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的名,是有一些約定成俗的規則的,但也有一些家長給孩子起名忽視這些規則,網絡上說有個姓王的家長竟然給孩子起名叫王者榮耀!不按套路出牌有的時候容易弄出一些笑話,像那個叫王者榮耀的孩子,同學們更容易拿名字與他開玩笑,求孩子心理陰影面積。
記得我上高中的時候,我是語文課代表,高一剛開學時候同學們還認不太全,發作業本我們一個叫張曉峰的同學沒有在教室,看名字以為是一個男孩。曉峰,雖然不是特別硬朗,但也是透露著一種偉岸和大氣的感覺,可是一見到那同學,天吶,一個白淨瘦弱的文文靜靜的小姑娘,名字和本人反差太大啦。
中國人除了複姓,一般也不起名為姓名超過三個字的,我的家鄉有一朋友,姓杜,給孩子起名的時候姓名一起是四個字,我們一直開玩笑說他是不是也在日本有親屬,(他們村中有一戶是日本僑眷),還有個朋友竟然給他起了個綽號:肚皮淨皴([cūn]皮膚上積存的泥垢),杜姓朋友笑著要求朋友送他一個熱水器。
這種情況大人也許不以為意,但是如果發生在孩子身上呢,恰巧孩子性格內向,又比較敏感呢,說多了都是淚!
有些字作為人的名是有性別區分的,比如山,浩,豪,凱,海,祥等一般用於男孩名;翠、雪、梅、敏、玲、瑤等一般用於女孩名;也有些名字是中性的,比如叫華,傑,波,男孩女孩都有叫的。
家長給孩子起名一般不是隨意的,有的孩子還沒有出生就翻遍了字典,回到題目上來,家長給女孩起個男孩名是個什麼心理呢。
一、喜歡男孩,想要個男孩。這種情況在以前農村特別常見,望男,領弟,招娣,亞男等。話說劉大爺是村裡的支書,一心想要個孫子,哪知道兒子不爭氣生個老大是女兒。劉大爺那個鬱悶啊、於是取名叫招弟;哪知道老二又是女兒、取名再招;老三依舊是女兒、取名還招;老四仍然是個女兒,劉大爺跪在祖宗牌位前哭得昏天暗地,完事給老四取名——絕招……
二、想讓孩子實現自己願望,在名字上有所體現。不是有個笑話麼:孩子因成績不好, 被家長罵笨,孩子告訴媽媽說世上笨鳥有三種,一種是先飛的,一種是嫌累不飛的,第三種最討厭,自己飛不起來,就在窩裡下個蛋,要下一代使勁飛!
自己想當兵的,不管男孩女孩起個軍字的名多數就是此種。
三、父母的性格偏男性化,更願意給女兒起個男孩名。現在女漢子漫天飛,女性男性化;娘炮要不是因為央視炮轟,更是在某些螢屏滿屏。偏硬朗性格的父母對於女孩子的名男性化接受度是很大的。
總之,名稱就是一個代號,現在社會很寬容,對起名求新,求異也能接受。對於名字往往寄託了家長的希望,考慮到孩子小時候的成長,只要不會對他有影響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