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在高考出分後志願填報時候,如果選擇了一個適合自己的好專業,大學期間再努力學習,成為該領域的專業人才,那就意味著四年之後,我們在大學畢業時無論求職還是考研都能更容易獲得成功。
但是現實生活當中,很多家長在諮詢我們老師時候都會說到:「我家孩子沒有什麼特別明顯的職業傾向,什麼都還行,什麼也都不喜歡,各門功課成績都差不多,實在是不知道怎麼選專業?」碰到這種情況我們該怎麼辦呢?今天分享幾點建議給我們家長朋友參考。
一、這類考生可以先按照院校優先的辦法填報志願。在分數能夠滿足情況下,儘量去報檔次好的學校。因為我們都知道,大學四年不僅學習專業知識,同時是培養人際交往能力、社會實踐能力、人生觀、世界觀三觀形成的一個重要時間。因此選擇一個檔次好的院校接受學校氛圍的薰陶,更加全面的完善自己同時也找到適合自己的興趣所向。還有儘量選擇一些大城市,除了北上廣還可以考慮杭州、重慶、蘇州這些最新崛起的一些城市。大城市可以開闊孩子的視野,這一些很多家長都應該知道。
二、這類考生可以優先選擇熱門專業。有可能這個熱門專業不一定適合孩子,但是在大學裡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就是普通專業轉熱門專業很難,但是熱門專業轉普通或偏冷門的專業相對容易很多。這樣一來我們可以給孩子先報熱門專業,有可能孩子在大學期間找到自己的職業興趣所在,再申請轉專業的時候就會留有很大的一個餘地。比如文科的孩子可以選擇一些熱門實用專業像:金融學、會計學、財務管理、審計學等等。理科的孩子可以去選擇計算機科學技術、車輛工程、無人機、土木工程等專業,既利於將來就業也便於考研。
當然最好的方式還是儘量提前和孩子溝通確定專業方向,因為等到高考分數出來後,僅有的幾天去發現孩子的興趣所長是真的來不及,但是如果家長能夠提前準備,比如現在再加上高考延期,還有三到四個月的準備時間,比較充分。同時給孩子一定的時間去了解各專業的一些基本情況,這也是對孩子一種尊重,也是孩子和家長之間的一種有效溝通,我們要避免最後幾天裡填報時茫然無措或者因為志願問題爆發家庭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