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生內向≠沒出息,面對內向娃做好3件事,娃會越來越棒

2021-01-08 騰訊網

這個以上這些情景,你是否也似曾相識?

是的,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潛意識總會將「外向」的孩子賦予更有能力、更討人喜歡的稱號;

而「內向」的孩子大多會被人貼上「性格缺陷」「沒出息」「挨欺負」等負面標籤。

但是,內向的孩子一定就比外向的孩子差嘛?他們就註定過不好這一生嘛?科大大(kexueyuer2012)今天就來給大家揭曉這個真相!

事實上,孩子內向or外向,和人緣好不好,會不會被欺負,有沒有出息,沒什麼關聯。

大人們的這些顧慮純粹是:想多了!

相反,性格外向or內向的孩子,都有著自己獨特的優點:

性格外向的孩子待人熱情,自來熟,喜歡新鮮事物,反應很快、善於提問、思維發散、行動力強,情緒、情感容易被察覺。

性格內向的孩子喜歡獨處,不會輕易被外界打擾,遇到事情自己解決,熱愛思考、做事嚴謹,專注力和獨立能力強、能夠克服困難持之以恆,給人的感覺很平和。

內向≠沒出息

美國學者琳達.西爾佛曼對社會英才的研究發現,IQ越高的人,內向型性格的傾向越明顯。

據統計,有將近70%的成功人士都屬於內向者,比如:

蘋果創始人賈伯斯;寫作《哈利波特》的J.k羅琳;創作《夜曲》的貝多芬;發現相對論的愛因斯坦;微軟公司創始人比爾.蓋茨......

這些叱吒風雲的大佬們,往往都是內向的人!說到這兒,你是不是對自家內向的娃有了新的認識?

內向≠懦弱≠被欺負

在校園欺凌事件中,比較容易被欺負的恰恰是敏感、不自信或有點與眾不同的孩子。

內向的孩子,只是看似平易近人,但並不代表懦弱,也不代表會被欺負。相反,這樣的孩子不會主動在外沾染是非。

由於他們比較擅長思考,大多情況下也能避免自己被欺負。

孩子內向本「沒有錯」,錯就錯在社會和父母沒有給予足夠的支持和肯定。

與其否定孩子的性格,我們不妨先反思下自己的教育方式。

ㄨ不要強行讓娃打招呼

孩子不願意聊天,不願意打招呼,如果你一味的強迫他,只會讓他對社交更加反感和叛逆,增加孩子的自責和自我否定。

正確做法:言傳身教,逐漸引導

內向的孩子往往更需要學習社交技巧,寶爸媽在與外界人溝通的同時,也是寶寶學習社交的一面鏡子。

儘可能多帶孩子外出,當孩子不願意向外人打招呼or交流時,可以試著用理解的話語說:

「爸爸媽媽知道你現在不想做,這很正常,我們慢慢來。」

「下次再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和叔叔阿姨點個頭,微笑一下,這是禮貌的表現。」

當然最重要的,是要教孩子如何表達自己的情緒:

懂得表達情緒,是他學會與他人交往的第一步哦。

ㄨ不要隨便給娃貼標籤

如果一個內向的孩子,從小聽到的都是外界(尤其是父母)對內向的貶義評價。

他內心深處會認為,我是個有性格缺陷的孩子,我和別人不一樣,我是不是被人討厭?

「內向」一詞,會在他的思想中成為一個壞標籤,甚至影響他整個成長過程,逐漸變得自卑,膽小......

正確做法:鼓勵孩子,你的性格並不比別人差

儘可能用積極的詞去鼓勵孩子,讓孩子感受到你對她性格的肯定:

「相信我,你並不比別的小朋友差。」

「在媽媽眼裡,你永遠是最棒的小孩。」

ㄨ不要試圖讓娃變外向

當你試圖將孩子性格變成你喜歡的樣子時,不妨問問自己,是你喜歡重要,還是寶寶的快樂更重要?

正確做法:尊重「內向」性格,尋找娃的興趣點

尊重孩子性格的同時,可以多陪伴、多觀察,寶寶在什麼時間?和什麼人?更願意聊天?

嘗試找到孩子最喜歡的項目(興趣愛好),比如:繪畫、寫作、讀書、樂器演奏等......

通過他繪畫的風格,演奏樂器的快慢、喜歡的書籍風格,去探索他的內心世界。

不論孩子是外向or內向,我們要做的不是改變他,而是接納他。

如果你也有一個內向的小孩,不妨跟隨他的腳步,引領他自由成長......相信一定會創造一個你意想不到的世界。

相關焦點

  • 孩子怕生內向是性格缺陷嗎?
    在這個強調競爭的社會,大人們下意識地會賦予「外向」的孩子「更有能力」「討人喜歡」的頭銜; 而內向的孩子卻總是被大多數人貼上「性格有問題」「缺陷性格」「沒出息」「慫蛋」等負面標籤。
  • 「孩子性格太內向,沒出息」,孩子內向性格有必要培養成外向嗎?
    而諾貝爾先生,其實也是一個極度內向的人,從小就表現的極為沉作冷靜,但也頑強勇敢,儘管如今已經不在了,但他豐富的想像力和不屈不撓的毅力,依然影響著眾多世人。黑人領袖曼德拉、美國前總統林肯、我國很多知名領袖,都是性格非常內向的人,也正因為內向性格帶來的堅毅與勇敢,才能獲得如此成就。作為家長看到這些,你還能說性格內向就是沒出息嗎?這樣下結論顯然是非常片面的。
  • 寶寶「怕生」也有規律?3歲前別說人家是膽小鬼,5種策略助社交
    帶娃去拍周歲紀念照,女兒哭得一塌糊塗小周的女兒一向很膽小,她總是特別黏著媽媽,看不到媽媽就會哭泣,媽媽覺得這是一種特別的溫暖,所以也並不在意。 可是這件事情也給她造成了一定的困擾,由於過於依賴寶媽,小傢伙總是很怕生。有次家裡來了客人,她就一直哭,怎麼哄都不行。最後客人尷尬地走了,「這不是趕人家走嗎?」
  • 不合群的孩子沒出息?別逼孩子合群了,內向性格也有好處
    因為家裡只有媽媽一個人帶毛毛,天粘著媽媽的毛毛性格比較內向。平時,媽媽平時除了照顧毛毛還要做家務、做飯、照顧毛毛爸爸。媽媽忙碌的時候毛毛就靜靜地在媽媽身邊玩耍,一點也不哭鬧,媽媽常常會覺得有點愧對毛毛。因為毛毛不經常出門,顯得性格有點內向,每當有陌生人到家裡來的時候,毛毛就躲在媽媽身後。這天,毛毛媽媽帶毛毛到小區的廣場散步,廣場上成群的小朋友都在一起玩耍。
  • 你的孩子也怕生嗎?讓孩子融入群體前,父母需了解3件事
    你是否發現孩子面對新環境、面對人群,總是猶豫不安,回家哭喊不想上學?出現以上狀況的話,孩子有可能是怕生性格!遇上這些狀況,父母該如何處理? 此時父母有沒有『同理心』很重要,儘管不容易也需嘗試,了解孩子為什麼會出現這反應。是因為面對未知環境,不敢前往嗎?是第一次與其他小朋友相處,不知道怎麼聊天嗎?『怕生』不代表孩子懦弱,而是每個孩子天生個性不同,有人活潑、自然有人內向,但不能因此否定孩子,而是以陪伴、溝通,帶孩子走出怕生期,讓他們體驗成功交友,明白融入新環境沒有想像中難。
  • 孩子突然開始怕生,媽媽不要急著責怪,自己先做好這三步
    當嬰兒大約1歲半時,許多母親會發現這種情況。例如,當媽媽將孩子帶出去時,孩子通常會非常害怕面對陌生人,甚至在他們看到陌生人時會哭泣。許多媽媽對此無能為力,不理解為什麼孩子那麼內向?性格內向的寶貝媽媽在帶孩子的過程中有時會遇到這種情況。通常,孩子們在家裡和媽媽一起玩,隨著天氣的逐漸晴朗,媽媽覺得孩子也已經長大了,就想帶孩子出去感受外面的精彩。
  • 孩子怕生只是性格內向?這其中的影響更嚴重,家長要重視
    但小孩子的發展並不會完全按照家長的想法去進行,有些小孩子不僅喜歡逃避,而且還存在著怕生的情況。最近唐女士就因為孩子的性格非常的苦惱。因為唐女士的孩子是一個8歲的小男孩,按理說小男孩都應該非常的調皮,但是唐女士的孩子卻性格內向不敢在別人面前說太多的話。在上課的時候,老師提問也不敢舉手發言,即便是老師點名孩子也會緊張的說不出話來。
  • 4種氣質特徵寶寶怕生是天生,運動型心智訓練,寶寶不怕生
    為了改變寶寶怕生的性格有不少父母也嘗試了很多的辦法,但是最終起到的效果卻並不是特別理想,甚至有很多寶寶會因此在面對陌生人的時候更加牴觸,從而形成了和陌生人相處的時候出現心理障礙。
  • 孩子害羞怕生?可能是到了「認生期」,這樣做他會變得落落大方
    昨天,鄰居還跟我說起,家裡8個月大的孩子好像越來越害羞怕生了,除了家裡人,誰都不讓碰。前些天,帶娃走親戚,親戚看見孩子,誇孩子可愛,想要抱抱他,結果孩子又哭又鬧,弄得別人特別尷尬,最後只能遠遠地躲著他。這真的很奇怪,當初孩子滿月的時候,可是說誰抱都可以,親戚還誇他膽子大、性格好呢。現在怎麼變成了這樣,扭扭捏捏的......
  • 孩子性格內向,不願說話怎麼辦?4P法讓你發現內向孩子的優勢
    青少年演講力導師、「吳瓊青少年口才訓練營」品牌創始人吳瓊老師的新書《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給出了引導內向孩子敢說、會說、能說的解決方法。為了適應社會,很多父母總是期望孩子外向一些,活潑一些,認為內向的孩子是沒出息的,其實只要我們轉換角度,就會發現內向孩子的性格暗藏著一種潛在的能量。
  • 有問必答|怕生?內向?別嚇到高敏感寶寶
    很多父母總是希望孩子活潑外向遇到孩子怕生時就會不自覺產生「壓迫」行為其實對於高敏感寶寶我們最重要的是先保護好他們的內向再加以引導那到底應該怎麼做呢?這是個矛盾的心理要求,所以媽媽要做好孩子冒險探索時,下面的一張「安全網」的角色,不會靠得太近,但一直都在。如果寶寶比較敏感怕生,這是他們的一種自我保護的方式,我們要理解和給予耐心,不要當著孩子的面經常明確地提出他認生的缺點,這樣反而會強化認生,更會增加孩子的心理壓力。
  • 心理學:一個人變得沒出息,大都是從這四件小事開始的,錯不了!
    很多人也是希望自己能夠變得成功,並為之付出了許多的努力,可是仍然有許多人變得越來越沒出息。一個人能不能站在巔峰,是要經過很長時間考驗的,有出息的人不是經過一天的努力就成功了,相同的,沒出息的人也不是一下子就失去了一切,而是因為種種負面屬性的累積才越來越沒出息。心理學研究表明,一個人變得沒出息,大都是從這四件小事開始的,你是嗎?
  • 戀愛會變得簡單!害羞、內向和怕生的人應該知道的4個事實
    1.消除「怕生」的秘訣是習慣「我非常怕生,但是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開始了接待客人的服務員工作。雖然一開始很慘,但是在失敗的過程中也漸漸明白了這種交流方式的好處,雖然有點怕生,但是和男生也能相處得很好,我覺得習慣還是很重要的!」
  • 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原標題:孩子為什麼會怕生 孩子怕生怎麼辦   平時在家裡活蹦亂跳的孩子,一去到陌生、人多的環境就變得膽小怕事,不敢表現自己還愛哭鬧,而這就是孩子怕生的表現。那麼孩子為什麼會怕生呢?孩子怕生家長又應該怎麼辦呢?
  • 腳鬥娃:孩子性格內向、慢熱、怕生,無法融入集體怎麼辦?
    要上幼兒園,大部分家長比較擔心孩子內向怕生,怕孩子融入不了集體。在這個階段,孩子的人際交往還很缺乏,不適應與人交際,這也能夠導致孩子融不進集體。首先不管是有沒有入讀幼兒園的孩子,家長都要注意要多帶孩子到外面玩耍,讓孩子多認識新的朋友,培養集體意識。
  • 內向和外向孩子都會有膽小和怕生的階段
    內向和外向孩子都會有膽小和怕生的階段。 第一個原因,膽小、怕生是因為孩子有物體永恆性。物體永恆性,指很多寶寶對於消失的東西,認為它永遠回不來,所有孩子會害怕膽小。比如,媽媽走了,他就認為媽媽回不來了,這尤其針對的是一歲以下的寶寶。
  • 羅霈穎過世 向娃「才在八德路遇到」:不舍你的生命就這麼消失
    未料羅霈穎3日晚間被發現陳屍在臺北市八德路工作室,朋友跟家人因聯絡不到她,來工作室找,發現她已經在屋內身亡,疑似服藥輕生,詳情待警方查清。消息一出讓各界震驚,向娃發文哀悼,難過表示:「真的不舍你的生命就這麼消失。」▲ 羅霈穎過世。
  • 一個人做好這四件事,必定越來越有福相,富貴自來
    「福人自有福相」:做好這四件事,必定是有福之人。「福人自有福相」,事由心做,一個人窮與富的原因均體現在他的日常行徑中。一個人有沒有福氣,就看他有沒有做好這四件事就夠了,那麼,這四件能夠給人不斷添福氣的事情,究竟是指什麼呢?
  • 孩子怕生不願跟生人說話,「強迫」孩子禮貌,只會讓他更自卑
    媽媽不得不對著同事自我解嘲道:「我家嘉嘉就是怕生,不願意和不熟悉的人說話,性格太內向了,別見怪啊!」媽媽說此話的本意,是為了緩解當時的尷尬場面,可對於嘉嘉來說,卻是感到了莫名的委屈。嘉嘉其實也是想叫人的,只是內心本能的驅動致使其張不開嘴。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性格開朗,適應環境能力強,這點非常容易理解。
  • 父母的這3種做法,是導致孩子怕生的根本原因!
    許多人的孩子大概都有同一個問題,那就是怕生。有的孩子即使在家裡調皮搗蛋,但是去了從家裡出去後依舊會表現的內向,躲在家長後面畏首畏腳,稍微遇到一點事兒就哭,著實令家長頭疼不已。出去轉帶孩子吧,愛哭;不帶吧,有要粘著去。那麼怎麼改變孩子膽小的這種情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