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養生學面診認為,面部能反射臟腑的功能狀態,通常來說,面頰部屬肺肝(左屬肝,右屬肺),額部屬心,鼻周屬胃,口周屬脾,下頜屬腎。如果面部長痘,有可能就是相應的臟腑功能出現失調,或者多臟腑的功能出現失衡。
網絡上流傳著面部不同部位長痘能告訴你哪裡生病了的帖子,很多網友懷疑這種說法到底有沒有依據?其實按照中醫學理論來說,這種說法是有根據的。中醫學面診當中認為,面部能夠反射臟腑的功能狀態,通常來說,面頰部屬肺肝(左屬肝,右屬肺),額部屬心,鼻周屬胃,口周屬脾,下頜屬腎。如果面部長痘,有可能就是相應的臟腑功能出現失調,或者多臟腑的功能出現失衡。因此,痘痘出現在不同的部位,要用不同的方法調理身體,才能從根本上取得「戰痘」勝利。
春夏季節更易長痘
從季節來說,春夏季一般比秋冬季更容易長痘。因為春夏氣溫升高,容易產生溼熱盛、肝火旺等症狀,而面部長痘(痤瘡)正是由於臟腑功能失和,導致的毒火內熾,久蘊不解,最後凝滯於面部形成的。傳統中醫學認為,「血毒由五臟蘊熱,注入血脈,與血搏擊,致使血液不清,混濁,從而使皮膚滋生病狀」。
換句話說,治癒皮膚病的關鍵在於去除「血毒」。因此首先要以內調外養的形式來治療,通過中醫師對症開中藥熬水,可有效清血解毒、消腫止癢。此外,對於長痘痘的人,面部的清潔非常重要,建議平時只用溫水洗臉。對於皮膚油性較大、在油膩溫度較高環境中工作或經常鍛鍊的人,可適當增加洗臉的次數,外出回家後應該及時清潔面部。
面部痤瘡的患者最好不要用粉底遮瑕,遮瑕類的化妝品很容易堵塞毛孔使暗瘡加重。出現的痤瘡最好不要自己處理,更不要用手去擠壓,以免引起化膿、發炎、疤痕和色素沉著。下面我們一志來看看面部不同部位長痘,是哪個臟腑出現問題。
額頭長痘,先養心
額頭屬心,思慮過度、勞心傷神的人容易心火過旺,對應在臉上,額頭就容易長痘。這樣的人一般常伴有入睡困難、多夢、失眠、心煩等問題。因此額頭易長痘的人應以養心為先。
中醫支招:可以用蓮心泡茶飲,吃些保心養顏的食物如茯苓、堅果、黃豆、黑芝麻、小棗、蓮子,還應特別注意睡眠。
鼻周長痘,降胃火
鼻周屬胃,鼻子周圍是醫學上認為的「危險的三角區」,其出現痘痘一般是胃火旺盛等表現。鼻子周圍出現痘痘應該特別注意不要擠壓,因為此處神經等分布集中,防止出現感染等症狀。
中醫支招:此類患者可以多飲普洱茶,多吃些綠豆、絲瓜等食物,要注重調理腸胃,保持大便通暢。
好文推薦:
快來測測一下:看您是否需要補血>>>
中醫教你如何從「人中」探索健康>>>
中醫經絡按摩 讓性感美臀不再是夢>>>
常按幾個穴 讓你性愛更活力>>>
補腎8+2 人人都能做的方法>>>
傷不起!夏天最傷腳的6類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