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羽絨羽毛檢驗方法》國標修訂蓬鬆度測試方法
最大限度降低誤差
本報訊 (記者 史曉菲) 記者日前從中國羽絨工業協會了解到,2020年11月19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批准發布了《標準化工作導則第2部分:以ISO/IEC標準化文件為基礎的標準化文件起草規則》等586項推薦性國家標準和2項國家標準修改單(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公告2020年第26號),GB/T 10288—2016《羽絨羽毛檢驗方法》修改單位列其中,自發布之日起正式實施。
該修改單對羽絨羽毛蓬鬆度檢測前處理箱紗網目數、操作手法和結果計算進行了修改,對應標準文稿5.3.1.4 前處理箱、5.3.3 操作手法和5.3.4 結果計算內容。
據悉,GB/T 10288—2016《羽絨羽毛檢驗方法》實施三年來,中國羽絨工業協會收到了大量反饋信息,大部分實驗室並不能在相應時間內把羽絨完全打溼和完全吹乾,造成蓬鬆度還原效果差,實測值普遍偏低,合格率下降,實驗室間偏差較大等問題,給企業質量控制帶來困難,既影響與國際對標,也降低了我國羽絨產品的競爭力。
行業專家說,蓬鬆度是體現羽絨品質最重要的指標。它的檢測原理是用蒸汽把羽絨完全打溼,再用吹風機把羽絨完全吹乾,使羽絨恢復到初始的蓬鬆狀態,然後倒入測量桶測量高度,這是國際通用的檢測方法。羽絨還原得越充分,其蓬鬆度結果越準確。
業內人士表示,本次標準修改將有效提升試樣的還原效果,最大限度地降低由於人工手法和環境不同導致的檢測誤差,對企業質量控制,推動中國標準與國際對標,提高國際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T/CFDIA 001—2016《羽絨分級標準》和T/CFDIA 004—2018《高品質羽絨服裝》團體標準將參照執行。
修改後的蓬鬆度檢測方法與IDFB—測試規則 Part 10—B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