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郎和織女本是兩顆小星星,如何發展為戀人到夫妻的曲折故事

2020-11-29 道訊

再有幾天,就是七月七,傳說這是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因為牛郎織女這個動人的愛情傳說,現在,中國人往往把七夕當作中國的情人節。大家都熱熱鬧鬧的過情人節,都知道情人節是因為牛郎和織女,但是對於情人節的起源,卻鮮有人知。牛郎和織女本來是兩個星座名稱,是怎麼一步步發展成戀人,夫妻的呢?

一、《詩經》中的牽牛星和織女星

追根溯源,那是孔子在他編纂的《詩經》裡,為我們後人留下的一則珍貴的史料:「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有七襄,不成報章。睆彼牽牛,不以服箱。東有啟明,西有長庚。有捄天畢,載施之行。」這是《詩經.小雅.大東》裡的詩句。

浩瀚的銀河啊,就像一個明鏡映照星星,看那織女星姑娘,活潑好動,在銀河裡蹦蹦跳跳,猶如織女穿梭繁忙,白忙一場她也沒有織出錦緞?牽牛星也是滿身銀光,但徒有「牽牛」虛名,不能駕馭牛車的車廂!再看那東方的啟明星,西方的有長庚星,還有天畢星排隊列行;然而,它們久久斜掛天空誰也沒派上用場!在《詩經》中,織女、牽牛隻是銀河中的兩個星座名稱,他們之間還沒有男女關係。

二、牛郎織女發展成戀人

東漢時期創作的《古詩十九首》,其中有一首詩《迢迢牽牛星》,詩曰:「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釺釺擢素手,扎扎弄機杼;終日不成章,泣涕零如雨。河漢清且淺,相去復幾許?盈盈一水間,脈脈不得語。"在這首詩中,牽牛、織女已經發展成了一對纏綿的戀人。

三、牛郎織女發展成夫妻

在關於牛郎、織女是為夫婦的記載中,為大家所熟知的是南北朝時期南朝皇帝蕭衍的長子蕭統(公元501~531)編纂的《文選》,裡面有一篇《洛神賦》,是戰國時期宋玉所寫:「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鼓之旁,七月七日乃得一會。」在《洛神賦》中,牛郎織女已經發展為夫妻,並提出了二人在七夕相會的說法。

小結:

綜上,中國情人節源於孔子,一開始只是兩顆小星星,最後發展成了戀人、到夫妻,譜寫了一個感人的愛情故事。

/完/

相關焦點

  • 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為什麼會成為七夕節的主角
    而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就是古人對天空中的星星進行研究,然後加以想像行成的情感故事。牛郎和織女的故事最早可以追溯到秦漢時代。湖北雲夢睡虎地區出土的「秦簡」中就有了「牽牛以取(娶)織女而不果」的記錄。可能之前的年代也有記載,只不過時間太久,資料遺失,後人很難考證了。古人的世界科技並不發達,很難探尋地球以外的世界。
  • 牛郎和織女,故事起源,漲知識
    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這裡的牽牛和織女是兩個星宿名稱。牽牛星即「河鼓二」,在銀河東邊。織女星又稱「天孫」,在銀河西邊。兩個星宿隔著銀河遙相對望。三國魏曹植《九詠》曰:「牽牛為夫,織女為婦。織女牽牛之星各處河谷之旁。」這時兩人已成為夫婦。現代七夕是牛郎織女故事的演化目前流行的牛郎織女故事是結合了「董永與織女」、「毛衣女」、「兩兄弟」等情節,並且加入鵲橋相會,七夕等民俗。
  • 牛郎和織女的故事,其實是這樣的
    牛郎守著這頭老牛一守就是一個多月,這些日子裡,牛郎餵它青草,幫它到河裡取水,幫它處理傷口終於這頭老牛慢慢的恢復了精神。老牛告訴牛郎道:我本是天上的灰牛大神,因為觸犯了天條被貶下凡間,摔壞了腿,沒有法子動彈,所以才被困在了這裡,你是我的救命恩人,你說需要我為你做些什麼來報答你呢?
  • 牛郎和織女的傳說-民間故事
    很久以來,人們就流傳著七月七日那天,牛郎和織女經過架在銀河水上的烏鵲橋相會的故事。所謂烏鵲橋,說的是由地上的烏鴉和喜鵲,主要是喜鵲飛上天,為牛郎和織女的相逢,在銀河水面上架橋。據說每逢到這一天,地上就看不見喜鵲。至於喜鵲的頭所以變成白色,是因為牛郎和織女過河不斷踩踏的緣故。
  • 牛郎和織女見面有多難?真相逢,會發生什麼?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牛郎星和織女星就已經在《詩經·小雅·大東》裡被初次提及——「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牛郎織女七夕相會」這段浪漫傳說著實展現了古人對茫茫星空的美好想像。不過,傳說歸傳說,真實的牛郎星和織女星又是怎樣的呢,今天趁著七夕這個浪漫的日子,我們來了解一下。
  • 為什麼牛郎和織女在中國情人節見面
    關於天河有很多傳說,其中之一就是牛郎織女的故事。傳說天皇的一個女兒叫織女,她是一個美麗仙女,負責在天空中編織雲朵。仙女很活潑,每天日復一日工作,她肯定厭倦了這種無聊的生活。這讓織女很傷心,她也在白天和晚上哭,每天睡不著。天皇的女兒還是喜歡這個,看著她這樣,他不忍心給她們捎個口信,說她們每個月的第七天可以見面。我沒想到喜鵲錯了,她只能在七日見一次面。
  • 七夕夜璀璨銀河鵲橋相會 望星空尋"牛郎""織女"
    新華社天津8月16日電(記者周潤健、蔡玉高)又是一年七夕夜,璀璨銀河,「牛郎」「織女」再相會。16日正值農曆七月初七,這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也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那麼,如何在夜空中尋找留下千古佳話的牛郎星、織女星呢?
  • 織女點都不嬌羞 比太陽肥胖一倍
    頭頂,三顆明亮的星星組成「大三角」,其中兩顆,正是古往今來的「紅人」,牛郎星和織女星。8月28日,農曆七月初七,傳說中牛郎織女相會的日子,聽四川省天文科普愛好學會專家,講述兩顆星的「深度八卦」。  《詩經·小雅·大東》應該算是我國最早記載牛郎、織女的了。「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彼牽牛,不以服箱。」詩歌中,牽牛即牛郎。
  • 天文專家:七夕夜別忘了尋找「牛郎」與「織女」
    新華社南京8月25日專電(記者蔡玉高、周潤健)又是一年七夕夜,「牛郎」「織女」再相會。26日正值農曆七月初七,這是中國傳統節日裡最具浪漫色彩的「七夕節」,也是傳說中牛郎與織女一年一度在銀河鵲橋相會的日子。那麼,如何在夜空中尋找留下千古佳話的牛郎星、織女星呢?
  • 牛郎與織女一年見一次面,他們的感情不會變嗎?
    話說很久以前,有個名叫牛郎的小夥跟他的哥哥嫂子一起生活,嫂子比較刻薄,經常虐待他,什麼髒活累活都讓他幹。後來分家家產就給了牛郎一頭牛,從此牛郎跟牛一起相依為命,依舊每天勤勤懇懇,忙忙碌碌的生活,本以為就這樣平平淡淡的過完一生。
  • 牛郎與織女:凝刻在漢畫像石中的美麗與憂愁
    牛郎織女是我國膾炙人口的一個神話故事。古人觀察天象,將牽牛星和織女星人格化而演繹成為一對夫妻。他們隔銀河相對,每年七月七日才能相會一次,是悲是喜,可想而知。《詩經·小雅·大東》是一首怨刺周室的詩。餘冠英說:「詩人以周人的生活和東人對比,並歷舉天上星宿有空名無實用,見出不合理的事無處不存在。」
  • 為了讓牛郎和織女見上一面,需要多少只喜鵲搭橋?
    NO. 1 牛郎和織女不只有一個從天文學的角度上說,確實是這樣。牛郎星和織女星,其實各有三個。三個牛郎星天文學學名分別叫河鼓一、河鼓二、河鼓三,通常說的牛郎星是 河鼓二 。三個織女星天文學學名分別叫織女一、織女二、織女三,通常說的織女星是 織女一 。
  • 牛郎和織女每年七夕見一次?想得太美太簡單
    關於這一天,有個牛郎和織女的神話傳說,仙女和凡人男子相戀,只被允許在七月初七一年相會一次,喜鵲搭橋,跨越天河。一個玻璃渣裡找糖的故事。「牛郎織女」源於古時人們對自然天象的崇拜。牛郎星在天文學上叫做河鼓二,對應天鷹座α星。織女星(Vega),又稱織女一或天琴座α星,是天琴座中最明亮的恆星。牛郎星和織女星能見著嗎?
  • 織女纖雲弄巧,牛郎飛星傳恨
    5牛郎翻山越嶺,走了很遠的路,找到了那頭有病的老牛。他看到老牛病得厲害,就去給老牛打來一捆捆草,一連餵了三天。老牛吃飽了,才抬起頭告訴他,說自己本是天上的灰牛大仙,因觸犯了天規被貶下天來,摔壞了腿,無法動彈。自己的傷需要用百花的露水洗一個月才能好。
  • 今日七夕,如何才能看到織女星、牛郎星?
    提到七夕,人們就會想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故事。「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初秋,銀河清淺,不如尋片夜空,重溫古老的神話故事,與古人看同顆星星。故事:牛郎織女+七夕,經歷了多次「再加工」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在先秦時代就有流傳。古人們抬頭看著璀璨的銀河,想像著銀河中也有波浪。
  • 牛郎與織女在哪裡相會?答案來了
    說到明天到七夕,今天是不是很多少男少女都開始激動起來了,今年大家錯過了「2.14」西方的情人節,我相信明天七夕節賦予了更多的含義吧,我也相信,明天牛郎一定能打動織女成功相會的。七夕節,在民間有很多叫法,比如說七巧節、七姐節、牛公節、牛婆節還有叫女兒節和乞巧節的,總之這個節日與男女之間的愛情有關。
  • 從星星傳說到人間傳奇——牛郎織女故事流變概說
    到了六朝,從古人的片段記錄中,可以發現故事是發展著的,比如在任昉的《述異記》中,織女被確定為「天帝之子」,被天帝指嫁牛郎,後又因「貪歡不歸」,又被天帝責令「一年一度」相會。至於相會之期,在六朝時也已確定為每年農曆的七月七日。如謝惠連有詩曰「七月七日詠牛女」。
  • 牛郎星與織女星相距多遠?看起來像是一對嫩牛吃老草的新故事
    牛郎和織女是中國古代神話故事,它源於我們老祖宗對於天象的觀察與認識。迢迢牽牛星,皎皎河漢女,每年中的七夕節就是他們跨過銀河在鵲橋上相會的故事。仰望天空我們可以看到牛郎星和織女星就在銀河的兩側那麼牛郎星和織女星到到底相距多遠牛郎星距離地球16.8光年,織女星距離地球25.3光年,而牛郎星和織女星之間的距離是16.4光年。也就是說,光從牛郎星傳播到織女星,都需要16.4年,織女能看到的是16.4年之前的牛郎星。
  • 牛郎織女的故事並不美好,它只是人間「牛郎們」的一個夢想!
    七夕、鵲橋、牛郎織女來相會,是中國古代民間流傳下來的一個美好的愛情故事。說它美好,是因為它超出了人們的想像,尤其是超越了所有中國最底層男人們的想像。一個放牛郎,窮得要死,結果被天上的仙女下凡一見鍾情地愛上了,而且兩人還生下了一男一女兩個孩子。
  • 古聞新解丨牛郎和織女見一面有多難你造嗎?
    早在兩千多年前的春秋時期,牛郎星和織女星就已經在《詩經·小雅·大東》裡被初次提及——「維天有漢,監亦有光。跂彼織女,終日七襄。雖則七襄,不成報章,皖彼牽牛,不以服箱。」後世在此基礎上,經過一系列演繹,終於將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演變成了家喻戶曉的傳說,並與傳統節日七夕掛靠在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