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語說:生死有命,富貴在天。很多人認為,富貴是天註定的。實則不是。
「未曾清貧難做人,不經打擊老天真,自古英雄出煉獄,從來富貴入凡塵。」這也是南懷瑾大師給世人留下的勸世良言。
塵世間只有掉以輕心的失敗,從來沒有未經磨難的成功。因此 當人生經歷挫折的時刻,切記不可灰心喪氣。
人生最可怕的事情,並非總是面臨失敗,往往是失敗後變得心如死灰,喪失了進取心。迴避和退卻,這才是導致我們一事無成的根本原因。
《易經》的損卦和益卦,對應有解析:一個人能擁有多少財富,實則早有定數,就看你能不能做到這兩點
1、損剛益柔,做人要戒驕戒躁,不衝動,不失控。
《序卦傳》說:「解者緩也。緩必有所失,故受之以損。」
月有陰晴圓缺,天道有損益,人道有得失。表現在為人處世,損則是失去、損失、虧本。損,是無法避免的規律。人要怎麼做,才可以減少損失呢?當益大於損,人便是賺了,便是有積餘,有富貴。
《易經》損卦曰:「山下有澤,損。君子以懲忿窒欲。」
人常常因一時之忿而壞大事,帶來終身遺憾。因此 ,人要懂得止損,首先便要懂得控制自己的脾氣和強烈的個人情緒。
盛怒之下,儘量不要做事。這個時候,做的事,下的決定,都是非理智的,爽了一時,而後悔一生。
現代心理學說:人在情緒失控的時刻,要停頓,數60秒。我個人認為這沒什麼用,那些人衝動起來,十頭牛都拉不住。最主要的,是要自己意識到,願意改變,自己克制。做到戒驕戒躁,不衝動,不失控,有這種基本素養,人才易於守得住富貴。否則,一怒嗔心起,火燒功德林。再多積累,都不夠一把火燒。
2、不嫉妒優秀,向優秀的人看齊,改掉自己的過失。
《序卦傳》說:「損而不已必益,故受之以益。」
在《易經》中,乾坤,是陰陽對立;損益,也是這種辯證關係。損發展到一定程度,便會轉變成益。你觀察月亮,便會發現這個規律。
《易經》益卦曰:「風雷益,君子以見善則遷,有過則改。」
一個自我的人,自己掙不到錢,便會仇富,憤世嫉俗,敵視那一些能賺大錢的人。這種心態,完全不利於自己的進步。
相反的,一個人想要進步,便要觀察那一些優秀的人,看他們如何做,怎麼想,學習他們好的地方,改掉自己不足的地方。如此一來,你才可以超越他,超越自己,成為一個更優秀的人。這樣做,才可以爭取到富貴。
一個人能賺多少錢,表現在這2點:為人處世,損剛益柔,做人要戒驕戒躁,不衝動
,不失控;不嫉妒優秀,向優秀的人看齊,改正自己的過失。日積月累,福氣自然來!
世人都說,閱盡世間萬卷書,遠不如讀懂一本《易經》
我也一直覺得,三十歲前,人生能夠靠努力。但三十歲後,人生就需要一些「運氣」了。這種運氣,並非封建迷信,更不是玄學,而是通過選擇的智慧,始終讓自己站在贏面大的一邊。
這,就是《易經》真正的人生心法和智慧。《易經》一共64卦,對應64個人生決策心法,對於不同的人生境遇,推演你的每一種選擇會產生什麼結果。
在你身處逆境時,《乾》《坤》兩卦會告訴你高調做事,低調做人;
再如《小蓄》卦會為你指引如何進入高端社交圈子,拓展人脈資源;
旅遊參觀時想起《頤》卦,你就能理解頤和園的含義和陰陽圖結構;
與人交往時,《周易》表揚為主的方法,會啟示你高情商說話的藝術。
《周易》是我國古老的智慧書籍,裡面的文字又是艱澀難懂,很多人看到《周易》就會先行打起了「退堂鼓」,產生一種「害怕」的情緒。
因此,有朋友向我請教問題時,我都會向他們推薦自己正在學習的《圖解周易》,很多人看完之後的反映都是說完全沒有因為文言文導致的閱讀困難的問題,書中以圖解文的方式,全面系統地講授學習《周易》所需要的基礎知識。
《圖解易經》這本書從五行、天幹、地支、太極和八卦的講解,再到《易經》中的象、數、理的介紹。《周易》六十四卦不再是冰冷冷的符號。
在尊重原著內容的基礎上,還原最真實的《易經》,並且通過結合實際的例子來告訴你如何去分析問題,讓你能看得懂、學得會、用得上。
但每日為生活奔波忙碌的芸芸眾生,每一天都有大大小小的事情,總是搞得我們焦頭爛額,要想靜下心來品讀國學經典,只怕難以做到心無旁騖。
不必花費力氣啃文言文,也無需具備易學專業知識,僅僅閱讀它就能輕鬆入門讀懂《易經》,掌握精髓。
點擊下方,即可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