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持樂觀是一種信仰——米歇爾
生活像是一場過關斬將的遊戲,你我都身在其中並經歷著。社會賦予了女人多重角色,一個女人可以成為女兒、妻子、媽媽等。
對於女性來說,如何實現自我,如何經營婚姻與家庭,如何做一位好母親是我們必須要面對的課題。那麼《成為》這本書可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啟示和思考。
這本書美國前第一夫人米歇爾·歐巴馬的親筆自傳。上市首日銷售725000冊,一個月內全球銷量超過500萬冊,陸續被翻譯成了33種語言,刷新了2018年整個英文世界的圖書銷售記錄。
本書完整展現了米歇爾如何從一個平凡的女孩成長為美國女性的代表。告訴我們,只有你足夠堅定,全世界都會為你開路,只有自己獨立,才能讓自己更加有生活的主動權。
女人最重要的是要努力成為自己。
黑人身份給了她原始的堅強,原生家庭給了她自信和愛,良好的教育給了她精英的氣質,在生活和工作中她成功實現了平衡。她不是個完美的天使,但是她帶給了我們力量。她就是歐巴馬的妻子米歇爾·歐巴馬。
米歇爾出生於芝加哥南城,作為草根出身的黑人女性,長得並不是很漂亮,但她她聰明、幽默、有遠見和學識。她既有完整美滿的家庭,也有女性的力量。在西方社會、階層固化如此嚴重的情況下,米歇爾通過自己的努力,過上了自己想要的生活。
下面就讓我們走進這本書吧,希望她的人生經歷能夠激勵我們找到勇氣,努力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
01 努力奮鬥,是人生的必修課
米歇爾是一名出身於工人階級的黑人家庭,她們的家庭位於芝加哥南城的擁擠的公寓中,父親弗雷澤是一名工人,母親瑪麗安為了照顧兩個孩子成為了全職主婦。
雖然她們的家庭物質生活並不豐富,但是父母卻給了米歇爾和哥哥良好的教育。他們從沒有去過海灘旅行,沒有在外面吃過飯,甚至也沒有屬於自己的房子,家裡所有的錢都花在了米歇爾和哥哥身上。
小時候米歇爾就和姑婆蘿比學習鋼琴,母親有空就會教她識字,並告訴她用最標準的詞語說話。小時候的米歇爾很早就表現出了一種好強的欲望。
剛上幼兒園的時候,他們要學習一組顏色的單詞,老師巴羅斯太太舉起拼讀卡片,讓他們讀出印在上面的黑色字母組成的單詞。
輪到米歇爾讀的時候,讀到「white」的時候,她便懵住了。結果巴羅斯太太把小星星送給了另外兩個能夠準確無誤念出所有顏色單詞的小朋友。
由於沒有準確念出單詞「white」內疚不已,第二天上課,米歇爾要求重念一遍卡她堅持重新念一遍。結果,班上所有的孩子,都看著她把顏色卡片上的單詞一一念了出來。那天下午,她昂首挺胸在襯衣上別著金箔做的小星星回了家。
這是她早期經歷中面對權威的一次勝利。米歇爾曾用這種智慧贏得了人生大大小小戰役中一次又一次勝利。
後來在米歇爾讀高中的時候,因為她哥哥考進了普林斯頓大學,所以她也一直夢想考進這所大學。但當時的大學顧問當面告訴她說,「我不確定你是上普林斯頓的料兒。」儘管當時米歇爾成績優異,還是班上的財務委員。
這在米歇爾的內心種下了一粒失敗的種子,但很快她調整了方法,對自己的人生充滿了信心,向那位大學顧問證明了自己。
在普林斯頓,米歇爾讀的是社會學,成績優良,喜歡社交,是一個受目標驅動的人。她總是默默地,堅定不移地達成一個個目標,分析成績,她總在不停地問自己:「我是否足夠優秀?」並不斷地給出自己的答案。
17歲時,米歇爾成功進入了全美最好的法學院——哈佛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
曾經草根出身的黑人女孩,通過自己的奮鬥成為了哈佛才女。她的人生從此刻起發生了嶄新的變化。
人生就像賽跑,不在乎我們是否第一個達到盡頭,重要的是我們有沒有勇氣跑完全程。
前進的路或許很迷茫,但請不要在迷茫中失去自我,失去前進的信念。生活是自己的,不是活給別人看的,就像米歇爾那樣,不管別人怎麼說,不管前面的道路多曲折,都要堅持到底。
只有努力向前,沒有到達不了的明天。
02 夫妻共同成長,是婚姻最好的模樣
哈佛大學畢業後,米歇爾在全美最有名的律師事務所工作,擔任哈佛大學法學院暑期實習生的督導,在這裡她也遇到了自己人生的另一半。
歐巴馬的自信又樂觀,果敢又理智,深深地吸引了米歇爾,很快兩個人於1992年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婚後,當米歇爾離開律師行業時,歐巴馬一直鼓勵她往前走,當她對市政廳的工作感到擔憂時,歐巴馬還是義無反顧的支持她,沒有一次懷疑米歇爾的直覺和能力。歐巴馬經常鼓勵她:別擔心,你可以做到,我們會想出辦法的。
工作讓米歇爾很有成就感,同時她也決定讓歐巴馬繼續做自己喜歡的事,讓他自由,讓他追尋夢想。
由於她的原生家庭原因,米歇爾是一個對政治不太關心的人,但是她為了追隨丈夫的事業,努力支持歐巴馬開展選舉工作。
米歇爾喜歡競選活動,與全國各地的選民建立聯繫總能讓她倍感振奮,很多人都開始關注她,她已經成了競選中不可忽視的力量。最後,在他們共同努力下,歐巴馬成功的當選了美國總統。
從此,歐巴馬家庭成為了第44個美國第一家庭,是第11個在白宮內度過了兩屆總統任期的家庭。同時,他們也是第一個住進白宮的非洲裔家庭。歐巴馬成功的背後和米歇爾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兩個人一起生活,必然在各方面相互影響。志同道合、情趣相投,一直被視為理想婚姻必不可少的條件。
正如楊瀾所說:「婚姻的紐帶不是金錢,也不是孩子,而是兩個人的共同成長。」
好的婚姻是一場博弈,必須保持永遠與對方不分伯仲、勢均力敵,才能長此以往地相依相息。
也許,這個世上有不少並不美好的婚姻,但總有一些人的愛,能讓我們始終相信愛情。他們共同成長,不管遇到什麼,始終相信彼此的愛並不會因為婚姻而消散。
事實也證明,好的婚姻應該是共同成長,一起進步,以此獲得越來越好的自己。
03 讓孩子獨立,是身為父母的責任
米歇爾儘可能地讓女兒們的生活保持平靜和易於管理。
希望孩子們長大後聰明有活力,像歐巴馬一樣樂觀,像自己一樣上進。更重要的是,她希望孩子能有鋼鐵般的意志,不斷遇到什麼困難都能站起來往前走。
她給孩子們定規矩和時間表,然後嚴格遵守。每天在規定的時間吃飯,睡覺。讓爸爸努力地趕上她們的步伐。
米歇爾說:希望她們長大後內心強大,關注自己的需求,不容忍任何形式的老派的男權政治,不想讓她們認為生活是要等男人回家才開始。
在生活中,她對女兒們也是「節儉教育」,在努力給孩子們精神營養的同時並不溺愛她們,她希望每個人都能得到尊重。
在他們住進白宮的時候,米歇爾要求他們的女人跟以往一樣打理自己的生活,每天早晨起床後讓她們自己收拾被褥,晚飯時吃完餐桌上所有的蔬菜,教育她們要待人禮貌,要懂得寬容。只要是自己能做的事情,就不能隨意地使喚別人。
另外,米歇爾也給女兒的充分的自由和信任感。她對女兒們的行蹤從來都沒有懷疑的態度,而是與其他孩子的父母建立緊密的聯繫,依靠他們來獲取信息。
曾經有記者採訪比爾·蓋茨的父親,問到他是任何培養出一個世界級重要人物時,他坦言:「一定程度上說,是他自己培養了他自己。」
為人父母的最大願望就是孩子能夠獨立,包括經濟獨立、精神獨立和人格獨立。只有那些獨立的孩子,才不會畏懼前路的風雨,勇往直前。
真正的教育,從來不是溺愛孩子,不是用物質來滿足孩子的一切需求,而是給他們一雙堅強的翅膀,這樣他們才能在空中自由的翱翔。
曾經有人問米歇爾:作為一個黑人女性,如何這樣默默無聞的堅持自己的?
米歇爾說:「我回想一下我的人生,我從來沒覺得自己默默無聞,我也從不覺得自己微不足道,是因為我們父母從不會讓我覺得自己渺小。這不是外界帶來的,這是家庭餐桌上的耳濡目染。」
渺小感,來自於我們的內心。我們無法等這個世界平等了才開始感覺受重視,這和現實相差甚遠,時間不允許我們等。
成為是一個漫長的過程,需要我們一步步去實現。希望我們都能遵從自己的內心,只要艱苦付出,永不放棄,每個人都能成為自己的主人。感謝《成為》這本書,讓我受益匪淺,讓我覺得人生還有更多的可能性,希望有一天,我們也能成為別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