執政十二年的工黨能否保住執政地位

2020-11-15 騰訊網

  已經執政12年的工黨能否保住在英國的執政地位?保守黨會不會取而代之?定於今年上半年舉行的英國大選將回答這個問題。眼下,大選投票日期尚不明確,但主要政黨之間的選戰早已開鑼,「火藥味」越來越濃。目前,工黨的支持率低迷。最新民意測驗顯示,工黨的支持率落後於在野的保守黨十個百分點左右。

  總體來看,工黨在選舉中面臨的最不利因素是經濟問題。

  在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金融和經濟危機的打擊下,英國經濟復甦乏力,是西方主要經濟體中最晚擺脫衰退的國家。到去年第三季度,英國經濟已連續6個季度出現負增長,雖然分析人士預測在去年第四季度已恢復增長,但增長並不強勁。

  經濟長期低迷導致失業率迅速攀升,去年下半年至今一直維持在1996年以來的最高失業水平。同時,英國政府為刺激經濟復甦而採取的一系列經濟和財政措施又導致財政赤字膨脹,本年度赤字預計高達1780億英鎊,對長遠經濟增長構成威脅。而政府削減財政赤字的計劃又勢必影響到公眾的福利和收入水平。經濟困難導致社會、教育和醫療等方面的資金來源不足。

  政府財政捉襟見肘導致人心思變,民眾不滿程度上升。保守黨則藉此大力攻擊工黨的經濟政策,使工黨政府腹背受敵。

  在黨內事務方面,工黨醜聞頻發,內訌不斷,授保守黨以攻擊把柄,為其贏得民心提供了機會。

  去年英國媒體曝光的議員「騙補門」事件在英國社會引起巨大震動,包括一些內閣大臣在內的多位議員先後辭職,給布朗領導的工黨政府帶來巨大衝擊。在隨後舉行的歐洲議會選舉和英國地方選舉中,工黨都輸得很慘。

  除了「內憂」,工黨還面臨「外患」。久拖不決的伊拉克和阿富汗問題都成為制約工黨在選舉中獲勝的重要因素。

  來自工黨的英國前首相布萊爾本月29日將接受伊拉克戰爭調查委員會的質詢。分析人士指出,雖然最終調查結果將在大選後公布,但仍會影響工黨在選民心中的形象。此外,隨著英軍士兵在阿富汗死亡人數不斷增多,選民對工黨政府的不滿情緒也在上升,認為政府缺乏明晰的對阿戰略。

  面對不利的選情,工黨自然不願「坐以待斃」。為扭轉局面,以布朗為首的工黨領導層準備「孤注一擲」,以更激進的方針迎接大選。

  據英國媒體報導,布朗已命令能源大臣埃德·米利班德起草一份「大膽的宣言」,其內容可能包括就改革英國選舉制度問題進行全民公決、為老年人建立全國性衛生保健服務體系、改革工業政策等內容。工黨一位高級官員表示,與前三次大選不同,「這次我們顯然是落後者,我們必須給選民一份最激進的宣言」。

  此外,工黨還抓住經濟開始復甦這一關鍵節點,提出了「確保英國經濟復甦」的口號,目標是「建設更強大的英國」。同時,它還在長遠經濟戰略方面提出一些新的政策和主張。

  在去年秋季舉行的以贏得下次大選為首要目標的全國代表大會上,英國兩大反對黨保守黨和自由民主黨均以「求變」作為其總體選舉戰略,力圖以能改變現狀的姿態來贏得民心。保守黨最初提出的口號是「準備變革」,近來又把口號變成「變革的一年」,擺出了在今年大選中必勝的架勢。

  英國下院議席總數為650個,目前三大黨在下院的席位分別是:工黨349席,保守黨193席,自由民主黨63席。如果保守黨希望在大選中擊敗工黨重新執政,必須在選舉中比現在多獲得約130個席位。因此,雖然保守黨競選勢頭強勁,但同時承認贏得大選「如爬高山」。

  由此看來,在慢慢走近的英國大選中,工黨要保住單獨執政的地位頗為艱難,而保守黨要扭轉乾坤更非易事。同時,通過選舉,保守黨和自民黨聯合執政的可能性也不能排除。

  據新華社

相關焦點

  • 背景:布萊爾執政十年大事記(圖)
    英國首相託尼·布萊爾2日迎來正式擔任首相10周年紀念日,以下是他執政十年大事記:    1997年5月2日,計票結果顯示,布萊爾領導的工黨贏得前一日舉行的議會選舉。時年43歲的布萊爾成為1812年以來最年輕的英國首相。
  • 全面增強八個方面的執政本領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全面增強八個方面的執政本領。如何理解八個方面本領的內涵、怎樣提高這八個方面的本領?近日,本報記者就此專訪了中國紀檢監察學院黨委副書記、紀委書記蔡志強教授。增強執政本領,是開啟新徵程的必然選擇記者:我們黨歷來重視增強執政本領,您怎麼看報告提出的全面增強執政本領?蔡志強:我們在領導國家建設與社會發展的偉大實踐中,始終重視能力建設和本領鍛造。
  • 他的心胸把美國執政團隊比下去了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星期二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感謝美國企業這些年與華為的合作,認為對華為斷供是美國政客推動的,不關美國企業什麼事。他還讚揚了蘋果產品,同時表示華為的5G技術能力決不會受制裁影響。這番談話展現了任正非和華為的寬闊胸懷,說實話,這種胸懷比美國執政團隊的胸懷要大得多。
  • 19城市就近入學有時間表 考驗地方政府執政能力
    目標:到2015年,重點大城市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   通知要求,到2015年,重點大城市所有縣(市、區)實行劃片就近入學政策,100%的小學劃片就近入學;90%以上的初中實現劃片入學;每所劃片入學的初中90%以上生源由就近入學方式確定。
  • 蔡英文稱「執政是為了臺灣前途」 臺網友毫不留情開酸
    海外網4月11日電民進黨「中執會」決定延後2020年臺灣「大選」初選時程,蔡英文隨後在社交媒體發表她的看法,再次宣稱「這是一場捍衛執政價值的選擇」,而執政,是為了臺灣前途的堅持。看到蔡英文又老調重彈,臺灣網友毫不客氣地開酸了。
  • 樸槿惠支持者借題施壓,文在寅將迎來執政危機?
    畢竟,韓國目前的局勢異常動蕩,但凡有一點火星,都有可能會給執政的文在寅帶來嚴重影響。樸槿惠所在監獄出現疫情據報導描述,在2020年12月11日,一位囚犯被關押到了樸槿惠所在的監獄中。但沒過幾天,這位囚犯就被釋放了。報導顯示,該囚犯被釋放後,於第二天接受核酸檢測,結果顯示,此人已經感染了新冠病毒。新冠疫情發生後,該監獄立刻採取行動。
  • 王莽在執政都期間做了什麼?他的改制是錯誤的嗎?
    王莽在執政都期間做了什麼呢?在他執政的這十五年王莽到底在幹嘛,做了那些誰會制度方面的改革呢? 實際上王莽通過這種改名手段,降低了他們的封地,打破了階級固化。形象的說,牌還是那副牌,重新洗一下,那些牌就不再有原來的利益。社會改革,王莽推行新政的一個重要內容就是恢復周禮,徹底打破社會奴隸制度,禁止奴隸買賣,禁止女性買賣等等。
  • 安倍剛破連續執政最長紀錄,日本人已在熱議誰會是下一任首相
    本文轉自【澎湃新聞】;到今年8月24日,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已連續任職達2799天,成為日本連續執政時間最長的首相。而他的自民黨總裁任期將於2021年9月屆滿,此前安倍已宣布不再連任。自民黨自1955年創黨以來,大部分時間內都保持著執政黨地位,而且歷屆總裁大部分都在任職期間擔任日本首相。
  • 社評:任正非的心胸,比美國執政團隊要大得多
    華為創始人、CEO任正非星期二接受媒體採訪,表示感謝美國企業這些年與華為的合作,認為對華為斷供是美國政客推動的,不關美國企業什麼事。他還讚揚了蘋果產品,同時表示華為的5G技術能力決不會受制裁影響。這番談話展現了任正非和華為的寬闊胸懷,說實話,這種胸懷比美國執政團隊的胸懷要大得多。
  • 她25歲臨朝稱制,執政之道不輸任何君王,死後家族遭遇滅頂之災
    鄧綏自幼就一心向學,不喜女紅,而對史書典籍十分感興趣,六歲就能讀《史書》,十二歲精通《論語》和《詩經》。鄧綏的父親因此覺得她異於常人,凡事都和她商量。鄧綏剛入宮時,陰皇后正得寵,所以鄧綏並不受寵。但她並不因此嫉妒惱恨,反而一舉一動都謙和有禮,畢恭畢敬地侍奉陰皇后。後宮女子都喜打扮修飾,而鄧綏卻樸素無華。慢慢地,漢和帝越來越喜歡這個聰慧而有靈性的女子,對陰皇后越來越疏遠。
  • 少年天子,執政一甲子,開創了大清朝的盛世之治
    文/臺佁說說少年天子,執政一甲子,開創了大清朝的盛世之治要談起歷史上最出色的帝王,康熙帝一定當仁不讓。這位八歲登基的少年天子,執政中國六十年,他的作為,早已成為歷史長河中最美麗的浪花,在他的手裡,大清王朝也同樣創造了歷史的神話。
  • 無人才隊伍,也無經驗手腕,司馬光十八個月執政生涯以失敗告終
    虛心下問、多方徵求治國方略以後,感到王安石提出的一整套激進、大膽的變革方案符合自己的理想,於是在熙寧二年(1069年),重用王安石為參知政事,開始變法。 元豐八年(1085年)三月七日,神宗病死,年僅10歲的哲宗趙煦繼位。哲宗年幼,由祖母皇太后當政。皇太后向六十七歲司馬光徵詢治國方略,司馬光上《乞開言路札子》,建議"廣開言路"。
  • 前「立委」看出端倪:蔡英文執政出現危機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鄭運鵬和「立委」羅致政21日召開記者會公布今年臺灣表現民調,有6成受訪者滿意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執政這1年來的總體表現,不過,前「藍委」陳學聖發現,中間選民不滿意度卻高於滿意度,直言蔡當局的執政已經開始出現危機。
  • 蔡英文承諾"謙卑"執政 臺學者駁斥:強悍才是其特質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國臺灣網2月3日訊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蔡英文宣示民進黨執政將會「謙卑、謙卑、再謙卑」。臺灣自由作家羅智強今日(3日)在《中國時報》時論廣場發表評論認為,「謙卑從來不是民進黨的特質,強悍才是」。
  • 萬曆皇帝的執政歲月:如何評價萬曆皇帝的48年?
    萬曆如願以償地睡進了他一絲不苟地修建了幾十年之久的定陵,成為他朱氏一行天子裡,陵寢最為奢華的一位。要說這個懶惰的皇帝,對自己是真心不錯,毫不馬虎地給自己準備身後的處所,他活著有一半精力是給自己準備怎麼更舒服地去死。但是要說他為他的江山,趕不上對自己四分之一好,一輩子都由著性子來,五十年也沒長出來承擔責任的肩膀。
  • 中國最風光的女人,執政半個世紀,命運很悲催,克父克夫克子!
    武則天是中國第一個女皇,慈禧太后執政中國半個世紀,直至封建社會的滅亡。在常人的眼中,慈禧太后可以吆五喝六,風光無限。但是,對於家庭來說,命運卻很悲催,克夫克夫克子。身邊的親人沒了,註定要孤獨一生,懷疑一切!(慈禧太后)慈禧太后的原名叫做葉赫那拉.蘭兒,出生於1835年11月29日。父親叫做葉赫那拉·惠徵。
  • 從熱情追求到拂袖而去,英國與歐盟剪不斷、理還亂的70年恩怨糾結
    1961年,英國和丹麥、愛爾蘭一起提交加盟申請,法國總統戴高樂(Charles De Gaulle)乾脆俐落地說Non!(不行!)他認為英國對歐洲一體化有牴觸,加入EEC後可能對法國的地位和影響力構成威脅,而且英國跟美國關係密切,將來或許導致美國在歐洲的勢力擴大。這跟戴高樂的目標相悖- 他希望借EEC平臺提升法國的國際地位和影響力。
  • 《環球論壇》|2020年國際熱點回顧與展望之八 英國
    自2021年1月1日起,英國正式退出歐洲單一市場與歐盟關稅同盟。 2020年國際熱點回顧與展望之八 英國脫歐:夢想、利益還是政治的遊戲?在1986年6月30日的英國《泰晤士報》上,「疑歐」一詞首次被用來形容英國首相柴契爾夫人發表的「布魯日演說」。英國與歐盟的關係發展也複雜曲折。二戰結束後,邱吉爾提出了「三環外交」的構想——將歐洲與美國和大英國協一道作為英國外交的重要組成部分,藉以應對戰後衰落並維持大國地位。但從一開始,英國的姿態就是支持歐洲聯合但又不願直接參與,只想藉助歐洲的力量來維護自身利益。
  • 拜登執政下的美國反而更加危險?沒有主觀意識,盲目服從財團
    四年一度的美國大選已經徐徐落幕,拜登和哈裡斯成為了勝利者,不久之後將會入主白宮,而川普則連任失敗,大概率只能讓出總統寶座。那麼美國媒體對於拜登勝選作何反應呢?不少美國媒體認為,拜登執政下的美國將會更加危險,因為其很可能盲目服從財團。
  • ...中維護執政安全——讀《走出腐敗高發期——大國興亡的三個樣本》
    正是針對這一問題,《走出腐敗高發期——大國興亡的三個樣本》一書,對17-19世紀中、英、美等國三段公認的腐敗高發期,進行了富有新意的實證研究,提出了須對腐敗進行頂層治理以維護執政安全等一系列新的理念和思路,為我們加強和改進防治腐敗工作提供了有益啟迪。首先,辨析腐敗高發期的異同,有利於更加理性地認知反腐敗鬥爭形勢腐敗,古已有之,今亦未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