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伊始,1月7日是個不平凡的日子,「臺獨」分子就動作頻頻。2021年,我們如何破解臺海局勢?1月7日,美臺將通過視頻形式進行所謂的「政治軍事對話」。對話預計聚焦在區域情勢、臺美軍事合作與軍售等議題。與此同時,新加坡媒體報導,臺灣「中山科學研究院」將於1月7日至8日期間再度試射「無限高」飛彈,預計測試覆蓋範圍將橫跨300公裡。
一、「無限高」彈道飛彈到底可以射多遠?前「雄風-3」飛彈總工程師張誠稱可能有1200公裡
環球時報報導,根據臺當局發布的射擊通報顯示,臺「中科院」於1月7、8、14、15、18、19日將進行飛彈火炮試射,最大彈道高度為「無限高」,射擊危險區域自九鵬基地往外海擴伸,並從蘭嶼、綠島外海往北延伸,直到宜蘭蘇澳外海,形狀呈現一個左右相反的L型。
很顯然,和去年9月的「無限高」發射不同,就是這個左右相反的L形,其實就好比隨時可刺入大陸的「匕首」,而且隨著其射程的擴大,決定了其刺入的深度!那到底可以射多遠呢?
根據環球時報報導,對於此次發射,前「雄風-3」反艦飛彈總工程師張誠提出另一種試射彈種的可能性,就是地對地的「雲峰」巡航飛彈。張誠提到,「雲峰」飛彈的飛行高度約在30至40公裡,故需要「無限高」的最大彈道高度,據傳其射程超過1200公裡,因此需要劃設廣大的射擊區域進行測試。1200公裡可以發射到哪裡?臺灣到上海約620公裡,打哪裡你自己可以估算了。
二、有了《臺灣關係法》的美軍會否參與臺海作戰?美軍有人提出重新駐紮臺灣5個陸軍師
首先看看「臺北法案」、「與臺灣關係法」等美國涉臺法案,都具有一個前提,即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1979年1月1日,中美兩國正式建立外交關係,同時美國政府宣布與臺灣「斷交」、終止《美臺共同防禦條約》、從臺灣撤出美國軍隊。也就是說,之後美國通過的涉臺法案,都不支持美軍和臺灣地區軍隊共同作戰。因此,與美國與日本之間的共同防禦條約不同,美軍在法理上無法直接協防臺灣地區。所以美涉臺法案出了一個又一個,專家稱不是「怪胎」就是炒作。
其次看看美軍的能力。實力最重要,美軍多少次出爾反爾,視法律為兒戲。因此,美軍不敢參戰的主要原因不在法理,而在於實力。的確,美國是世界唯一超級強國,但其部署分散,要應對全球各方危機。但就我正面,其力量已經處於劣勢。尤其是解放軍的「東風快遞」,可以一小時內對美軍海上大型目標,包括軍事基地實施毀滅性打擊。
這方面,美最高武官、參聯會主席米利上將的講話說明了問題。他在去年12月3日宣稱,如果美國軍方要保持住對中國的優勢,就需要全面「擁抱「機器人(武器)和人工智慧。但這位美軍最高將領也表示,「我不是說會與中國開戰。我是說,我們希望防止與中國開戰。」
以此來判斷,大陸武力收復臺灣,美軍大概率不敢參戰。但在軍事準備上,依然要做好美軍臺軍一起打的準備。這方面其實已經有先例。1958年炮擊金門的時候,解放軍萬炮齊發,編入臺軍連的幾名美國顧問就把當場炸死。之後,混入臺軍艦艇編隊的美艦也是慌忙撤出。
三、解放軍新年破局「三部曲」:繞臺演習、越臺飛行和武統臺灣。
今年,武統臺灣可能以三種情況出現:一是川普突訪並承認臺灣。二是臺灣飛行員心理崩潰打出第一槍。三是其他讓臺灣分裂出去的事變等。對於這些情況,必須做好以雷霆之勢解放臺灣、統一祖國的軍事準備,看著解放軍接連不斷的演習訓練,以及解放軍軍機迫近臺島的巡航,我們心裡越來越有底。
與此同時,面對蔡英文當局柔性「臺獨」的「擠香腸」、「打擦邊球」的做法,如何破局?秦安戰略思考可以根據形勢變化,採取「三部曲」:一是針對臺軍和美軍的「環島演習」和「臺灣海峽兩端演習」;二是解放軍戰機成作戰編隊、體系化飛越臺灣本島;三是直接啟動打擊行動,武力統一臺灣。
但需要說明的是,大陸爭取和平統一的努力始終不會停止,因為這最符合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對臺灣同胞也最有利。在這個過程中,2021年既要推出「臺獨」頑固分子清單,也應該出臺臺胞促進國家統一獎勵條例,相信新的一年,將是讓人民有更多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一年!讓我們共同期待祖國的偉大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