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湘君 郭炘蔚 卞磊 張奧林)今天是2020年的最後一天。回首千禧年至今,二十年光陰流轉,時代潮水起落。
奔向新千年
時代火種已點燃
你還記得,自己的第一次「網上衝浪」、第一個QQ號、第一次淘寶購物嗎?
你還記得,自己是什麼時候開始,習慣了萬事問「度娘」、聽歌「網抑雲」、買單支付寶嗎?
你還記得,巴菲特是什麼時候開始邀別人共進午餐、賈伯斯是什麼時候做出第一臺iPhone、拉登是什麼時候被擊斃的嗎?
2000年的你,可曾料到:
1年後,會發生震驚世界的「911」恐怖襲擊;
3年後,會爆發「非典」;
8年後,奧運將來到北京;
12年後,人們會陷入「末日」恐慌;
20年後,你戴著預防新冠病毒的口罩,打開觸屏手機,看到了這篇文章。
這一切,都發生在過去二十年,直到剛剛。
將歷史的指針撥回1999年12月31日。
那一天,巴拿馬時隔近半個世紀從美國手中收回運河主權,開啟全球最重要航道之一的新紀元;半個地球外的俄羅斯,葉爾欽突然卸任,48歲的普京,亮相國際舞臺。
從倫敦、巴黎到雪梨、東京,從埃及金字塔到美國時報廣場,全世界在對「千年蟲」危機的擔憂,和奔向下一個千年的狂熱興奮中,等待時針跨過零點。
深夜,北京在為迎接新千年建造的中華世紀壇點燃聖火。彼時,「北上廣」房價還是4000多人民幣一平,電腦還是中國人的奢侈品,80後,剛剛迎來「及冠之年」。
但時代巨變的火種,已經點燃。
千禧年「衝浪」
「後浪」追「前浪」
千禧年第一天,矽谷歸來的年輕人李彥宏,在北京中關村創建了百度。那時,很多中國人還不知道搜尋引擎為何物。而在他留過學的美國,年近古稀的「股神」巴菲特,因為對新興網際網路經濟持保守看法,遭到「群嘲」。財經雜誌《巴倫周刊》認為:「沃倫巴菲特可能正在失去魔力」。
3個月後,納斯達克指數暴跌,網際網路泡沫開始破滅,美國家庭損失5萬億美元,近一半科技公司2年後破產,巴菲特則逃過一劫。
2000年,巴菲特首次拋出「與沃倫-巴菲特共進午餐」活動,拍賣價僅為19年後的約1/180;距離他在全球金融危機中頻頻「抄底」並登頂世界首富,還有8年。
中國新經濟公司首批出徵海外的網際網路三大門戶新浪、網易、搜狐,同年赴美上市,剛好遭遇泡沫破滅,差點沒活到下一輪。誰曾想,二十年後的2020年,曾帶頭敲鐘的新浪宣布私有化,將從納斯達克退市。
80年代出生,伴隨網際網路發展成長的「千禧一代」,在2000年陸續宣告成年。代表人物之一紮克伯格時年16歲,因自創社交軟體和音樂程序得名「程序神人」。距他創辦「臉書」,還有4年時間。
同一年,經歷了科技股泡沫「洗禮」的「蘋果之父」史蒂夫賈伯斯,踐行數字中樞的先進理念,開發出iTunes和iPod,大獲成功。距iPhone橫空出世,還有7年。
除了蘋果的行動作業系統IOS,谷歌推出的安卓系統也在幾年後面世,仿佛一夜間,包括中國在內的各國,都從PC時代步入了智慧型手機時代。
不過,扎克伯格可能未曾想到,自己會成為賈伯斯「最欣賞的人」,更無從預料,這位「精神導師」會在iPhone4發布的第二年,就撒手人寰。
美國一位南非移民,同樣在2000年把自己的創業公司與最大競爭對手合併,接下來又基於興趣創辦了一家小型的空間探索技術公司。這就是全球通用支付平臺Paypal和如今大名鼎鼎的Space X的由來;它們的創始人埃隆馬斯克,在20年後的今天,成為新晉全球第四大富豪。
在馬斯克大舉進軍行動支付領域的同年,首登《福布斯》封面的中國人馬雲,也開啟了融資之路。淘寶網、支付寶在接下來的四年裡誕生,與全資收購了Paypal的線上購物平臺eBay爭奪市場蛋糕。
2000年時,全球2.2億網民中,有2250萬中國網民。儘管當時上網主要通過電話線撥號,但無阻人們「衝浪」和學習Windows2000的熱情,網吧作為特色產物,在中國迎來爆炸式發展。
那時,騰訊企鵝出生不久,外形還沒有「發福」,後來,因為只花了兩年QQ在線用戶就突破百萬大關,人們大舉慶祝。
截至2019年底,全球網民已壯大到45億人,中國佔13.19億。絕大部分中國人,實現了與網際網路的「握手」。第一批玩QQ的人已結婚生子,微信微博重塑了他們的社交生活;而接力千禧一代的「z世代」,卻仍然通過QQ書寫自己的煩惱和秘密。
行動支付、電商網購、共享經濟,中國「新四大發明」中的三個,是與「Z世代」一同成長起來的。到了2020年,諸如微信、支付寶這樣的App,已經在中國人的智慧下進化成更強大全面的「超級應用」;「網際網路+」和5G商用時代的開啟,AI、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孕育,更是讓中國彎道超越,成為世界網際網路發展年曆上,不容小覷的強勁「後浪」。
這二十年,屬於全球網際網路。它開啟屏幕商業時代,科技浪潮你追我趕,短暫陣痛過後,走向燦爛新生。「前浪」創世,「後浪」奔湧,一浪高過一浪。
中國「入世」、金融海嘯
世界經濟大整合
對中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來說,2000年也意義特殊。那一年,美國時任總統柯林頓籤署對華永久正常貿易關係法案,使之正式成為美國法律。
根據法案,在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美國將終止對中國最惠國待遇進行一年一度的審議。
一年後,中國終於「入世」,開啟全新時代。只用了9年,就一躍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加入世貿組織18年後,全球貨物貿易額增長26.74萬億美元,對全球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中國居首位。
然而,二十年後的2020年,圍繞世貿組織的,卻是爭議和不幸:新的總幹事人選遭美國單邊反對,遴選進程拖延至今;而在美國阻撓下,上訴機構已陷入癱瘓,最後一位法官也於一個月前離任。
奉行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讓世貿組織陷入「非正常狀態」的美國,曾在另一件事上,為難過全世界。
網際網路經濟泡沫破滅後,美聯儲寬鬆貨幣政策刺激了房地產業繁榮,泡沫不斷膨脹。基於對通脹的擔憂,2004年至2006年,美聯儲瘋狂加息17次,使次級房屋信貸市場違約劇增、急速惡化,最終形成蔓延全美的次貸危機。此間,五任美聯儲主席的傳奇人物格林斯潘解甲歸田;後來毀譽參半的伯南克接手權杖,開啟下一個八年。
華爾街雷曼兄弟「大廈傾塌」,至今仍是人們對於那場災難最初的記憶。次貸危機的影響輻射全世界,改變了很多人的一生。
由於美元是世界貨幣,本該由美國金融業承擔的損失,轉嫁給多國,引發全球通脹。多國先後爆發財政危機,民眾排長隊銀行擠兌、大型金融機構倒閉、多國央行注入巨額資金「救市」,無濟於事。各處拉響警報,一時間,哀鴻遍野、「瓦礫」遍地。這就是載入史冊的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
在此背景下,經濟全球化成了雙刃劍,各國經濟的一體化聯繫,使得局部危機易引發全球動蕩;但經此一役,痛定思痛,全球金融治理機制煥然革新。1999年成立的二十國集團(G20)財長會議升格為領導人峰會,延續至今;從「金磚國家」概念提出、上合組織成立,到亞投行誕生、RCEP籤署,短短二十年,「換了人間」。
「現代民粹主義並非誕生於2008年。像青筋外暴一樣,金融危機只是讓原本已經存在和發展的問題浮現了出來。」英國《金融時報》曾指出。
二十年間,美國先後兩輪對中國挑起大型貿易爭端。2018年,當人們開始警惕以鄰為壑的保護主義、單邊主義興起,「美國優先」的川普政府,在對華「貿易戰」基礎上疊加「科技戰」,殊不知沿用零和思維,在21世紀將無人能贏,對世界經貿和兩國關係,只能有百害、無一利。
這二十年,世界經濟再整合。中國「入世」鐫刻傳奇,金融危機震蕩寰宇。全球金融,從「西方治理」走向「東西方共同治理」,區域合作一體化、經濟體系多極化,乃是21世紀當有的參差形態。
911刻下世紀傷痕
「阿拉伯之春」顛覆中東
20年前,美國在大選的喧囂擾攘中,進入新千年。小布希與戈爾的選舉訴訟,鬧上了聯邦最高法院,開啟司法大戰;20年後,川普對決拜登,指責對手「舞弊」的川普,讓爭議再度上演。
當小布希作為勝者,在2001年1月發表就職演說,宣稱「如果我們不領導和平事業,那麼和平將無人來領導」時,他和全世界都何曾料到,那場近3000人死亡的災難,將在9月11日降臨美利堅。
近二十年來,兩架飛機撞上紐約世貿中心雙子塔後濃煙滾滾、大樓倒塌、美國民眾驚慌奔逃的視頻,在全世界被無數次播放,成為網際網路最殘酷而又深刻的記憶之一。
那一天,永遠地改變了美國。
2001年10月,美國以推翻塔利班政權、剷除「基地」組織勢力為由,對阿富汗發動空襲,戰爭就此開啟。兩年後,美國時任國務卿鮑威爾在聯合國安理會拿出一瓶白色粉末,呼籲人們相信伊拉克有大規模殺傷性武器。一個月後,伊拉克戰爭打響。
小布希任內,塔利班政權和薩達姆政權被推翻,而「基地」組織頭目賓拉登,則在小布希繼任者歐巴馬上臺的第三年,被美軍擊斃於巴基斯坦。
《阿拉伯周刊》稱,對許多中東人而言,「死亡幾乎成了一種生活方式」。多數25歲以下的伊拉克人,從出生起就已身處戰事,「除了戰爭,一無所知」。而如今,駐阿美軍中,甚至已經出現了戰爭的「同齡人」。
就在拉登被擊斃的半年前,另一個人的死,引發了衝擊整個中東的風暴。
2010年12月17日,突尼西亞小商販布瓦吉吉自焚死亡所引發的混亂,被普遍認為是「阿拉伯之春」的開始。這場風暴,讓埃及的穆巴拉克、利比亞的卡扎菲、突尼西亞的本阿里、葉門的薩利赫等一系列中東政治強人黯然落幕,退出歷史舞臺。
權力真空帶來的,是持續混亂和武裝衝突。動蕩之中,另一股勢力潛滋暗長。
就在「阿拉伯之春」席捲中東世界的幾乎同時,2011年10月4日,美國聯邦調查局的全球頭號恐怖分子名單上,多了一個名字——阿布貝克爾巴格達迪。他遭到美國政府懸賞1000萬美元擊斃或抓捕。
但直到8年後,在所謂「伊斯蘭國」已「建立」,從歐洲英法兩國,到亞洲菲律賓、斯裡蘭卡,再到美國本土,都遭受多起恐襲後;在歐巴馬結束八年任期,川普入主白宮三年後,美軍才終於在敘利亞伊德利卜追擊到巴格達迪,將其擊斃。
事實上,近年來多國遭遇的「獨狼式」恐怖襲擊,只是中東亂局外溢的表現之一。歐洲的難民危機,同樣由此而起。
2015年9月,一名孩童的溺亡,讓全世界落淚。他就是敘利亞小難民艾蘭庫爾迪,小小身體蜷伏在沙灘上的照片,是中東人民二十年極大苦難的縮影,也成為那一年,世界人民反戰情緒高漲、呼籲和平的最深刻記憶。
阿富汗反恐戰爭讓530萬人流離失所,伊拉克戰爭製造了920萬難民,敘利亞衝突中,710萬人背井離鄉……根據聯合國難民署報告,到了2020年,全球被迫流離失所者是10年前的兩倍,總數升至近8000萬人。
這二十年,反恐未能換安全。美國打開了中東動蕩的「潘多拉盒子」,而中東世界的關鍵詞,是「死亡」和「復仇」。隨著美國撤軍,戰略重心轉移,下一個二十年,持久穩固的和平與希望,能否回歸這片飽經滄桑的土地?
多次疫情大流行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人類命運共同體
2020年,美國要面對的,不僅是有形的「宿敵」,還有無形的敵人——病毒。
綽號「病毒獵手」的美國傳染病學家利普金,在這一年染上了新冠病毒。從裡根時代開始,他就負責應對各種傳染病,數十年來更是踏足各大洲, H1N1病毒、「非典」(SARS)病毒、中東呼吸症候群(MERS)病毒、伊波拉以及新冠病毒,都是他的「獵物」。
回首2003年冬春之交,「非典」疫情暴發時,利普金剛過「天命之年」。在那場「戰疫」中,他是首批應邀前往北京協助抗疫的國際知名專家,並為中國迅速控制疫情做出重要貢獻。那一次,與他聯席商議的,正是首次走入公眾視野的中國抗疫「領軍人」——鍾南山。
彼時的利普金,也許很難想像,自己有朝一日會被一種冠狀病毒感染;當時的人類社會更難以料到,「非典」的暴發,只是接下來17年全球多輪公共衛生危機的一次「前奏」。
9年後,瑪雅預言中的「2012年世界末日」沒有出現,而一種神秘病毒,卻讓很多人失去生命。
短短數月,以沙特為中心的中東地區遭到MERS病毒大面積突防,而這種病毒較「非典」而言,更加狡猾。
世衛組織曾統計,人一旦感染MERS,病死率高達37.8%。在截至2015年的3年內,沙特、卡達、韓國等多國共有超1300人被感染,500多人不幸離世。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數千公裡外的西非大地,自70年代起就不斷襲擾人類的伊波拉病毒捲土重來,在2014年大規模暴發。
在此前的疫情防控中出謀劃策的利普金,也對伊波拉束手無策。其病死率最高能達90%,得名「非洲死神」。
伊波拉「攻入」美國時,一名護士被來自西非的患者感染。這名護士雖然很快痊癒,但美國卻陷入恐慌。
出院時,一位老人給了這名護士一個擁抱,以證明她不會將病毒傳染給他人。這名老人,就是如今中國網友熟悉的美國傳染病學專家福奇。
當時已服務過五屆美國總統的福奇,以直言不諱和願為總統「糾錯」而聞名。這樣一位受人尊敬的專家,通過個人力量,消除了人們的恐懼。
可福奇萬萬沒有想到,6年後,當另一場疫情來襲時,有人會不相信他的判斷和警告,更無從料到,因為「說實話」,他和家人會遭到死亡威脅。
2020年,新冠疫情暴發,全球200多個國家和地區「淪陷」,超8000萬人感染,170萬人被奪去生命。其中,美國確診和死亡數字,全球居首。
如果說前幾次疫情都還是區域性的,新冠疫情,則形成了真正意義上的全球大流行。
「其實戰勝新冠疫情的唯一方法,就是所有國家本著團結合作的精神共同努力」。2020年3月,利普金就已道破「秘訣」。相反,疫情問題汙名化、政治化以及反科學的種種,才是病毒攻破人類防線的最大推手。
這二十年,多次疫情大流行,全球命運休戚與共。縱觀21世紀以來的世界格局,雖衝突不斷、分歧難彌,但幾次重大疫情,讓人們真實地感受到,什麼叫做全球命運共同體。
在人類歷史的長河中,二十年,不過是轉瞬即逝的微小片段,但將它截取放大來看,卻是一場猶如寒武紀生命大爆炸一般的浩蕩變遷。
上一個二十年結束了,下一個二十年,即將開啟。未來二十年,世界會變成什麼樣,你的人生,又會在哪裡綻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