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的自我修養,表演型人格障礙,一生都在演戲

2021-01-19 1988心理美文

表現型人格障礙

在醫院裡,曾有過這樣一個案例,有一位女性患者住院,她懷疑自己的手遊問題,不能動彈,但檢查結果顯示,她身體很好,並沒有問題。

因為她個性吵鬧,晚上為了不影響其他病患休息,有一天晚上,護士哄她躺下休息,然後把她的手舉起來,對她說,如果你的手有問題,應該是放不下來的,如果能放下來就證明沒問題,明天就可以出院了。

結果,她為了證明自己的手有問題,就這樣把手舉了一個晚上,累的發抖也沒敢放下了。

也許你會覺得她很傻,很天真。其實這類人,在我們的生活裡面,並不少見,純碎就是裝,她們這類就叫表演型人格。

表演型人格,又稱癔症型人格、歇斯底裡型人格、尋求注意型人格,女性居多。

表演型人格的人,心晴好的時候,可以是發光發熱的太陽,到處撒播她的「正能量」,充分展現她的個性,只要有她在,就沒有無聊的日子。

但當她們心晴不好的時候,那就是一部「災難片」,陰雨綿綿也不足以形容她的狀態,跟她相處久了,感覺自己也會得抑鬱症。

表演型人格的人,容易受人影響,追逐權威和潮流,她們的喜好、觀點、態度經常是變來變去。

她們擁有一項夢幻的技能,調情,但這種調情是淺嘗即止,還沒有等到男人回應,她們已經輕輕地走了。

人生就是她們舞臺,無時無刻都在表演,聚光燈就打在她們身上,戲精說的就是她們了。

表演型人格者通常有高度的焦慮、強烈的情感和過度的反應。

表演型人格者,在人際關係中,通常表現得比較熱情、充滿溫度,樂於表達自己。不過,有時情緒太過亢奮,過於豐富的情感會讓人感覺浮誇、不走心的感覺。基於自己的性格特徵,演員、教師等可以聚集他人目光的職業是她們偏愛的選擇。

要提醒的是,並不是說演員都有表演型人格障礙,不過,演員這個群體,肯定有相當一部分表演型人格者存在,只是大部分還達不到障礙的程度。

輕微的表演型人格傾向,可以讓他們跟容易入戲、面對鏡頭有更好的表現,對劇中人物理解也更加深入。優秀的表演者,能演繹出經典的銀幕角色。對周星馳有點了解的知道,星爺在銀幕上的喜劇形象,無人可以取代,但是離開銀幕後,星爺是一個落寞的人,朋友也不多。他就是一位天生的表演者。

研究發現,表演型人格的形成與家庭是有密切關係的。

表演型人格的女性背後,通常都有一位軟弱的母親和一位威嚴又有魅力的父親。父親既嚴厲又溺愛,女人不知道是該親近父親還是害怕父親,母親的軟弱更加是應驗了「女奴」這一卑微觀念。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下長大的女孩,一方面害怕遭到男性的拋棄,一方面又渴望得到男性的認可,而不斷表演去迎合他們。

表演型人格的人,內心卑微,害怕被拒絕和被侵害。面對日常的周遭,他們會採取以下幾種方式來應對:壓抑、退行、性慾化以及付諸行動。

表演型人格,會把一些日常生活中正常的需求進行壓抑,這種壓抑就會導致癔症症狀。

當她們感覺不安全時,就會用退行的方式來保護自己。比如說,乖得像一個孩子一樣,聽話,乖巧,似乎想通過迎合或者妥協來換取時態的平息。普通的退行或許有效,但如果去到精神病水平,就會表現出胡攪蠻纏、吹毛求疵、不計成本去做危險的事。

她們看上去充滿性慾,總能吸引到異性,但是她們對自己這種充滿性誘惑的行為全然不知。許多異性正被她們逼真的演技耍得團團轉,但如果你告訴她,你是在性暗示嗎?她會覺得震驚。

表演型人格的人,她們努力表現自己,讓自己充滿魅力,深層次的原因就是為了吸引別人的注意,獲得他人的認同。因為只有得到外界的認可,她們的自尊、安全感才得以維繫,長久下來,別人都認為她們是愛慕虛榮,殊不知,她們一直都在演戲。

我們也許很難看到表演型人格的真面目,甚至連她們自己也不知道,分不清楚什麼時候是表演,什麼時候是真實。如果我們能給她們更多的尊重、讓她們感到安全,也許是我們觸碰到真心的好辦法。

同時,作為父母,也應該以身作則,樹立性別平等的觀念,這是給孩子最重要的一節啟蒙課。

參考來源:心晴門診 駱文

相關焦點

  • 表演型人格的糾正?
    表演型人格障礙也叫癔症型人格障礙、尋求注意型人格障礙或心理幼稚型人格障礙。顧名思義,我們從字面意思就能夠看出此類人格障礙的特點,那就是:過分感情化,總喜歡用誇張的語言或戲劇化的行動引起他人的注意。
  • 自測:你有沒有表演型人格障礙?
    本來一直就很反感,後面我就不接他電話了,他就不停發信息,我老公警告他以後不要給我打電話,當時弄得都挻不愉快的,他還發簡訊罵了我。可是今年春節前他又打我的電話,我因為不知道是他就又接了,我掛了電話之後他就發來了信息,說他忘不了我怎麼辦,我看了後,真的特倒胃口,覺得被這們的人惦記對我都是一種侮辱。我當時快被氣瘋了,然後就回「無聊的事做一次就夠了,你是誰和我都沒關係,請自重!」
  • 人格障礙模樣:偏執型、分裂型、邊緣型...
    (邊緣型、自戀型、表演型,以及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C組(Cluster C): 以焦慮恐懼表現為特徵(強迫型、依賴型,以及迴避型人格障礙) DSM-5對上述提及的每一種人格障礙都有詳細介紹,下面是這10種人格障礙的一個簡要概覽。
  • 偏執型人格障礙自我測試
    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持這種人格的人在家不能和睦,在外不能與朋友、同事相處融洽,別人只好對他敬而遠之。偏執型人格的人很少有自知之明,對自己的偏執行為持否認態度,因此在社會上人數和比例確實不詳。據1988年上海市青少年心理衛生調查資料表明,這種人格障礙的人數佔心理障礙總人數的5.8%,實際情況可能要超過這個比例。在調查研究中還發現,偏執型人格障礙患者中以男性較多見,且以膽汁質或外向型性格的人居多。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
    核心提示:每個人的心理狀態都是不一樣的,有些人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都是非常自信的,而有些人則是出現了自卑的心理,時間長了引起了迴避型人格障礙的情況,當然引起迴避型人格障礙發生的原因還有一些其他的,那麼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原因是什麼呢?
  • 迴避型人格障礙的心理學解釋
    據研究結果表明,患有迴避型人格障礙的人,同時也有很大的社會不安感——在需要大量接觸他人的情況下常常因為膽怯、害羞而逃避。 美國精神醫學學會編著的《精神障礙診斷與統計手冊》(第五版)(簡稱為DSM-5)將迴避型人格障礙定義為:一種社交抑制、自我感覺能力不足和對負性評價極其敏感的心理行為模式。
  • 一個比抑鬱症情緒還不穩定的心理障礙——邊緣型人格障礙
    文/老K對於心境障礙我們了解有基本的抑鬱、焦慮、強迫症。其實單純的抑鬱、焦慮、強迫不難解決,有些人會發現不是神經症的康復率在75%?只要積極解決,不是都可以好起來嗎?為何我就不行?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 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自我測試是什麼?我們又該如何治療它呢?
    我們生活當中有不少的朋友們都受到了精神疾病的侵害,偏執型人格障礙這個疾病的就是其中的一種,出現了這個疾病的患者比固執己見,不能夠聽取別人的意見,為此我們對於這類患者一定要足夠的耐心。那麼,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自我測試是什麼呢?偏執型人格又叫妄想型人格。
  • 邊緣型人格障礙真的一病誤終生?
    邊緣型人格障礙(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BPD),基本特徵是一種人際關係、自我形象和情感的不穩定以及顯著衝動的普遍模式,起始不晚於成年早期,存在於各種背景下。邊緣型人格障礙在整個人群當中的患病率為6%,這個數字比例可真的是不低,而且一個患有邊緣型人格障礙的人,會影響到一個家庭,甚至是好幾個家庭。
  • 雙相情感障礙與邊緣型人格障礙的鑑別診斷「臨床必備 」
    儘管證據表明雙相情感障礙(BD)和邊緣型人格障礙(BPD)是不同的疾病類型,但由於表型特徵的大量重疊,其鑑別診斷往往具有挑戰性。此外,BD和BPD經常共存,這使得區分這兩種情況更加困難。提高診斷準確性對於優化患者的臨床結果和長期預後至關重要。
  • 「人來瘋」可能是一種「表演型人格」,很多家長還蒙在鼓裡
    表演型人格來襲,個個都是人來瘋前天帶著孩子出去玩,剛到了李麗家,李麗的孩子十分活潑,不僅喜歡打斷我們的談話,行為還十分的誇張。我們覺得孩子的表演欲望太強烈了。李麗說「孩子從小就這樣,一有人來就會特別的興奮,平時沒人的時候也不這樣。」其實孩子經常這樣說明孩子就是個人來瘋,也就是表演型人格。
  • 心理| 強迫型人格障礙,你患病了嗎?
    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強迫型人格障礙?估計你會下意識地把它當做強迫症,但它們可是有區別的哦。 強迫型人格是彌散性的,滲透在生活中的各個方面,強迫症則只涉及一定的主題。相對於後者,前者對個人的社會功能影響更大些,在普通人群中患病率為10%~15%,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談談強迫型人格障礙。
  • 迴避型人格障礙形成原因
    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心理學家認為,自卑感起源於人的幼年時期,由於無能而產生的不勝任和痛苦的感覺,也包括一個人由於生理缺陷或某些心理缺陷(如智力、記憶力、性格等)而產生的輕視自己、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面不如他人的心理。 迴避型人格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自卑心理。
  • 千萬別和表演型人格談戀愛,太累了
    周末閒來無事,我就把更新的兩集都看完了。看完老中青三代夫妻,我既羨慕吳京和謝楠玩伴CP的相處模式,還特饞于謙老師做的紅燒肉。唯獨新婚小兩口的奚夢瑤和何猷君,本來以為會甜分超高,發糖不斷,但他倆在綜藝中的互動,竟然看得我有一絲絲困惑??他們來到節目組給安排的房子中沒多久,屋外就下起了雨,到了中午該吃飯的時間,倆人都不咋會做飯,帶了一大堆速食食品。
  • 世界上最明顯的10種人格障礙都有哪些?
    另外邊緣型人格障礙的患者通常很害怕被拋棄,且會做出極端的事情,例如用自殺來威脅某人不要離開他們。 Part 2 表演型人格障礙 關鍵特點是尋求關注和情緒過度。有時候他們會操縱一個狀況來為自己贏得更多關注。
  • 人格障礙的10種主要類型
    (二)衝動型人格障礙 又稱「爆發型」,表現為易怒、情緒不穩定、控制力差。此種人格常導致傷人、 殺人、毀物、侵犯人身權利等違法犯罪行為。 (三)分裂型人格障礙 表現為孤僻、沉默寡言、情感淡漠、言行古怪,表現為「社會性退縮」,缺乏知己。
  • 你可能不是抑鬱症,可能是人格障礙
    一、自戀型人格障礙 這類人的特點是以自我為中心。常誇大自我,渴望被讚賞,有一種缺乏移情(移情:可以理解為共情,又叫同理心,同感)的行為模式。這類人會沉湎於無限成功,權利,美麗,光輝或者是理想愛情的幻想。他會認為自己是特殊的,獨一無二的。只能被其他特殊的高地位的人了解或者與之共事。
  • 如何挽回表演型人格?(偏感性人格)
    表演型人格的人對待金錢比較大方,對朋友不吝嗇。在所有人格類型裡,他們的大度是數一數二的,身體裡沒有小氣摳門的基因,喜歡花錢購買一些有趣的東西,性格在金錢消費觀上通常體現為提前消費,一次衝動消費可能就會將信用卡刷爆。這些人活在當前, 想要儘可能享受生活經歷。與太陽型人格比較相似,也是喜歡交際的他們非常不守規矩, 但慷慨而樂觀。
  • 比抑鬱症還糟糕可怕的心境障礙——邊緣人格障礙
    文/老K對於心境障礙我們了解有基本的抑鬱、焦慮、強迫症。其實單純的抑鬱、焦慮、強迫不難解決,有些人會發現不是神經症的康復率在75%?只要積極解決,不是都可以好起來嗎?為何我就不行?其實我們忽略了有些神經症還會伴隨人格障礙的可能。比如今天給大家介紹的這個問題——邊緣型人格障礙。什麼是邊緣型人格障礙?
  • 孩子小心眼,記仇,「偏執型人格障礙」影響心理健康
    除了自己不開心之外,與他相處的親朋好友也會感到渾身不自在,那「偏執型人格」的孩子會有哪些具體表現呢? 一、「偏執型人格障礙」的表現 1、以自我為中心,固執己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