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天小年盤點南北方過小年的不同 小年節日由來及習俗介紹

2021-01-10 安徽門戶網站

明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的小年。民諺有云:「二十三,糖瓜粘,灶君老爺要上天。」由於全國各地風俗不同,故而小年的時間也不盡相同,中國北方大部分地區稱臘月二十三或臘月二十四的祭灶節為小年,也有不少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冬至也有地方叫作小年。

小年節日由來

農曆十二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漢族民間傳統的祭灶日,又稱「小年」。傳說灶王爺原為平民張生,娶妻之後終日花天酒地,敗盡家業淪落到上街行乞。一天,他乞討到了前妻郭丁香家,羞愧難當,一頭鑽到灶鍋底下燒死了。

玉帝知道後,認為張生能回心轉意,還沒壞到底,既然死在了鍋底,就把他封為灶王,每年臘月二十三、二十四上天匯報,大年三十再回到灶底。老百姓覺得灶王一定要敬重,因為他要上天匯報。於是,漢族民間就有了臘月二十三、二十四的祭灶「小年」,祈求來年平安和財運。

宋代的範成大在他的《祭灶詩》中說:「古傳臘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雲車風馬小留連,家有杯盤豐典祀。豬頭爛熱雙魚鮮,豆沙甘松粉餌團。男兒酌獻女兒避,酹酒燒錢灶君喜。婢子鬥爭君莫聞,貓犬角穢君莫嗔;送君醉飽登天門,杓長杓短勿復雲,乞取利市歸來分。」可以說,這首詩非常形象地說明了古代漢族人民有關祭灶的風俗習慣。當然,這只是漢族民間的傳說而已,是不足為信的。

相關焦點

  • 小年的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的習俗風俗有哪些
    2019年小年是哪一天?2019年1月28日臘月二十三是北方人的小年,而南方人小年是臘月二十四,為什麼南北方小年夜只差一天?小年夜是從什麼時候開始的?小編整理小年夜來源及傳說故事,過小年有哪些傳統習俗?小年夜節日由來及傳說故事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
  • 合肥小年節日習俗一覽 南北方小年為何存在時間差異?
    小年並非專指一個節日,由於各地風俗,被稱為小年的節日也不盡相同。小年在各地有不同的概念和日期,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三,南方地區是臘月二十四,江浙滬地區把「臘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稱為小年,南京地區稱正月十五的元宵節為小年。合肥地區皖中,與江南過小年的時間不同,遵從淮河以北的習慣,小年是臘月二十三。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小年到底是哪一天?小年夜的由來習俗
    南方和北方的小年除了日期有所差異,習俗上也是各有不同。今天就帶大家感受一下南北方小年習俗的差異。1、貼窗花北方小年習俗。剪貼窗花是最盛行的民俗活動。內容有各種動、植物,如喜鵲登梅,孔雀戲牡丹,獅子滾繡球,三羊(陽)開泰,二龍戲珠,鴛鴦戲水等等。貼上窗花寓意著新的一年越來越好。
  • 過小年有什麼講究有哪些習俗 臨沂小年不吃炒什麼意思
    小年是我們春節之前最重要的節日了,北方一般在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一般在臘月二十四過小年,除了時間上的不同,南北方過小年的風俗也不太一樣。過小年的時候,有哪些習俗和講究您知道嗎?小編來為您一一介紹。   很多地方小年就算是開始過年,算是比較早進入春節了。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
    民間把每個農曆的臘月二十三日稱為「過小年」,也同時稱為小年、小年節。過小年雖然不是過年但卻是在預示著新年即將到來,也是十分重要傳統節日。那麼2020小年是哪一天幾月幾日?以及過小年的傳統習俗介紹分享給大家,一起來看看。2020過小年是哪天幾月幾日?
  •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而忙年主要是從小年開始,如今小年即將到來,我們會發現,小年在南北方的時間還是不同的。那麼,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為什麼差一天呢?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又是哪一天呢?一起來看看吧!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又叫祭灶節、灶王節、掃塵日,主要是人們為了準備過年的一系列活動的節日
  • 2018小年是幾月幾號哪一天 關於小年的祝福語、習俗飲食介紹
    2018小年是公曆2月8日,也就是每一年的農曆臘月二十三日,當前國內的傳統習俗隨著經濟水平的發展日益活躍,即使許多傳統習俗已經漸漸為人所淡忘,但如果你還有心,你也可以和家人一起過個小年喲,雖然我們明天可能還是要去上班。
  •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夜的由來
    據說,由於地區不同,南北方小年的時間也是不同的。那麼,小年是哪一天呢?小年夜是怎麼來的呢?一起來看看吧!  小年是哪一天  小年並不是專指某一個日子,而是民間掃塵、祭灶的日子。只是民間傳統固定在了一個時間上,所以這一天就被人們稱為了「小年」。  「小年」的到來,意味著忙年的開始,人們會從這一天開始準備年貨、掃塵、祭灶等,準備乾乾淨淨地過一個好年,表達了人們想要辭舊迎新的美好願望。  小年是在每年的臘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以前,官家的小年是臘月二十三,百姓家的是臘月二十四,而水上人家則是臘月二十五。
  • 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分別是哪一天 小年習俗來歷小年祝福語
    今天是農曆臘月二十三,是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小年祝福語 2018年小年創意微信祝福簡訊祝福語盤點】  今日小年,距離除夕夜只剩下7天。看到這一句,來自南方的小夥伴立刻反駁道:我們的「小年」是臘月二十四!
  • 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今日小年朋友圈優美文案及小年習俗盤點
    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歲尾寒冬,年味漸濃,在甜甜的灶糖香氣裡,我們迎來了傳統佳節——小年。2020年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是中國傳統節氣——小年夜。小年是除夕前頗為重要的一個節日,習俗有掃塵,祭灶,吃灶糖,年糕等。
  • 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飴糖的由來習俗
    明天就是小年了,你知道過小年要吃什麼嗎?小年習俗要吃的美食可不少,如餃子、年糕、米餅、粽子等。具體過小年要吃什麼?農曆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吃哪些食物呢?為什麼過小年要吃飴糖?小年吃什麼傳統食物  1、餃子  北方小年晚上習慣吃餃子,意為給灶王爺送行,取意「送行餃子迎風面」。
  • 農曆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 南北方過小年為什麼差一天
    很快就要過小年了,過了小年之後,中華民族傳統的春節就到了,下面一起來看看農曆2020年小年是哪一天,2020小年夜什麼時候幾月幾號時間。農曆2020年的小年是哪一天,2020小年夜幾月幾號時間2020北方小年夜是2020年1月17日,農曆臘月二十三,星期一。
  • 2017農曆年小年是幾月幾號 北方小年習俗有哪些
    2月8日,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民俗專家表示,「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 小年謝灶傳統習俗
    小年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也被稱為謝灶、祭灶節、灶王節、祭灶。以下是中公教師網小編為您整理的小年謝灶傳統習俗,供您參考,更多資訊請點擊(//www.zgjsks.com)查看。小年謝灶傳統習俗小年謝灶之一時間南北方小年時間有所不同。北方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即公曆2017年1月20日。大兇日。
  • 小年北小年南是什麼意思?為什麼小年分南北
    為什麼小年分南北南北方小年差一天的習俗由來已久。早在宋朝,就有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的記載。但是,從清朝雍正年間開始,每年臘月二十三在坤寧宮祀神,也就是向天地神明匯報工作情況。為了節省開支,建立和諧社會,皇帝順便把灶王也拜了。以後王族、貝勒隨之效仿,於臘月二十三祭灶。
  • 過小年的意思是什麼哪天過 臨沂小年祭灶有何禁忌
    小年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是春節之前非常重要的日子。小年這一天,人們要祭灶吃灶糖,還要準備寫春聯,辦年貨。小年過後距離過年就還有不到10天了,小年需要準備哪些年貨?過小年有哪些習俗和講究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一般來講,小年是相對於大年而言的。
  • 2018年小年是哪一天?北方小年和南方小年是幾月幾號
    新華社天津2月6日電 2月8日,臘月二十三,我國北方民間俗稱的「小年」。民俗專家表示,「小年」是春節的序曲,等到「小年」一過,就完全進入了「春節時間」,直到除夕夜,人們在「一夜連雙歲,五更分二年」中,迎來火紅中國年。 圖表:2月8日北方迎「小年」 祭灶迎春大掃除 新華社發 李棟 製圖  傳統「小年」與「祭灶」息息相關。
  • 2018年小年北小年南什麼意思 臨沂臘月二十三還是二十四過
    小年是我們過年前的一個重要節日,過小年家家戶戶要祭灶神,送灶王爺。不過南方和北方過小年的時間不太一樣,北方大部分都是臘月二十三過小年,南方是臘月二十四過小年。為什麼會有這樣的差異呢?小編來為您介紹。
  • 2020小年,是哪一天?小年有哪些旺運習俗和禁忌?
    春節的腳步越來越近了,這不,明天,就到了我們傳統小年夜。啥是小年?2020小年在哪一天?小年,是大年的開始。一般從農曆臘月二十三日開始。從這一天起,直到大年三十,每一天,古老民俗都安排了為過大年準備的小年習俗。從打掃屋子到準備年貨,每一天都有每一天不同的吉祥事務。
  • 大年小年是什麼意思 臨沂過大年小年的那些事
    今年2月16日是我國傳統節日春節,而2月8日是小年,有朋友就會有疑問都是過年,「過了臘八就是年」那大年和小年是怎樣區分的,分別有什麼風俗習慣。   大年小年是什麼時候   農曆臘月是小年及果樹歇枝、竹子等生長得慢的年份,小年在臘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舊俗在這天祭灶。小年是大年的前奏。是我國漢族傳統節日,在中國的春節習俗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這一天,通常會通過進行一些沿襲了兩千年的習俗,即祭灶和掃年,來宣告整個春節慶祝活動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