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宣布,這就是2020年度盤點的開篇,雖遲但到~
定下這個題的時候,國際章的劇集首秀還沒翻車,嚴格說,還沒開播的消息。
《上陽賦》肯定不算粗製濫造,也沒有磨皮配音和奇奇怪怪的濾鏡,但全員老齡化的陣容開創了一門中年古偶的新類型,受眾怎麼看都很矛盾。
章子怡飾演的上陽郡主王儇,被迫和青梅竹馬分離,與手握重兵的豫章王(周一圍飾)先婚後愛,經歷諸多變故後並肩守護百姓家園。
這一句話介紹,是不是濃縮了很多我們熟悉的劇情?這一眼望過去,妥妥的瑪麗蘇大女主坑底啊。
章子怡再有演技,讓她強行演一個十四五歲的嬌俏小姑娘,還是太違和了。
面無三兩肉的冷冽骨相,還要努力瞪眼撅嘴撒嬌的樣子,只能讓人感概,為了賺點奶粉錢,娘娘辛苦了。
何況幼稚的權謀線,至今未形成一局精彩的博弈。
加上掩不住疲態的周一圍和無情乾飯人楊祐寧,拉胯到底。
回顧2020年,發現脫口秀火了楊笠,樂夏火了五條人,素人火了丁真。
目光放回演藝圈,年度最火人物還要屬——
謀女郎。
不管是60後鞏俐、70後章子怡、80後倪妮、90後周冬雨、00後劉浩存,我也沒想到,老謀子選出來的人,橫跨半個世紀,從2020年高亮到2021年。
《上陽賦》之前,2020年的章子怡回歸家庭,也沒出新作品,但也沒缺少曝光。
擔任第三屆海南電影節形象大使,繼續在《我就是演員3》當沒什麼感情的磨皮評委。
劉浩存,前有《一秒鐘》首次亮相,後和頂流易烊千璽搭檔的《送你一朵小紅花》,票房破10億。
雖然我不太喜歡這個充斥著刻意和煽情的故事,劉浩存演技也不見得有多好。
但,不得不承認,她是真靈啊。
海報上還平平無奇、讓人記不住的一張臉。
到了大銀幕,突然就光芒萬丈了,眼睛撲閃撲閃。
鞏俐,寶刀未老,《奪冠》裡演的郎平有多神似。
把氣質、神態甚至聲音都拿捏死死的,鞏皇slay。
周冬雨更不用說, 最年輕的三金影后在2020年達成。
至於之前不被看好、總說沒有悟性的倪妮也在2020年閃光了一把。
先是抗疫劇《在一起》中,演了沒有足夠休息,崩潰想要逃跑的護士,上了熱搜。
在《拆彈2》裡夠利落帥氣,演技也不算拖後腿。
在播的《流金歲月》,雖然朱鎖鎖的職場線很懸浮,但倪妮算是撐住了美豔颯爽的人設。
她還嘗試跨界,跟賴聲川合作話劇《么么洞捌》,一人分飾兩角,臺詞密集,首輪就演了15場。
有意思的是,這幾位謀女郎都有種不加修飾的美,但細看,長相併不算同一卦。
她們每一次橫空出世,都是張藝謀往影視圈扔下的一枚深水炸彈,哪怕一時啞了,幾年後依然能攪動風雲。
張藝謀才是星探No.1吧?
但老謀子第一次選人時,靠的是直覺。
1987年,張藝謀為《紅高粱》選角,因為需要一個性感、豐乳肥臀的形象,原本心儀人選是正在讀中戲表演系大二的史可。
現在在《上陽賦》裡演章子怡的姑姑。
但去班裡那天,班上所有人都推薦鞏俐,說她合適。
和鞏俐見了二三十分鐘,顧長衛全程錄像,但回去以後發現全虛了。只有四五秒的抓拍鏡頭是實的,他們就停在那集體討論。
雖然鞏俐瘦瘦高高的樣子不像九兒,但張藝謀只覺得有味道,有內在的張力,決心換角。
連莫言回憶當初見鞏俐的情形都說,和我心目中的形像相差甚遠,心中滿是疑惑,張藝謀卻很自信她適合。
章子怡也是作為中戲表演系學生被看中的。
1997年,張藝謀要拍一個洗髮水廣告,章子怡被推薦了過去,後來不了了之,但給張藝謀留下了清秀、聰明、有靈氣的印象。
1998年,開拍《我的父親母親》就第一時間想到她,最後也證實了,這無憂無慮天真柔軟的模樣最打動人心。
這之前,張藝謀看人,看的是她們身上自帶的那股勁兒。
之後,他有了自己的科學選角秘籍。
先海選,副導演們從全國各地,各個藝校去發現可能的演員,帶回來各種角度的影像資料。
然後層層篩選,然後晉級,看了六千個孩子,可能進入複試的只有二三十人。
然後二輪、三輪、四輪,根據他們編排的各種試驗和小品,來反覆測試,用鏡頭測試。
至今,業內無數演員都演過他設置的小品,包括李冰冰。
2000年下半年,張藝謀拍攝《幸福時光》,啟動了「幸福女孩」選秀活動,組織了包括網絡報名的九大城市選秀,類似超女海選,報名過幾萬人。
層層篩選後,剩下三名候選人,最終學舞蹈出身的董潔,從張藝謀手裡拿到了通往《幸福時光》的「船票」。
後來飾演《滿城盡帶黃金甲》女二的李曼,也是在六萬人的海選中被層層考核出來的。
當時她一臉稚氣,表演了一個小品,跳了一段民族舞,張藝謀就看中了她表現出來的獨有個性,然後推薦給其他主創。
發展到後期,張藝謀已經是一臺自動刷臉機+銀幕過濾器。
常年與他合作的文學策劃周曉楓,在《宿命:孤獨張藝謀》書中說怎麼過濾演員的試鏡片子:
張藝謀用快速放映模式搜索。這種方式的操作下,演員的圖像一個個都被馬賽克了,聲音變成動畫片裡的卡通音。張藝謀覺得有可能的就按暫停鍵,觀察一番,或繼續快進,或記下編號進入「複賽」。
我試了試,畫面上的臉模糊錯位,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的。張藝謀神目如電,能從一團破碎的格子中做出判斷。
只一回,在周冬雨這,張藝謀差點看走眼。
《山楂樹之戀》籌備時,張藝謀要一張很乾淨還要青澀的臉。
選角團隊看到了在南京參加藝考學舞蹈的周冬雨,希望她做一個試鏡視頻。
張藝謀看到片子時只覺得是個又瘦又小的小孩,第一眼把她淘汰了。
幾經周折,也沒選到合適的女演員。
準備回爐重選,副導演又找到周冬雨重錄了一段視頻,被張藝謀從八千個候選人中篩了出來。
張藝謀決定當面見一次周冬雨。
反覆測試後,張藝謀覺得周冬雨有一種天然的味道,預見到她會在大銀幕呈現出來的東西。
最後讓他拍板的是哭戲。
周冬雨哭了很長時間,流淚的時候有特別豐富的層次,「她身上有一種瞬間的東西,很靈動,而且這種靈動是別人無法代替的。」
那時候質疑聲很多,別人都不理解為什麼定她,說這個比她漂亮,那個比她純。
但是張藝謀一力扛下。
十年後,張藝謀說,「我對她的評價,已經得到了時間的驗證。」
周冬雨之後是倪妮。
在為《金陵十三釵》選拔妖嬈婀娜的「趙玉墨」時,需要外形匹配、英語好,還要會說南京話的人,選角團隊從南京各大院校和各大藝術院校南京籍的學生裡找了個遍。
倪妮當年還是中傳南廣學院一名學習播音主持的學生,職業規劃是當一個外企的白領。
面試時,跳了個舞,進行了幾句英文對話後,被選進了。
到《一秒鐘》,劉浩存仍然是海選出來的,並不是網傳的資源咖、紅三代。
藝考時她被張藝謀發現,覺得很有靈氣,原本想找她演《影》裡的青萍,但後來劇本調整,年齡不合適,就改成了關曉彤。
張藝謀特意叮囑劉浩存,無論她考上哪個學校,最終都可能會找她拍電影,希望她不要曝光。
2016年,拍完《影》籌備《一秒鐘》時,張藝謀才想起來她來。一打聽,劉浩存在北舞老老實實地學習,沒曝光也沒籤公司,讓張藝謀有點感動。
但她還是得與其他各大藝校海選出來的3000人一起pk,經歷了三次試鏡和表演測試後,她成為了《一秒鐘》女主的候選人之一。
沒有比謀女郎更公開透明的選角了吧。
《一秒鐘》上映後,張藝謀給自己的選人標準做了總結——
「總有人覺得導演選人是『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導演也喜歡把自己搞得很神秘,好像覺得自己有過人的本領,其實選演員是有一套很科學系統的方法的。」
「我們在幾千人中尋找,第一,她身上得有股勁兒;第二,眼睛要會說話,眼睛大,像兩個燈一樣;當然還有聰明、領悟力強,像一張白紙,沒有接拍過任何影視劇、廣告、網劇,還要歷史清白,政治正確。」
大部分人說謀女郎,重點都在討論張藝謀是怎麼選人的程度,但其實選完人,更重要的是摳演技。
真正的謀女郎,是張藝謀手把手摳出來的。
幾乎每一位進組後,都進行過或長或短的培訓。
拍《紅高粱》時,讓鞏俐練挑水一個多月,更像一個農村主婦;
章子怡拍《我的父親母親》前,被安排先下鄉悶頭學做農活,踏踏實實地跟農民生活了兩個多月。
李曼要接受吊威亞、騎馬、武術、舞劍等各種訓練,「那段時間挺苦的,每天都要練。」
周冬雨在《山楂樹》開機前一個月,被送到宜昌,推板車、挑沙子,學唱歌、跳舞。
倪妮前後近三年的培訓更加漫長,上劉天池的表演課,學外語、評彈、樂器、麻將、30年代金陵女子的言談舉止,務必從骨子裡就風塵起來。
劉浩存不僅守著承諾沒曝光,又進入籌備組秘密培訓了兩年多,聲臺形表全方位,同時一起培訓的近十人。
2年不到的時間裡,每個周末、寒暑假,劉浩存都堅持參加培訓,2018年5月才正式敲定她為女主角。
調教新人,張藝謀可以出書,19998元一套的那種。
開機第一天,張藝謀給劉浩存的任務就是生活在人物狀態裡,讓人物長在身上。
給她安排的戲,循序漸進。
第一場選擇了相對容易的——《一秒鐘》開頭偷膠片的戲。沒有臺詞,全靠肢體來表現,張藝謀給她一點點講動作和角度。
到第五天,劉浩存才第一次有臺詞和心情的戲。
「要不一人一半 。」這句話劉浩存反覆說不對,要麼說晚了,要麼說慢了,要麼語氣不對。
張藝謀還是很好脾氣,溫柔地指出問題。還安慰她,這就是一開始沒經驗,你已經很好了。
接著才慢慢開始,有了第一次動作戲,第一場哭戲......
有次她怎麼都哭不出來。
為了趕在夕陽下山前拍好,不知道誰說了句還有15分鐘。
張藝謀就急了,把對方叫到一邊,說今天拍不好,就明天拍後天拍,總之別給她壓力。
不過,張藝謀一邊和風細雨的教導,要求卻是極為嚴苛的,永遠都是「你演得很好,可以再來一次」。
只為了摳出他最想要達到的狀態。
當年倪妮也是這樣,雖然培訓了很久,但是剛進片場還是懵逼的,張藝謀給她們的戲份也是有個循序漸進的過程。
第一天安排了走路、爬牆等很生活的狀態戲,第一個鏡頭就是背對鏡頭走路,走出疲倦的樣子。
讓她們慢慢尋找人物狀態。
他在片場最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沒有在教你們怎麼演戲,我只是告訴你,怎麼做才是最真實的。
幕後紀錄片裡還有這麼一段:一場和貝爾的對手戲中,倪妮因為一直無法進入角色,急得直哭。
張藝謀並沒有因此發火,而是耐心講戲,一遍又一遍地磨,拍完14條,已經是晚上十點了,比平時收工晚了兩個小時。
倪妮覺得自己拖累了大家,很內疚,張藝謀卻一直在誇獎她的表演,「其實這是倪妮的第二場感情戲,比第一場已經有非常大的進步,我說的是真心話,」
倪妮說:
「導演不是通過對講機跟我說戲,每次都是走到我面前,跟我說『倪妮,我相信你,你一定可以做到』。有時候我拍了10遍、20遍,導演一樣笑得很開心,從不給我壓力。」
對《山楂樹》中懵裡懵懂、理性不夠的周冬雨呢,張藝謀也有自己的手段,「拍她的戲靠的就是一個感覺。拍三分鐘的戲才能選出三秒能用的鏡頭,但那三秒鐘就很靈動。」
於是張藝謀就一個鏡頭拍很久,甚至有一個拍了三天,100遍。
我覺得張藝謀至少告訴了我們一件事——
對演員這個職業來說,有天賦真的是你命好,但謀女郎證明了,不是誰生下來,就都會演戲的。
適合的角色,好的導演,擅長的角色,對手的加持,都缺一不可。
「謀女郎」出道自帶buff,海量資源和流量湧來,商業價值得到體現,註定起點就比其他逐夢演藝圈的新人高很多。
現在,劉浩存還得到了謀女郎裡的頂級待遇,除了《一秒鐘》,未來的《懸崖之上》《最冷的槍》裡,她都有份出演,角色類型完全不同。
最近很多人把張藝謀讓章子怡不要接電視劇的話搬出來嘲她:
「不要拍電視劇,不要隨隨便便去接爛戲,你要是接了這部戲,那就徹底廢了。」
重點不是不要拍電視劇,而是不要接爛戲,接不好的戲,說得再直接一點,就是:我這麼辛苦把你摳出來,你得珍惜羽毛吧。
自己攢了局,拉了諸多資源,拍攝《上陽賦》的章子怡,不至於就此跌落神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