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功夫遭外國拳師質疑:只能在成龍電影中回味

2021-01-15 搜狐網

  第九屆少林武術節在登封舉行,千年古剎少林寺以「九和天下」的大禮迎接海內外賓朋,5萬名少林弟子展示了「少林七十二絕技」,鐵臂功、金鐘罩、鐵布衫、鐵砂掌、硃砂掌、鷹爪功等功夫一一亮相,這場以表演為主題的功夫秀讓人眼花繚亂。長久以來,武俠世界中的英雄形象早已深入人心,然而,在走入現實世界之後,中國功夫威力究竟幾何?

  長江大俠呂紫劍的逝世引起了世人的關注,據傳,20世紀30年代,呂紫劍因在上海抵制日本商船,接受日本著名武士、浪人首領三井秀夫的挑戰獲勝,並利用自己的勢力把洋人的輪船趕出長江的勢力範圍,被稱為長江大俠,圍繞他的傳說還包括曾經一拳打死美國名將馬歇爾的副官.....這位曾比肩霍元甲的老人亦如影視劇中的英雄人物一樣充滿了傳奇的色彩。

  中國功夫也被稱為中國武術,它一直是我們心中一個神話般的技能,曾經熱播的《霍元甲》、《少林寺》等影視劇作曾經讓多少國人為之熱血沸騰,而眾多經典著作中的英雄俠客飛簷走壁,揚善懲惡的形象也深深影響了幾代人,而現實當中,諸如神技一般的中國功夫究竟威力幾何?這一問題也同樣困惑了許多人。

  「少林第一武僧」一龍給出了一個讓我們較為失望的答案。2012年4月3日,武林風第六屆中日對抗賽男子75公斤級比賽中,武僧一龍慘敗於內山政人。這場中日間的對抗以不同於傳統影視劇的結果引發了輿論的熱議。

  在負於內山政人之前,一龍於2010年被美國警察一拳秒殺,只一記西式左擺拳,一龍就在第44秒仰面朝天倒在地上,輸掉了轟動拉斯維加斯的擂臺賽。大概出於對一龍實力的自信,中方主持人在賽前把他吹的玄乎其玄,用「神秘」和「可怕」的說辭尤嫌不夠,還插演了一龍主演的短片說要「向美國人展示實戰功夫」。最後,中方主持人還莫名其妙地添了一句「已被一龍的內力震傷」。結果幾分鐘後這些炒作就變成搞笑和滑稽。

  真實的武術和武林到底是什麼樣子,始終迷霧重重。如今,一龍的失利,再次刺激了國民這方面的神經。對此河南大學的一位專家評價到,將一龍個人的失敗與中國武術的興衰聯繫起來,沒有道理。少林寺外聯處負責人說,少林寺的功夫好手多得是,但他們都是在潛心修煉,不會露面。事實真是如此嗎?

  中國功夫到底有多厲害?既然中國武術的競技水平在國際上並不落下風,為什麼在諸如UFC、PIRDE、K―1等國際頂級的搏擊賽事上,見不到中國選手的影子?

  在近幾年,散打所代表的中國功夫在與泰拳的對抗中,往往都是以中國散打大比分贏下比賽告終。「雙方研究規則,泰拳可以用肘膝,我們可以用摔法,做好針對性練習,贏面比較大。」近幾年的中泰對抗賽,中國散打的成績受到了不少武術愛好者的質疑。人們在有限的中泰對抗錄像中,以及各種中泰對抗賽中國散打大獲全勝的消息中,對泰拳手的來歷及資質並沒有多少了解。

  其實,中國功夫與泰拳的較量一直在進行著。目前可以查到的資料顯示,從1921年開始,中國功夫就在向泰拳發起攻擊。但除了1922年,由流亡泰國,本有武功,並拜華裔泰拳宗師為師的李德與泰拳手打平之外,其餘皆遭慘敗。而1958年至上世紀80年代,由香港和臺灣組織的數次中國功夫與泰拳的比賽,也僅有一場平局,其餘都告失敗,而且敗得相當慘,最短的一局僅堅持了20秒。

  相對來講,為眾多搏擊愛好者所熟知的泰拳王播求與中國散打冠軍孫濤的對抗,更像一次上規格的對決。在這次比賽中,播求很順利地拿下了孫濤。這個結局似乎並不是那麼令人難以接受---從雙方的簡歷可以看出,作為職業泰拳手,播求在日本最知名的站立綜合搏擊賽事K-1上風靡全球,其成績是170戰,155勝;而作為中國體制內的運動員,孫濤的比賽次數只有24戰。

  功夫,冷兵器時代的一種攻擊方式,在現代成為一種體育運動,寬泛點講,摔跤、散打、自由搏擊、拳擊等都是屬於功夫的,但是「功夫」作為漢語中特有的詞彙,顯然具有民族性,如果加上定語說「中國功夫」,更是專指了,中國功夫除了是一種體育運動以外,更有豐富的民族文化內涵。通過媒體,我們看到中國功夫在世界上走紅,不但在比賽中中國功夫所向披靡,另外,中國功夫的武館開到世界各地,更多老外趨之若騖,而在少林寺,也有不少洋人前來拜師學藝。

  從打法上看,傳統武術在攻防技術中摻雜了大量象徵性動作和門派儀式動作。這些動作與技擊無關。從功法上看,傳統武術仍保留著很原始、低效的操習。

  中國武術所說的套路,沒有戰術,只講形式,純是一種「演舞」。雙方交手時不能自由動作和攻擊,所以說它是一種幻想,是一種只能滿足自己的一種產物也不為過。按這樣練下去,你越練套路,對戰術就越成了問題,結果會自招其害,自找滅亡。

  中國到了明清時代,由於殺伐徵戰減少,一些武術就開始成為徒有其表的套路,成為江湖人士謀生的手段。早期徵戰時期當時的武風都是注重實戰,你學花架子武功等於自己找死!

  中國功夫摻雜了大量象徵性動作和門派儀式動作,從功法上看,傳統武術仍保留著很原始、低效的操習,與其說是增長格鬥實力,倒不如說是在祈禱、苦行和磨鍊耐心。

  就算是江湖人稱「鐵羅漢」的胡瓊,擅長硬功特技50餘種、武術套路30餘種,拿手絕技有電鑽鑽人體、頭彎鋼板、頭撞石碑、身斷木棍、鋼槍刺喉、後項碎石、腹臥鋼叉、飛針穿玻璃等等。他當街表演的各種絕活足以嚇傻普通人,但如果換成真正的實戰,有多大的勝算恐怕他自己也不清楚。

  民間武術更是沒有多少經過對抗訓練,一上擂臺就「不管練習什麼拳,最後都成了王八拳」。對抗起來根本沒有反應,挨上兩下就不打了。「有一位練習八卦掌的,比賽開始了,他還在那轉圈子,被我們的隊員追上去,踢了兩腳,就不打了。」梅惠志說。那一次,最后冠軍都被體校隊員拿下。賽場上有扮成武松模樣的,還有和尚、老道比賽前表演,架勢挺嚇人。有人一掌把木板中的鐵釘子拍了出來,可一上臺打擂,那人只挨了一腳,自己就跳下擂臺了。

  中國武術最大的騙局就是具有所謂的「技擊性」。雖然傳統武術有些技法還是包含著較高的技擊性和潛在技擊性,但專家肯定,當今中國武術在整體上極度缺乏技擊性。以全球格鬥界的戰略眼光看,可以說已喪失了技擊的競爭能力。今天的傳統拳術與學院武術一樣以套路為主,並混入了冒充古拳法的套路新作品。而套路與籃球、遊泳、登山一樣只是提高運動素質的鍛鍊方式,卻不針對格鬥需要,特意發展那些直接專用于格鬥的素質和技術,從根本上說稱不上是技擊訓練。

  學武也要根據自己的立場選擇武術派別,如果你強調格鬥性,就選擇殺傷力打的硬功夫;如果你強調修身養性,就選擇對身體有好處的太極拳之類;如果你希望功夫簡單易學容易上手,就選擇招式簡單的,諸如拳擊;如果你希望學習複雜但是連成威力很大的,你可以選擇對身體要求高,訓練時間長的,甚至可以練習需要練氣功的武術。

  各國的特警隊的訓練中幾乎都有柔道,空手道,截拳道,泰拳的訓練科目,卻從來沒見哪個國家的特警隊學習中華武術和氣功的。

  練習功夫的原因是當時中國武術套路表演走向了世界,並獲得國際好評,影響力越來越大。許多外國的武術愛好者來到中國,都想與「中國功夫」較量較量。尤其是李連杰主演的電影《少林寺》上映之後,中國功夫實戰能力如何,成為一個亟待證明的焦點。

  中國的電影能夠在國際上立足很大程度上都是依賴於動作片,但電影永遠是高於生活的藝術。比如《臥虎藏龍》裡的李慕白可以輕鬆飛起五層樓高,《功夫》裡的周星馳一招「如來神掌」可以推枯拉朽的摧毀一切。換成武林真正的高手我想也達不到如此之境界。圖為周星馳電影《功夫》劇照。

  從文化角度講,外國人對待中國功夫以及它背後的文化內涵,恐怕更多地是出於一種獵奇的心態。雖然中國人可憑藉中國功夫打進好萊塢,但是中國的功夫文化絕對不可能贏過好萊塢的電影文化。

  一些影視劇裡中國的民族英雄兼中國功夫高手一腳踢碎「東亞病夫」匾額的情節,在中國人的心靈裡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記,也形成了一種獨特的民族心理模式,我們背負著屈辱的歷史,我們也急切地想通過各種方式,洗刷這段屈辱。於是我們為創造「世界第一」發狂,為奧運會上每一塊金牌歡呼,為每一次中國人的勝利吶喊,太多的時候,我們泛濫的情感已經超越了正常的喜悅,成為宣洩。宣洩似乎也無可厚非,但是不能淹沒理性。

  一個專業散打選手,一般從12歲開始接受系統訓練專業,18歲開始參加成年比賽,已經接受6年以上專業訓練,每周都是大訓練量,大對抗性,和無數選手過過招。如果他們有幾個月不練,狀態立馬大為下降。

  而專業散打,拳擊選手經過至少長達5,6年的練習,一般實戰經驗豐富,尤其抗擊打能力和攻擊力都很強。散打教練說,現役重量級選手打普通人頭部,最多三拳可以打死或重傷一個人。至於散打由於腿力大於臂力,一腳踢死人也都是很正常。

  這是因為我們採用的是全運會體制,我們的精力沒放在外出競技上面,而要打K―1必須要長時間的競技訓練。」作為國家運動員的中國散打高手並不自由。首先從身份與資質上來講,專業散打隊是行政性的,全運會的體制需要這些運動員全力以赴打好國內的比賽;而在技術實力上,我們的打點打分的比賽體制,並不適應K―1等格鬥項目。參加K―1的拳手都是為了高額獎金,「人家是掙錢來的,打起來很拼命。」

  「其實,最大的問題是教練。」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搏擊手說。國內的全運會體制使得職業教練以及運動員都必須圍著全運會使勁,對於他們來講,根本沒有去國外頂級搏擊賽事交流的必要。而更重要的是「他們輸不起」,這直接關係到他們的根本利益。

  對於武術來說,身體條件也是很重要的。古話說拳怕少壯,身大力不虧,亂拳打死老師傅,都是這個道理。然而中國人的體制卻不適合於高速激烈的對抗性搏擊運動。目前世界拳壇最厲害的高手幾乎都是黑人,為什麼?因為一些黑人的身體素質確實很好,反應快,抗打擊能力強,體力更好,這都是天生的優勢。

  格鬥練習多了,或多或少都有後遺症,甚至會出危險。老一代拳擊手基本都有後遺症,拳王阿里本人也有嚴重的帕金森綜合症,就是腦部被多次重擊以後的結果。

  奧運會的拳擊運動一直不允許職業拳擊手參加,因為職業拳擊手受到的訓練和業餘選手是天壤之別。一個就是為了體驗運動快樂,靠得分和技巧獲勝,一個是完全為了錢,靠擊倒甚至殺了對方獲勝,讓職業選手和業餘選手對戰,本來就是不公平的。

  假如把那些真正的籠鬥高手或拳擊職業選手跟中國武術散打隊員來場比賽的話,那結果將會是慘不忍睹。

  少林寺曾經一度被傳要到香港上市,一時激起了國人的反感,這一行為被詬病為「信仰沾上銅臭味」。如果中國功夫的形象符號變成了股票代碼,今天漲幾毛,明天跌幾分,時不時還被股評家點評一下,實在會令人捧腹,這樣一來,還有什麼神聖可言?

  中國功夫,在披上了表演的外衣後增加了華麗的色彩,然而,剝去了這層外衣站在格鬥場上時卻屢屢顛覆了我們心中的武俠夢。或許,為了中國武術的美好形象能夠保存下去,安分守己點不失為一種更好的選擇。

  「功夫」儼然成了2012年百姓跨年娛樂的主題,而河南衛視2012年12月31日將在北京舉辦的「2012全球功夫盛典」,更是要將功夫跨年推向極致。

  與電影中威風八面的中國功夫相比,現實中的中國功夫卻面臨嚴酷挑戰,風光不再。此次,河南衛視宣布要搞功夫跨年,遍邀四大洲高手來華參加「武林風全球功夫盛典」時,中國武術界也是喜憂參半,喜的是第一次有如此「貨真價實」的頂級選手來華參賽,可以有更好的交流機會,中國功夫缺少的就是這樣高水平的實戰檢驗;憂的是幾位享譽世界的搏擊狂人到來,讓中國人捍衛功夫榮耀的難度大增。

  此次駕臨「全球功夫盛典」的「洋拳」選手包括非洲冠軍胡斯・哥路沙、美洲冠軍路易斯・畢歐等,都是身經百戰的洲際冠軍。除此之外,K-1 MAX搏擊大賽首屆冠軍、素有「天王」之稱的克勞斯也有望參加功夫盛典。由於一直以來中國選手在國際頂級賽場上成績不佳,因此從來沒有獲得過與克勞斯這樣頂級搏擊高手對陣的機會。正因為如此,克勞斯也格外狂妄,沒有把中國功夫放在眼裡。他的經紀人就曾在國際權威搏擊雜誌中表示:克勞斯對中國功夫不屑一顧,稱中國功夫只存在歷史書上,自李小龍離開人世,世界搏擊舞臺上已經沒有中國功夫的容身之地,中國人只有在成龍的電影裡去回味。

    點擊查看更多體育新聞

相關焦點

  • 功夫熊貓3首映 成龍周杰倫黃磊集體變萌俠
    成龍的國語配音遭調侃,「我要早(找)我的鵝(兒)子」港普方言版的經典臺詞笑翻全場。成龍、張國立與黃磊三位嘉賓在首映禮現場上演「爭風吃醋」的歡樂場面,爆笑演繹了「撞屁股認親」的經典畫面。《功夫熊貓3》首映觀影獲得業界媒體的壓倒性好評,為中國觀眾量身打造的中文版獲贊「寫給中國觀眾的一封家書」。    中美合拍!
  • 盤點:小時候看過的6部「成龍」功夫電影,全看過的都不再年青
    #成龍電影#小時候大家都有一個功夫夢,都看過很多的功夫片,數「成龍」主演的功夫片我認為最經典,盤點成龍的6部經典功夫電影,看過3部以上的都不再年青。《蛇形刁手》---1978年袁和平執導,成龍、袁小田、黃正利主演的電影.講述兩大門派「鷹爪門」和「蛇形門」世代敵對,雙方都想將對方徹底剷除的故事.主要是成龍自創的貓爪和蛇拳的混合功夫擊敗了對手,保護了師父,然後兩人將這套新拳法取名叫"蛇形刁手" 。
  • 有功夫,有熊貓,卻沒有《功夫熊貓》!成龍一針見血揭露真相
    昨日兩會上成龍表示要利用外國人的視角拍中國電影,讓更多外國人知道中國文化。說這話是有初衷的,深深的感慨因為我們有功夫,我們有熊貓,但我們沒有功夫熊貓。這是一個非常耐人尋味的話題,這到底是為什麼呢?電影《功夫熊貓》是一部以中國功夫為主題的美國動作喜劇電影,影片以中國古代為背景,其景觀、布景、服裝以至食物均充滿中國元素,講述了一隻笨拙的熊貓立志成為武林高手的故事。完全把熊貓當成了好萊塢大英雄。
  • 面對質疑成龍很焦慮:別人總說我不能打了很生氣
    先是7月21日,成龍回歸動作喜劇的作品《絕地逃亡》上映,而李連杰領銜主演、改編自中國神話故事的《封神傳奇》也在7月29日與觀眾見面。有意思的是,兩部電影的口碑都很差。  對成龍本人來說,《絕地逃亡》顯然是他的一部宣言式的作品:即使我62歲了,我還是成龍!所以我們在電影裡看到,有過半的時間成龍都在歷險與打鬥。
  • 公共頻道 | 成龍,原來你是這樣的大哥!
    第四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在大同代王府盛大啟幕。前三屆「成龍國際動作電影周」都在上海舉辦,今年首次移師,來到了山西大同。山西公共頻道《看山西》獨家專訪國際影星成龍大哥,帶您走進成龍的電影世界。中國動作電影走出去成龍大哥希望大家知道,真正的動作片出自中國,而不是外國。現在所有國外的動作片,都有中國功夫、中國武術的參與。目前來講,中國動作電影走出去挺難的,老一輩的武打明星已經老去,新的演員只能用替身,真正可以走出去的只有中國特有的文化。
  • 成龍電影全集列表
    原標題:成龍電影全集列表   首頁> 專題> 成龍電影全集列表   成龍電影全集列表  【解說】2月26日,電影《天將雄師》在北京慶功,導演李仁港攜主演成龍、林鵬、王若心等亮相。
  • 滿滿的中國元素,完整的詮釋中國功夫,《功夫熊貓3》影視介紹
    滿滿的中國元素,完整的詮釋中國功夫,《功夫熊貓3》影視介紹這次來給大家介紹一個精品的動漫喜劇電影《功夫熊貓3》,對於《功夫熊貓》系列應該是所以的觀眾,即使是沒有看過也肯定聽說過了的,整部電影的題材是中國功夫,對於這部電影在當時世界上的影響力是非常大的,其中的動畫場景和整體的劇情讓全世界的人體驗到了中國功夫的魅力
  • 《功夫熊貓 》中國首映群星助陣 阿寶終成一代宗師
    18、19日,《功夫熊貓3》在上海舉行了中國首映禮暨新聞發布會,出席嘉賓匯集電影中文版配音黃磊、王志文、周杰倫、肖央、朱珠、王太利、張國立、張紀中、郭子睿、成龍,英文配音演員傑克·布萊克、凱特·哈德森等,現場星光熠熠。《捉妖記》導演許誠毅也特別趕來現場,他自稱「熊貓粉」。「熊貓村」村長成龍則帶領眾村民提前拜年賀喜。   歡喜!
  • 《功夫熊貓》將於明天正式上映 全世界都愛上它
    6月18日,湖北宜昌市解放電影院裡的《功夫熊貓》電影海報旁行人通過。據悉,派拉蒙和夢工廠聯合出品的喜劇動畫電影《功夫熊貓》6月20日起在中國內地影院上映。昨天,《功夫熊貓》在上海國際電影節舉辦了一場特別放映,全場觀眾從頭笑到尾,放映中間還多次響起掌聲。這部製作精良的動畫片將於明天正式上映,它毫無疑問將以沒有紕漏的中國元素和好萊塢式的幽默席捲全國票房。   《功夫熊貓》是繼《花木蘭》之後的第二部中國題材好萊塢動畫大片。不管這算不算中國文化輸出的又一次例證,但毫無疑問的是,全世界都愛上了這只會中國功夫的熊貓阿寶。
  • 「他單骨我雙骨」成龍評價李小龍引熱議!他確實有資格這樣說
    李小龍是七十年代香港最紅的功夫明星,他開創香港功夫電影新風格,一拳一腳,乾淨利落,不像之前的功夫電影那樣,一場格鬥,一招一式的要打上幾百回合。雖然李小龍英年早逝,但他讓「Kung Fu」寫入英語詞典裡,讓更多外國人對中國功夫產生了興趣。
  •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 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 成龍電影全集!
    成龍獲奧斯卡終身成就獎:北京時間9月2日,美國電影藝術與科學學院理事會8月30日晚投票選出了本屆奧斯卡4位終身成就榮譽獎得主,華人巨星成龍榜上有名,而這也是他首次獲得奧斯卡獎!而這也是華人影星首次榮獲此獎項。和他一同獲獎的還有資深電影剪輯師安娜-寇茨(Anne V.
  • 成龍李連杰洪金寶:功夫巨星都不只一個女人,審美標準高度一致
    【李小龍成龍李連杰洪金寶,功夫巨星都不只一個女人,審美標準也一致】 2020年9月11日全國上映的好萊塢大片《花木蘭》,除了劉亦菲和鞏俐,還驚喜了匯集了李連杰甄子丹兩大功夫巨星。這是2002年《英雄》之後,李連杰和甄子丹時隔18年的再度合作。
  • 成龍早期電影,每一部都是經典!
    《精武門》是由羅維執導,成龍、苗可秀參演的動作片。該影片於1976年7月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影片講述了麗兒及師弟小胖,高傑三人重振精武門行走江湖的故事。1973年李小龍猝然暴斃,整個華語影壇都在急切的尋找功夫接班人,羅維將成龍推到了螢光目前,希望他成為李小龍的接班人,而且按照李小龍的電影模式打造了這部《新精武門》。
  • 李連杰參演的經典外國電影
    《龍之吻》由克裡斯·納漢執導,李連杰、布裡吉特·芳達、切基·卡尤等主演的動作電影。講述了一名中國特工受命前往巴黎,幫助當地警察局破獲一個毒品走私集團。誰知,他被隱藏在巴黎警察局內的販毒集團頭子誣陷,遭到警方和黑幫的雙重追殺,武藝高強的中國特工屢屢涉險過關,並與一位女證人聯手挫敗了販毒集團。
  • 成龍和李連杰都是中國頂級武打明星,誰在國際上影響力更大
    ,誰在國際上影響力更大  中國功夫享譽國外,要說現在誰能代表中國武術,當屬李連杰,成龍為代表,兩人為國內功夫巨星,都為中國功夫走向世界作出了貢獻。其實有一種客觀的比較是比較妥的,那就是兩人的經典角色和國內獲獎都不提,就從兩人出演電影說起。
  • 杜拜王子:5億跑車自己捨不得開,卻願意借給偶像成龍拍電影
    ,而且,哈姆丹的品味比較高雅,他喜歡看的電影,不是杜拜電影而是中國電影,在他眼裡,中國電影充滿了文化魅力,讓他沉迷其中,在其中他最感興趣的,還是功夫巨星成龍拍的武俠電影。 他從《醉拳》這部電影中,看到了中國武俠看似雜亂無章卻又圓滿統一的大境界,他從《警察故事》這部電影中,看到會功夫的警察,把刑偵警訓技術和功夫結合起來,真是魅力無窮,讓人感慨不已,
  • 成龍:馬年對我來講是不好的一年 望羊年有好運
    中新網北京2月7日電(唐云云)今日,賀歲電影《天將雄師》首映發布會在北京舉行。  成龍表示,該片除了動作元素之外,還設置了很多巧妙的人物關係,帶給大家很多驚喜。「這部戲花了7年的時間去拍,我們下了很大的功夫。它的角色多、人物多,讓每個角色都有戲是非常難做到的。在這方面,我們處理得有些特別,但又合情合理。」 成龍說。
  • 《李小龍傳奇》開拍 外國演員人數破國產片紀錄
    關錦鵬最近對外宣布要拍攝電影《李小龍》,並請周星馳(周星馳新聞,周星馳說吧)主演,儘管陣容強大,但是曾推出《大宅門》《天下糧倉》《大宋提刑官》等精品劇的製片人俞勝利卻信心十足。「他的電影容量有限,功夫戲是重點,但我們是拍攝一部50集的功夫大戲,除了精彩的功夫展示,李小龍的生活環境、學武之路、情感歷程都會詳細描述,在故事容量上,他根本沒法跟我比。《李小龍傳奇》拍攝出來相當於25部電影。
  • 「孫姑娘」音譯變味,成龍也躺槍
    近期,由湯唯、朱亞文主演的《大明風華》正在湖南衛視熱播,湯唯出道多年,在電影方面實力突出,也累積了很多外籍粉絲,這次「屈尊」演電視劇,很多粉絲四處求資源。作品直接火到油管,成為外籍網友們熱議的電視劇。不過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漢譯英」的過程中,有些中文臺詞直接變了味。
  • 中國是否該抵制電影《功夫熊貓2》?
    3D影片《功夫熊貓2》最近在全球火熱上映。藉助著前一部《功夫熊貓》的成功,《功夫熊貓2》再次打出中國文化牌,影片也再度受到了觀影者的熱捧。  然而,讚揚的聲音中也夾雜著不同的意見。先鋒藝術家趙半狄日前向全國院線經理髮出的一封關於抵制《功夫熊貓2》的公開信進入大眾視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