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聞令即動,帶領團隊第一時間「逆行」武漢,在基礎研究、疫苗、防護藥物研發方面取得重大成果,為疫情防控作出重大貢獻……
9月8日,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在北京人民大會堂隆重舉行,中國工程院院士、軍事科學院軍事醫學研究院研究員陳薇獲頒「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獎章。
9月1日晚,專題電視節目《開學第一課》現場,陳薇分享了關於新冠疫苗誕生的故事和知識,以及她與團隊在抗疫前線與病毒作戰的經歷。陳薇說,2月26日第一批疫苗在生產線下線的那天,正好是自己的生日。收到領導和朋友們給她發的祝福,陳薇當時回復了8個字:「除了勝利,別無選擇!」
陳薇在實驗室工作(資料照片)。新華社發
「疫情就是軍情,現場就是戰場」
1月26日,武漢關閉離漢通道的第四天,陳薇率領軍事醫學專家組緊急奔赴武漢,圍繞病原傳播變異、快速檢測技術、疫苗抗體研製等課題,迅速開展應急科研攻關,與軍地有關單位建立起聯防、聯控、聯治、聯研工作機制。
核酸檢測是有效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關鍵技術支撐。剛到武漢時,當地病毒核酸檢測需求量非常大,迫切需要提升日檢測量。
「疫情就是軍情,現場就是戰場。」在陳薇指揮下,短短24小時內,一座負壓帳篷式移動實驗室,在中部戰區總醫院藥劑樓旁迅速搭建起來。在這個實驗室裡,應用自主研發的檢測試劑盒,配合核酸全自動提取技術,核酸檢測時間大大縮短,迅速形成日檢1000人份的核酸檢測能力。
為加快推進科研與臨床有效融合,陳薇率領科研人員在病原學、免疫學、空氣動力學等領域展開研究,快速建立病毒鑑定鏈條,精準診斷臨床患者感染類型,率先在火神山醫院等3家醫院推廣應用,有效提高了臨床診斷準確率。
沒有從天而降的英雄,只有挺身而出的凡人。看到電視新聞,陳薇父親才知道女兒又衝到了一線。2月3日,陳薇擠出時間往家中打了新春第一個電話。整個春節,陳薇沒怎麼顧上和家裡聯繫,只發過幾條信息。終於接到了女兒的電話,陳薇的母親笑了。父母都清楚:「她是國家的人。」
「要牢記自己的使命,在關鍵時刻衝得上去,在危難關頭豁得出來,這才是真正的共產黨員。」在軍事醫學專家組火線入黨儀式上,陳薇囑咐新入黨的科研人員,這也是她對於職責使命的理解。
「幾十年積累的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
疫苗,是目前抗擊新冠肺炎最有力的科技武器。在武漢,陳薇率領團隊與後方科研基地聯合作戰,集中力量展開應急科研攻關,爭分奪秒開展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的研究。陳薇領銜的新冠疫苗研製團隊,也被視為疫苗研發的「種子選手」。
這是一個個值得銘記的閃光時刻——
3月16日,陳薇帶領科研團隊研製的新冠病毒疫苗,成為國內第一個獲批正式進入臨床試驗的疫苗;4月10日,完成疫苗一期臨床試驗接種的108位志願者,全部結束集中醫學觀察,健康狀況良好;4月12日,該疫苗開展二期臨床試驗,成為當時全球唯一進入二期臨床試驗的新冠病毒疫苗,相關試驗結果已在國際學術期刊《柳葉刀》上在線發表;8月11日,該疫苗獲得國家專利,成為國內首個進入臨床獲得專利權的新冠疫苗。目前,三期國際臨床試驗正在有序推進。
9月7日,陳薇表示,團隊研發的重組新冠疫苗,對已經發生變異的新冠病毒能夠完全覆蓋。從目前來看,年產3億的目標是可以實現的,他們正在努力擴大產能。「幾十年積累的十八般武藝,都用上了。」陳薇說。
陳薇的朋友評價她:「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去實驗室的路上。只要她一鑽進實驗室,啥時候出來都不知道。」陳薇說:「穿上了這身軍裝,這一切就都是我該做的。」
「繼續奮發努力,不負使命、不負時代」
雖然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但全球新冠患者仍持續增加。「這次抗疫過程中,暴露了很多短板和不足,也使我們有更深的危機感和更重的責任感。」陳薇說。
此次奔赴武漢,陳薇已不是第一次與病毒「短兵相接」。1991年,剛剛獲得清華大學工學碩士學位的陳薇沒有選擇輕鬆高薪的工作,而是選擇參軍入伍。29年來,在與病毒的較量中,陳薇拿下了一個又一個軍功章——
2003年抗擊非典時期,憑藉敏銳的科研直覺,陳薇與課題組連夜進入生物安全實驗室。受實驗環境限制,陳薇很少喝水,也很少去洗手間,經常在實驗室裡工作十幾甚至幾十個小時。功夫不負有心人。數月後,團隊研製的「重組人幹擾素ω」,對SARS病毒的攻擊有較好的防護作用。
2014年,西非大規模暴發伊波拉疫情,並迅速向外蔓延。那時國內沒有伊波拉病例,陳薇也毅然決然地選擇挺身而出,率隊赴非。她說:「伊波拉離中國,只有一個航班的距離。」同年12月,陳薇率團隊研發出世界首個2014基因型伊波拉疫苗,該疫苗也是首個凍幹劑型伊波拉疫苗,實現了我國自主研發疫苗境外臨床試驗「零」的突破。
入伍29年,陳薇的研究對象都是些常人避之不及的疫病,被同事稱為「魔鬼課題」。正是有著長期與病毒「打交道」的經驗,她與科研團隊能夠在此次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儘快研製出疫苗並付諸臨床試驗。
「作為一名軍事醫學科研人員,我特別希望我們這艘科研『戰艦』能夠乘風破浪、行穩致遠。」陳薇說,「我和團隊將為此繼續奮發努力,不負使命、不負時代。」
(原標題:收到領導和朋友發來的祝福,陳薇回復了8個字)
來源:人民日報客戶端
流程編輯:TF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