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於微信號:找藉口安靜
2017年8月2日,工藤紀夫77歲生日。打算向老先生致敬,介紹下工藤紀夫的圍棋生涯。曾經以57歲高齡獲得天元戰冠軍,在當時得到了同樣是中老年棋迷的追捧。
原址:http://textview.jp/post/hobby/14371
原題:工藤紀夫九段、12歳で故郷を離れ院生へ
摘自NHK,攝影河井邦彥
從青森到東京
圍棋是父親教我的。不過那時候父親沒有工作,處於失業狀態,所以他就在那段時期給3個小孩(哥哥和姐姐)教圍棋和將棋。
不過,我也不知道自己為什麼會對圍棋產生了興趣。我在小學5年級的時候被帶到圍棋會所之後,記得當時給我評了一個「13級」。
然後我以每個月升一級的速度升級,過了一年之後到了業餘初段水平。當然了,贏棋這件事本身就是很開心的事情,然後就沉迷於其中了。不過我在小學6年級的時候才達到業餘初段的水平,實力其實是不強的。
至於我之後為什麼想成為職業棋手,是因為有個叫勝本哲州的圍棋編輯來到了青森縣。勝本先生是業餘棋手,曾經還受過專業的訓練,所以他的棋力非常強,棋型也漂亮。我從他這裡學到很多東西,實力才得以一點點變強。
勝本先生在昭和27年(1952年),據說在東京找到了工作,擔任圍棋雜誌的總編輯一職。那個時候他跟我說「要不你跟我一起去東京?」
對一個在農村長大的少年來說,去東京是最嚮往的事情。一年之後我就離開了青森縣,不過那時候相較於在東京鍛鍊棋藝,能去東京闖一闖的心情更加濃烈一些。而勝本先生把我當作他的內弟子去照顧我。即便身在異鄉,我也沒有後顧之憂。那年我12歲。
「竹林」和優秀的年輕棋手
我在昭和27年(1952年)開始了院生生涯,而第一次定段賽在預賽中就宣告敗北。但是在昭和30年(1955年),我幸運地定段成功了。只用了一年半的時間就定段成功,連我自己都震驚了。畢竟我和其他人比起來學得比較少,而為什麼能定段成功,至今依舊是個謎。
提到學習這件事情,當時覺得院生裡最強的大竹英雄是最刻苦的。但是大竹這個人啊,其實看不出他學習很認真。雖然我不是木谷道場的人,但是問了一些木谷道場的人說,大竹其實根本不去學習。即便那樣,他還是這麼強。或許他不會在棋盤上擺棋,經常在自己的腦子裡下棋,我想大竹應該是用「那塊棋盤」進行學習的吧。
而林海峰呢,他是一個完完全全進入學習狀態的人。雖然我經常跑到他家去玩,不過他一直在棋盤上擺棋。而他擺的棋,基本上都是他輸掉的棋。很多人喜歡擺自己的勝局,但是他擺自己的敗局,去分析這盤棋的敗因。當時就覺得我和林海峰完全不是一個檔次的人。
雖然我定段成功了,但是純屬運氣太好,自己的實力其實還是很弱的。雖然自己的升段速度還算可以,但是成績並不突出。更加可笑的是我竟然滿足於職業棋手這個身份,將學棋放在了一邊,把更多的精力花在了玩上面。
有一段時間我和林海峰,大竹英雄並稱「三羽烏」,但是我根本贏不了這兩個人。之後一段時間裡,比我年輕的棋手漸漸變強了。石田芳夫,加藤正夫,武宮正樹被稱作是「木谷門下三羽烏」。我在被他們連續擊敗的時候,更年輕的趙治勳和小林光一也湧現出來了。
那段時期自己也很絕望,每當被年輕的棋手擊敗後,就想著今後要怎麼努力學習,但是我就在學習上面不肯花功夫。現在想想,確實是需要反思的地方。
原址:http://textview.jp/post/hobby/14380
http://textview.jp/post/hobby/14385
原題:工藤紀夫九段、37歳と57歳でのタイトル奪取
工藤紀夫九段は生活が苦しくなると成績が上がる?
工藤紀夫九段曾經和林海峰名譽天元以及大竹英雄名譽碁聖並稱「三羽烏」,但是工藤紀夫怎麼都贏不了另外兩個人,而在木谷道場,有很多比他年輕的希望之星則慢慢湧現出來。在成就上看似比不上以上這些人,但是他還是登上了職業生涯的頂峰。
1977年第25期王座戰,工藤紀夫挑戰當時被稱為是「年少霸者」的趙治勳,並且最終奪冠。雖然在第二年頭銜被石田芳夫奪走,並且被擠出兩個循環圈賽事。但是在20年後,工藤紀夫在57歲那年獲得天元頭銜,獲得了與他年齡相仿的棋迷的讚賞。73歲的他(文章寫於2014年6月,今年已77歲),回顧了自己的圍棋道路,說出來「當你覺得生活特別艱難的時候,成績反而會有所提升」。
第25期王座戰三番棋第二局(1977年),摘自日本棋院
獲得第一個頭銜戰冠軍
那年我已經37歲了。
坐在我對面的趙治勳大概就20來歲,特別年輕。在當年以這麼小的年齡獲得頭銜冠軍,確實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那時候我和趙治勳的交手次數還不是很多,他到底有多強我也不知道。所以說即便我和趙治勳年齡差了很多,自己也並不在意。
至今我也不明白,自己是怎麼做到一下子就拿到頭銜戰冠軍的。在預選賽中一路過關斬將,中間還撿了各種勺然後成為了挑戰者。在三番棋決賽還零封了對手(當年的王座戰是三番棋,直到1984年第32期王座戰才變成了五番棋)。
不過呢,當年我在名人戰和本因坊戰都進入了循環圈,那時候的成績確實不錯。所以自己也感覺「我好像變得厲害許多了呢」。或許,那段時間我是真的很強吧。
但在第二年我失去了王座頭銜,並且從兩個循環圈中擠了出來。不到2年的時間裡我就從巔峰一下子泯然眾人了。自己又回到了原點,感覺那段時間真的很不可思議。
第23期天元戰頭銜上位儀式上,摘自日本棋院
57歲東山再起
如果之後一段時間我再也拿不出好成績的話,可能王座頭銜就是我職業生涯的終點了。但是20年後,我再一次向世人證明了自己。
1997年天元戰,戰勝了當年已經手握兩冠的柳時燻,獲得了冠軍。57歲東山再起的故事,得到了很多中老年棋迷的讚賞。
成為挑戰者之後,我的感受就和20年前一樣,感覺一切都來的很不可思議。在這20年裡,我在12年前的1985年碁聖戰上挑戰過大竹英雄,但是1-3敗下陣來,也就這麼一次挑戰者經歷。所以那個時候自己也沒想著能拿冠軍。
不過過了50歲之後,我感覺自己更加喜歡圍棋了。林海峰邀請我加入研究會,然後和王立誠,王銘琬等年輕棋手一起切磋。在每個月組織的循環圈比賽中,還拿了好幾次冠軍。當時我就在想,我在這樣一群對手裡都可以拿冠軍,那我在一些正式比賽中也能奪冠吧。
或許我在和年輕人一起學習的過程中,對我的啟發很大吧。所以說能讓我加入研究會這個集體,真得要感謝他們。進入研究會數年後,我就成為了挑戰者。
後來我在五番棋之前有過7連勝,這樣的勢頭或許是自己最終獲勝的一個因素吧。最終我3-1戰勝了柳時燻,這幾盤棋在布局階段我們就頭碰頭激烈廝殺。這樣的棋我自己也並不討厭,所以能贏下來,自己覺得那幾盤棋發揮的不錯。
我在57歲再次獲得頭銜,獲得了很多人的稱讚,但是自己卻沒覺得這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情,或許我又覺得自己特別強吧。
不過第二年我被小林光一擊敗,再過了一年我又一次挑戰天元戰頭銜,但是最終敗北。然後又回到了原點,仿佛和37歲那年一樣,可能我是一個階段性爆發2到3年的棋手吧。
現在我回顧自己的圍棋生涯,感覺自己在生活特別艱苦的時候,成績反而有所上升。
我在37歲那年,因為結婚買房之後沒錢了。然後57歲那年換了新房子之後借了不少錢。但是就在那個時候正好獲得頭銜戰冠軍,才過上了安穩的日子,而自己的成績卻重新回到了起跑線上。
一些女棋手懷孕之後,好像成績也變好了。或許我的情況和她們是不是比較相似呢?
但是,我現在是沒法再次爆發了,因為日子過得挺好的了。
關於自己的年齡
我在57歲獲得了頭銜,然後在59歲再次站上了番棋舞臺上,雖然之後棋力沒有自由落體般的下降,不過過了60歲之後,明顯感覺自己的棋已經不如以前了。
如果拿自己來說,就像我前面說的棋力突然變強的因素之外,人過了60歲之後計算力就下降了。哪怕是計算也要花很長時間,還算不好。更糟糕的是還會經常看錯。
和我同期入段的棋手有9人,其中3人去世,3人退役,現役的加上我還有3個人(林海峰名譽天元和高見澤忠夫六段)。不過像杉內雅男老師那樣的前輩(今年96歲),至今還活躍在日本棋壇,希望自己保持身體健康的同時,在圍棋的道路上繼續修行。
弈客圍棋原創整理!更多精彩賽事直播,棋文弈事,盡在弈客圍棋,下載弈客APP,和熱愛圍棋的棋友對弈手談!www.yikeweiq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