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女人的智力長進到某一程度,她就幾乎難以找到一個合適的伴侶,因為她傾聽的時候,內心必然帶有嘲諷的聲音。——蒙肯
1.
「你累不累啊?」「不累。」「是嗎?可你都在我腦裡跑了一天了!」
你一定聽過類似的對話。它就是傳說中的「土味情話」——聽起來很肉麻又有點鄉土感。
關於土味情話,最近跟閨蜜筱雪聊天,她說自己「深受其害」。
「我男朋友老跟我講土味情話,還自以為特浪漫!」
有一次他們因為一件不大不小的事情吵架,她男朋友突然來了一句:「你知道嗎?咱倆都挺過分的。」
「你說說,我怎麼過分了?!」
「你過分美麗,我過分著迷。」
說完還一臉期待的看著她,心想的是這下一定解決問題了。
拜託,怎麼可能!
筱雪覺得尬的不行,一氣之下就走了。兩個人直到現在都還沒和好。
她事後跟吐槽我說:「我真的受不了他自以為很有趣的樣子了!關鍵是,他還試圖用這種方法逃避矛盾,真是幼稚。」
看著她咬牙切齒的樣子,我不禁輕嘆一聲:土味情話,正在悄然抹殺中國男性的情商。
更令人扼腕的是,他們還不自知。
2.
土味情話的盛行背後是土味文化的興起。
從社會人都想擁有的小豬佩奇,「地獄空蕩蕩、王菊在土創」的菊姐再到現在的抖音女裝大佬韓美娟,土味文化已經深入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當代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與剛開始土味興起所展現的樸實的農村文化不同的是,現在的土味娛樂更多的是「為土而土,為尬而尬。」
我曾經下過抖音,過了幾天就刪了。我承認看的時候我很快樂,但看完以後反而陷入了長久的空虛:在其中耗費了大量的時間,但其實沒有任何收穫。
或許有人說,我想要的就是這些簡單的快樂。
我承認,這是一個很好的解壓方式。但如果你像我一樣,有一大堆事情等著做,卻沉迷於土味娛樂,明明是在製造壓力,又何談解壓呢?
《1086魂談》中曾提起對土味的看法,與很多人想像不同的是,很多成功人士對此報以積極的態度,他們的理由大多是「結束了一天繁忙的工作,這些土味的表達讓我獲得簡單快捷的快樂,幫助我從忙碌中抽離。」
這句話可以換個角度理解:土味是他們一日三餐外的打牙祭,是忙碌生活的調劑品。
節目中其中還有一位素人表示對土味深惡痛絕,其中一個理由是:「我想要我的孩子從小受到古典音樂的薰陶,而不是喊麥。」這應該是大多數人的心聲吧。
如果說土味的盛行依託於人們的審醜心理,那麼全民的審醜則有可能導致整個社會的審美缺失。
藝術無貴賤,審美有高低——當一條幾分鐘的土味視頻擁有遠超過一部精良製作的國產劇的播放量,這值得我們敲響警鐘。
也許,這股持續了近兩年的中華土味風潮,本身就是一場盛大而悲哀的全民狂歡。
3.
黑格爾說:「任何存在的事物都有其存在的原因。」我們先拋卻對土味本身的評判來聊聊它。
老實說我身邊的朋友包括我都談不上完全意義上的厭惡土味情話,甚至有時它還會給我們帶來快樂。聚會時你說一句土的,我來一嘴更土的,氣氛瞬間到達高潮。
於是,直男們對土味情話的理解出現了偏差,他們覺得「土味情話」=「逗女生開心的情話」。
可事實上,恰如其分的土味情話是增添樂趣,沒事找事的土味情話卻會消磨感情。
真正打動人心的情話是什麼樣的?
聶魯達說:「你是我靈魂每日的麵包。」
錢鍾書說:「第一次見你的時候,我的心裡已經炸成了煙花,需要用一生來打掃灰爐。」
王小波說:「我是一個俗氣至頂的人,見山是山,見海是海,見花是花。唯獨見了你,雲海開始翻湧,江潮開始澎湃。你無需開口,我和天地萬物便通通奔向你。」
和此相比,土味情話是充滿市井氣息的,它在直白中夾雜著揮之不去的油膩。
男同胞們,希望你們明白,與其說一晚尷尬的土味情話,還不如一個不用言語烘託的擁吻來的實在。
作者簡介:鵝鵝鵝,西門君徒弟,一個腦迴路反常的工科女。口頭禪「有趣的靈魂和好看的皮囊,我都要。」關注我,毒雞湯管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