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妍七七
原創不易 轉載請聯繫
談起白家二奶奶白文氏,人們第一反應便豎起大拇指,
稱讚一句:
女中豪傑。
她是白家的靈魂人物,在白家凋零之際臨危受命,成為了白家的掌門人。她的一生,果敢決斷,足智多謀,是她以一己之力,重振百草堂,也是她用柔弱的身軀,將白家人保護在身下,在她的運籌帷幄中,白家最終得以復興。
掌管一個家庭不易,掌控一個家族更為艱難,掌門人需要的不僅僅是足夠的意志,還有一顆強大的內心,雖然時隔多年,但是白文氏的持家之道依然值得我們借鑑。
今天我們將走進二奶奶的世界,了解一下為何這三條家規很重要?
慈愛卻不溺愛,育子需張弛有度
白景琦,真真的混世大魔王。
別人出生都哭,可他與眾不同,一落地便笑,這也註定了他生性不羈,不服管教的性格。從小,白景琦就是出了名的淘氣,上房揭瓦是他的本事,招貓逗狗是他的日常。
面對頑皮的兒子,二奶奶打也打過,罵也罵過,但是她始終堅持:
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想要孩子成才,首先要重視教育;其次慈愛不等於溺愛,孩子就像是小樹苗,不僅僅需要水分,還需要不斷的修剪。
在白景琦年幼的時候,白二奶奶便請來了私塾先生,為白景琦傳道受業,可是迂腐的教學並不適合白景琦,反而引起了他的逆反心理,他多次捉弄先生,讓先生憤然離席。有一次,教書先生對白二奶奶說:
「您家這位小爺,我是教不了,估計全城都沒人能教。」
聽了教書先生的話,二奶奶沒有氣餒,而是繼續繼續為兒子尋找名師,皇天不負有心人,季宗布出現了。文武雙全的季宗布,在一次偶然的機會,救了被人販子拐了的景琦,他看上了白景琦的聰明伶俐,主動上門施教,對於二奶奶的千恩萬謝,季宗布只提出了一個要求:
「在我教育的時候,二奶奶不許插手。」
二奶奶做到了這一點,面對兒子因犯錯被師傅責罰,她躲在房間裡偷偷哭泣,卻不會伸手去管,因為她知道,孩子如果只是一味的溺愛,那麼總有一天你的愛會成為傷人的刀。正是因為二奶奶的態度,在季宗布的調教下,紈絝子弟白景琦成了一個能文能武的少年。
後來,季宗布因升職軍機章京沒有辦法在教白景琦,這一次二奶奶又為白景琦請來了新的師傅:塗二爺、許師傅。他們二人高超的品藥能力與生意手段,讓白景琦敬佩不已,而也是他們為日後白景琦的事業奠定了基礎。
就像陶行知所言:
培養教育人和種花木一樣,首先要認識花木的特點,區別不同情況給與施肥、澆水和培養教育,這叫因材施教。
對於兒子,白二奶奶不願讓他成為依靠母親的小鳥,而是飛向高空的雄鷹,而想要獨立,責任感很重要。
白景琦私下與黃春有了牽連,黃春懷了身孕,為了給兒子一個教訓,也為讓孩子成為頂天立地的男人,二奶奶狠心將白景琦轟出了家門,而那一天也是白景琦從七少爺成長為七爺的日子。
其實,很多時候父母總是希望孩子能夠成才,但是他們下意識將孩子保護在自己的羽翼之下,過度的溺愛讓孩子失去了飛翔的勇氣,也失去了承擔的能力。
而白二奶奶,恰恰明白這一點。
所以啊,愛他不代表著縱容,育子還需要張弛有度。
大丈夫能屈能伸,小不忍則亂大謀
白家的災難源於一次問診。
一日,白家二爺被詹王府的人請去為老福晉診脈。席間他家下人說,最近府裡的大格格身子有些不適,想要讓白穎軒給看看。醫者仁心二爺自然是允了,把完脈白穎軒道了一聲「恭喜」,說大格格已經有了身孕。
不料,詹王府的人去大怒,派人把白家的馬和車都給砸了。原來大格格還在閨閣之中,白二爺的話無異於打了詹王府的臉面,從此兩家成為了敵人。大家長白萌堂看著灰塵土臉的兒子,心中憤懣不已,他發誓要報復回去,他將大格格的藥換成了保胎藥,白二奶奶卻言:
「居家過日子,息事寧人最好,多一個朋友比多一個敵人好。」
後來,白家大爺被陷害入獄,詹王府與白家徹底惡交,百草廳被封,大爺面臨著砍頭的危險,在這個時候,白萌堂一病不起,面對四面楚歌的局勢,白二奶奶掛帥,她先是買通了老佛爺身邊的紅人常公公,又對家裡實行緊縮政策,她說:
"小不忍則亂大謀,大丈夫能屈能伸。」
在二奶奶的計謀下,她成功收回了白家老號的牌匾,百草廳也回到了白家人的手上。
除了詹王府,白家還和親家關家結了仇,當年姑奶奶雅萍失手摔死了兒子,關少沂恨得白家是牙根痒痒
,從此不許雅萍再回關家。
有一天,雅萍的女兒抱了一下新姨娘的孩子,卻慘遭毒打,遍體鱗傷的香伶被白景琦藏在了花房裡,關家前來要人,面對惡語相向的關少沂,二奶奶曉以大義,她說:
「這仇不能越結越深啊,這仇也不能一代一代的往下傳吧。」
二奶奶的話,打動了關少沂,他心軟了,最終同意香伶留在白家養傷。
在現實生活中,我們難免與人發生矛盾,如何化解一直以來都是大家所關注的話題。有時候,一件小小不言的事情,就可能成為引爆炸彈的導火索,而矛盾往往沒有真正的贏家,兩敗俱傷才是可能。
就像是羅曼羅蘭所說:
「柔和的態度對於一顆被輕蔑的心的確是很大的安慰。」
有時候,忍並不是一種懦弱,而是一種方式,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
要知道,多個朋友總比多個敵人要好。
真正的家人,是包容與愛護
有人曾經問:什麼是真正的家人?
家人是雖然我們經常爭吵,可是打斷骨頭連筋;家人是無論發生什麼,我們不離不棄。二奶奶用一顆包容的心將白家人聯繫在了一起。
如果說白景琦是魔頭,那三爺白穎宇就是魔王祖宗,他從小就喜歡拎著個鳥籠子到處去看戲,眼睛一轉就有了想法,他一直以來都想成為白家的當家人,為了這個,他沒少給二奶奶下絆子。他聯合外人開了「南城百草堂」;他帶著侄子去聽大戲;他挪用公款,中飽私囊,他的混不吝讓二奶奶費勁了心思,但是二奶奶卻始終將他看成白家人。
後來,白穎宇明白了道理,他依然是那個白三爺,他似乎懂得了家人到底是什麼,曾經為了逃生,他拋下了妹妹,可是當白景琦被日本人所威脅時,他不再做逃兵,他挺身而出。
從自私自利的敗家子,到為家人獻出生命的悲壯之人,白穎宇的改變源自二奶奶的包容,是二奶奶一次又一次的包容,讓他看到了人性,懂得了親情。
其實,白家受過白二奶奶關愛的不僅他,還有姑奶奶。被關家休妻的雅萍,成為了瘋子,是白二奶奶數十年如一的照顧著,讓她能夠在亂世中依然安穩的生活。
人與人交往靠的便是緣分,而能夠有幸成為一家人,更是世界上最深的緣。既然是上天安排我們相遇,那麼我們應該珍惜。對於親人,我們總是少了一分包容,多了一絲苛刻,這讓我們將原本緊緊抱在一起的家人越推越遠,落得一個獨行客。
可是我們來到人世間,就是為了享受愛與溫暖,如果你連家人都不能包容,又何談愛人呢?
所以啊,想要被愛人,你得先學會愛家人。
最後想說:
二奶奶的一生,傳奇且富有色彩,她的持家之道令人敬佩。
如果她能夠來到現代,肯定會另有一番作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