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供應鏈數位化成趨勢 快驢進貨「外賣式」採購省錢又省力

2021-01-09 中國日報網

水靈靈的的西蘭花、萵筍、胡蘿蔔,還有土豆、茄子,每天早上8點,這些蔬菜就會準時出現在滷兒道道門店外。再過幾小時,它們就會變成一道道冒著熱氣的美食,或端上門店餐桌,或由外賣小哥送到你家門口。

「這些食材是前一晚我在手機上通過快驢進貨平臺下的『外賣』。線下供貨費時費力,價格也相對較高,在快驢上還能看到當天所有蔬菜價格,方便調整,我們能省一塊是一塊。」洪斐是滷兒道道餘杭臨平地區負責人,疫情期間,不光加大了外賣平臺的合作,她還跟美團旗下的餐飲供應鏈平臺快驢進貨首次「牽手」。

餐飲是受到疫情影響最為嚴重的行業之一。一方面客流量尚未完全恢復,另一方面房租、人工等依然要持續支出,越來越多滷兒道道們跟本地生活服務平臺聯起手來,從上遊供應鏈端開始,全方位抗疫自救。

發力外賣還不夠,外賣式進貨「能省一塊是一塊」

「杭州方言裡有一句:滷兒道道,就是用湯搗飯的意思。小時候的醬油湯搗飯就是最美味。」洪斐告訴記者,滷兒道道是2016年成立的,出道即是杭州餐飲界的網紅,主打滷鴨、素幾、獅子頭等,滿滿的都是老底子的杭州味。價格也不貴,人均二三十元,一直人氣都挺旺。

2月底開始,洪斐負責的三家門店堂食陸續恢復了,可是,到現在,一個多月過去了,以往熟悉的排隊場景還沒回來。「只能說緩慢上升吧,雖然附近小區寫字樓都有,但哪怕是周末最黃金的時段,也基本不排隊。有的店營業額只有平時的4成左右。大家的消費力和信心不夠。」洪斐覺得,疫情主要衝擊的不是市場,可能是人的內心。

發力外賣只是自救途徑之一,店裡的房租、食材、人員、水電每一項攤開來算都是繁重的成本,洪斐有點著急,就這個時候,她關注到了美團旗下的快驢進貨,並火速「牽手」。「想試試看,用網際網路平臺解決食材採購問題,能不能有所突破。」

當然,對食材的首要需求其實並不是價格便宜,而是品質控制。選擇上遊供應商是把後背交給了對方,這是一種信任關係。線上平臺相比,是比較有保障的,物流也很準時。」

洪斐解釋,目前從快驢平臺上採購的主要是蔬菜。「前一晚線上下單,第二天一早線下無接觸配送,要的就是這麼新鮮的食材,保留了蔬菜的鮮香。」

另外很打動洪斐的一點是,快驢上會實時更新價格,「這有利於我們去掌握行情,也可以根據物價的浮動,適時調整菜品。」此外,管理層也可以通過快驢的APP,看到每個門店每天計劃採購的東西,就可以非常清晰的掌握和管理消耗情況。

洪斐粗粗算了下,這一陣子同比之前,節約了5%左右的成本。「聽起來是不多,但對我們現在來說,能省一塊是一塊,每一分錢都很寶貴。」眼下,洪斐還在醞釀直播,「我們正在跟購物中心商量,可能是送券,也可以是限時折扣,還是會想辦法把團隊的士氣凝聚起來,利用好網際網路平臺的力量,一起努力熬過去最艱難的三個月吧。」

線上進貨讓供應鏈數位化,是未來餐飲趨勢

今年39歲的李承增從事餐飲10多年,從學徒到廚師,一路摸爬滾打,從未改過行,如今已是龍井御莊當家人,在杭州開出3家直營門店了,人送外號「鮑魚廚神」。

「前幾天總算接到一個商務會議訂單,還算不錯。」李承增告訴記者,龍井御莊走的是精緻中餐路線,杭幫菜為主,人均200左右,以往這個季節,這種類型的訂單每周末都有,一個月下來最少八九場。「今年的情況想都不敢想。」

李承增告訴記者,自己了解了一下,同類型的餐飲,總體下滑七八成,「可能某一天恢復到了5成,但只是某一天,並不代表每一天都好。」在李承增看來,餐飲業「活不過三個月」並不是危言聳聽。如何自救成為當下最棘手的考驗。開源是一個方面,節流更是自救的重點。

「剛好年前有員工離職,我們就不再招聘了。不能裁員,不然後期招工很麻煩,做生不如做熟,這批人表現都蠻好的。另外,能省則省,不要備太多菜。有些菜客人來點被告知沒有,特殊時期,他們也都能理解。」

李承增說,節約採買,避免了囤貨的壓力,是餐廳更加實際的「節流」選擇。「上遊的供應鏈成本是利潤的核心,是最重要的能有效縮減成本的方式。」

跟不少老闆,尤其是中高端餐飲,他們多半有自己獨立的採購,李承增的管理方式不一樣,採購、財務等,他自己很重視。

「線上進貨能讓餐廳經營的全鏈路開始數位化,尤其是供應鏈的數位化,這對於餐廳來說是極大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李承增介紹,自己和快驢進貨合作有將近2年了,我們對業務員的盡職盡責和響應速度、對快驢的產品質量和我們售後服務非常滿意。

疫情之下,李承增跟快驢的合作更緊密了,現在三家店的蔬菜,肉禽,幹調,米油。目前快驢的供貨佔比已發到商家40%的份額。

疫情中的龍井御莊正在一點一點好起來,李承增也在積極調整,樂觀面對。「早上健身,下午出來幹活,過日子要好好生活,不能讓自己消沉。」在李承增看來,目前自己進行了各種活動,在大眾點評上,推出了佛跳牆套餐,原價800元,現在288元。另外,還在做直播,1元抵100的券的秒殺,「不做沒有希望,做了還可能有希望。」李承增說。

一站式採購送貨上門,還能安全溯源,快驢助力餐飲商家穩經營

在線下餐飲遭到衝擊的情況下,大部分的餐飲品牌,普遍開始從線上外賣尋求突破。不僅僅是在外賣營業層面,包括在供應鏈這一端,他們也開始通過像美團快驢進貨這樣的餐飲供應鏈平臺,按需採購食材,以降低進貨成本。而這一低谷還要持續多久,整個餐飲行業都在等待中。

快驢進貨是美團旗下的餐飲供應鏈平臺,是美團面向餐飲商戶推出的一站式食材採買渠道。餐廳可以根據採購需求選擇食材,直接結算下單,次日送貨上門。免去了早起外出採買的奔波之苦,並且省時省力,就像消費者點外賣一樣簡單,尤其在當下特殊時期,避免了親自到市場採購和運輸的麻煩。

目前快驢平臺在全國有5萬個SKU,能滿足大多數商戶的食材採購需求,並幫助他們節省近2個小時的採購時間,實現一站式採購。此外,快驢平臺的每一種食材都經過源頭廠商、供應商和品控層層把關,為商戶提供安全放心的原材料,讓用戶採購放心,讓消費者吃得放心。

而針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下餐飲等生活服務業商家面臨的經營挑戰,美團面向餐飲等生活服務業商戶啟動扶持復工的「春風行動」,從增加營收、穩定現金流、安全保障、供應鏈服務等方向全面發力,用網際網路平臺的數位化力量,為商戶提供精準有效的助力。在食材供應鏈方面,快驢進貨加大商戶復工期間的供應保障,承諾供應鏈「保價不斷貨」,最快七小時送達,幫助餐飲商戶控制成本、保障供給。

來源:江西網絡廣播電視臺

相關焦點

  • 「小飯菜」「單人座」…… 疫情引爆個性化餐飲需求 外賣平臺織就...
    外賣平臺織就一張應急保障網今年2月,一名在武漢的快遞小哥說:「只要我還在送貨,這個城市就是活的。」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各城市的快遞小哥成了大家「最親切的陌生人」,也是人們離不開的「首席社區採購員」。「在抗擊疫情當中,由外賣平臺組織起來的這張商戶-消費者-運力網,不僅僅是一張生活服務網,更是一張應急保障網。」
  • 一件代發貨源供應鏈平臺與自己渠道進貨有什麼區別?
    當下對於一些商家而言,他們可能對一件代發貨源供應鏈平臺並不陌生,尤其是需要貨源,在網上搜索的時候,這種一件代發平臺經常會出現在我們的視線裡。那麼一件代發貨源供應鏈平臺與自己渠道進貨究竟有什麼區別呢?下面創勝小編就從以下幾點來進行分析:1、選品不管是一件代發,還是自己渠道進貨,都得學會選品;選好操作的類目和產品,是爆單的第一步。尤其供應鏈能力強大的一件代發平臺,憑藉其專業的大數據選品團隊,市場嗅覺敏感,往往能先人一步挖掘出熱賣產品;而自己渠道的話,往往可能都是後知後覺,容易錯過機會。再加上自己進貨的話,很可能拿不到那麼全的品類,這也就導致會落後其他人一步。
  • 天財商龍助力gaga鮮語數位化管理,實現逆勢增長!
    與品牌價值,gaga鮮語藉助線上線下一體化的數位化運營和管理,提升企業運營標準化程度、提升會員轉化率、搭建品牌的私域流量矩陣、提高企業整體運營效率,都成為gaga鮮語逆勢增長的重要保障,在這過程中,天財商龍餐飲信息化一站式閉環解決方案為其提供了有力支撐。
  • 建材家居行業供應鏈運營模式數位化轉型|運營模式|智能製造|建材...
    建材家居行業類企業數位化轉型就是要解決在工業革命時代沒有很好解決的效率和成本的問題,特別是服務效率和成本的問題。所有非雲原生的企業,特別是製造業有一個共性的問題,就是服務的效率反而是非進步的部門,甚至是在倒退的部門。而通過數位化的技術突破邊界,可以讓製造業同時做到產品質量更好、服務更優、成本更低。
  • 天財商龍與天津烹飪協會攜手成立天津餐飲數位化研究院
    天津餐飲數位化研究院成立 , 企協雙向驅動餐飲數位化轉型  為了助力天津餐飲企業數位化轉型發展,天財商龍實力聯合天津市烹飪協會,共同成立了——天津餐飲數位化研究院。11月6日,天津餐飲數位化研究院成立大會暨首期會員日活動於天津梅江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天津餐飲數位化研究院將針對餐飲行業的新進展、新思路、新技術等進行學習交流與經驗分享,為餐飲企業提供學習成長、整合資源、解決管理難題的綜合性交流分享平臺,全方位助力天津餐飲企業數位化轉型與標準化、規模化、高質量發展!
  • 餐飲業數位化服務率不足10% 京滬力推線下小店「上雲用數賦智」
    2020年4月,發改委、網信辦印發《關於推進「上雲用數賦智」行動 培育新經濟發展實施方案》的通知,強調要加快完善數字基礎設施,推進企業級數字基礎設施開放,為中小微企業數位化轉型賦能。在一系列政策的扶持下,數位化正在賦能更多細分領域。此前,中國連鎖經營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67.6%被調研的企業表示,疫後將籌劃提升供應鏈或企業數位化轉型。
  • 分餐、公筷、訂外賣成最新風尚
    分餐、公筷、訂外賣成最新風尚金羊網-新快報  作者:陸妍思  2021-01-16 除了要求掃碼、測溫、戴口罩成為進入餐飲門店的標配動作外,分餐位上、公筷公勺也成為新風尚。
  • 數位化升級將助首都餐企「二次生長」
    日前,由北京市商務局指導、北京烹飪協會和美團負責實施的北京市餐飲業數位化升級行動正式啟動,該計劃將面向全市餐飲商戶開展經營管理、營銷推廣、IT信息、配送能力、供應鏈管理和數位化融資等六大方面的數位化改造,引導餐飲商戶參與數位化升級實踐,助力北京餐飲業數位化運營水平整體提升。
  • 百福控股王小龍:中國餐飲行業總體消費規模將3年內超過美國
    餐飲資本化趨勢已開始獲得市場認同,近兩年的行業現象不斷驗證百福5年前的判斷,海底撈登陸資本市場後市值已成功突破3400億港元,九毛九市值突破350億港元!喜茶、蜜雪冰城、和府撈麵等多個品牌不斷融資成功,均標誌著中國餐飲行業成為值得長期、大量投資的行業。從改革開放以來至2018年,中國餐飲市場規模已突破4萬億人民幣。若無疫情影響,2020年大概率會突破5萬億人民幣。
  • 分餐、公筷、訂外賣成最新風尚
    酒家多種措施齊上陣歲末年初本是餐飲消費黃金期,按照往年經驗,僅春節7天假期的營業額就佔到全年的10%左右。去年春節期間疫情暴發,餐飲行業營業額瞬間出現斷崖式下降。牛年將至,餐飲老闆們又躍躍欲試,準備大幹一場。但隨著國內疫情的局部暴發和零星散發,好不容易喘上一口氣的餐飲老闆們又開始忐忑起來。
  • 廣州市商務局發布春節餐飲防控指引 對於合餐顧客依法做好信息保護...
    原標題:廣州市商務局發布春節餐飲防控指引鼓勵提供訂製化年夜飯外賣服務廣州市商務局1月5日對外發布《廣州市春節期間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疫情精準防控工作指引》,提倡家庭私人聚會聚餐等控制在10人以下,鼓勵提供訂製化年夜飯外賣服務和團餐預訂配送服務。
  • 撬動中國餐飲行業的供應鏈金融?譁啦啦SaaS系統讓投資者與餐飲企業...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餐飲之國,我國有超過600萬家餐飲門店,近年來,我國餐飲行業整體向上發展。行業總規模由 2013年2.64 萬元增長至 2017 年3.96 萬億,預計至 2022 年將達到 6.28 萬元,美團點評CEO王興曾說過: 「按每人一頓飯10元計算,一年在餐飲上的消費至少1萬元。
  • 八合裡:疫情期間公司運行狀況良好,外賣業務持續增長
    證券時報記者了解到,在餐飲行業的門店經營普遍停業的大環境下,八合裡同樣選擇加大對外賣業務的支持,上架了即食牛肉丸、牛腩、牛肉火鍋家庭套餐。八合裡負責人介紹,「我們的經營分為外賣和堂食營業劃分兩個版塊,外賣營業都是到店自提和線上外賣,以前外賣都是賣快餐,現在增加了主食外賣的部分,我們的外賣業務在持續穩定的增長當中,畢竟大部分人宅都在家裡,還是會想調整一下口味。」
  • 方便市民在家吃年夜飯,滬43家餐飲企業推出年夜飯外賣套餐!
    方便市民在家吃年夜飯,滬43家餐飲企業推出年夜飯外賣套餐!針對這一實際,市商務委及時指導餐飲烹飪行業協會推出年夜飯外賣企業門店名單,方便市民採購年夜飯半成品、成品,幫助市民把「飯店搬回家,美味搬回家」。今年的年夜飯外賣呈現出四個明顯特點。一是供應門店更多。餐飲企業積極響應政府號召,主動擔當社會責任,創新供給模式,推出外賣新業務。參與企業中既有老字號餐飲品牌,也有餐飲連鎖品牌。
  • 體驗數位化採購的魅力!OPPO企業業務商城震撼來襲
    中國商業經濟網 舉報    隨著科技的不斷進步與企業發展水平的不斷提高,企業的採購業務也逐漸呈現出電商化與數位化的趨勢
  • 什麼是供應鏈管理?為什麼供應鏈體系非常重要?
    如果說研發體系是價值創造,銷售體系完成了價值變現,那麼,供應鏈體系就是把原材料和人工成本一起產生工業「化學反應」,低價值組合變成高價值物件,產生了點石成金的效果。智能時代的從數字指導物化的管理體系更是神奇,通過數位化的管理方式,實現整個供應鏈體系的極簡,高效,彈性。在這個題目裡面,我特意加上了「戰略指導下」,來強調供應鏈體系是一盤完整的棋,我們要進行系統的設計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