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都知道生財有道,要來得順理,不順理之財,即為橫財和偏財。順理之財往往需要大量的時間與精力,而橫財恰恰相反,能滿足人「一夜暴富」的奢望。
五鬼運財
當然,來錢快的那些操作,都被寫進了《刑法》中,違法犯罪的事情不能幹。於是就有人將目光投向了玄學之中,在堪輿之學上存在著一門號稱增強財勢,使人財運亨通的法門——五鬼運財。
在道教的正統五鬼運財術,來源於茅山術的招財秘法,也被稱為五靈公運財,這裡所指的五靈公,有說法是曹十,張四,李九,汪仁,朱光等五位陰將。
也有稱是五位瘟神,即春瘟張元伯,夏瘟劉元達,秋瘟趙公明,冬瘟鍾仁貴,總管中瘟史文業。
五位瘟神
這五位瘟神的來歷在《搜神記》,《三教搜神大全》,以及福州白龍庵的《扶鸞記事》中都有記載。
五位舉子進京趕考,夜宿白龍山五瘟廟。
半睡半醒之間忽然見一位功曹由天而降,宣旨「福州百姓行惡少善,今命五瘟廟之神,速往省城水源之大井,投瘟毒於五口大井中,城中凡做惡之人,當受瘟疾慘死。」念罷飄然而去。
五位舉人當即驚醒,商量之下,決定示警全城百姓,又恐城中百姓不信,於是相約五人投五井而亡,百姓見井中有人自盡,不敢食取井水,因此倖免於難。
後百姓感其恩德,立廟祭祀,玉皇上帝也念其忠義,特敕封他們為瘟部主宰,勸善除惡。
瘟神?財神!
至隋朝,隋文帝立祠祀之,並下詔封他們為五方將軍,並規定五月五日為祭祀之日。
唐承隋制,依舊將其奉祀五瘟使者,這五人一人執杓子並罐子,一人執皮袋並劍,一人執扇,一人執錘,一人執火壺。能夠消除疾病,瘟疫,給人帶來財運和福氣。
此後,民間就一直流傳了送瘟神的習俗,崇祀瘟神,以求「收瘟攝毒、掃蕩汙穢」,保佑人畜興旺,五穀豐登。
否極泰來,物極必反,於是瘟神逐漸與福運,財氣產生了聯繫。
其中又以秋瘟趙公明為代表,逐漸在道教中變成了正財神,《三教源流搜神大全》中記載:「(趙公明能)除瘟剪瘧,祛病禳災。如遇訟冤伸抑,能解釋公平,買賣求財,宜利合和,無不如意。」
財神趙公明
此時,往日的五位瘟神,搖身一變,變身成了五路財神,但除了趙公明以外,其餘人卻變了,分別是趙玄壇趙公明、招寶天尊蕭升、納珍天尊曹寶、招財使者陳九公、利市仙官姚少司五神,他們專司金銀財寶、迎祥納福。
此後隨著茅山術的產生,應運而生的五鬼運財之法也逐漸與這五位財神產生了聯繫,以求使五鬼來運財,將別人的財轉運到施賜者,其法門自然也傳得神乎其神,在此不多作介紹了。
五路財神
正所謂「馬無夜草不肥,人無橫財不富」,但同樣的,使用這樣一種唯心主義的手段,以期所求得橫財、偏財,即使是從玄學上說也是存在副作用的,更別說科學上的解釋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