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說:「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是什麼意思,有參考價值嗎

2021-01-15 照見古今

我國歷史悠久,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之中,有太多習俗與文化得到傳承。而就今天來看,有些古人俗語也變成經驗之談,比如關於婚姻的這句俗語: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看上去沒什麼深意,但哪怕是在今天,對於擇婚論嫁的男女依舊有著經驗的借鑑作用。

娶妻先看娘,母親的個性裡藏著孩子的成長

我們將這句俗語分成兩句來看,首先,"娶妻先看娘",這顯然是對新娘子的了解與看法。那為什麼看一個新娘子的時候,要先看看她的母親呢?這可不是無稽之談,它有一定的實用性,而且從心理學上來講,還具有一定的經驗總結之意。

心理學家認為,母親是一個家庭的風向標,她的個性、習慣、行為等等方面直接影響著這個家的發展與走向。女兒作為母親的小棉襖,就更加容易被其影響。

這也就是說,母親的個性很容易對女兒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當然,有些男孩子也會被母親的個性影響,但因為男女不同的思維方式,這種影響的表現又有所不同。

與此同時,母親作為在家帶孩子最多的人,她有著長期薰染孩子習慣的特點。一個母親平時如何處事,如何對待孩子,又如何和周邊的人打交道,這些無疑都會被孩子看在眼裡。女孩子在某種程度上要比男孩子成熟較早,而在她過早懂事的生長前提下,母親當然會是其最早的"老師"。

所謂耳濡目染,差不多就這樣潤物細無聲地"遺傳"到女兒的身上。其實我們常說言傳身教,這事實上就是一種再正常不過的言傳身教,母親將女兒視為小孩子,可能會不那麼在意她的感受,但事實上她行為所產生的結果都會投射在女兒的心裡。

其實,只要我們稍加留意一下,就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強勢的母親養育出來的女兒,很多都不會是弱勢的。她們可能會在很大程度上膽小,但這膽小只是針對相對害怕的人,相反,在她認為的理所當然的地方,就會暴露出強勢這一個性。比如母親在丈夫、孩子跟前強勢,那女兒長大之後通常不會受到老公的壓制。

相反,強勢的母親所培養出來的兒子卻會更加懦弱,這大概就是性別不同而產生的個性形成。女兒更多的是學習母親的一行一動,兒子則是受領導於母親的行動之中。而且,女孩兒因為個性中的早熟,會看更早地看到母親強勢個性所得到的結果,從而她會產生認同,並且學習,甚至樂於收穫自己強勢所獲得的結果。

另外,通常來說,母親會非常清楚,女兒未來是會出嫁的,所以在培養女兒的時候,她會過於將自己的人生經驗傳承給女兒,比如與丈夫、婆家相處的經驗等。而女兒則會通過母親的方式來反抗母親對自己的壓制,這就是學習,就是女兒像娘的說法。母親對此往往無計可施,因為她們會說:這孩子太像我了。

這種行為習慣在古時候早就被古人所了解,他們常說:看娘的腳後跟,就知道閨女有幾分。這種說法雖然過於專橫了些,但卻非常形象地表現出女兒像娘的現實:女兒會學習母親的行為習慣,甚至是母親的行動、語言。

這是基因的力量,雖然有些女兒會在後天因為知識等方面的改變而有意脫離母親的影響,可有些說話方式、待人接物上還是無可奈何地在第一時間展現出來。

其實這很容易理解,所謂家風、三觀這些東西,都是母親最早種在孩子心裡的種子,一個好母親會時刻找自己的不足,從而將優秀的一面展現給孩子,而一個專制的母親則會視孩子為無物,或者是為自己的作品,盡情去塑造。這樣一來,女兒像母親就非常現實了,連鄭淵潔都說:母親的含義是影響。

可見,年輕人在為自己選擇未來的妻子之時,多了解一下準丈母娘,多看看她個性中的優點與缺點,這可能會讓你更好地了解自己的妻子,從而有益於未來的婚姻生活。

嫁夫先看爹,因為父親對兒子影響最大

既然母親對女兒的影響如此深遠,那父親對於兒子的影響又是什麼呢?可能很多人不相信:父親對兒子的影響遠遠大於母親。

母親在小的時候,是孩子最大的依賴不假,但當兒子長到三歲之後,他開始有自己的主見,於是會在十歲之前為自己找一個偶像來崇拜。而這個偶像多以就近選擇的方式誕生,比如父親是大多數兒子的偶像,就是這個道理。

而且,父親與母親對於兒子來說有著鮮明的對比,哪怕是愛也不一樣。母親的愛總是那樣嘮叨又管天管地,而父親就不一樣,他相對漠然,孩子的成長被他視為一種必然,所以不會介入太多。這個時候,兒子會在父親那裡獲得更多的尊重,自然就更為重視父親的意義、建議等。

雖然不能說父親讓兒子更積極,但父親從個性中自帶的粗獷與愛玩,則會在不知不覺中成為兒子學習的榜樣。可以這樣說,母親對於兒子更多的是瑣碎,是語言上的沒完沒了,但父親就不一樣,他更多地是用行動來表達。

這對於孩子的成長非常重要,而且兒子會像女兒學習母親一樣,向自己同性別的父親靠近,學習其沉著、不露聲色的個性與行為。

也正是因為如此,父親的個性在很大程度上會變成兒子未來的個性發展。可能在小的時候,孩子的個性不會那樣穩定,但長大之後,小時候很多小個性都會顯示出來,比如自信、安全、暴躁、強悍等特點,都會變成自己父親相似的樣子。有人說這是遺傳,不無道理,它是基因之中的一種個性遺傳,不能避免。

在這種情況下,那句"嫁夫先看爹"就變得非常有依據了。試想一下,一個幸福家庭中的丈夫是疼愛妻子,尊重老人,疼愛孩子的形象,而他的兒子必定會自信、陽光、會疼人,因為這是他生活中所學到的責任與習慣。如果女孩子能從男方父親的身上看到孩子的這一方面個性,那顯然是對未來的婚姻有所助益的。

當然,我們只能說在大多數情況下,兒子的成長是這樣一個過程。但在今天外界的影響也變得多渠道且寬泛,父親的影響就沒有母親那麼細緻。所以,嫁夫要嫁什麼樣的男人,除了看看他的父親是什麼人之外,他的朋友、母親包括成長過程、所處現實都很重要。

說到底,婚姻是一件嚴肅且重要的事情,我們需要參考外界的條件,也要看內在的因素。兒子與父親之間的關係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聰明的姑娘肯定不會迷信別人的說法,但卻也不會忘記借鑑他人的意見。像"娶妻先看娘,嫁夫先看爹"的俗語,我們當然不能完全照搬照用,但用作參考還是很靠譜的。

相關焦點

  • 老祖宗婚配觀「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古人的預言有道理嗎?
    事業有成,婚姻幸福是每個人都期盼的生活。但真實的情況是:婚姻與愛情成為了當代年輕人無法攻克的一個難關,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樣的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渴望怎樣的婚姻。但這一切在古人眼中卻十分簡單。我們都知道,古時候年輕人結婚大多都是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男女雙方第一次見面就是在結婚當晚。那雙方父母又是根據什麼來為自己的子女挑選結婚對象的呢?
  • 農村俗語:「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是啥意思?
    老農說:現在的年輕人相對象有許多自由,只要倆人相處得不錯就行。而古代相對象可不是這樣,古代相對象必須先由雙方的父母出面去相看雙方家的姑娘和小夥子,而且,還必須遵守一種原則,那就是互相要相看「口」與「手」,如果雙方父母分別對姑娘的「口」和小夥子的「手」滿意,那麼,婚姻就基本成功了,否則,就很難說了。「什麼?相對象還要相看『口』與『手』?這是為什麼呢?」對於老農的說法,我有些大惑不解。
  • 俗話說:「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為何要先看手和口呢?
    有句農村俗語叫做:「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下面就來看看這句話到底有沒有道理呢?娶妻先看口這句話的意思就是在娶媳婦之前,先要看一看對方的嘴巴,然後通過嘴巴的形狀來判斷一個人的性格特徵,或者通過嘴型來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福之人。因為以前人都穿得很嚴實,所能看到的也只有嘴巴、鼻子和眼睛了。
  •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到底啥意思?
    俗語:「兒子像娘金磚砌牆,女兒像爹吃穿不缺」,到底啥意思?筆者經常聽到有些人說,兒子長得像母親,女兒長得像父親什麼的。子女的長相是由父母的長相決定的,從遺產學上來看,兒女的長相主要看父母的基因在細胞中的顯隱性表現,至於是像父親多一點還是像母親多一點,要看誰的基因表現顯性誰的基因表現隱性。所以也就不存在什麼兒子像母親多一點,女兒像父親多一點的說法。不過,為什麼人們會這樣說呢?
  • 娶妻當娶勾頭女,嫁夫應嫁挺胸漢,曾國藩相人術到底有多高明?
    晚清名臣曾國藩更是這麼一個能人,相傳他手下有一大批得力幹將,而關於他相人、識人的能力也廣為流傳,至今仍有相人奇書《冰鑑》傳世。但是,對於我們現代人來說,相人識人之術真有那麼神奇嗎?它到底能給我們帶來什麼呢?
  • 農村俗話:『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古代農耕時代,女子的地位相當低下,向來大門不出二門不邁,不然視為不貞,而男子多耕種為主,男婚女嫁時,為了考察這個人的品行,往往通過看這個人的身體一部分,即可知曉其性情品行,有句農俗『娶妻先看口,嫁漢先看手』,說的就是這個意思。
  • ​不瞞你說:「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背後是啥道理?
    每天都有養生知識,技術指導分享。完全是免費訂閱,請放心關心      俗語作為傳統文化中的一脈,是民間老百姓通過自己的生活經驗進行的總結,有的是對民間生活的描述,也有的是對於生活的思考,因其通俗易懂又朗朗上口,所以在民間廣為流傳,很多俗語的背後還蘊含著很深刻的道理。比如農村常說的「二母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又有何依據呢?腳趾和孝順怎麼就扯上關係了呢?
  • 老話說「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腳趾和孝順有何關係
    老話說「二母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這種說法究竟有沒有道理呢?又有何依據呢?腳趾和孝順怎麼就扯上關係了呢?不過此話一出,那些腳趾頭長的人表示不服,當真如此嗎?但是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說法呢?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俗語「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這一句話或許在很多人看來是十分沒有依據的,但是存在即合理,這句話其中還存在著很多你沒有了解過的道理。首先,這裡的」二姆腳趾頭「指的是我們腳上的第二個腳拇指。這句話說的就是,如果一個人的二腳拇指長,那麼他就是不孝順父母的人。
  • 俗語「娶妻不娶活人妻」,活人妻是什麼意思,為什麼不能娶?
    「娶妻不娶活人妻,種地莫種河灘地」,是什麼意思?這句古老的俗語,是古人的生活經驗,也是一種告誡,但有一個前提,是在古代人的思想價值觀下的警示,並不適用於現代社會。為什麼這樣說呢,我們來看這句話的意思。娶妻不娶活人妻什麼叫活人妻?
  • 今日入伏,「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
    導讀:今日入伏,「收秋不收秋,先看五月二十六」啥意思?古人經驗之談進入到7月份中旬了,天氣也是越來越悶熱了。而在今天(7月16日)還迎來了三伏天的第一天。而且今年還有兩個「中伏」,換句話說三伏天一共有40天,簡直就是超長待機的「燒烤模式」啊!桑拿天來臨了,農民最為關注的就是後面即將到來的秋收了,而在民間就有著「秋收不秋收,先看五月二十六」的老農諺,它說的是什麼意思呢?古人的經驗之談!對於農民來說,根據四季的輪迴來安排農事勞動,其中「春播夏長,秋收冬藏」就是農作物的生長規律。
  • 俗語「二拇指長,不疼爹和娘」何意?老祖宗的話還靠譜?看完懂了
    雖然我們常說「人不可貌相,海不可鬥量」,但是大多時候,我們通常會從一個人的外貌上來判斷一個人的脾氣秉性,甚至為人處事,所以在農村中有很多俗語是關於外貌的,比如今天咱們要說的農村老話「二拇指長,不疼爹和娘」,這句老話是什麼意思呢?這個說法靠譜嗎?
  • 「二腳趾長不養爹和娘」指的是娃什麼腳型呢?你了解其中的含義嗎
    文/小庚庚爸爸中國有句老話說「二腳趾長不養爹和娘」,這句話你有沒有聽過,你知道它的真正含義嗎?隨著時代的變化,中國很多老話俗語漸漸被人遺忘,不過遺忘不代表不存在,特別是很多老人其實是很注重老話的。那麼老人與年輕人之間會因為這句話產生什麼「火花」呢?
  • 俗語「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有道理嗎?如今適用嗎?
    其實,古代面相學也是十分複雜的,會將人的氣質分成五行,同時也伴隨著不一樣的命運,其中正有一句時常聽到俗語也是關於面相學的,這就是「娶妻不娶顴骨高,嫁漢不嫁連眉梢」,那麼這話可信嗎?下面就和大家一起來探討一下吧。
  • 種田文:女主天煞孤星種田改命史,滿篇狗糧的小甜文,我先去看了
    這次漫安給大家帶來了很多精彩的小說喲,畢竟作為一個眼光非常挑剔的漫安,能看的入眼的小說都必須要文筆一流,劇情出彩。漫安這就為小夥伴們推薦:種田文:女主天煞孤星種田改命史,滿篇狗糧的小甜文,我先去看了。劇情非常的甜蜜,文中的女主是天煞孤星的命運,通過種田來改命,滿篇都是撒狗糧的小甜文,畫面簡直太搞笑了,真是妻奴一個,喜歡看種田文的小書迷們,趕快跟隨漫安一起來看下吧!
  • 三農:俗語裡的娶妻不娶活漢妻,嫁夫不嫁媽寶男,是什麼意思!
    今天小編就和大家說一說俗語裡面的「娶妻不娶活漢妻,嫁夫不嫁媽寶男」這句話,這句話究竟說的是什麼意思呢!一起來看看吧。除了這些以外,還有一些東西在當時也是比較忌諱的,就比如說男孩娶媳婦的時候就忌諱娶「活漢妻」,「活漢妻」說的就是被自己的丈夫給休了的女人,在以前那個封建王朝男權統治社會的時期裡面,離婚的權利全部掌握在男人的手裡面,不過男人想要休妻的話,就得符合「七出三不出」就是不孝順,無子,淫,善妒,身患惡疾,口多言,以及盜竊,這樣這家的男人才能夠進行休妻。
  • 俗語: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準確嗎?有科學道理嗎?
    俗語: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準確嗎?有科學道理嗎?小毅今天給大家介紹一句俗語,這句俗語就是「二拇腳趾頭長,不孝順爹和娘」,相信有多地區都有這句俗語。不過小毅就不相信這句話,因為小毅就是二母腳趾頭長的人,但是小毅覺得自己很孝順。
  • 農村人娶媳婦不容易,「少奶奶」越來越多,是什麼原因造成的?
    對於很多老年人來說,最丟人的事情就是離婚,因此老一輩人即使感情不和,經常吵架,也很少有離婚的。然而如今的農村家庭,娶個媳婦就像娶個「少奶奶」一樣,整天供在那兒不說,稍有不順就把離婚掛在嘴邊來嚇唬全家人。就算人人都讓著她,她也會經常找個理由發脾氣,這些農村「少奶奶」到底是怎麼養成的?
  • 「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古人的識人經驗有道理嗎?
    導語:我們平時經常說"相由心生"這四個字,意思是說,一個人的內心如何,可以由他的面相反映出來。所以才會有長輩去請當地的先生,讓大師通過看面相來算家裡小孩的命運如何。"男看鼻子女看嘴,一生富貴少是非",這句民間俗語正是從看面相的角度總結出來的結論,那麼古人的識人經驗真的可以相信嗎?這句話是什麼意思?1、男看鼻子一般來說,我們在看一個人的臉的時候,首先注意到的就是這個人的鼻子。因為鼻子位於五官的正中間,古代有"以中為主"的說法,所以古人認為只要一個男子鼻子很挺,那就說明他面相非常不錯。
  • 先有雞還是先有蛋,達爾文知道嗎?你怎麼看
    雞生蛋,蛋孵化雞,反覆循環,是先有蛋,還是先有雞,一直爭論不休,也困擾了不少人,到現在也沒有個準確答案,想必寫進化論的達爾文會不會皺眉頭,科學嘛,是要講證據的。沒有標本化石等就不可能下結論,生物學家們不是鄉間草民,可以沒事做白日夢,想起什麼來,就把自己的想法表達出來。
  • 耽美寵文:先婚後愛小甜餅,陰差陽錯喜當爹,答應我,快去看!
    先婚後愛小甜餅,陰差陽錯喜當爹,答應我,快去看!《嫁給豪門老男人》作者:千峰一鶴文案:出去玩的安無恙喝了加料的酒,當時隨便挑了個順眼的男人就睡了。一個月後頭暈噁心犯困,竟然有了。在孩子和上大學之間,安無恙選擇了……要寶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