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認清小人,鬼谷子告訴你,這4句口訣值得深思

2021-01-08 嗔痴文化觀

我們生活的現實世界中,存在一些大義凜然之人,同時也存在一些成天想著算計別人的小人,常言道「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對於君子而言,我們只需要秉持君子之交淡如水的交友原則即可,而對於小人,就讓人十分頭疼,一旦沒有處理好,很可能引來一些危險。

放眼古今歷史,人們對小人的態度都基本相似,一定要認清小人,嚴防小人,避免受小人影響,造成一些不必要的損失。那麼如何認清小人呢?這是一門技術活,好在我們的古人已經幫我們總結出來一些經驗教訓。鬼谷子告訴我們,老實人總是太單純,想要認清小人真實面目,這4句口訣顯得十分重要。

01隻索取不奉獻者不交

小人都有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比較自利,只在乎自己的利益,從來不會去考慮他人的利益,所以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最佳的體現就是小人總喜歡毫無節制地索取,卻從來不會付出一丟丟。

我可以舉一個最明顯的例子來講一講,在我們平常的生活中,有些人總喜歡找你借錢,隔三差五找你,但是從來不會還你,因為借的金額不多,每次就是幾百那種,讓你很是無奈,一旦有一天你不幫助他,他就覺得你好像欠他什麼一樣。更甚者會到處亂說一些你的壞話,讓你十分無奈。

倘若在生活中遇到這樣的人,就該儘快遠離了,很可能他就是一個小人,還有更明顯的表現就是幾個人一起吃飯,其餘人都輪流請客過很多次,其中就有那麼一兩個人從來不願意請客,只想蹭吃蹭喝,這是最明顯的只知道索取不知道付出的行為,遇到這樣的人,必須儘快遠離,要不然今後損失更大。

一個只會索取不會付出之人,不管是感情還是生活物質方面,今後對你都不會有任何幫助,因為他自始至終只想從你這裡得到一些東西,說不定哪天他就可能為了自身利益把你賣掉,留一個這樣的人在身邊,明顯就是一種隱患。

02私心重者不交

上邊第一點說的是自利小人,那是十分明顯的,我們很容易就可以認清,下邊這種小人屬於自私型的,有時候我們似乎並不那麼容易識別。比如自私的人,他思考問題更多考慮的是自己,但是他並不會像自利者那麼明顯,有時候還會稍微掩飾一些,利用你的善良和單純讓你上鉤。

比如我們遇到好吃的東西或者好事情的時候,自私之人通常就會表面上和和氣氣,背地裡卻悄悄去做一些事情,要麼詆毀別人,要麼美化自己,總之目的就是為了得到那個更好的東西,但是因為他表面上的和和氣氣,很容易迷惑那些老實人,最後便上當受騙。

對於這種人而言,我們應該學會多觀察一些細節之處,比如平時面對好處之時他的表情或者一些話語,我們可以通過引導或者一些講故事引起共鳴的辦法來試探一下對方,很容易就會認清對方真實面目。

03好高騖遠者不交

人應該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做事情,最後想要取得一些成功也就簡單一些,可世界上總有一些人是屬於那種好高騖遠,高不成低不就之人,他們總覺得自己應該擁有什麼樣的生活,可是努力往往不夠達到理想的生活狀態。

一旦達不到理想的生活狀態,他們首先想的不是該如何去努力改變自己,而是開始抱怨身邊那些活得比較好的人,他們覺得別人不配擁有那樣的生活,只有自己才配得上那樣的生活,總對別人懷有嫉妒憤怒之情,這種嫉妒不斷在內心生根發芽,更加阻礙前進。

嫉妒還會傳染,倘若自己身邊有一個這樣的人,很容易因為他對別人的嫉妒影響到你的判斷,產生和他一樣的嫉妒心理,這種心理不僅不會促進你的發展,還會搞亂你的為人處世以及交際圈,人脈壞了,一個人的交際圈也就壞了,想要做事情更難成功。

04怨天尤人者不交

怨天尤人,在很大程度上來說也不能完全算成小人,因為這部分人當中,並非所有人都有一些壞心眼,只是有一部分人思想受到限制,因此對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挫折無法抵抗,最終沉淪其中,悲傷欲絕。

而有的人不僅自己悲傷,還覺得這個世界上沒有好人了,一竿子打死一票,因為自己受過傷,就覺得全世界都是壞人,這種思想會促使一部分人產生報復社會的想法,總以一種不好的思想心態猜度別人,對人不友好真誠,總懷著壞心眼,這樣的人明顯是不能相處的,要不然哪天他算計你,你還一無所知。

即使是那種單純怨天尤人抱怨生活之人,我們也是要遠離的,因為負面情緒會傳染,一旦一個人總生活在負面情緒中,這個人就會變得消極冷漠,這種人很難在社會上立足,想要成就一番大事業,那就更是遠遠不可能的了。

所以我們在生活中要是遇到總抱怨生活怨天尤人之人,我們就避而遠之,千萬不要靠近,更不要交往,因為一旦交往之後,可能你一輩子都難逃那種陰影,就像失去太陽一樣黑暗恐怖,暗無天日。

05結語

人其實本應該活得單純一些,喜歡的人,就用力去追,喜歡的事情,就努力去做,何必總是心懷不軌,讓人無法接受呢?有時候我總會感慨萬千,你說人生短短幾十年,要是總在算計與預謀之中度過,一生到頭來能獲得什麼呢?

與其用盡心思去想一些子虛烏有的東西,還不如抓緊時間、把握機會過好擁有的每一天,該吃就吃,該喝就喝,不要給自己留下太多遺憾,更不要在不知不覺間成為人們眼中的小人。鬼谷子教我們認清小人的4句口訣,我想我們已經可以記住,至於未來該何去何從,答案已經在冥冥之中告訴了你!

備註: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必刪,歡迎評論留下有趣思想。

相關焦點

  • 鬼谷子:想要認清小人,學會4句口訣,讓小人無處可藏
    古今中外,無論是處於什麼時代,人們看待小人的看法都大同小異。都會想著需要防著小人,避免受到他們的影響,從而給自己帶來不必要的損失。現實的生活中,不乏存在著一些大義凜然之士,背地裡卻整日的想著些算計的小人作為。那麼我們該如何認清這幫小人呢?這是一門技術活!我們可以運營老祖宗們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來將他們逐一識破。
  • 鬼谷子識人術,牢記這6句口訣,讓你識破天下人,準
    鬼谷子識人術,牢記這6句口訣,讓你識破天下人,準鬼谷子在春秋戰國時享有盛名,在這之後人們都稱他為「謀聖」,而鬼谷子所精通的不只是這些謀略之術,並且鬼谷子善於看面相,通過觀察對方的言行舉止與神態變化,推理出來與之交流的人到底怎麼樣
  • 人到中年身邊小人難分辨,牢記鬼谷子3句口訣,制服他們服服帖帖
    先秦的伍子胥、南宋的嶽飛,明朝的王陽明等等,很多忠臣都受到了小人的暗算,吃盡了小人的苦頭,命運多舛,令人可嘆。有人說:「寧得罪十個君子,不得罪一個小人」!比如曾國藩就建議:勿與君子鬥名,勿與小人鬥利。君子看重名望,不要跟他爭名望。小人看重利益,不要跟他爭利益。可是躲,你是躲不掉的。只要有利益的地方,你風光的時刻,身邊就少不了小人。
  • 鬼谷子:熟記三句口訣,看穿人心黑暗,不讓小人有機可乘!
    鬼谷子:熟記三句口訣,看穿人心黑暗,不讓小人有機可乘!作為縱橫家的開創鼻祖人物,鬼谷子門下有很多很多的弟子,其中較為出門的蘇秦、張儀等人都是戰國時期赫赫有名的大人物。鬼谷子在看人辨人識人方面有著精湛的技術,他在《鬼谷子》書中曾經提過通過八句畢生的識人經驗,可窺視天下人的內心,讓壞人無處可藏,讓小人銷聲匿跡。咱們對鬼谷子總結的八句口訣中的前幾句進行簡單的分析:第一句是通過詢問對方關於大是大非問題的看法來確定他的志向。有的人安於現狀,根本就沒有成就大事者的風範,整天只知道混日子,這種不思進取的行徑肯定是沒有對大是大非的積極響應。
  • 鬼谷子:老實人看人不準?讀懂6句口訣,教你識破身邊的小人
    但是在交朋友這件事情上,如果沒有看準的話,那麼可能會對我們帶來巨大的影響。今天就來認識下鬼谷子最擅長的識人術,學會他的六句口訣,教會大家怎麼識破小人。生活中有一種人,平時沒事的時候胸膛拍得比誰都響,恨不得和你拜生死之交。可一旦出事了,你找他的時候就各種推三阻四,甚至乾脆無影無蹤。通常來說,一個嘴巴上講道義的人,往往在實際情況中表現得截然相反,這樣的人為人圓滑狡詐,滿口兄弟道義,但腦子裡全是自私自利。
  • 鬼谷子:如果你不善與人交談,要牢記這4句口訣!
    值得注意的是,鬼谷子曾經也是收過徒弟的,他教導有方,不失為一個好老師,從而他的徒弟們也都很有出息,如孫臏,蘇秦等,他們都繼承了他的意志,立志幫助君王一統天下。據說鬼谷子有著自己總結的一套為人處世的方法,等到每個徒弟快要離開他的時候,他會親口相授幾則人生精要,用來幫助徒弟們在處世的日子裡能夠為人所用,施展才華。這第一則就是,與小人言,依於利。
  • 鬼谷子馭人術:背熟16字口訣,教你駕馭小人,消災免禍!
    君子坦蕩蕩,小人長戚戚,身為一個君子,你永遠想不通小人腦迴路的走向。然而有些人看著光鮮亮麗,卻最愛背地裡搗鬼,仗著你脾氣好人老實沒有鬼主意,就借各種方法來欺負你。一天,鬼谷子弟子詢問鬼谷子,自己總被小人算計,究竟要怎麼辦呢?這個學生十分鬱悶,不知道要如何是好。
  • 鬼谷子:老實人不會看人,讀懂五句口訣,教你看破小人
    謀聖鬼谷子是戰國時期十分有名的人物,他最突出的能力就是看人,頗有一種當今社會的心理學課程。而這個人就是令眾人都知曉的鬼谷子,他能夠通過一個人的一些言行舉止和一些小小的細節就看破一個人性格。希望看完這篇文章後的你能夠好好領會,在今後的道路上可以少因不會識人而走些彎路。
  • 鬼谷子:老實人嘴巴笨,不會說話,牢記這3句口訣,讓你能言善辯
    鬼谷子說:「口者,心之門戶。」什麼該說,什麼不該說,怎麼說,都是一門學問,因為說話最能暴露一個人的智慧。而不同的人說不同的話,得先考驗一個人的眼力。針對不同的人,要用不同的說話方式。鬼谷子:老實人嘴巴笨,不會說話,牢記這3句口訣,讓你能言善辯。與賤者言,依于謙:地位卑微的人,所謂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鬼谷子識人術:駕馭小人,消災避禍,背熟這4個口訣就夠了
    鬼谷子識人術:駕馭小人,消災避禍,背熟這4個口訣就夠了!以智妨奸。我們應該都知道身邊遇到的小人大多數都是去為了自己心裡的私慾,為了去達到心裡的目的用盡了自己的小心思小手段,並且表明和背地裡不按套路出牌。所以面對這樣的小人雖然短時間發現不了但是我們只要平時細心觀察多與人接觸交往就可以使用自己的智慧來防範免於遭殃。
  • 鬼谷子:牢記五句口訣,識破人心,打遍天下無敵手,果斷收藏!
    被譽為「謀聖」的鬼谷子,是道教祖師之一,兵法大成者。縱觀歷史,凡成大事者,皆有先知先覺的智慧。鬼谷子則主張要洞察事物的變化規律、揣摩人性的善惡。鬼谷子:牢記五句口訣,識破人心,打遍天下無敵手,果斷收藏!
  • 鬼谷子:不善言辭的人,背熟這10句口訣,也可以能說會道!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鬼谷子:不善言辭的人,背熟這10句口訣,也可以能說會道!鬼谷子有句經典話語,叫「縱橫捭闔,冷心為上」,而鬼谷子和他的弟子都是口才高手和馭人術高手,因為他們擅長琢磨透人心,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讓對方心悅誠服,最終達到自己的目的!《三國志》裡面記載:諸葛亮採取了馬謖的建議——「用兵之道,攻心為上,攻城為下。
  • 鬼谷子:老實人嘴巴太笨,牢記4句口訣,讓你討人喜歡
    而古時候最具智慧人物之一鬼谷子就說到四句口訣,教導人們在面對什麼樣的人時應該如何說話。鬼谷子因為隱居在雲夢山鬼谷,所以自稱鬼谷先生。而這種擁有著非凡智慧的人通常都喜歡入山修煉,鬼谷子也是如此,他通過修煉從而深諳道法,神妙莫測。 鬼谷子留給後世的主要作品有《鬼谷子》《本經陰符七術》《鬼谷子天髓靈文》等,他的著作被後世稱為「智慧禁果,曠世奇書」,而我們今天要說的這四句口訣,就是出自於《鬼谷子·權篇》。
  • 鬼谷子:常因說錯話而吃虧?牢記這5句口訣,做個討人喜歡的老實人
    ,他總結出了5句人們在說話時所應該記住的口訣。 第1句是「貴者宜謙不宜傲」,意思就是說當你地位比別人高的時候,這個時候說話就得謙卑,而不是一副高高在上極為傲慢的樣子。古代有很多類似的例子,高官大員的夫人因為見到前來拜訪的年輕人身份低微,於是就對其出言無狀,甚至於不準進門,結果年輕人功成名就以後對其進行打擊報復,如曹操等。
  • 鬼谷子教你:識破「偽君子」,「真小人」,遠離他們,日子越過越好
    鬼谷子時是戰國時期非常著名的謀士。他雖然大半生都在隱居不問世事,卻能名揚天下。鬼谷子對人性的把握,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今天教你鬼谷子的三招,助你識破「真小人」和「偽君子」。一、醉之以酒,而觀其性;臨之以利,而觀其廉這句話是在告訴我們,想要觀察一個人的體性,就讓他喝醉酒,它的本性自然就暴露出來了;將一定的利益擺在他面前,就可以觀察出來他的道德底線。將這句話用來識別小人是非常的實用的,因為一個人的面目是可以偽裝的,但他酒後的言談舉止卻難以偽裝,他對利益的渴望,在金錢面前也是難以暫時的。
  • 鬼谷子的大智慧,牢記這4句,舉手投足之間看透了一個人!
    鬼谷子的師尊便是被譽為世界辯證法創始人、世界哲學之父、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的老子。由此可見儘管歷史的車輪不斷向前,可是對鬼谷子的尊崇卻不曾改變。因而他老人家的思想是非常值得我們中華民族去學習的,學以致用。例如鬼谷子最知名的識人之術。1、任寵之人,觀其不驕奢這句話的意思是,一個人在得志的時候就要去辨別他是不是驕傲蠻橫。現實生活中的確有一些人表現的小人得志的樣子。
  • 鬼谷子大智慧:不善交際怎麼辦?熟背這5句話,助你走向人生巔峰
    對於不善人際交往的人來說,想要在社會上左右逢源掌握人的內心確實是太難了。那麼,有沒有什麼法子改變這一現狀呢?當然有的了,幾千年前的鬼谷子老先生就給我們留下了很多寶貴的經驗,今天我就分享給大家!只要能夠背熟鬼谷子老先生的這五句口訣,就一定可以在社會上出人頭地。第一句口訣:與貴者言,依於勢。
  • 鬼谷子:背熟十六字口訣,給身邊的小人,套上「緊箍咒」!
    一代聖謀鬼谷子,就總結出了四句口訣,細細領悟,便可給身邊的狡猾小人套上一個「緊箍咒」。第一招:以利使奸利用我們的利益去使喚小人。大家都知道,所謂的小人其實就是因為他們對於利益的過分追求,在追求利益的過程中,小人不擇手法。那麼如果我們可以把自己的一部分利益讓給小人呢?那豈不是他們會乖乖給我們賣命?其實這種做法是完全可以行的!
  • 鬼谷子馭人術:老實人記住這四句口訣,教你以弱勝強!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鬼谷子馭人術:熟背這四句口訣,教你輕鬆駕馭人心!眾所周知,鬼谷子是一位精通百家的傳奇聖人,兵法家尊他為聖人,縱橫家尊他為始祖,算命佔卜的尊他為祖師爺,謀略家尊他為謀聖,連道教都尊其為王禪老祖。鬼谷子的所有智慧中,最為後世津津樂道的還是他的「馭人術」,因為馭人術不僅是帝王之術,還是普通人駕馭人心,成就一番事業的厚黑學!
  • 鬼谷子識人術:熟記這二句識人口訣,看人,一看一個準
    李嘉誠選擇繼承人的標準,並不是智慧和能力,而是會不會識人,這足見識人、用人的重要性。古往今來能夠建功立業的大人物,無不是識人用人的高手,鬼谷子在教導弟子孫臏、龐涓、蘇秦、張儀識人術時,就說過一句話:「貴視其所舉,貧視其所不取。」這是告訴我們識人不是要知面,而是要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