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將主持人進行一個能力排序的話,相信很多觀眾會將央視主持人排在前列,即便是在央視任職默默無名的主持人,其主持能力依然能夠得到觀眾的認可,這就是央視這麼多年沉澱與積累的體現,也是央視主持人的魅力所在。
如果將央視主持人標籤化的話,相信很多觀眾會用「專業、出色」等詞彙,畢竟央視主持人的表現觀眾有目共睹,而在這些詞之餘,「兢兢業業」也是所有央視人的標籤。
從節目製作人到主持人,從攝像到後期剪輯,一檔節目能夠最終呈現在觀眾面前遠不是一個人的成績,而每一檔熱播的央視節目背後,都有一批為之努力的人。
作為節目成績的「既得利益者」,主持人得到了觀眾最多的掌聲。
在央視賴以成名的節目中,春晚、元宵晚會陪伴了幾代人的記憶,主持人大賽、《中國詩詞大會》賦予綜藝節目全新生命,但真正能夠代表央視的節目還是《新聞聯播》。
作為關注度最高的一檔新聞類節目,《新聞聯播》擁有著最忠實、最龐大的觀眾群體,而能夠成為該節目的主持人,難度絲毫不亞於文藝節目主持人登上春晚。
目前《新聞聯播》一共擁有6位固定主持人,其中三位男性主持人以及三位女性主持人交替工作,而海霞和李梓萌都是在2007年12月份進入該節目的主持人。
在主持《新聞聯播》之前,李梓萌已經有7年的工作經歷,而從現在算起,她已經在央視工作了20個年頭。
因為主持方向的限制,李梓萌在觀眾心中的知名度遠不及董卿、朱迅等文藝類節目主持人,但是對於李梓萌來講,名氣、熱度等虛名並不是她所關注的事情,李梓萌一直在做的就是將最好的主持狀態呈現給觀眾。
儘管是《新聞聯播》的節目主持人,但李梓萌距離央視一線主持人似乎一直有一定距離,或許這就是人氣的差距所致。
回顧李梓萌在央視的主持經歷,好在她從來沒有忘記自己所熱愛的事情是主持本身,而非主持節目所帶來的人氣、知名度。
從《國際時訊》到《新聞聯播》,從初出茅廬的青澀臉龐到自信大方的主持氣場,李梓萌的努力被觀眾看在眼中,而她現如今的成績就是對努力最好的回饋:即便在觀眾心目中不夠出名,但在央視主持人之間,她卻是當之無愧的人氣主持人。
近日央視新聞頻道公開頻道主持人名單,海霞、康輝等一個個熟悉的名字映入眼帘,但李梓萌的名字卻顯得有些獨特。
因為李梓萌的名字被圈上括號,而括號之外則是「李萌」。
也就是說央視主持人李梓萌的原名是「李萌」,而「李梓萌」不過是其藝名。
恐怕很多觀眾想不到央視主持人也會對自己的名字進行修改,當然也會有疑問浮現心頭:為什麼要改名字呢?
其實很簡單,首先「李萌」這個名字重名率很高,其次作為新聞節目主持人,因為主持節目要求給觀眾以莊重的感覺,由此來看李梓萌的名字要比李萌合適不少。
李梓萌也好、李萌也好,央視主持人最為人所關注的是其主持能力而非名字,難道李梓萌用回原名就會導致主持能力下滑嗎?
作為需要面對鏡頭工作的人,主持人有的時候也需要人設,就好比新聞節目主持人就需要「端莊」的人設,所以李梓萌的名字不過是其塑造人設的一個小方法,大可不必放大探討!
文/希希
校對/王希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