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什麼叫逆行者?
媽媽,什麼叫英雄?
媽媽,為什麼我只能看見他們的眼睛?
媽媽,為什麼她們要剪去美麗的長髮?
媽媽,為什麼他們把名字寫在背後?
媽媽,為什麼他們滿臉印痕汗珠滾滾?
媽媽,為什麼他們和衣而臥卻不能回家?
媽媽,為什麼他們含淚遠望卻不能擁抱?
媽媽,為什麼他們不穿軍裝也叫戰士?
這是徐州幼專附屬幼兒園王麗娜老師和女兒李俊秋一起創作的《致敬!白衣戰士》。
為了讓更多特殊兒童看到、聽到、感受到故事內容,麗娜老師將故事《致敬!白衣戰士》採用了不同的方式呈現,有文字版、圖畫版、音頻版、視頻版和手語版。
王麗娜老師和女兒李俊秋
「這些不同的呈現形式,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或聽、或看故事。通過故事,他們知道在前方有保護我們的白衣戰士,激發孩子們對逆行者的敬愛之情」
——王麗娜
用孩子們的視角致敬一線醫務人員
王麗娜是一位具有20多年幼兒教齡的老教師。「目前網絡上關於疫情傳播和防範的繪本故事很精彩,但可能適合年齡稍大一點的寶寶。如何讓更多低齡寶寶通過生動形象的故事,理解近期發生的事情並配合爸爸媽媽在家呢?」王老師說:「作為一名幼兒教師,我也很想給孩子們寫一個小故事,錄下來給不能出門玩耍的孩子們聽,讓他們乖乖待在家裡不哭不鬧,用孩子們能聽懂的語言把疫情的現狀告訴他們。」
在這樣的想法之下,王老師用了一天一夜的時間創作了第一本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繪本配音故事《我是小戰士》,徐州幼兒師範高等專科學校王曙光老師繪製了插圖。在幼兒園的官方微信公眾號上推廣後,引起很多關注。短短幾天時間就有20萬的閱讀量,成為2—6歲小寶寶們學習抗擊疫情的好素材!
看到有這麼多幼兒喜歡這個故事。王麗娜又和女兒李俊秋一起完成文稿《致敬!白衣戰士》,以及錄音製作。王老師說,繪本作品《致敬!白衣戰士》以孩子們的視角娓娓道出對當代最偉大的白衣戰士的一份崇高敬意,讓孩子們感受到當前為我們衝在前線、不懼艱險、無私奉獻、心懷大愛的醫護工作者的偉大付出,珍愛當下,心懷感恩。
為特殊兒童錄製五種版面
王麗娜不僅是一名幼兒教師,她還有一個特殊身份,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融合指導教師,徐州市殘疾人康復協會一員。
為了讓更多的特殊兒童看到、聽到、感受到故事內容,王老師還採用不同的方式呈現了《致敬!白衣戰士》故事,有文字版、圖畫版、音頻版、視頻版和手語版五種。其中,
圖畫版由徐州幼專美術系教師王曙光繪製;音頻版仍由這對母女合作完成,是帶音樂背景的故事朗誦,王老師還同江蘇省第二屆聽障兒童演講比賽優秀獎獲得者王雨辰合作朗誦;手語版由徐州市特殊教育學校老師潘莉錄製。
△(音頻版)
△(手語版)
△(圖畫版)
不同的呈現形式,讓有特殊需要的兒童都能用不同的方式或聽、或看故事。讓特殊兒童也能知曉,在戰「疫」前方有保護大家的白衣戰士,激發孩子們對逆行者的敬愛之情,感恩父母、感恩社會,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
「我有責任和義務為更多的特殊兒童送去他們所需要的幫助與指導,伴隨他們成長,看著他們每一分進步,自己充滿了溫暖和幸福。」王老師說:「這個過程是充滿幸福的過程。這是學前教育工作者雖然人在家但心系前線的深情表達,希望這個作品能帶去我們後方對所有奮鬥在一線、與新型冠狀病毒作戰的『白衣戰士』的問候和崇敬之情!」
關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
徐報融媒在行動
動態新聞圖文直播間
讓你第一時間了解信息
徐報融媒記者 李小委
編輯 郝力 校對 吳慶德
責編 楊波 總監 滕小笠
徐州資訊全覆蓋盡在快哉APP
疫情通報(28號)
鍾南山等專家一致認為,這個藥對新冠肺炎有效!
捕捉城市「守夜人」忙碌的身影
點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