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患者出院正逢50歲生日 醫生護士送上驚喜慶祝新生

2020-11-24 浙江在線

2020-09-18 11:34 |浙江新聞客戶端 |記者 鄭文 通訊員 宋黎勝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9月17日中午,大雨滂沱,涼風陣陣,浙江省人民醫院血液病科病房裡瀰漫著一股溫情。當白血病患者曾女士(化名)從移植艙出來,醫生護士送上鮮花蛋糕,唱起生日歌,她驚喜又感動,眼睛頓時溼潤。

當天,是曾女士重獲新生的日子,歷經千辛萬苦、生死考驗,終於離開移植艙踏上歸程,9月17日恰又是她50周歲的生日。  

醫生護士迎接患者出移植艙

曾女士平時身體健康狀況尚可,今年一月,平靜的生活被突如其來的惡疾所打破。她莫名其妙發熱,且難以退去,當地醫院根據她的有關症狀及檢查報告,完善骨髓常規等檢查後得出結果,曾女士被確診為急性髓系白血病。

這是一種高危的白血病,預示曾女士治療之路不平坦。曾女士前期化療及移植後一段時間一波三折,險象環生。經過反覆多次化療,至第4療程化療後卻出現疾病復發,醫生再次予鞏固化療2療程,總算完成全部化療。

8月8日,她入住浙江省人民醫院血液病科病房,接受造血幹細胞移植。根據曾女士嚴重複雜的病情,在血液病科主任、主任醫師藍建平指導下,副主任醫師王曉剛、主治醫師宋曉露等全力以赴,積極制定移植方案及相關應對措施。幸運的是,曾女士與其姐姐配型全相合,8月中旬實施移植方案,8下旬其胞姐所捐幹細胞回輸給曾女士。

然而,移植後曾女士出現低細胞期血小板低下,反覆嘔血、黑便等,醫生立即予輸注血小板,止血等一系列對症處理後,幫她涉過一道道險關,情況慢慢好轉。移植20多天後,複查骨髓常規提示已緩解,完全植入。醫生根據病情,將她離(移植)艙出院日子定在9月17日。

主任護士長與患者一起切蛋糕與大家共享

曾女士在醫務人員目送下出院。史俊 攝

前幾天,醫生護士無意中了解到,曾女士離艙出院的日子恰好是她生日,便產生為曾女士慶祝生日的想法。當天中午12時許,在藍建平主任與病房護士長華麗群帶領下,眾多醫護人員為將離院的曾女士送上鮮花與精美的蛋糕,希望她堅定信心,開心過好每一天。

面對醫務人員的深情厚誼,曾女士動情地說,「與死神幾經拼搏,是醫務人員仁心仁術使我有機會走到今天,我會永遠記住這個難忘的生日!」

1600400076000

相關焦點

  • 83歲患者過生日,聊城東昌府區中醫院護士準備生日蛋糕
    「祝你生日快樂,祝你生日快樂……」12月29日,天氣寒冷,但聊城市東昌府區中醫院的ICU(重症醫學科)裡格外溫暖,響起了陣陣歡笑聲。原來ICU的醫護人員在為83歲的患者楊大爺過生日、唱生日歌,送上生日祝福,楊大爺的臉上樂開了花。
  • 41歲女商人武漢歸來被隔離…… 漯河首例「新冠」患者治癒出院!
    「感謝黨和政府,也感謝舞陽縣人民醫院這段時間的照顧,讓我能夠痊癒出院。」2月5日上午,在漯河市舞陽縣人民醫院,漯河市首例確診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李小豔(化名)治癒出院,雖然戴著口罩,但還是能感覺到喜悅之情躍然於她的臉上。
  • 護士陪檢做了護工的工作 陪檢服務讓患者心裡更有底
    那天,她陪著82歲的患者劉奶奶一起去做檢查。劉奶奶是因為「納呆」住院治療的。「納呆」是中醫術語,也就是胃口不好,吃飯太少。同時,老人還有心功能不全等情況。到底是什麼原因引起的老人食欲不振、進食減少,需要做幾項檢查明確。檢查單子下來了,董碩送老人去做檢查。從病房到檢查室要走一會兒,一路上她陪老人聊天,「平時也沒有太多時間聊家常,這一路上,我才知道老人是自己一個人生活。」
  • 北京首例脫離ECMO新冠患者出院
    5月13日,北京首例成功脫離體外人工膜肺(ECMO)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從北京地壇醫院出院。出院當天,79歲的康復患者馬奶奶及家屬向醫護人員送上鮮花,表達感謝。我一定爭取再活20年,100歲,101歲,102歲。」據醫生介紹,馬奶奶從2月5日入院,病情一度非常嚴重,2月9日晚,她的情況再次危急,北京地壇醫院重症醫學科主任劉景院率領團隊為老人安裝ECMO,開啟生命保衛戰。劉景院介紹,ECMO支持過程實際上一直是在「走鋼絲」,要各種各樣的平衡。比如說大量的血液引出來需要抗凝,如果抗凝的劑量偏大又容易出血,要不斷的去找平衡。
  • 大爺大媽,生日快樂!給60歲患者集體過生日,他們堅持了5年!
    原來,醫護人員正在為60歲以上的住院老人過集體生日,這也是該中心連續5年來,一直堅持不懈的一個善舉。活動開始前,醫護人員將老人們從病房扶到活動室,人到齊後,醫護人員給老人們送上祝福話語和生日快樂祝福聲,與此同時,醫護人員還為老人們精心準備了生日蛋糕、水果,餅乾,瓜子。老人集體過生日「大家好,人到齊沒有,到齊了就開始切蛋糕嘍!」
  • 藍天綠地大象企鵝,這個醫院的白血病孩子住進了「動物森林」
    1月7日,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主病房大樓血液病醫學中心,9歲的甜甜(化名)做完治療後回到病房。藍天綠地還有掛著相機的小動物「我的床邊是小象,他的床邊是小企鵝!」比起血液病醫學中心的其他病房,甜甜和小夥伴們住的兒童病房,更像是一個動物樂園。
  • 新發地相關疫情首例治癒患者出院:所幸家人都沒有感染
    今天上午,新發地相關疫情確診患者中的第一例治癒患者出院了!患者,老何,今年56歲,北京人,家住西城區。今年6月11日,北京市在時隔56天後再次報告了本地確診病例,首例確診患者是西城居民唐先生,網民都稱呼首例確診患者為「西城大爺」。今天,第一個出院的治癒患者老何剛好也是「西城大爺」,還比首個確診的「西城大爺」唐先生要年長几歲。
  • 古天樂50歲生日,31歲女星送上蛋糕祝福,滿臉喜悅之情
    前言: 在生日到來之際,相信各位小夥伴們應該也都會用不同的方式,來為自己的生日祝福。有的人會在家中好好的聚餐,有的人會邀請好友們一同慶祝。當然,每一個人的方式都是不同的。在近期,古天樂就迎來了50歲的生日,再次備受粉絲們矚目。
  • 千年一遇對稱日過生日 隔離病區兩代醫護人許願
    90後的護士王步珍坦言,第一次沒有家人和朋友一起過生日,也是第一次在隔離病房裡過生日。王步珍說,儘管沒有家人的陪伴,但和戰友們一起點上生日蠟燭,閉上眼睛許下心願,在戰友的祝福下,生日也非常有意義,終身難忘!  1990年出生的王步珍在2010年到鹽城市第二人民醫院參加工作,馬上就是第10個年頭。
  • 前後50年,7次腹部手術,78歲老太康復出院迎新年!
    「我以為都要見不著我的老媽媽了,7次手術後還能健康出院,這已經是奇蹟了。」年近花甲的小女兒滿懷欣喜地說。12月30日上午,東莞市南城醫院為78歲的趙老太太舉辦了一個簡短而又隆重的出院儀式。鮮為人知的是,在這個簡短的出院儀式背後,有著溫情而又驚心動魄的故事。
  • 患者:醫生,今天你生日,千萬別給我做手術!醫生:這是什麼玄學?
    什麼潛規則:醫生生日不宜做手術?患者:「醫生,今天你生日,行行好,千萬別給我做手術!」醫生疑惑:「這是什麼玄學?」那究竟是什麼「玄學」呢?我們一起來一探究竟——2020年12月,《英國醫學雜誌》上曾發表了這樣一篇文章——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實施手術的術後死亡率的臨床觀察表明醫生生日當天做手術的術後死亡率明顯高於其他時間。這一結論的發布,不禁讓人紛紛感嘆:看來做手術不僅僅要翻黃曆,還得去打聽打聽好主刀醫生的生辰八字,以免犯衝。
  • 「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有看到過醫生和護士的眼睛!」
    「說星星很亮的人,是因為沒有看到過醫生和護士的眼睛!」大象新聞記者 閆騰騰1月26日晚,5家醫院的137名醫護人員組成河南首批醫療隊馳援武漢,當時正是新冠肺炎疫情最為肆虐的時期,對於醫療隊的每一個人來說,都是極大的考驗。
  • TVB視帝43歲生日獲老婆送上驚喜
    本文編輯劇透社:小彤未經授權嚴禁轉載,發現抄襲者將進行全網投訴昨日(14日)是香港藝人陳展鵬43歲生日的日子,雖然現階段的他正在為新劇《逆天奇案》密鑼緊鼓地拍攝當中,工作繁忙之餘當然也是不能忘了要慶祝一下自己生日這樣的大日子啦,所以在劇組拍攝的陳展鵬就獲得了同場演員一起為他準備的生日驚喜
  • 美國醫生在生日當天動手術,患者死亡率更高?
    【環球時報報導記者 方晴】據日本時事通訊社13日報導,由日本慶應義塾大學與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等高校共同組成的研究團隊分析美國醫療數據後發現,在外科醫生生日當天動手術的患者,術後死亡率比在其他日子接受手術的患者高。影響醫生手術注意力的因素有很多,研究團隊將目光聚焦在想要儘快結束手術的「生日」上。
  • 一線戰「疫」日記丨我在防護服上畫了個生日蛋糕
    今天上的是早班,我坐上去金銀潭醫院的班車。一路上迎著朝霞,心情愉快,因為我們在重症病房抗疫連連告捷,順利轉戰普通病房。今天又是我母親74歲的生日,我要第一個給她送上生日祝福。一路上,母親對我的點滴付出湧入腦海。這麼多年來,我結了婚,有了兩個孩子,是母親始終給我和我的小家無微不至的照顧。出徵武漢前一天,正好是我35歲生日。
  • 兩護士病床上撿到9800元 出院病人硬說"沒丟錢"
    前天下午4點多,第三軍醫大學西南醫院胸心外科護士長夏梅望著桌子上的一疊錢,犯愁了。   驚訝   收拾病房發現一疊錢   前天下午2點左右,西南醫院胸心外科病房裡,護士張雨婷和蔣園園,重複著和往常一樣的工作:給出院病人的病床換床單。
  • 護士金琪:想找個2月29日和兒子同天生日的山區孩子,結對成長
    浙江省第四批援鄂醫療隊成員,護士金琪的兒子李李,出生在一個特殊的日子裡,2008年2月29日。2008年是4年一次的奧運年,2月29日又是4年一次的閏日,他每4年才過一次的「大生日」向來是重要的家庭紀念日。但2020年2月29日,李李出生後的第3個生日,正在武漢支援抗疫的金琪無法陪在兒子身邊,只能提前準備了小驚喜,在一線的ICU為他「雲」慶祝。
  • 馳援日記|出院前,患者一定要再見這位廣東醫療隊護士
    輕輕敲開病房的門,30床患者段叔叔一眼就認出了他,激動地說:「我終於盼到你來了!」段叔叔心心念念的他,正是廣東省中醫院援助湖北醫療隊隊員,廣東省中醫院大德路總院重症醫學科護士陳名桂。由於工作調整,這幾天陳名桂不用進入隔離病區,而是在外面辦公室整理資料。
  • 左小腿被鋼絲割斷,醫生妙手接上,半年後可以下地行走了……
    前不久才從該科康復出院的患者劉先生,專程送來了一面錦旗,以表達醫生對自己斷肢再植手術成功的感謝之情。一場意外導致左小腿完全離斷 情況十分危急!36 歲的劉先生是湖北襄陽人,2020 年 4 月,來到貴州省安順市工地上務工。2020 年 6 月,在工地務工時,不慎被鋼絲割斷左小腿,陪同的工友抱著斷離的左腳,將劉先生送往貴州華夏骨科醫院急救。
  • 寧陵醫生萬玉柱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將救治武漢一名白血病男童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陳海峰 通訊員 閆佔廷8月6日上午,在省人民醫院造血幹細胞移植病區病床上,經過4個多小時的採集,寧陵縣愛心醫生萬玉柱捐獻出150毫升造血幹細胞,給武漢一名11歲男孩帶來了第二次「生命」,成為了寧陵縣第7例、商丘市第29例、河南省第886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