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殺破狼」?
殺破狼出自《易經》,為紫微鬥數中一種命格:七殺、破軍、貪狼,為三顆星,三方會合,三星同宮,此命理為殺破狼。擁有此命格的人,英勇無畏,堅韌不屈,但一生漂泊,大起大落,命運無常。
《殺破狼》與《無間道》有異曲同工之妙。
無間道來源於佛經:「受身無間永遠不死,壽長乃無間地獄中之大劫。」其意為:無間道是佛教中所謂十八層地獄中最低一層,也是最苦的一層,而且輪迴罔替,永不超生。
《殺破狼》系列電影在《無間道》之後,兩部電影的片名都借用深奧的經典子集中寓意來隱喻主人公的特殊命運。能如此直接而又巧妙地把「臥底」人員的命運表達得如此深邃並帶著一個冷颼颼地殺氣,這兩部系列電影的成功,片名確實起了不小的作用。
《殺破狼》1、2兩集多少借鑑了《無間道》的創意,但也形成了自己的風格,讓我們看到了香港電影久違了的用心和香港功夫片的特色。
為什麼要說是「久違了的用心」?這要從香港電影自90年代以後一點點變得衰落說起了。
很多人都說香港是「文化的沙漠」,其實這要劃分一下年代來理解這個問題。香港電影隨著香港70年代以後經濟的騰飛也隨之興旺起來,特別是李小龍系列電影出來以後,那時候的香港電影完全可以代表亞洲電影的最高水平,李小龍電影當時更是可以跟好萊塢電影抗衡,因此,70-90年代算是香港電影的最輝煌的時期。
要說到當時香港電影為什麼如此輝煌,其實還有一個主要原因就是所有電影人對編劇的重視,對劇本的高標準高要求,那個時候也出現了一批大師級的人物,比如古龍、倪匡、金庸等神級的編劇。
然而,這些大師隨著年齡的增長而淡出影壇之後,一股新生的力量起來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人物是——王晶。
王晶借著父親王天林的力量殺入了香港影視圈,可是,萬萬沒想到,王晶的闖入給香港電影埋下了禍根,甚至毫不誇張地說,這種急功近利地風氣徹底毀滅了香港電影,一直影響到今天。
為什麼這麼說?
因為王晶一改前人對劇本和編劇重視之風氣,改為自己胡編亂造甚至東拼西湊劇本,然後請大牌明星出演,但很奇怪地是這樣的片子也居然可以大賣,並賺得盆滿缽滿。於是乎,香港的電影就颳起了爛片泛濫之風,徹底拉低了整個香港電影的檔次和所有電影人的智商。
直到2003年,《無間道》的出現,才算多少挽回一些香港電影的顏面;再後來的《殺破狼》系列出現。
可以看出來這兩部電影創作者對劇作的打磨是用了心的,也許是香港電影人反思香港電影的落敗之後痛定思痛的必然,對原本根基深厚的香港功夫片這也是難得的一縷春風。
如果再不改變,整個香港電影真就如同擁有「殺破狼」命格的人,淪陷「無間道」中,定將永世不得翻身了。
如今再看在此片中去反派的吳京總有種說不出的感覺,吳京一如既往地認真努力,玩兒命地完成每個動作,可能更多的是自己再憋著一口氣,想用自己的拳頭打出一片自己的天空。功夫不負有心人,今天的吳京在《戰狼2》中,他做到了。雄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