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嗎?屬於你的高考時光 當年的致命題到如今成送分題

2021-01-10 大河網

薛留鎖的準考證

1977年的河南高考語文卷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郭兵文網友供圖

核心提示|1977年10月21日,《人民日報》發表《高等學校招生進行重大改革》,宣布恢復高考。1977年11月,河南發布1977年河南省高招簡章。1977年的河南高考考了哪些科目?卷子長啥樣?學生是怎麼備考考試的?今天「老照片裡的河南」帶您回顧1977年的河南高考。

考卷

手工刻寫後印刷,1977年的河南高考試卷長這樣

剛恢復高考,由於各省教育水平差別很大,且準備時間有限,遂實行各省自主命題。6月7日,省檔案局(館)接收徵集處正處級調研員劉志遠告訴記者,1977年這套河南自主命題的高考考卷作為特殊歷史見證被保存在了省檔案局(館)。

這套試卷有數學、語文、政治、歷史、地理、物理、化學和英語8個科目。試題用手工刻寫,然後製成銅鋅板印刷;史地、理化均是合卷,一張大小約32開兩面印刷的紙張;試卷只印試題,答題紙另附,考後試卷、答題紙、草稿紙一起密封,答案寫在草稿紙上只要正確也給分。

大部分科目都設置了必答題和選答題,考試題目並不難,比如語文試卷中有這樣的題目,解釋「鞠躬盡瘁」「譁眾取寵」「杜撰」等詞語的意思,把《愚公移山》文言文片段翻譯為現代漢語。這些題目對於這兩天參加高考的「千禧寶寶」們來說,可謂是「送分題」。但是受制於當時的教育條件和錄取率,這些題目是當時很多人難以逾越的關卡。

根據省招辦編印的《河南招生考試志》記載,1977年,河南全省共有708097人參加考試,實際錄取9374人,錄取率為1.3%,也就是說約每75.5名考生錄取1人。

考生

步行40多裡路去考試,我卻落榜了

1955年出生的薛留鎖如今已經退休3年。1977年他還在駐馬店平輿當知青。1977年11月5日,薛留鎖從報紙上見到了《1977年河南省高招簡章》。考試時間定在12月8日、9日兩天。11月20日,他到公社填寫了報名登記表和準考證,並填報了相關的志願。12月7日一大早,他就起床燒火做飯,帶著考試用品和餐具去考試。「畢竟我們離萬冢考點有40多裡路。直到近午,我才趕到萬冢公社的考點。」薛留鎖回憶說。他所報的理科考點設在公社高中。這裡的二十來個教室已打掃得乾乾淨淨,沒有玻璃的窗戶全部用塑料布釘好了。桌子的一角整齊地貼著考號。考務人員還在忙著考前的準備工作。

8日下午的物理、化學和第二天的數學考試卻給了薛留鎖當頭一棒。「拿到試卷,一看試題,我才知道自己所謂的學習連知識的皮毛也未觸及。」薛留鎖說,上學時,沒系統學過物理課,只開設了一門工業基礎,跟考試內容相差比較大,考試考不好也在情理中。數學考試時,薛留鎖抬頭看了一眼考場,一個女孩在擺弄著長長的發梢,試卷上除了考號外一個字也沒寫。能看到的只有幾個人在草稿紙上或卷子上畫著什麼,多數人坐在那裡看著卷子發呆。

數理化考試的失敗,讓薛留鎖對政治考試失去了興趣,草草答完試題,沒有檢查就交了卷子。此時,考試才進行了四十來分鐘。

1978年回鄭州過春節,父親勸他改文科再考一次,於是,家人找來《中國通史簡編》《知識青年地圖冊》等資料讓他開始複習。1978年7月19日,薛留鎖再次來到了萬冢考點,等著背水一戰。除了數學外,其他科目答起來相對輕鬆,只不過這次的英語考試讓他印象深刻,由於英語成績不計入總分,考場很空曠。16個人的教室,只來了4個人考試。薛留鎖草草地答了幾題,就離開了考場。最終成績下來,這次薛留鎖成功地被汝南師範學校錄取,1979年2月進入學校讀書。後來回到鄭州擔任老師,直至退休。

評卷

在招待所床沿上評卷子,我們被禁止抽菸

今年69歲的陳旭是1977年河南高考的評卷老師。當時他是洛陽一名年輕的語文教師,被抽調去評閱語文高考試卷。冬季高考後的評卷工作相當辛苦。「所有的評卷老師被拉到一個招待所裡,我們集中報到、集中吃飯、集中培訓,再分組。」陳旭說,每個房間裡住兩三個老師,每張床邊放置一個小桌子,老師們坐在床沿上評卷,老師們被禁止抽菸,喝水也要小心翼翼。

高考語文的評卷老師被分為兩組:知識組和作文組。作文組評卷老師一般由學識較豐富的老教師擔任,陳旭等年輕老師則被分在了知識組。每道題的評分都有老師手工籤名。

連結

據商丘市招生辦公室介紹,當年的最低錄取分數線:文科,25歲以上考生為276分,其他考生(包括應屆畢業生)為180分;理科,25歲以上考生為256分,其他考生(包括應屆畢業生)為156分。

直到現在,高考對於很多人來說,也是改變命運的很重要一步。你是哪一年參加高考的?關於高考你有什麼深刻記憶?歡迎跟我們分享。大河報與河南省檔案局(館)聯手舉辦的「檔案見證改革開放,尋找老照片裡的河南」活動還在繼續,歡迎通過兩種方式參與活動:

1.掃描活動二維碼

2.如果您有多張照片要上傳,歡迎發送至郵箱1059978344@qq.com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撥打大河報熱線諮詢。

相關焦點

  • 高考史上最厲害的牛人,749分僅僅差1分就滿分,他如今怎樣了?
    「6月的高考伴隨夏天的風」,我們都知道每一年的6月,每一年的夏天,就是高考季。然而,像這種「一考定終身」的選拔人才方式,其實早在古代,就以科舉制的形式存在於世了。如今的高考和當年的科舉制,本質上是沒有任何差別的。那麼在你們的印象中,有史以來的高考最高分是多少呢?
  • 同學,高考裡的陰差陽錯,你還記得嗎?
    周末做啥,上海35萬最IN小夥伴の部落又到一年高考時
  • 《靈魂擺渡》播出多年,還記得當年的幾位女配嗎?如今成人氣明星
    《靈魂擺渡》播出多年,還記年的幾位女配嗎?如今成人氣明星說起《靈魂擺渡》這部劇,非常很多人都之前都有聽說過了的。作為一部曾經非常火爆的網劇,很多人在之前或多或少都有看過,而這部電視劇出了好幾部,點擊率都是非常高的。
  • 還記得那位大眼睛女孩嗎?當年上不起學,如今已成副廳級幹部
    希望工程的實施 還記得那位大眼睛女孩嗎?為她拍攝照片的,是一名叫做謝海龍的攝影記者,這張照片的主題叫做「我要讀書」,一經發表到報紙雜誌上面,便引起了全國範圍內的轟動。
  • 白氏頭條:白氏往屆高考狀元匯總
    課前主動預習,上課認真聽講,課後配套練習,這一套流程似乎已經是過時的老偏方,但其藥效不僅沒有流失,反倒愈加鮮明,只是被人們有意無意地忽視,如今成了被冷落的角色。我想說的是,任何科目的學習都有其自然規律,發揮主觀能動性的前提便是尊重規律。二、合適的課外拓展,往往在不經意間給你幫助。不必局限於課本知識,對歷史的宏觀感受和廣博的史實積累是作出正確歷史解釋的基礎。
  • 九零後的你,這些網絡歌曲你還記得嗎?還記得當年的MP3嗎?
    九零年代的你現在過的還好嗎?還記得當年自己的青春年少,青蔥歲月嗎? 90後,一直以來都是比較受爭議的話題。無論是學業,事業,感情等等都被壓抑的踹不過氣。但是你還能想起來當年陪伴你無數次夜晚的歌曲嗎?在你迷茫的時候,痛苦或者快樂的時候,哪些歌曲讓你念念不忘呢?
  • 讓朱自清、莫言去高考,語文能考到140分嗎?幾乎是零分?
    讓朱自清、莫言去高考,語文能考到140分嗎?幾乎是零分?這個話題引發了網友激烈的討論,雖然這種假設有點不現實,但從側面反映出現在的高考難,學生真的不容易。 很多網友對此有不同的看法,看哪個說更合理?
  • 1977年恢復高考後,考題到底「長啥樣」?網友:這我也能考上北大
    畢竟高考的年數越久,題庫也越來越豐富,其總體維持在一個跨度起伏不大,難度逐年上升的水平。 那麼問題來了,按照這個趨勢,高考剛恢復的1977年,題目豈不是最容易嗎?當然,相較於今天的試題確實如此。而第一年之所以簡單,還有一個重要原因,便是為了方便那些因特殊原因耽誤了青春年華的考生。而1977年首屆高考試題到底長什麼模樣?還請各位聽筆者一一道來。
  • 好事成三!貴州三胞胎姐妹高考成績均過610分,媽媽:女兒還哭了!
    24日是高考成績公布的日子,家在黔東南州劍河縣的楊家三胞胎姐妹查了成績後,三朵小金花的臉上都露出了收穫的喜悅,三姐妹的成績均超過610分。「媽媽,成績不好」「媽媽,成績不好......。」學習絕招:從錯題中找到不足24日上午,記者來到了家住杏花小區的三胞胎姐妹楊雯垚、楊雯焱、楊雯鑫三姐妹家中。聽說採訪,三個小姐妹竟規規矩矩的在沙發上坐成一排,顯得靦腆而拘束。記者注意到,三人不僅在總成績上懸殊不大,而且單科成績也很接近。例如大姐楊雯垚的語文120分,二姐楊雯焱118分,而三妹則考了115分。
  • 寫封信給十年後自己 寫給未來的信還記得嗎
    孩子們當時圍著老師一個勁地問:「這些信,十年後我們真的能收到嗎?」這些信就封存滿十年了。當年的吾老師現在已是《小學生時代》雜誌社的首席編輯,她一直沒忘記孩子們的那個問題。她找出了當年孩子們密封起來的作文,準備把這些信完璧歸趙,讓孩子們回頭看看,那時對十年後的自己到底說了什麼話,兒時的苦惱結束了嗎?當初的理想實現了嗎?
  • 2016高考703上清華,被認為運氣太好的他為補物理刷題到凌晨三點
    說出你的高考故事,全國的中學生都想聆聽。孫勇,安徽無為人,2016高考703分,安徽省理科狀元,就讀於清華大學。1998年我出生於安徽省蕪湖市無為縣。父親在一家民營企業做銷售,對工作兢兢業業,恪盡職守。
  • 多少歡愉時光遠,不及當年兒童心
    在六月的時光裡,我們又該怎麼過呢?六月兵臨城下,我們何曾有所期待?六月到來了,還記得那一年去古田會議遺址旅遊時看過的那片荷花池嗎?還記得去年秋天去南普陀朝拜時看到的那片荷花池嗎?只是那時候的情景,不過是「秋陰不散霜飛晚,留得殘荷聽雨聲」的蕭瑟,料想現在這個時候,正是「香遠益清,亭亭淨植」荷花季,誰還記得那句「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呢?
  • 四川獨臂女孩高考625分:汶川地震失去右手,「一手」託起高考夢
    據了解,這位來自四川女孩在汶川地震中失去了右臂,但是他並沒有自暴自棄,而是通過自己的努力和堅持,換來了今年總分625分的高考成績,因此被網友誇讚為「獨臂女孩」。其中有一位愛心人士在當年地震之後,就通過自己的方式自助李欣雨的學業,在得知高考成績之後,李欣雨也及時地把這個喜訊告訴了這位叫做朱家青的愛心爺爺。
  • 高考各科冷門提分小技巧
    論證材料不夠新穎的話記得每段結尾都把中心論點強調一次。  4、語文成語題,如果讓選正確的那就你就看每個成語在每個句子中讀者是否通順,表面符合意思符合這個句子嗎,這樣的一般都是容易望文生義啊,而且你沒見過的基本都是錯的,如果讓選錯誤的,你沒見過的基本都是正確的。如果你一點都不積累那就不適合你了。
  • 這套1977年的河南全真高考試卷,你能得多少分?
    記者在河南省檔案局(館)找到1977年河南高考考卷和高考考卷的評分標準,快來看看自己能得多少分:1977年語文高考考卷和評分標準↓河南一九七七年高等學校招生語文課試題(答題時,只抄大小題號,不抄題。草紙隨卷交)語文知識部分一、必作題(30分)解釋下列詞語和句子(8分,每小題2分)1.鞠躬盡瘁2,譁眾取完3.杜撰4.憶往昔崢嶠歲月稠(二)問答題(7分,兩題任做作一題)1.為什麼說文藝為什麼人的同題是一個根本的問題,怎樣才能解決這個間題?2.
  • 還記得《花千骨》的單春秋嗎?染黑眉毛穿白襯衫,帥成韓國歐巴!
    還記得《花千骨》的單春秋嗎?染黑眉毛穿白襯衫,帥成韓國歐巴! 很多影視劇中都存在反派和丑角,正是因為他們的出現才讓整部劇充滿了亮點,花千骨這部劇算是掀起了當年收視率的狂潮,作為主演的趙麗穎也因這部劇一炮而紅,演藝生涯走上了人生巔峰,到如今依舊大紅大紫,不論影視劇還是綜藝都能看到她的身影。
  • 1978年高考考什麼? 數學只考17.5分仍上了大學
    昨天,記者在武漢市檔案館看到了王汗吾(曾用名王捍無)於2015年7月6日捐贈的1978年高考全套試卷,雖然他數學只考了17.5分,但仍上了大學。  沒有複習資料純「裸考」   1978年,和大多數考生一樣,抱著試一試的心態,當年27歲的王汗吾參加了高考。當時,他還是武漢無線電專用設備廠的工人。
  • 還記得你小時候對閱讀的熱愛嗎?
    還記得你幼時沉浸於閱讀時的平靜和喜悅嗎?曾近你想要統統搬走的圖書館,曾經斜靠在樹下靜靜閱讀的時光,還有那無數個廢寢忘食的黑夜…小時候許多人熱愛閱讀,而且環境也很容易讓人沉浸於閱讀;但如今隨著人們工作與生活的忙碌,碎片化閱讀已成普遍趨勢; 同時,隨著可以打發時間的娛樂方式越來越多樣,人們與閱讀仿佛已經不自覺漸行漸遠。
  • 老師,您說過的話,我都還記得
    是站在三尺講臺上, 那個隨手畫圓、徒手畫地圖, 曾陪你經歷最難忘的校園時光, 閉眼都能告訴你知識點在第幾頁的老師嗎?
  • 當年高考為何從7月提前到6月?唯一一次冬季高考又是在哪年?
    李石磊/攝一年一度的高考正在進行中。受疫情的影響,今年的高考延期一個月舉行。其實,2003年之前的高考絕大多數都是在7月舉行的。當年,已經實施了20多年的7月高考為何提前到了6月?在北京,一代又一代青年留下了怎樣的高考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