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摸摸頭的 ELLEMEN睿士
在一個陽光明媚的午後,帶上心愛的釣竿和小馬扎來到河邊(或者任意一個水溝),悠悠坐下,拋竿打窩,神遊天外,靜靜地等待一條魚上鉤。
在這個過程中,沒有工作,沒有老闆,沒有老婆孩子,沒有還不完的貸款,只有他,他的魚竿,和那條素未謀面的魚。
它咬鉤的那一瞬間,他老鹿亂撞,腎上激素洶湧。
啊~這莫不就是戀愛的滋味?
無論每天黑夜,每條小河邊都能憑空長出一群釣魚的中(青)年男子。
痴迷釣魚,是廣大男人人到中年後不約而同的歸宿,哪怕貝克漢姆也不例外。可以說開始在淘寶刷釣魚裝備,就是當代男人拉響中年危機的警報。
至於男人們為什麼那麼喜歡釣魚,這個問題仍長年位列世界未解之謎之一。
在開始釣魚前,男人們往往也難以理解那些不眠不休的釣魚佬,但是當他釣上人生第一條魚,對不起,上癮了。一位直男網友形容,「大魚上鉤那一刻,就是自摸清一色一條龍的感覺。」
被釣上的魚甩了一耳刮子也很開心
而在一個男人沒迷上釣魚之前,你也永遠不知道原來他還有多大的潛能未經開發。
譬如戒賭戒毒。
博主@組織二號頭目 分享了自己一個朋友的故事(是否「無中生友」有待考證哈),「年輕時不知道幹啥賺到了錢,他說他一輩子毀在兩件事上,賭博和吸毒,後來開始釣魚了,沉迷釣魚不能自拔,覺得沒時間也沒興趣去幹那兩件事,獲得了新生。」
不釣魚是不存在的,哪怕掛水也要釣
譬如不吃不喝,進入辟穀狀態,帶兩饅頭就能在水邊蹲一夜。
颳風下雪不過是小case,「獨釣寒江雪」的詩背過沒?
幫釣魚的客人送外賣,結果自己手癢了:
譬如瘋狂燒錢買魚竿。魚塘釣厭了就想去河釣湖釣,河釣湖釣也厭倦了,又手癢想要去海釣。既然要海釣,那麼順便升級下裝備吧。
根據相關報導,河北滄州的一個缺水小村靠著賣釣魚竿成功脫貧致富奔小康,全村一年賣出70萬根魚竿,可以說,中國男人們的錢包養活了大半個農村。
再譬如一不小心就上了社會新聞版頭條。在知名幽默媒體1818黃金眼搜索「釣魚」,我們可以得到如下堪比洋蔥新聞的新聞標題:
男子借寶馬M3試駕車去釣魚開進河
杭州男子有三套房和一家店,偷走爆款魚竿稱在過家家
男子半夜釣魚,魚沒釣到反而摔成骨折
兩男子釣魚毫無收穫,購買16瓶農藥毒魚被拘
……
真·用生命釣魚
但對他們的伴侶來說,這群男人就顯得很詭異了。
當一個男人突然迷上釣魚,早出晚歸,每次回來都春風滿面——難不成他看上了釣魚大爺?
今年年初疫情期間,一女子舉報丈夫不惜冒著生命危險外出釣魚,「比上班還起勁」,最終警方一舉將在河邊釣魚的一眾男子抓獲。
這位妻子可能代表了廣大女性最真實の疑惑:釣魚?就這?值得男人們這麼痴迷?
為此女性網友們紛紛在直男之家,虎撲論壇上真誠發問:男生是不是都很喜歡釣魚?真的這麼有吸引力?為什麼男生釣魚時,能一動不動一整天???
釣魚這個愛好,從小就在男人心裡紮下了根
有吸引力到即便是難得的二人世界,他們也絕不用來為愛鼓掌,而是尋找身邊的每一處水源來上一竿:
一位知乎網友總結出了自己釣魚佬丈夫的套路,「如果有什麼苦力活讓他幹,他不拖延不抱怨還不用我搭把手並且會說各種土味情話,那麼他晚上肯定是想去夜釣。」
一些釣魚自媒體則開始給女人們洗腦「嫁給釣魚愛好者的8大好處」,其中包括一條:釣魚人沒有什麼不良的癖好,什麼打麻將、進夜店、撩妹子,都不存在的,一心一意只對釣魚和家庭情有獨鍾。
按理說釣魚佬的確是世界上最不會出軌的男人之一,比起出軌,在河邊釣魚這件事對他們來說更激發腎上腺素。更何況,泡妞?哪有錢泡妞?你知道釣魚這件事情多費錢嗎?
只是他們仍然時不時面臨被分手的慘痛局面。
為了避免這種情況,他們絞盡腦汁想出了一個損招:帶女友一起去釣魚!根據相關統計表明,釣魚愛好者中,男人佔了99%,剩下1%的女人大多是去陪男友老公的。
本以為可以藉此增加相處機會,沒想到男人們釣魚是如此投入,已經到了物我兩忘,天人合一的境界,以至於女友啥時候掉河裡了,他們都沒發現……
俗話說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釣魚的男人一多,圈子文化也就開始講究起來了,每個圈子必備的鄙視鏈當然不會缺席。
在釣魚圈,水滴鄙視紡車,紡車鄙視手竿,手竿鄙視海竿,海竿鄙視一切不用竿子的釣魚,比如土炮、手線、霸王捆、錨鉤,然後以上這些人再共同鄙視電魚網魚的。
因此釣魚佬們的裝備也一再升級,從竹竿掛魚線,再到把家裡的車從皇冠換成柴油h5,空間碩大的後備箱裡塞滿了各種花樣齊全的釣魚裝備。
但是要說到釣魚圈最富盛名的圈子,還是非釣魚吧莫屬。在人才濟濟的釣魚吧,大家除了釣不起來魚,其它啥都會。
而釣魚老哥們釣到的物種,也是除了魚啥都有:
最常見的,還是釣到蛇:
現在基本上蛇的品種,釣魚吧的老哥們都已經認全了,甚至有人提議將釣魚吧改名「蛇吧」。
至於釣到鞋子,釣到槍,在釣魚老哥們眼中都不是個事兒,他們甚至還能順便救個人。
有誤入的網友不禁發出呼喚:求你們了討論一下釣魚技術吧,別天天不是蛇就是救人什麼的。
但釣魚佬們偏不,他們甚至在釣魚吧搞起了「博物雜誌」,任何你不知道的物種,去釣魚吧問問,總有意想不到的驚喜。
生物老師也解答不了的問題,釣魚佬全都懂。
在釣魚吧逛完一圈,相信你也和我們一樣有很多問號,其中最大的一個可能是:這些除了釣魚啥都會的釣魚佬們,是真的喜歡釣魚嗎??
愛釣魚的男人,都是姜太公轉世。比起釣不釣得到魚,他們更享受釣魚的過程——那種浮標點動後中魚的快感,就像全身觸電一般酥酥麻麻,誰能戒得掉?
愛釣魚的男人未必愛吃魚,但他身邊一定有一群已經快吃膩了魚的親戚朋友。
對於千辛萬苦釣上來的魚,他們要麼在回家路上送掉,要麼放生。真的想吃魚,去菜市場買現成的不就好了?自己殺魚多麻煩?
「最早我以為釣魚的樂趣是上魚,後來發現魚上多了摘魚好累,動不動就弄的一手腥,釣回來的魚還要殺,現在發現真正的樂趣就是以釣魚為名在水邊享受獨處的時光,弄套隨身茶具和小電扇,眯一覺可舒服了。」網友@午後狂睡 在微博上分享了自己釣魚的心路歷程。
如他所言,釣魚其實就是變相的下班後車內獨處時光,只不過你眼前不是漆黑一片的停車庫,而是鳥語花香風和日麗的大自然美景,而釣魚只是他們的保護色。
當男人們釣魚時,他們的大腦活動趨近於零,literally的賢者時間。
高曉松最近打趣說自己如今終於解開了老爸要釣魚不要娃的心結,「原來他不是不喜歡我,是不喜歡這個世界。」
不過,釣魚也只是中年男人三大愛好之一,另外兩項盤串和喝茶也是同理,當中年男人們在做這些事情時,都能獲得短暫的inner peace與卑微的快樂。
這些愛好沒有太高的門檻,只要你有錢,願意砸錢,就能在圈子裡混到上流階層,因此某種程度上也成了一種身份的象徵。
那些玩機車的,品雪茄的,收藏手錶的,玩攝影燒設備的,倒騰古董字畫工藝品的,嚯,家裡沒個幾套房誰敢把錢這樣燒?
在這一點上,全世界男人們都達到了統一。在日本,不少中年男人痴迷於火車模型,這些看上去似乎是《鐵膽火車俠》的玩具非常燒錢,但是仍然吸引了一大批為之狂熱的男人們。當火車在鐵軌上行駛起來的時候,他們感受到自己的生命之火也熊熊燃燒。
這裡面自然有消費主義的洗腦——就像每個女人都覺得自己缺一根口紅,每個男人也覺得自己缺一根釣竿/一串手串/一臺高端相機/一塊機械錶……
也有圈子文化的影響。釣魚佬們齊聚釣魚吧,不求學會怎樣釣魚,求的就是一個身份認同感。
但更多的,還是求一份心靈大保健。
釣魚時,他們只享受魚咬鉤的瞬間,那種無論歲月流逝世界仍然在自己掌控之間的感覺,至於最後這條魚是放了還是送了,哪裡還那麼重要呢?
就像這篇《新概念》課文所說:
「I'm not really interested in fishing. I am only interested in sitting in a boat and doing nothing at all!」(我其實對釣魚並不真的感興趣,我只是喜歡就那麼坐在船裡放空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