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單選
1. 心理測驗的()是指編制的測驗是測什麼的,即測什麼樣的心理特徵或人格特點
A、目的 B、目標 C、效度 D、信度
2. 將智力定義為「個體有目的的行動,理性的思考以及有效的適應環境的總體能力」的心理學家是()
A、韋克斯勒 B、斯皮爾曼 C、比內 D、桑代克
3. 複本信度,又稱等值性係數,其考慮的誤差來源是()
A、內容取樣 B、時間取樣 C、隨機誤差 D、評分者誤差
4. 1960年修訂的斯坦福--比內量表正式引入了()的概念
A、智力年齡 B、年級當量 C、比率智商 D、離差智商
5. 把一個量表分成一百個位置,對不同的得分給予相應的等級評價,稱之為()
A、百分位常模 B、百分等級常模 C、百分點常模 D、百分位數常模
6. 標準分數是(),因此可以做加減運算,而不能做乘除運算
A、命名量表 B、順序量表 C、等距量表 D、等比量表
7. 如果測驗的效標資料是經過一段時間後獲得的,這樣所得的效度稱()
A、同時效度 B、預測效度 C、構想效度 D、內容效度
8. 公元1370年筆試成為科舉取士的一部分,這可視為()的正式開始
A、智力測驗 B、能力傾向測驗 C、成就測驗 D、人格測驗
9. 如果某測驗的信度係數為0.08,那麼該測驗中真分數造成的變異佔()
A、80% B、20% C、64% D、36%
10. 在心理測驗中,通過將被試的反應與標準答案相比較而獲得的測驗分數叫()
A、原始分數 B、導出分數 C、常模分數 D、掌握分數
二、多選
11. 根據對被試的要求不同可以將測題分為提供型和選擇型兩大類,其中提供型重要包括()
A、匹配題 B、簡答題 C、論文題 D、填充題
12. 下列測驗中,屬於人格測驗的是()
A、EPQ B、16PF C、MMPI D、TAT
13. 下列哪一步屬於記分的一般程序?()
A、記錄被試反應 B、參考標準答案 C、建立常模標準 D、計算最後得分
14. 被試的反應定勢可以具體分析為多種,其中包括()
A、求「快」定勢 B、位置定勢 C、喜好正面敘述的定勢 D、長選項定勢
15. 下列哪幾項符合明尼蘇達多項人格調查表的情況?()
A、10個臨床量表 B、3個效度量表 C、採用T分數記分 D、1989年推出了MMPI-2
16. 在參照常模的分數解釋中,下列哪些是標準分常模?()
A、T分數 B、比率智商 C、掌握分數 D、標準十
17. 能力傾向測驗與智力測驗的主要區別有()
A、前者帶寬更廣 B、後者精確度要小些 C、後者可得到智能分數或IQ
D、前者可得到某種特定的或多因素的組合
18. 心理測驗的目標分析以測驗不同而異,其具體包括()
A、工作分析 B、對特定的概念下定義 C、顯示和預測分析 D、確定測驗的具體內容
19. 計算內部一致性信度常用的指標包括()
A、分半信度 B、克倫巴赫a係數 C、肯德爾W係數 D、K-R20
20. 按常模性質可以分為發展常模、百分位常模和標準分常模,其中發展常模包括()
A、智力商數 B、智力年齡 C、發展順序量表 D、年級當量
三、填空
21. 測驗題目的來源可分為三個方面:已出版的()、()的經驗,以及()和記錄。
22. 選擇題只要是由兩部分構成的,即()和()。
23. 測題的編排方式很多,其中常見的是()和()。
24. 1924年,()先生發表了《訂正比內西蒙智力測驗說明書》,30年代又與()再次做了修訂。
25. 羅伊認為,一個溫暖、和諧的家庭會使兒童成為()者,而一個冷漠、疏離家庭中的兒童則具有()的特點。
26. 卡特爾利用因素分析將智力確定為兩大因素,分別命名為()和()。
27. ()是指一個測驗看起來好象是測量所要測量的東西的程度。
28. 阿斯丁把效標細分為兩個層次,一是理論描述水平的(),二是操作定義水平的()。
四、名解
29. 重測複本信度
30. 記分標準化
31. 能力傾向測驗
32. 學習障礙
33. 常模
五、簡答題
34. 簡述信度和效度的關係
35. 簡述項目難度與測驗難度的確定
36. 簡述特殊群體智力測驗的類型及應用範圍
37. 簡述心理測驗的性質
六、論述題
38. 試述常見的影響效度的因素
39. 畫出項目鑑別力與項目難度的特徵曲線,並據圖加以說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