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建築上半篇——古希臘建築
引言:
看慣了城市中的高樓大廈,你是不是想感受不一樣的建築風採?有句話是這樣表達的:給建築形式賦予人類的比例和活力!
導讀:
沒關係,在這篇文章裡,一粒之米(也就是在下)我將帶大家去感受古希臘建築的風採,感受西方文明。分享行業內乾貨,粒粒皆為收穫!
時間階段:
公元前7世紀-公元前1世紀
本期特徵關鍵詞:
橫梁式系統,柱式,環繞柱廊,神廟,比例,雕刻
代表建築:
帕特農神廟(附圖)
小酌一杯:(公元前4世紀到公元前5世紀,時代求知和民主的文化精神為西方世界文明拉開序幕)
帕特農神廟為雅典的守護神—雅典娜創建。
矩形的圍廊式神廟矗立在宏偉的三步臺階基礎上。南面與北面17根柱子,東西面8根柱子。
關鍵詞一:橫梁式系統
古希臘建築初期也是採用垂直柱子撐起水平梁的橫梁式系統。而古希臘與埃及文明不同在於建築節點的處理發展成為一種符號化藝術語言融入比例與結構邏輯。
關鍵詞二:柱式
柱式是古希臘最重要的創新,也是古典建築構件組合的基本規則。
柱式的組成:
基礎—柱身—柱頭—柱簷
幾個常見的柱式大家需要了解一下:
多利克柱式,愛奧尼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
前兩者出現在所有時期古希臘建築,後者出現在希臘化時期,尤其是李西克拉特音樂紀念碑。(附圖)
關鍵詞三:
環繞柱廊
希臘神廟的設計遵循著一系列特定的空間與柱子的排布規則。壯觀可見的為使用列的環繞柱廊。單排與雙排構成外部邊界,提供結構支撐。
關鍵詞四:
與世隔絕的神廟
神廟供奉著神靈雕像。多建在偏遠的地方。普通人很少進入。選址偏遠,多為東西朝向。
關鍵詞五:
比例
古希臘建築的平面與立面都遵循嚴格的比例系統。
柱式的選取和大小決定了所有建築構件的尺寸與比例。
代表帕特農神廟:
①臺基與額枋四邊的邊線均被處理成略微向上彎曲的曲線。
②四角的柱子也比其他柱子略粗;
③所有柱子都有微凸的收分線。而這些處理都是用來修正完全平行的束狀物給人眼造成的錯覺,為建築注入情感與活力。
關鍵詞六:
雕刻
作為裝飾,在神廟的隴間板、簷壁、山牆裡存在著大量的雕刻:①在神廟內也有單獨的雕像;②山牆也有單獨的山尖飾。帕特農神廟簷壁上傑出的雕刻:希臘與巨人之間的戰爭」可以說達到雕刻藝術的巔峰。
菲狄亞斯負責建築物上的大量雕塑創作:
有山花上的群雕,半人馬還有著名的聖堂牆外側簷壁上雕刻的節日慶典等。
本期小貼士:關於古希臘建築大家想必大致了解了。可以在小夥伴面前裝裝文化人了。
通常咱們經常說古希臘古羅馬的,那麼古羅馬建築又是什麼風格的呢,且聽下次分解。
總結:這就是今天的一粒米分享,後續將持續更新,記得添加關注,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