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人都經歷過面試後石沉大海渺無音信的期盼與失望、當場就被PASS的難堪與懊惱,這種被用人單位挑來揀去的經歷往往令人終生難忘!但是,面試其實是一個雙向選擇的過程,能不能被企業選中,更多的是看你自己的實力。有實力的求職者,則不會總是被選擇,很多時候是要主動選擇合適的企業或者合適的老闆(上司)。
那麼,問題來了,怎樣才能選擇到適合自己的企業或老闆(上司)呢?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很多人經常會為此困擾不已。自己面試多家企業都通過了面試,拿到了幾個Offer,由於在面試過程中,一般只能對薪酬、職位、職責等方面做個大概的了解,如果這些方面與自己的期望差別太大,還比較容易作出取捨。遺憾的是,我們經常會發現,提供Ofer的企業總是各有優缺,總是有吸引自己的地方也總是不盡如人意。結果就往往是,不少職場人士對即將入職的企業所知甚少,加上缺乏正確及可靠的判斷工具來進行甄選,稀裡糊塗地進去後才發現自己選錯了房入錯了門,浪費了時間浪費了機會,甚或影響到自己的職業、人生的規劃,實在令人惋惜!
智多星總結自己在職場上的經驗和教訓,得出的結論是:職場的每一次面試、轉工、跳槽,其實都是你的一次人生抉擇,選對了人站好了隊比其他因素來得更重要!選擇到一位好的、靠譜的上司、老闆、企業家,比選到了環境優越的企業、薪酬豐厚的職位對你的人生和職業發展意義更大!
這樣的事例數不勝數,遠到歷史上的三國時期,呂布空有一生驚世武功難遇明主而落寞收場、孔明滿腹經綸雖上承漢室天命但遇上阿鬥劉嬋,也只能客死五丈原無功而返;司馬懿選對了曹操雖頂著漢室盜賊的罵名但最終一統天下成就偉業。中到清雍正王朝的草民李衛,選對了上司站正了隊最後做到了江蘇巡撫在歷史上留下了傳奇。近到當今的的海爾、阿里巴巴,那些當初跟著張瑞敏、馬雲打天下的創業功臣,在人生緊要關頭都是因為選對了人、跟對了靠譜的上司、老闆才成就了企業和自己人生的輝煌。
因此,為了節約時間,智多星在這裡就重點講講面試時如何識別和選擇到靠譜、合適的上司和老闆。一句話就是:識人四招,希望對你的職場抉擇和發展帶來幫助!
第一招:「望」——就是「觀相」:即在面試時注意觀察你未來上司或老闆的長相特徵。正所謂「相由心生」,一個人的長相特徵,往往透露出其個人的心地、胸襟和追求。「觀想」重點抓住以下幾點:
先「從頭開始」。1)大小形狀,頭大一般給我們的是聰明的印象,但是如果頭大而天庭不飽滿,就不是好的頭相。頭的形狀一般以圓為好,但是如果圓而平就是孤僧之相。所以頭以大而天庭飽滿為佳,以圓而有崢嶸氣勢為上。2)頭上的骨相,其中主要關注其天庭骨,也就是平常所說的前額,天庭骨要飽滿,但是物極必反,如果凸出來就不好。另外就是「枕骨」,就是我們講的後腦勺,枕骨要突起,平的後腦勺就不好。我們經常會認為後腦平的比較好看,其實並不是吉相,不值得追隨。
接著是人面部的氣色。深色調,素雅莊重為佳,就是古人所說的青色為高貴;次之為黃中透紅,即古人所說的紫色;白色最差,我們都喜歡小白臉,其實小白臉是最差的一種面相。
三是臉形。就臉形來說,好形狀則有類似如「同」字,「田」字,「國」字,不好的則類似如「甲」字,「由」字及「中」字。
四是眼神變化。清澈、明亮、堅定、專注的眼神與飄忽、閃爍、一邊和你說話一邊看著別的地方的眼神,往往看得出你未來上司或老闆是否坦蕩、正直與可信賴。
第二招:「聞」——就是「察場」:觀察、了解企業的基本情況、感受氛圍。這裡分兩個階段:
一是面試前做足功課,在網站搜一下自己想去的新公司,看看是否有負面消息?與公司業績相關的資訊報導、網友或相關機構的評價如何?等等。如果一家公司都不靠譜,你就不需要去選擇和思考未來領導是否靠譜了。因為,物以類聚人以群分嘛。
二是面試時進入公司後,要做一個「有心人」,很多職場人士在面試時往往忽略這一點。要注意觀察其面試接待流程是否嚴謹、規範?員工是否禮貌友好?多看看公司的布告欄、辦公區員工走動、交流等的細微信息,感受企業的整體氛圍是壓抑、沉悶還是活力、向上?
第三招:「問」——就是「詢事」:通過主動追問或提問來了解你未來上司或老闆的行為特點。這是一般職場人在面試時最不重視或最容易錯失的環節。
面試當然是以你的未來上司的發問為主,切記不要先賓奪主。但是,聰明的應聘者則要抓住任何可以發揮的間隙主動提出問題,從而更全面細緻了解企業尤其是你的未來上司。一般面試時,主試官——你的未來上司都會問「你還有什麼問題或需要了解的?」這是你需要珍惜和利用的最好機會,當往往大多數應聘者會錯失這個機會。通過這種主動的詢問,你基本可以觀察到你未來上司的行為特徵。智多星認為,從時態上來說,有以下幾種表現的是不能合作共事的小人,需要注意:
1、你與他交談正歡或正談某個主題時,他突然把目光或思路轉向其他方面。比如老師在講課,突然有人在問,哪裡的菜好吃。
2、你正在講述你的某件成功業績或案例時,他卻在一旁冷笑或無動於衷。
3、你可以發表的一些明顯不妥的意見來測試他的回應,他卻沒有糾正你而在一旁連聲附和;
4、留意他在與你交流時是否會說公司或同事不好的話,或者向你發洩其鬱悶等負面情緒;
5、你講到一件根本不值得大動感情的事情,他卻傷心落淚,大動感情。
6、情緒波動起伏很大,隨便發火。
第四招:「聽」——就」考言「:即通過談話來分析你的未來上司或老闆的邏輯思維和專業程度。很多面試官在面試時很隨意,話說到那就是那,不著邊際,毫無邏輯;還有的特別官僚,對專業一知半解但又端起架子不懂裝懂故作高深。碰到這樣的未來上司,即使你通過了面試拿到了Offer,你也應該果斷放棄。
職場中,無論是招聘還是求職,對企業和個人來說,關鍵的一點還是如何」識人「。我們常說」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掌握必要的識人方法和工具,不僅僅可以了解別人,還可以了解自己。但是,識人需要時間,更需要具備一定的能力和閱歷,有些方法我告訴你,你馬上就可以用,有些方法,我告訴你,你還真不能用,為什麼,因為你的閱歷不夠,所以你要真正想掌握識人的精華,還需要你不斷豐富自己人生的閱歷。今天智多星所講的一些體會只是提供給大家借鑑和參考,但是如果你要變成一個識人高手,記住:閱歷是必須的。
有豐富的人生閱歷,掌握科學的識人工具與方法,在你職業、人生需要抉擇的關頭,就可以快速、準確的判斷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