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古傳法術奇門遁甲,必須要知道「元、會、運、世」是怎麼回事

2021-01-10 網易

  研習天罡遁就一定離不開山海術(元會運世)的概念,下面就將元會運世的概念作簡要的解釋。

  天罡遁分為天遁和地遁,天遁地遁的元會運世不相同。在天遁中的元會運世只看卦氣,以命卦為體,以命卦的錯、綜、復、雜卦為元會運世;在地遁中的元會運世則為年柱、月柱、日柱、時柱,分別對應:元山、會海、運山、世海。

  

  天遁山海

  紀時法中的元會運世

  元:古代的一個時辰為現在的兩個小時,120個小時為60個時辰,60個時辰就是60個甲子,六十甲子周行一圈就是一元,即5天。

  會:一元運行60周為一會,即5天×60=300天。

  運:一會運行60周為一運,即300天×60=18000天=50年。

  世:一運經過60周為一世,即18000天×60=1080000天=300年。命理中人的元會運世

  元:5天為一元。

  會:一元輪轉完乾坤二卦的十二個爻位為一會,即60天。

  運:一會輪轉完乾坤二卦的十二個爻位為一運,即720天,兩年。

  世:一運輪轉完乾坤二卦的十二個爻位為一世,即24年,但我們天罡遁取12年為一世,因為24年中有陰12年和陽12年,陰陽本為一體,或也可以理解為白天12年,晚上12年,我們預測也只和白天發生的事有關,晚上也就是睡覺。

  元會運世圖是一個非常大的系統,他以生辰為起點,用易象特有的錯綜複雜的變化規律,推演出一個人一生的全部可能性。

  

  按圖索驥可以推演出每年所要經歷的吉兇卦象,結合天罡奇門遁可知吉兇運勢。

  第一世0—12歲為3年一卦;

  第二世12—24歲為1.33卦為一年;

  第三世24—36歲為5.33卦為一年;

  第四世36—48歲為21.33卦為一年;

  第五世48—60歲為85.33卦為一年;

  可以看出隨著年齡的增長命運快速變化。五世進入60後回歸本卦。60退休是有道理的。易經是東方文化的總源頭。已經融入中華民族的血液中。有許多東西已經到了我們日用而不知的地步。比如錯綜複雜這個成語的出處就是來自易經卦象的規律性變化。

  

  以「火風鼎」為例,它的錯卦是「水雷屯」。

  錯卦:可以發現所謂的錯卦就是每一爻求反變化而得到一個新的卦象。稱為錯卦,在天罡奇門遁甲的元會運世大運流年中稱為元。表示是基礎。一切變化的基礎。一動都是相對的。有得意就有失意;有人贊成就有人反對。

  人事物理都是這樣的,離不開這個宇宙的大原則。在人生中表示一個好的現象有其向完全頹敗轉換的可能性。反之亦然,所謂福禍相依。

  綜卦:綜卦就是將一卦顛倒過來得到的卦象。在天罡奇門遁甲的元會運世大運流年中稱為會。表示交匯,相遇,演化。

  綜卦的作用在於換位思考,不要凡事只站在自己的立場上看問題。在人生的境域中代表一個事物的本質沒有發生變化,但狀態卻以天翻地覆了。(比如我國進行的社會主義改革,是堅持共產主義的本質沒有變化,但內容早已天翻地覆。)

  複雜卦:複雜卦象,上下不動,內部交換得出的卦象。在天罡奇門遁甲的元會運世大運流年中稱為運。表示運動,發展。預示下一步的走向。

  卦理是:看事物不要看絕了,不要只看一面,正面看看,再看反面,反面看看,再把旁邊看清楚,這樣四面看到了還不夠完備,因為內在還在變化,而內在的變化,又復出一種現象,這種現象本身又有錯綜卦象,這就出現了八面,還有一上一下,一共十面,所以說要多複雜有多複雜。

  

  在人生境域中在人生境域中複雜掛表示,一共事物表面看來很平靜,但內在早已是面目全非了,即將或已經發生了巨大變化第四種變化稱為世卦象,在天罡奇門遁甲的元會運世大運流年中稱為世。表示世襲,繼承,必然結果。

  就是按照卦序進行的順序變化,表示事物按照自身的順序變化。如果我們知道一個事物的確切起始時間,就可以得到一個初卦象,例如我們的生辰,通過我們生辰的年月日就可以得到一個卦象,進行推演,就會得到一個卦象圖譜,稱之為元會運世圖,每一世相代表12年,推演一甲子後即60歲(共5世合計1024象)回歸本卦象,周而復始。

  

  然後推演易象與奇門之間的深刻關係,可以推演出一個人各階段所有可能遭遇的吉兇變化,以及疾病和突發事件的概率全部一目了然。雖然其價值不言而喻但工作量巨大,即使本人查完這1024象也要1天的時間。

  「人生不滿百,常懷千歲憂」。作為有局限性,身處於時間流變中的每一個人,我們都會對自己的未來充滿一種莫名的好奇,甚至是恐懼。因為我們不知道意外和明天哪一個先來。

  於是有人求神,有人拜佛,便不足為奇了。易經文化系統是東方文明的精華。在它內沒有人格化的鬼神之說,它所說的神道即是規律。

  

  睿智的中華祖先用易經告訴所有華夏兒女:命運就在自己手中,趨吉避兇必須認識到事物的規律性,幸福的生活需要我們作出正確的選擇,理想社會需要我們共同創造。禍福都是我們自己的傑作,一切偶然都是偶然中的必然。

  元會運世圖就像一本及其珍貴的人生旅行指南,它前瞻性地勘測出了人生所有道路的終點,並標註了路況指南,使身處時間流變中的我們可以一覽人生的全貌,實現一種最安全的選擇。所謂的吉兇,就是凡事要做到恰到好處,過於不及都是隱患。在開始的時候開始,在必須結束的時候結束,「履霜知冰至」——它使防患於未然成為可能。可以說這是祖先留給我們的無價之寶。

  

  希望更多的人知它,用它去尋找自己的幸福,因為幸福是我們每一個人的權力。也是我們生命的全部意義。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譚天問解密奇門遁甲法術幻術
    夏天老人過世了,死人的屍體會腐爛發臭,用「封刀水」念一下,屍體放多少天都不會臭。止血水可以隨便封住受槍刀傷的血,噴一口到小溝裡,水溝的下遊要斷流停水這些法術,現在會的人就特別多,尤其是六字水,也就是常說的化刺咒,當然,各地法術名字可能不一樣,咒語也可能不一樣,但是效果是一樣的,就是把卡嗓子的魚刺化掉,關於這個法術,我有很多朋友都反映他們當地很多人會,也不算什麼稀奇的法術。
  • 孟令偉奇門遁甲丨奇門遁甲在古代是禁止傳播學習的
    在民間老人無人不知道「奇門遁甲」,一提起奇門便會膽顫心驚。因為老人有一句話「10個人學習奇門遁甲,9個人會走火入魔瘋掉。在民間如若有人精通奇門之人便會稱之為「活神仙」。奇門乃同神鬼之趨勢,遁甲乃兵家之神測。奇門遁甲據老人說可以呼神喚雨,為不外傳之術,一般只傳給只傳給子孫後代及有緣人。 奇門分為法術篇和理數篇,所謂的法術篇是可以跟另一個世界溝通,十分玄門,理數篇是用來預測禍福的。真的有法術奇門嗎?
  • 什麼是奇門遁甲,奇門遁甲從哪來的,怎麼學習奇門遁甲?
    《奇門遁甲》究竟是怎樣的一本書呢?今天主要和大家探討一下你們都非常關心的奇門遁甲哲學三大問:Q1奇門遁甲從哪裡來?黃帝讓自家丞相風后整理成文,就有了現如今我們真實可觸的《奇門遁甲》了~Q2什麼是奇門遁甲?什麼是奇門遁甲?很多人印象裡是穿牆走壁、遁地術,甚至想著如果有這等神仙法術,遇到師傅,趕緊磕頭求教啊。也有一些同學告訴小編,他們的印象裡是部古裝奇幻的電影,各路高手保護著神秘的少女掌門人。
  • 奇門遁甲古籍善本秘訣揭秘
    此書在網上售價千元百元不等,其實不必花這麼多,我在這裡一宣布,無恥書商就又少了個掙錢項目:在淘寶上搜索御定奇門真詮,將順序調成價格由低到高排布,你就可以看到有售價30多元一本的真詮、這你還嫌貴,就服了!要知道這是那幫、專門複印稀缺書籍的厚道書商們給的貨,數百頁一大厚本還用膠裝訂,你自己拿電子版印都比這個貴!
  • 2020年祖傳陰盤法術奇門普惠班通知
    第二十二期祖傳皇家陰盤法術奇門遁甲弟子班 因最近看到我的講課視頻被不孝之徒在網上傳播,更有甚者幾個弟子違背拜師誓言,本事都沒有學習好,為了金錢利益自己私自改頭換面,開班傳授吾派奇門遁甲,為了正本清源,讓您真正學習到吾祖上所流傳下來的瑰寶
  • 奇門遁甲怎麼深入的學習?
    很多人學了奇門遁甲的基礎知識,不知道怎麼深入的學習。如果想有深入學習奇門遁甲的可以看看這篇文章。很多地方都有說過,奇門遁甲是一種術數。既然是術數,那就一定是很棒的,準備率也是很高的。奇門遁甲這種術數,因為起源較早,經過長時間的沉澱,保存下來的只有一部分。奇門遁甲這種術數的構成很複雜。光是奇門遁甲的起局就有好幾種方式。要想了解奇門遁甲的起局方式,就要明白奇門遁甲是什麼原理?小編認為,只有深入的了解了奇門遁甲的的原理,才能深入的學習奇門遁甲。
  • 奇門遁甲術招財法術奇門
    你知道奇門遁甲術中也有招財法術嗎?想要知道是怎麼回事嗎? 奇門求財法——03:製作八卦招財包,先準備好一個紅色的小布包,在布上或貼或畫個八卦圖,布包內放入五穀(黃豆、黑豆、綠豆、紅豆及米各少許)與鹽混合,再將布包綁上紅線,逢春節時,在門廊或店門迎風處掛上,只要有人進出或風吹過,即有迎風生財的效果,必須每年一換,可驅晦氣、添增人氣和增強財富運。
  • 孟令偉奇門遁甲丨簡單聊一下法術奇門
    奇門遁甲分為數理奇門跟法術奇門,目前市面上能看到都屬於數理奇門,數理奇門按照時間來劃分,分為年家奇門、月家奇門、時家奇門、刻家奇門。常用的還是時家奇門。包括我本人研究最多的也是數理奇門,對於法術奇門,目前也只是略作研究,畢竟相關的資料其實非常少,一些正統的傳承也很難找到。
  • 孟令偉奇門遁甲丨奇門遁甲到底有多厲害?
    中國術數史上的三大絕學,太乙、六壬、奇門遁甲,其中奇門遁甲被評為三式之首,可見奇門遁甲的地位有多高。簡單來說,奇門遁甲是中國術數第一名。創始之初是用在軍事上的,主要是用來行軍打仗的,大家耳熟能詳的古代人物有:三國時的諸葛亮、漢朝張良、明朝的劉伯溫等都是《奇門遁甲》高手。
  • 俗話說「十個奇門九個瘋」,道家秘術奇門遁甲為什麼這麼邪乎?
    還有人認為奇門遁甲可以撒豆成兵、剪紙成兵、呼風喚雨、死而復生。甚至在羅貫中的《三國演義》中,也有諸葛亮向異人學習奇門遁甲,會呼風喚雨,補下石門八陣的各種段子。那奇門遁甲為何具備預測功能呢?要知道,自人類社會誕生的那一刻起,如何認知自然世界,如何順應自然規律來繁衍生息,便一直是人類社會最為重要的課題。
  • 祖傳皇家陰盤法術奇門2020年與你有約
    自己安排時間按照視頻來學習,發放配套講課資料,函授費5000元。以前那些已經報了名,由於各種原因未能前來參加面授學習的弟子,因你以交報名費2000元,故請另付3000元,以便為你傳送B班的講課視頻和配套資料。(資料和視頻發放後學費不退還)。
  • 奇門遁甲與大六壬三傳
    譚天問自幼對「中國玄門」,尤其對奇門遁甲酷愛,奇門遁甲這東西用一句話、就是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是經驗和技巧及個人悟性問題,可能有些東西是不可能公布出來的,就是老人所說的鐵口直斷,應驗率百分百的絕技,這個問題師傳會有。
  • 什麼是奇門遁甲?
    從義理解讀《易經》,多是強化哲學內涵,少有其實用功能;從象數解讀《易經》,本著最初的決策功能,進而形成中國所特有的的決策學,主要分為山、醫、命、卜、相五術,其中屬於最高層次的為「三式」之學,即太乙、奇門和六壬,三式之中,又數奇門遁甲最為靈驗和實用。3.奇門遁甲是怎麼來的?
  • 孟師爺奇門運籌丨學習奇門遁甲需要知道這些問題
    知道來龍去脈奇門遁甲歷史久遠,網上還有很多資料裡寫的大部分都是故事。《四庫總目提要》考證說:「考漢志所列惟風后六甲,風后孤虛而已,於奇遁尚無明文。至梁間文帝樂府,始有三門應遁甲語,陳書武帝紀,遁甲金名遂見於史,則其學殆盛於南北朝。」
  • 3分鐘看懂古代曆法,學習古傳法術奇門遁甲,必須要懂古人的曆法
    傳承要從根源講起,要從天幹和十二地支開始講起。天幹: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醜、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身為中國人,認識天幹和地支的,並且知道幹支是什麼的人,稱為明白;如果不知 道天幹和地支的用途,完全不知道在說什麼,被稱為不明白。
  • 孟師爺奇門運籌丨學習奇門遁甲要時刻給自己補充這些能量
    此字古音同循,遷延之意----一曰逃也,此別一義」。因此說「遁」本意就是從一個地方換到另外的地方,也有循環往復之意。  奇門遁甲可能是入門最容易提升最慢的一種預測術了,要記憶的東西非常多,重在衍生變化,前後推斷。同時它也涉及很多秘傳的東西,所以比較講究師承。因此,奇門遁甲還是跟著專業老師學習能更深入研究,自學總是不得要領。
  • 奇門遁甲 大六壬 太乙神數的區別
    太乙、奇門、六壬,並稱「三式」,是中國術數三大絕學。太乙以天元為主,測國事;奇門以地元為主,測集體事;六壬以人元為主,測人事。太乙測國事,為帝王所忌,聲名不顯。奇門測集體事,聲名遠播。六壬測人事,魚龍混雜,聲名已損。因此,奇門成三式中發展最好的一門學問。奇門創始之初是用在軍事上的,主要是用來行軍打仗的。
  • 孟師爺數字奇門丨為什麼學奇門遁甲會瘋?
    我們先來說下奇門遁甲的分類,奇門遁甲按照種類分為:數理奇門跟法術奇門,我本人只會數理奇門,平時教學員也是學的數理奇門,傳說黃帝用的就是法術奇門打敗的蚩尤。民間流傳的「10個人學奇門遁甲有九個瘋掉的」,這就是說的法術奇門。
  • 孟令偉奇門遁甲丨奇門遁甲中的三傳和十二神將
    奇門遁甲作為一門術數,既然是術數就是要有理有據,而且具有邏輯性,從古至今有太多關於奇門遁甲的故事,所以導致奇門遁甲被蒙上了神秘的面紗,有太多的人想去了解奇門遁甲,奈何花了太多錢也沒有學到東西。
  • 1400年前的一封家書,卻道出了,袁天罡奇門遁甲的前世今生
    原文:先考 ① 天罡 ② 留奇門,傳與其子袁客師 ③ 。今譯:先父袁天罡雖已不知所終但他所創的袁天罡奇門遁甲卻還留傳在世,先父在 世時已將袁天罡奇門遁甲親自傳授給了其獨子袁客師。注釋:①:對已離世的父親的稱呼,「先」含有懷念、哀痛之情,是對已死長者的 尊稱。②:此處天罡指的是袁天罡。③:袁客師,名應升,字清源,號客師。唐代著名 星象預測學家袁天罡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