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發現失蹤75年的二戰時期潛艇,位於衝繩附近,疑曾遭轟炸

2020-11-29 環球網

【環球網報導 記者 徐璐明】一艘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失蹤的美國潛艇在衝繩附近海底被發現。

據BBC網站11月12日報導,1944年,搭載80名艇員的美國海軍的「灰鯨」號潛艇在遭到日本飛機的襲擊後失蹤,一支水下探險隊近日在日本衝繩島附近海岸發現了這艘潛艇的殘骸,此前他們找到了有關該潛艇位置正確坐標的相關文件。最初文件中坐標的翻譯有誤,少了一個數字。

凱西·泰勒的叔叔約翰·派屈克·金曾是該潛艇上的一名士兵。她告訴記者:「當我還是個小女孩的時候,我就決定要找到他,或者找到有關他的記憶。」

這艘潛艇是如何被找到的?「失蹤-52」項目的目標是尋找二戰中失蹤的美國潛艇,該項目團隊負責執行在衝繩海岸附近尋找「灰鯨」號潛艇的任務。他們發現,日本方面關於「灰鯨」號潛艇沉沒地點的原始日誌被錯誤翻譯,漏掉了一個數字,導致定位出現了至少100英裡(160公裡)的偏差。

該項目的發起人蒂姆·泰勒說:「我們已經確認這是一艘美國海軍的沉沒艦艇,並加以保護,讓犧牲的水手們得以安息。」

另據《紐約時報》11月10日報導,這艘消失75年的二戰美國潛艇艦體大部分仍完好無損,但有證據表明潛艇很可能曾經遭到過轟炸。在該潛艇主體殘骸400英尺(約121米)外發現了潛艇的甲板炮,據推測是在爆炸中被炸飛。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灰鯨」號是被擊沉的52艘美軍潛艇中一艘,它曾兩次獲得美國海軍的嘉獎和八枚戰鬥之星勳章。

1944年1月28日,「灰鯨」號潛艇從珍珠港出發,前往中國東海執行第十次戰鬥巡邏。大約一個月後,2月19日,這艘潛艇報告說擊沉了兩艘日本貨船。但是這次攻擊後潛艇只剩了兩枚魚雷,它被命令從巡邏途中返回。

「灰鯨」號原定於3月7日抵達中途島,但三個多星期過去了,還是沒有看到這艘潛艇的身影。1944年3月30日,這艘潛艇被正式認定失蹤。

相關焦點

  • 美國潛艇失蹤75年後,在中國東海海底被發現,美國:不準打撈
    在這場戰爭中,美國作為反法西斯國家之一,在太平洋戰場上對日軍進行了沉重打擊。在二戰爆發前,日本就已經通過明治維新系列改革成為了亞洲頭號資本主義強國,有著極強的軍事實力,雖然最後吃了敗仗,但在太平洋戰爭前期,日本也讓美國海軍吃盡了苦頭,擊沉了美軍不少艦艇。
  • 美軍潛艇失蹤75年後,意外在中國東海被發現,美國:請勿打撈
    灰背號在執行完了最後一次任務之後,就一直沒有返航,也一直沒有找到殘骸,因此灰背號在美國海軍的檔案之中一直都被定義為失聯,直到75年之後的今天,灰背號終於被找到了,原來這麼長的時間以來,這艘潛艇一直都被一組錯誤的數字給隱藏著,讓人難以發現。
  • 美國消失75年的潛艇在我國東海被發現,美國政府:禁止任何打撈
    自20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美蘇兩個超級大國之間就開始了冷戰,當時,美國通過潛艇的幫助獲得了戰略主導權,而美國的潛艇對其他國家也構成了巨大的威脅。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卻擁有這樣一艘裝備精良的潛艇,這艘潛艇不幸被日本戰機擊落,隨後就消失在人們的視線之中。經過七十五年的沉沒,潛水艇的殘骸終於在我國東海海域被發現。
  • 美國潛艇消失75年後,後來在我國東海海底被找到,美:禁止打撈
    在戰鬥的過程中不少潛艇被日本海軍擊沉了,早前美國還發現有一艘潛艇失蹤了,就這麼消失了75年,後來在我國東海海底被找到,美國方面卻表示:禁止打撈。    這艘失蹤了75年終於被找到的潛艇名為「灰鯨號」,在那場海戰結束以後,美軍清掃戰場時就在附近海域搜尋過灰鯨號,想把它打撈起來,但奇怪的是當時怎麼找都找不到。
  • 美國潛艇「走丟」75年後被中國發現,美國卻不讓動,有何秘密?
    美國手中掌握了非常多的科技,大部分都是值得我們學習借鑑的,比如航空發動機的相關技術,比如航母的相關技術,比如潛艇的技術,這些都是我們欠缺的,也正是美國最擅長的東西,但美國本身就是一個小氣的國家,他們在掌握一些技術的時候,從來都不願意分享,必須要出口的時候也肯定會開出天價,從來都不會讓自己吃虧,所以我們若是想要學習美國的一些技術,就必須要通過其他手段!
  • 二戰日本水下航母浮出水面投降,美士兵表示從沒見過這麼大的潛艇
    今天老白和大家分享這一款二戰時期最大的也是直到20世紀60年代核動力潛艇建成前最大的潛艇-伊400級潛艇。從沒有真正顯身手的伊400伊400級潛艇可以說是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造得最好的一件海軍武器了,在某種程度上甚至超過大和級戰列艦。尤其是獨特的潛艇攜帶飛機的水下航母理念,即使以今天的眼光來看,水下航母的設想也是相當超前的。
  • 1999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為什麼遭美國轟炸?
    二戰期間被德國侵略佔領,二戰後狄托借歐洲老牌大國沒落,兩大陣營無暇滲透,組建南斯拉夫共產黨,並建立南斯拉夫共和國。雖然是共產主義,然而狄托和當時印度一樣信奉的是不結盟政策,所以並不聽大哥蘇聯的指揮,這讓史達林十分苦惱,當時世界要么姓資,要么姓社。在兩大陣營之中,有一個不結盟的國家,讓雙方都企圖拉攏。
  • 遭受核彈轟炸75年後,廣島如今是什麼樣?情況和你想的或許不一樣
    遭受核彈轟炸75年後,廣島如今是什麼樣?情況和你想的或許不一樣日本是亞洲經濟發達的國家,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有野心的島國,在二戰中,日本想要稱霸亞洲,挑起了戰爭。當時德國的軍事實力比較強,只是在與蘇聯的戰爭中敗下陣來,最終向美國投降,而義大利則是打打殺殺,全程沒有什麼存在感,投降已經不是什麼稀奇的事情了。只有日本堅持到最後,也想和美國死磕,只是因為兩顆原子彈日本選擇了投降。廣島和長崎被原子彈炸的不成樣子,因為核武器裡面含有放射性汙染物,會讓被炸的地方長時間沒有生機,而日本的廣島被炸75年後,今天怎麼樣了?實際情況也許不是你想的那樣。
  • 美軍烏龍事件曾擊殺本國英雄和著名戰將
    美軍火力的過剩,會同時對其對手和友軍帶來重大威脅 二戰中美國唯一被敵國攻佔的領土就是北太平洋的基斯卡島和阿圖島,它們是在中途島海戰的同時被日軍攻佔
  • 二戰以後,日本想要製造輿論,可惜被美國專家說的無地自容!
    說起原子彈,我們就要提起曼哈頓方案,相信各位讀過關於二戰前史的朋友都知道,其時二戰處於最終的勝利階段。那時日本帝國走投無路,陸軍部方案用一億國民當賭注進行最終的掙扎,這就是駭人聽聞的「一億玉碎」方案。後來美國發動核武器對日本廣島長崎進行原子彈轟炸才迫使日本帝國主義完全屈服。
  • 彭加木神秘失蹤事件改編網大《雙魚隕石》,腦洞真的好大
    沙暴過後,他們居然在中國的沙漠發現了一艘二戰時期德國的U型潛艇(U552)。更令四人感到驚訝的是,他們在潛艇裡還發現了一枚神秘的隕石。楊教授分析了隕石紋理,暫且定名為「雙魚隕石」。這枚隕石帶有特殊的複製功能,能夠開啟平行時空,並且讓無數個平行時空的自己和自己相遇。
  • 二戰時期,美國海軍陸戰隊的「馬潤們」有多悲慘?
    現在的美國海軍陸戰隊,俗稱馬潤,被廣大軍迷和歷史愛好者戲稱為四等人。這是因為美國海軍陸戰隊一直是做最苦的工作,拿最少的薪水,吃的也不好,穿的也不好,武器裡也沒有任何一件武器,能是服役年限低於二十年的。相比於美國陸海空三軍,馬潤們真是妥妥的四等人。那麼二戰時,還是三等人的海軍陸戰隊,是怎麼樣的呢?
  • 二戰最強「裝死男」,掛教堂上裝死保全性命,一掛就是75年
    在戰場上,逃兵以及裝死最讓人痛恨,而這名二戰時期的士兵,號稱「最強裝死男」,掛在了教堂上靠裝死保住了性命,然而這一掛就是75年之久。儘管裝死這種行為為人不齒,但是對於沒有信仰的,只想活下去的人而言,所有的鄙視以及戰後的懲罰都無所謂,只要能夠暫時地保住性命就好。然而裝死也不是誰都可以裝的,這也是有著獨特的技巧的。
  • 美媒:中國核潛艇噪音大 系蘇聯1970-1980年水平
    兩天後,中方的一艘攻擊潛艇(即專門用來搜索並摧毀敵方艦船的潛艇)悄然駛過馬六甲海峽並隨即不見蹤影。據了解其動向的人士稱,這艘潛艇在斯裡蘭卡附近重新浮出水面,後又出現在波斯灣,於今年2月經馬六甲海峽返回。這是已知中國潛艇前往印度洋的首次航行。  文章稱,此舉釋放了一個明確信號:經過40年的努力後,中國憑藉可在公海遊弋的核潛艇,終於加入到了精英國家俱樂部。
  • 希特勒曾在南極建立軍事基地?目的太意外,竟然只是為了一種資源
    軍迷們會發現,很多電影都曾描述過德國納粹希特勒復活的情節,比如《地心納粹》以及《納粹南極基地之第三帝國》等等影片,其內容大多都是一個調調:當年希特勒並沒有死,盟軍發現的屍體只是他的替身,而他的真身早已帶著秘密軍隊逃亡南極,不僅建立了一個龐大的軍事帝國,而且還擁有多項黑科技...
  • 韓國詭異懸案:女大學生離奇失蹤14年,曾上網搜尋這3個字…
    唯一留下的線索是在電腦中留下的「性侵害、報警專線」等搜索記錄,14年過去了,不管是失蹤女大生──李允熙或者嫌犯,依舊沒有下落。 說這起失蹤案,明明有許多遭到威脅的跡象、現場也發現眾多可疑的線索,但警方調動了15000名警力調查,卻還是無法偵破,究竟是什麼不斷阻撓進一步的偵查?李允熙的消失是否又真和性暴力有關?
  • 日本新一代潛艇下水,取名大鯨!又是舊日本戰艦名,曾改裝成航母
    作者:虹攝庫爾斯克據日本共同社報導,日本最新型潛艇——大鯨級(Taigei Class)常規動力攻擊潛艇於14日亮相,這是繼日本親潮級潛艇和蒼龍級潛艇後的一型新型潛艇。首艦「大鯨」號將於2022年3月服役,成為日本海上自衛隊潛艇艦隊的第22艘潛艇。「大鯨」號潛艇,取自日語中的「大鯨魚」,於14日在日本本州島兵庫縣神戶船廠下水。
  • 世界第一艘核動力潛艇「鸚鵡螺號」65年前...
    這個命名是為了紀念儒勒·凡爾納,他的小說《海底兩萬裡》中,主人公就乘坐著鸚鵡螺號潛艇在海底進行了一場趣味盎然的奇幻旅行。使用核能作為船隻動力源的想法最早由二戰時期的物理學家菲力普·艾貝爾森(Philip Abelson)提出,隨後受到人稱"核動力海軍之父"的美國海軍上將海曼·裡科弗(Hyman G. Rickover)支持。
  • 遊清澈碧藍衝繩 在燦爛陽光下親近大海
    夏威夷、邁阿密、巴哈馬,然後是衝繩。位於北緯26度的地方,有聞名世界的旅遊勝地。那是一塊整年沐浴燦爛陽光的亞熱帶土地 。碧藍的大海與鮮花盛開的大地,這是日本人心目中的香格裡拉。到了衝繩,建築是日式的,生活習慣也是日式的,但衝繩的味道與千裡之外的日本本土迥然不同。相反,衝繩與中國的最近距離只有300多海裡,曾經有這樣的說法:「一個身體健康的人,遊泳就能到衝繩去」。  衝繩在古代被稱為琉球,而首裡城則是琉球國王居住的地方。在首裡城,中華文明的影響非常明顯地凸顯了出來。  位於那霸市東部的這座舊時王宮充分體現了中國文化和日本文化相結合的精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