很多關於稀有血型女性的知識。
為孕婦獻血,算是冰蠟燭遇到比較多的情形,在身體允許的情況下,她也非常樂意去獻。「有不少孕婦在生產需要輸血的時候才知道自己是稀有血型,而這時找血很費勁,胎兒的健康也面臨很大的危險。」
憧憬給500萬稀有血型者建一個家
「中國稀有血型之家」是網絡上的虛擬社區,社區的成員互相之間都是用網名互相稱呼,絕大多數人一輩子都不可能謀面。但就是這個虛擬社區的成員,在現實生活中,經過通力合作,已經成功實施了147例對稀有血型者的救援,眼下還有4 例正在操作中。
目前,全國一個省級血站能有效集合起來的稀有血型者最多也不過200多人,比起來,擁有2000多會員的「中國稀有血型之家」像個巨無霸。
但林峰卻認為,網站的規模遠沒有達到他理想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理想,他已經在去年辭職,全心做「中國稀有血型之家」。
2006年,當他決定把2005年6月建立的「中國稀有血型之家」QQ群發展成網站時,他就下定決心:建立一個全國性的稀有血型網際網路互助平臺,要讓全國的稀有血型者都知道有這樣的一個平臺,進入這個平臺,然後在上面登記自己的血型、健康狀況、地址,QQ號,EMAIL,實時更新,實現資源共享,從而能夠高效地互幫互助。這些到目前,還從來沒有人做過。
林峰在血站做過一年多義工,他很清楚,即使在專門宣傳義務獻血的時候,對於稀有血型的知識宣傳都是非常少的。知道血型的,75% 的人是通過義務獻血,20%則是在動手術需要輸血的時候才知道自己血液的獨特,而這個時候,往往就面臨著無血可輸的生命危險。
「在我國,A型、B型、O型血型各佔30%,AB型血型佔10%;而稀有血型的Rh陰性血型只有千分之二到千分之三。按照萬分之三的概率算,我們國家至少也有500萬的Rh陰性稀有血型者,如果能夠充分調動,合理調配,應該說保證稀有血型者用血是沒有任何問題的。很可惜,這麼龐大的一個人群,並沒有專門的組織去告訴他們相關的知識,去幫助他們了解自己身上流動的『生命之源』」。
(責任編輯:曾玉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