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橫空出世的AI面相小程序,已經成為現象級營銷利器,刷屏朋友圈。在裂變過程中,它不僅靠分銷機制快速吸粉,而且直接變現,流量和錢兩手抓,讓多少做網際網路生意的人蠢蠢欲動。
不做分銷代理,還有沒有機會瓜分AI算命這塊大蛋糕?開發同款算命小程序難不難?
網際網路時代,自給自足的年代早就遠去一兩百年了,賣大米的未必種大米,做小程序也不一定要親自開發。
據我了解現在有很多小程序供應商,針對各類營銷需求定製開發小程序。
其中的頭部供應商「江蘇舟格」已經成功打造「口紅機」等多個爆款小程序,AI面相小程序也是他們的主打產品之一,而且持續迭代。提供獨立後臺、可獨立運營,不管裂變吸粉、流量變現還是用戶留存與激活都是一把好手,真正為網際網路生意而生。
下面來聊聊為什麼AI面相小程序是易火體質。
微信朋友圈刷屏已經不夠稀罕,自從有人發現算命這把收割流量的好鐮刀,朋友圈隔三差五就要被割一茬,前世今生、惡魔天使、左右腦年齡,玩法無奇不有。那算命這門「玄學」收流量的能力有多大?舉個例子吧,最會玩算命的某音樂平臺,靠算命營銷就活得挺滋潤。
而這一次的AI面相小程序可以說是算命營銷的高級進化形態,除了穩定發揮,收割流量迅速吸粉,還能把這些流量內部消化,直接變現!
為什麼說是高級進化形態?
首先是流程套路的進化。
在「出結果」的環節引導付費。
例如面相研究所根據算命結果的披露程度、算命的深度進行階梯式收費,整體產品收費結構是:2元----9.9元----19.5元-----200元。由少到多一步一步引導用戶的付費行為。
據了解,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有 19 萬名網友獲取了定價 19.8 元的事業運、情感詳解的付費板塊,倒推一下可知基礎用戶體量早已達到百萬級別,而它的吸金能力也飛升到百萬元甚至千萬元!
流量的終極價值是變現。對於一般賣家來說,有流量如虎添翼,你會被更多人知道,有更多買家找上門來。但是作為單純的流量持有者,除非摸索出盈利模式,否則流量反而是負累。
傳統的盈利模式是把斬獲的流量轉賣出去,就像把廣告位賣給廣告主。但AI面相的變現思路更像是內容付費,把流量內部消化掉,直接變現,而且非常成功。
其次不得不說它的分銷機制,這是AI面相迅速裂變的重中之重。
算命遊戲的裂變傳播一方面利用了人們的炫耀心理,另一方面還有賴於它的分銷機制。你把這個程序轉發出去後,只要有人通過你的專屬海報測面相而且付費,你就可以從中抽成。這就相當於人人都是代理,人人都有動力轉發傳播,裂變人數呈指數級增長。
如果不做代理,還有沒有機會瓜分AI算命這塊大蛋糕?據我了解現在有很多小程序供應商,針對各類營銷需求定製開發小程序。已經成功打造「口紅機」等多個爆款小程序,AI面相小程序也是他們的主打產品之一,而且持續迭代,提供獨立後臺、可獨立運營。不管裂變吸粉、流量變現還是用戶留存與激活都是一把好手,真正為網際網路生意而生。
再次是玩法噱頭的進化,這也是大量用戶甘願付費的原因所在。
面相是一種傳統文化,先不探討它是精華還是糟粕,不可否認它具備文化的深度和歷史的厚度。在中國,它比星座和測試有更廣泛的群眾基礎。
可能你是受同學或者網際網路影響才開始接觸星座佔卜,但是你一定從小就已經在面相文化中浸淫。
長輩在朋友圈看到你的性格測試可能一笑置之,但是看到面相,十有八九要忍不住測一測,就算為看相花錢也不會排斥,他們接受:自古以來都是花錢看相。
面相,在本質上是給人臉各個部位貼標籤,然後依據某種話語體系給出判斷結果。這與人工智慧人臉識別不謀而合:對人臉各部位的形狀與資料庫做匹配,然後作出判斷。AI是它的噱頭。
這幾年「人工智慧」絕對是一大熱點:語音識別、人臉解鎖、自動駕駛、阿爾法狗戰勝圍棋天才……人臉識別、AI換臉更是風頭無兩。媒體的高頻度正面報導,讓我們在潛意識裡願意相信AI的智慧、AI的先進性。我們甚至把AI神話,不分場合反覆問出「AI會超越人類嗎?」這類老套的問題。
所以AI面相,不僅新鮮炫酷,而且意外地自帶權威光環。面相?值得一試。付費?理所當然。
開發團隊數據顯示,用戶平均付費率超過10%,不少用戶甚至一測再測,付費4到5次!
最後補充講一講AI面相小程序的實現難度。
假設不依靠外力,首先你要有基本的小程序開發、測試人員,其次是人工智慧研發團隊,最後是面相大師。
很多人對人工智慧概念模糊,簡單來說,人工智慧=算法+數據+算力。算法需要腦力的支持,也就是人工智慧人才,或者不開發直接採用開源算法;數據消耗人力,只有採集到足夠多、足夠準確的數據,你才能訓練出聰明的機器;算力也就是計算能力,這需要硬體的支持,例如GPU、TPU。
不明白?沒關係,你只要知道AI很複雜、成本很高就夠了。就像開頭說的,自給自足的年代早就遠去一兩百年了,賣大米的未必種大米,做小程序也不一定要親自開發。
換個思路,現成的小程序直接拿來用,拉新獲客、流量變現,這些比你以為的容易得多。
如果您覺得不錯點個讚是對小編最大的支持,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