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年教你「豬」字的100種寫法

2021-01-21 華人ChannelJapan


大年初五華人頻道

邀請水墨戲曲人物畫家李文培

向大家講述漢字「豬」的故事




  豬,在中國漢字中有三種寫法

  豬,豕(shǐ),彘 (zhì)

  

  豕,彘也。——《說文》

  彘,豕也。後蹏廢謂之彘。——《說文》

  豬,豕而三毛叢居者。——《說文》




  按出現時間的先後來說,「豕」和「彘」最早出現於甲骨文之中,而我們今天所通用的豬字,最早只見於篆文之中。「豬」的左邊是個「豕」,就是「豬」字最早的寫法,右邊是一個篆書的「者」字,意為煮,豬的發音即由此而來。最初「者」的甲骨文寫法是一堆架在火上燒烤的木柴,我們可以理解為是大家圍坐在爐火邊,用器皿蒸煮食物的現場還原。到了篆文的時候,它的字形已經更傾向於表示的是類似於鼎的煮肉食器。所以我們可以看出「豬」字最初可能是僅僅指代煮熟的豬肉,後來才漸漸演變成也能指代「豬」這個動物。



字體:甲骨文

       我們現在所用的「豬」,是由甲骨文發展而來。甲骨文是中國最早的成熟文字系統,距今已有三千六百多年的歷史。

       甲骨文因刻在龜甲與獸骨上而得名,具有極大的象形性。

       我們通過甲骨文可以感覺到,一對獠牙、胖胖的身軀、小小的尾巴以及短短的腿組成了高度概括與高度抽象的「豕」。

       書畫同源在甲骨文上很好地體現了出來。我們的祖先將線的藝術抽象到了物象上,因此物象是我們寫字的基礎。



字體:篆書

       篆書還保留了甲骨文的一些象形性,但是它的書寫方式比較圓潤,書寫速度也比甲骨文快得多。

       秦朝時期,全國統一了文字,便於老百姓在生活中辨認與流通,對社會總體的發展起了很大的促進作用。



碑刻:曹全碑

特點:舒朗、蠶頭雁尾

       隸書是中國文字裡很重要的一種字體,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曹全碑》。

      《曹全碑》的字體比較舒朗,既有力量又很自由,具有扁長的結構美,所有結體都往橫向走。起筆似蠶頭,收筆時往下壓再抬筆、收鋒,如雁尾。

       《曹全碑》突破了以往隸書的格局,更加自由,因此也被稱為「隸書中的行書」。




      我們通常所說的「楷書」,也叫「正書」、「正楷」。特別是到了唐代,出現了一些楷書大家,因此後人稱唐代的楷書為「唐楷」。

     唐楷的最大特點就是「法度」,後人也稱唐楷為「唐法」——橫平豎直,四平八穩,沒有潦草。古代舉子(科舉時代被推薦參加考試的讀書人)考試時,在國子監(元、明、清時期國家設立的最高學府和教育行政機構)有專門的考官評判舉子們的字跡如何。由此可見楷書書法在歷朝歷代的地位都非常高,一直到今天,楷書都對我們有著巨大的影響。


       行書是在楷書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字體,它介於楷書和草書之間,比楷書書寫速度快,比草書字跡容易辨認,在文人、士大夫間非常流行。



人物:王羲之

特點:精妙、流暢

       東晉時期的王羲之被後人稱為「書聖」,他吸取了前人的書法精華,獨創一家,唐太宗為他寫傳論,將他推到了極高的地位。

       王羲之的書法很流暢,每一個字都充滿了情趣。筆法精妙,行筆瀟灑自由,有如行雲流水。



人物:褚遂良

特點:俊朗、豁達

       隋唐時期的褚遂良,書法會照顧整個字的結體美,第一「撇」的時候多用圓筆,第二「撇」才出鋒,這完全繼承了王羲之寫兩撇的方法。「捺」用右下橫代替,用力運筆再收鋒,出現了出鋒的狀態。整體來看,字很俊朗,沒有將筆畫往一塊兒湊著寫,而是有意識地拉大範圍,用筆靈活多變,方圓兼施,自然連貫。



人物:顏真卿

特點:平整、大方

  顏真卿被尊稱為「顏魯公」,是唐朝一位職位很高的官員,性格剛烈,七十五歲卒於叛軍之手。顏真卿是楷書的代表人物之一。「顏體」之所以被後人稱道,是因為四平八穩。 「橫」細「豎」粗,在結體上具有很強的對比性;「彎鉤」像一把弓劍,有一種蓄勢待發之力;「撇」的出鋒力顯張揚,「捺」的出鋒盡顯頓挫感。

  顏真卿的字裡有「折釵股(形容轉折的筆畫雖彎曲盤繞但筆致依然圓潤飽滿)」,筆畫轉折處的右下角必然折鋒。「折釵股」對於後代書法技術的影響非常大。顏真卿的字比較平穩、平整,讓人看起來很端莊大方、氣勢雄渾,巍然屹立的形象感非常強,有一種逼人的力量。

天下第一楷書

顏真卿《麻姑仙壇記》



人物:柳公權

特點:雅致、瘦長

       柳公權也是唐朝的楷書大家代表。

   「橫」起筆藏鋒收筆頓,向斜上方運筆;「橫」轉「豎」時有「折釵股」的跡象;「彎鉤」有極端的含而不露的力量;「撇」的起筆比較重,送筆很勻稱,收筆出鋒;「捺」很規整,出鋒前的頓筆讓人難以覺察,氣勢非常順暢。

       柳公權的字體結構充滿法度,一橫一折、一撇一捺、一點一畫,骨頭都含在字裡。



人物:歐陽詢

特點:飄逸、俊俏

       歐陽詢是唐代的大書法家。

       「短撇」似釘子;「鉤」自然上挑;「橫」藏而不露,從起筆到收筆的過程非常順暢;「捺」極度自然地起筆、頓筆,收鋒時適當出鋒。

       歐陽詢的字體既不向顏真卿那樣工整,也不像柳公權那樣瘦勁;既帶有唐代楷書的法度,又帶有自己飄逸的風格。整個字體是一種自然情感的流露,讓人感到舒暢。



       草書有「張草」、「大草」等 。草書之所以被世人稱道,是因為它能直接抒發書法家們的情感,從書法家的作品裡我們能感受到他們對生命的追求,同時也體現了他們激情的藝術家情懷。

       唐代誕生了張旭、懷素這兩位大草書家,至此之後,再也沒有哪位草書家能達到這兩位的高水平。


人物:張旭

特點:癲狂

       張旭是唐代的草書大家,書寫時狀態非常癲狂,世稱「張癲」,被後人譽為「草聖」。張旭的草書彰顯了極大的力度與自己人生的追求,也是將書法的「規範」上升到「藝術」的第一人。他有過人的膽識與超人的功底,主張人不能成為字的奴隸,而要成為字的主導。

       張旭多與顏真卿、杜甫交流詩的創作,以及喜愛觀看公孫大娘唐代開元盛世的唐宮第一舞人,善舞劍器,舞姿驚動天下)舞劍,因此在其中獲得了書法的靈感。張旭曾說:「看公孫大娘的劍舞,得到了神」。他的書法時而飛流直下、時而萬馬奔騰、時而煙雲繚繞,充滿了神氣活現的力量,是他個人氣度的一種極大張揚。

       從張旭的草書中,我們便可一窺盛唐那開拓外放,極致自由的一種時代風氣。



人物:懷素

特點:急速、筆斷意連

       懷素是一位僧人書法家,往往在寫字時喝得酩酊大醉,因此被稱為「醉素」。

       懷素寫字也不受任何羈絆,只有在大醉之後寫出的書法才能力量雄渾、深切感人,讓人感到書法是一種性情的抒發。

      後代寫草書的人都要學懷素,因為他有一定的「格局」,有一個「定式」。大草沒有格局的話就無法辨認、無法流通、無法繼承。



       宋代書法與唐代書法有明顯的不同,宋代沒有千字一面的束縛,宋人都崇尚個人的意趣與追求,在追求中形成自己的風格,所以將書法從「法度」中逐漸解放了出來。

       「瘦金書」是一種非常獨特的字體,他是「線的藝術」的極致,雖橫平豎直,但瘦而有勁、瘦而有挺。「瘦金體」不僅在中國宋代書法裡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對後世也影響深遠,一些經文也採用瘦金體書寫,表現了一種嚴肅與虔誠的情感。

     書法藝術與書寫內容以及藝術家的修養有很直接的關係,是我們後世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豐富寶藏。



人物:蘇軾

特點:個性張揚、逆反而動

       蘇軾,世稱「蘇東坡」。

       「大江東去,浪淘盡,千古風流人物。——《念奴嬌·赤壁懷古》是宋詞裡十分瑰麗的篇章。

       蘇軾不僅是一位豪放的詞人,也是一位了不起的書法家。他認為「楷」猶如人的站立,「行」猶如人在行走,「草」猶如人在奔跑,這三種字體的形容十分具象,得到了後人的認同。他還認為「見字如見人」,書的風格代表了人的品格。

       從字的結體來講,蘇軾的字是「短而肥」,「彎鉤」極度長,「撇」有粗有細,有出鋒有收鋒,「捺」可變成一點。這就是蘇東坡作為一個詞人的書家風貌,給人一種精神爽朗之感,使人為之一振。



人物:黃庭堅

特點:活潑、自由

       黃庭堅的書法非常活泛。 「橫」以頓挫而起,形成一波三折的筆跡,非常新穎;「捺」沒有明顯的撇腳,收鋒圓且瘦長,讓人明顯能感覺到他爽朗自然的書寫狀態。



人物:米芾

特點:豪放、突破

       米芾是宋代書法大家,他的字給人一種「書法由天地構成」的感覺。

       在米芾的書法裡,有一些「法度」的遵從,但更多的是「法度」的突破。米芾的「短橫」以方頭起筆,鋒藏在方頭之內,往下拐時不強調「折釵股」的感覺,而是自然而然向斜下方垂;起筆「彎鉤」時,以「圓」向下行筆,收筆時也以「圓」往上挑;下「撇」接著上「撇」的形來寫,二「撇」坡動相加,形成一種形式美。    



人物:蔡襄

特點:瀟灑、氣勢連貫

       蔡襄的書法讓人感覺有一種瀟灑氣勢的連貫,他在「點」、「撇」、「捺」、「鉤」都出鋒。蔡襄的運筆非常自由,他的「撇」「捺」都是自然的流露,不藏鋒而是故意出鋒,他對「鋒」的運用達到了很高的水平。

   


人物:趙孟頫

特點:緊密、安穩

  趙孟頫的書法是規範與自由並重的。起筆、運筆、收筆的筆路十分清楚,「彎鉤」時鉤很長,能看出他的力度很大;「撇」在收筆時有意識地往下壓形成一個角狀;「捺」在收筆時也往下壓,無角,形成柳葉兒狀。趙孟頫書法字體的結構方正嚴謹,點畫之間呼應十分緊密,字字動人。



  明代書法的特點就是更加俊逸,更加崇尚自由,同時也更加注重字體本身的美感。


人物:董其昌

特點:氣韻生動

       董其昌的行書是非常有力量和味道的,他的書法繼承了唐代書法的結構和宋代書法的意趣,通過字的寫法能夠感受到他氣勢的連貫性。在筆法結構上,董其昌可以用很細的中鋒寫完一個字,既有唐代書法的結構美,又有宋徽宗「瘦金體」字態之美。



人物:文徵明

特點:氣度、筆筆連貫

       文徵明是明代的行書書法大家,他每一個起筆的點,每一個頓筆的收,筆與筆之間的連接,都非常有氣度。更了不起的是他的字雖筆筆連貫,但筆筆交代。



人物:唐寅

特點:飄逸、柔美

       唐寅是明代的大畫家與書法家,書法崇尚趙孟頫。

       唐寅的字發揮了藝術美的各個要素,筆畫輕重快慢、疏密收放、大小開合等具有江南水鄉之柔美,給人以自由、和諧、瀟灑、韻致的美感。



人物:八大山人(朱耷)

特點:傳統、簡圓

       八大山人的字繼承了傳統的筆法與筆力,很有章法,字體結構很規整。

       八大山人的書法用筆有兩個及其突出的特點,一個是「簡」,雖簡練,但卻沉著,我們明顯能感受到筆與紙之間強勁的摩擦力。另一個特點是「圓」,下筆處自然而落,不刻意「切」,下筆的力度與行筆的力度相差無幾,筆畫的外形上圓多方少,即使是「方折」,因為不著力,「方」的感覺也被弱化掉。

       八大山人的字跡帶有一種憤懣的情感,反映了他對大明王朝的留戀以及對滿清王朝的不滿。



人物:康熙

特點:自由、秀逸

       康熙擅長楷書與行書,從字體來看,崇尚柳公權與董其昌的風格。無論哪種書法,在康熙的筆墨運行下,都透露出一派正氣,有一種輝輝然的氣勢與悅目成大觀的定力。



人物:乾隆

特點:平正、端莊

       從字體來看,乾隆崇尚的是唐代的顏真卿,工整端莊,自幼便受祖父(康熙)的薰陶,可以說是書法的基本功十分深厚,其中又有自己的力量與厚度,粗細均勻、形如算子,形成了一種華貴典雅的特色。



人物:孫中山

特點:有急有緩

       孫中山是個革命家,受過封建的私塾教育,因此他的字跡裡能看到中國宋代,尤其是黃庭堅書法的影子。他的書法該急速時急速,該平緩時平緩,體現了革命家的思想狀態。孫中山的墨寶至今能讓我們想起那個風起雲湧、改變中國命運的時代,從這個角度來看,孫中山的書法是非常有意義的。



人物:毛澤東

特點:浪漫主義

       毛主席的書法應該是大家最熟悉的書法字體,他的書法藝術達到了很高的水平。我們可以很明顯地從毛主席的字跡中看出唐代草書大家懷素書法的一些端倪,藉由毛主席自己的革命浪漫主義情懷,使得他所書寫的文字形成了十分鮮明的風格。



人物:鄧小平

特點:風範、不屈

  改革開放的總設計師鄧小平,他的書法雖有曲折,但有力量,轉折處又見稜角,從中不難看出他不屈的風骨。我們可以從鄧小平的字跡當中看到唐代張旭與懷素筆法的應用,那種融合了自身幾起幾落命運與情感,給人一種震撼力。




      漢字是中華民族文化的載體,是中華民族文化得以傳承不斷、延續至今的根本,書法藝術的發展歷程也反映了我們中華民族的榮辱興衰。

       漢字見證了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我們以此為榮、以此為傲。今天,我們偉大的祖國正在呈現一種騰飛之勢,我們的書法藝術也將進入一個無比燦爛輝煌的新時代。同時,我們也堅信,中國漢字必將會繼續見證中華民族燦爛光輝的未來。



相關焦點

  • 劉字的100種寫法!劉家人不容錯過!
    全球劉家人在等你弘揚祖德,敦親睦族!劉字來源劉的本義是兵器。在春秋的青銅器上的銘文劉字,像手執兩刀作解剖的形狀。聯想到劉姓始祖劉累為夏後孔甲豢養龍和解剖龍的傳說,那麼,劉累一定具有出類拔萃的養龍和殺龍的技術。
  • 從楊超越寫錯福字論福字的100種寫法
    1月28日,楊超越在參加某檔節目時,應邀為觀眾們送上新年祝福,不慎把「福」字寫成了「褔」字,多了一點,引發網友爭議。楊超越因寫錯字被部分網友嘲笑文化水平低,不過其粉絲並沒有強行洗白,一些機智的粉絲還回應稱這是「福氣多一點」,意為新年多點福。另外楊超越也是很快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隨後進行了更正。小編認為提筆忘字亦是常見,沒必要上綱上線,應該給年輕藝人多些包容。
  • 過年,這些「壽」字的寫法你一定用得到
    關於不同年齡的壽,有幾種說法:六十歲稱為初壽,八十歲稱為中壽,百歲則稱為高壽;也有60歲為花甲壽,70歲為古稀壽,80、90為耄耋壽,百歲為期頤壽;還有稱60歲為下壽,80歲為中壽,百歲為上壽。一些有趣的壽與漢字有關,七十七歲稱為喜壽(草書的喜字似七十七),八十八稱為米壽(米,八十八),九十九則稱為白壽(百字少一橫)。」壽「是晚輩對長輩的一種尊敬,一種祝福。
  • 吳字有多少種寫法
    專家介紹,根據已發現的文物,「吳」字寫法眾多,有的有虎有魚;有的被頻繁使用,也就是敔;也有的像一個人在跳舞,嘴巴張得老大,好像真的是在載歌載舞。這些「長相各異」的「吳」字,就好比孫悟空身上的毫毛,千變萬化其實都是一個字,參觀的人們可以拿起畫筆在熒幕上摹寫這些有趣的字,不僅能摹寫,甚至只要記住它的主要構件,還可以按自己的喜好來組合一個「吳」字,這還真有挑戰性呢。
  • 福字有多少種寫法?福字的各種寫法
    北京恭王府後花園秘雲洞中,有被稱為「天下第一福」福字碑,為康熙親筆字。福字碑「福」字以行草筆勢,靈動連貫,剛勁雄渾,一氣呵成,所謂「天下第一福」,作細看,暗含子、田、才、壽、福,意為「多田、多子、多才、多壽、多福」。
  • 一個「福」字一個「壽」字 在他筆下竟然有5000種寫法
    在萬州區純陽中學大禮堂內,萬州市民朱逢威的福壽個人書法展在這裡舉行,在上百平方米的禮堂內,地面上鋪滿了朱逢威的書法作品,書法內容是只有「福」字和「壽」字,不同寫法的兩種字體有將近5000種,裡面有甲骨文,有鐘鼎文,棣書等各式各樣的字體
  • 過年了,送你百種福字寫法,百種「福氣」到
    豬年春節將至,送你百種福字寫法,百種「福氣」到!我們知道,中國漢字字體眾多,小篆、隸書、楷書、草書、行書……不同書體的「福」字寫法,有不同的韻味。河南省洛陽市出土一塊古碑,即「福壽圖」古碑,其中一面刻有一百個福字,則「福」字寫法有一百種。
  • 「壽」字有多少種寫法?
    該卷長約十米,作者用筆畫整齊、圓勻秀美的小篆字體書寫了整整1000個筆畫結構各不相同的「壽」字,與人們常見的各種《百壽圖》相比,彰顯出其弘大規模和磅礴氣勢。  據來到現場觀摩的著名書法篆刻家劉江教授介紹,目前書法界比較認同的、從古至今有出處可查的「壽」字的正確寫法大約有150餘種,然而在現實的書法創作中,人們懷著期望長壽的美好願望,不僅有創作「千壽圖」的,甚至還有「萬壽圖」。
  • 楷書點畫寫法詳細解析,點有幾種寫法,分別應用不同結構的字上
    書法歐楷每一種筆畫幾乎都不是唯一性存在的,每一種筆畫都搭配不同的變化,又變成了不同的種類,今天我們就說一下楷書中的點有多少種寫法,並且結合圖文我們進行分享。第一種:豎點豎點是什麼?第二種:圓點圓點是什麼?圓點可以說是最基礎點的結構,起筆是逆鋒起筆,向右下重按。然後向左上提筆回鋒,收筆之時力度要輕。看一下對應路徑和應用。第三種:出鋒點出鋒點是什麼?寫法和圓點類似,但是在收筆的時候是不同,回鋒收筆直接向左挑出鋒。
  • 一次性演示五種寫法,看硬筆書法如何寫好百家姓「謝」字!
    謝,形聲字,從言,射聲,「謝」本義為認錯、致歉,一般表示對別人的幫助或贈與表示感激。謝,又是中華大姓,根據2013年百家姓排名,謝姓的人口已達到1000餘萬,大約佔全國人口的0.79%。在全國的分布主要集中於廣東、江西、湖南三省。「謝」字怎麼寫好看呢?
  • 「家」字下面為何是一頭豬,這頭豬和男主人有何關係?
    意思是家代表豬和房屋。在古代以房屋和豬來代表氏族社會當中的公有財產,以及互相之間的血緣關係。在古代甲骨文中「豭(jia)豬」代表公豬,而「豕」字旁代表豬的生殖器,暗指男性,所以甲骨文當中「家」有兩種寫法,一種就是我們現在用的「家」字的寫法,另外一種是「家」字去掉「豕」換成「豭」,只是後一種可能比較複雜的原因,沒有流傳下來。
  • 書法中的撇畫和捺畫,你知道幾種寫法?
    比如,「用」、「月」等字的撇畫就是豎撇。其書寫特點:逆鋒起筆,折鋒下行向左,蓄勢出尖。豎撇的寫法第二種,直撇的寫法。這種寫法主要是用於書寫「人」、「舍」字。直撇的寫法第三種,弧撇的寫法,也包括蘭葉撇在內。弧撇是逆鋒入筆,向右下頓筆,然後沿半弧形向左下行筆,至末端,提筆露尖。
  • 「價」字毛筆字的寫法,一分鐘教你學會楷書
    每種東西都有他們存在的價值,我們對生活要充滿希望,今天來學習下價字的楷書寫法,這個字是個左右結構的字,左邊的單人旁和右邊的介字組成,這個字寫的時候要注意下部的錯位,上部緊湊,介字下面的撇筆和豎筆中間空間大點,且右邊的豎筆要長。
  • 賀 字的50種寫法,賀家人一定不要錯過!
    賀字的寫法 下面是賀字的各種書法! 賀家人不要錯過!8種 賀的草書書法8種
  • 2020過年七字春聯 2020最新七字春聯
    在過年的時候,鞭炮、春聯、餃子等,都是年貨必備清單裡的常客。春聯,在古代的時候,通常請家裡的男性長輩來撰寫,或者請村子裡的秀才潤筆,紅彤彤的春聯紙、黑墨的大字,春節的喜慶頓時洋溢在家裡的每一個角落。不過對於古文功底欠佳的當代人,春聯的撰寫可謂是難倒了一眾英雄好漢。今天,就讓小編來為大家帶來一些文筆較佳的春節過年春聯,供大家撰寫和購買參考。
  • 百家姓「劉」字歷史淵源,及其行草八種寫法與示範,哪種你最愛?
    《說文解字·金部》解釋:「鎦(古劉字),殺也。從金,留聲。」《爾雅·釋詁上》也說:「劉,殺也。」劉字本義為什麼是「殺」,這源於「劉」最初指的是一種兵器(斧鉞)。《書·顧命》說:「一人冕,執劉,立於東堂。」這裡的「執劉」就是手執兵器之意。後來劉字作為動詞引申為「殺戮」。
  • 6個常見字古怪的草書寫法
    秦文字與六國文字異同今天我先列舉6個漢字怪異非常的草書寫法,每個字都會讓人目瞪口呆,你會覺得是不是簡化得有些過頭了。但學習草書的朋友咱們別無選擇,只能死記硬背,久了就熟了,也就不覺得奇怪了。一些名家關於「願」字的草書寫法2、幸,猛一看像是一個牛字,但寫法與牛字的起筆方向是相反的。
  • 一筆寫不出兩個「陳」字,陳字的300種寫法!長見識了!
    陳氏天下一家親 "陳"字的多種寫法 陳字來源 陳,原指地名,古宛丘所在地。「陳」的普通話讀法與「陳」漢語古音相差很大,值得注意的是,陳字的古音讀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話和廣東的潮州話等裡。陳字,在先秦以前的寫法很多。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陳曼 盙》、《陳侯午敦》、《子禾子釜》、《陳尊》等。 高手,這個高手,絕對高手!
  • 一筆寫不出兩個「陳」字, 陳字的300種寫法!長見識了!
    做有價值的陳氏文化傳播者關注陳氏在線 掌握最新陳氏資訊"陳"字的多種寫法陳字來源陳,原指地名,古宛丘所在地。「陳」的普通話讀法與「陳」漢語古音相差很大,值得注意的是,陳字的古音讀法,至今仍保留在福建話和廣東的潮州話等裡。陳字,在先秦以前的寫法很多。見春秋戰國時期的青銅器銘文《陳曼 盙》、《陳侯午敦》、《子禾子釜》、《陳尊》等。高手,這個高手,絕對高手!下面是陳字的330多種寫法!
  • 學會這幾種偏旁部首的寫法,很多字都能寫好!
    帶單人旁的常用字任、仁、伍、什、位、作、做等!注意單人旁在字中的佔位,左右結構的字大概佔三分之一。再說提手旁的寫法!提手旁是由短橫、豎鉤、提組成!豎鉤與短橫的中間靠右相交,提與豎鉤大致中間位置相交。需要注意的是提的末端不能超過短橫的末端!提手旁分解圖示,注意畫紅線的地方!提手旁的常用字打、搭,扛、把、握、拍、排、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