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12月31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新年在即,大批新規也將在新的一年正式落地。數得出來的就有事關大家上學、買車、出行各個方面的新規。具體而言,新的一年我們將迎來哪些新的規定呢?
首先,第一條新規和大家購買進口產品息息相關。新一年第一天起883項商品將實施低於最惠國稅率的進口暫定稅率。其中,第二批抗癌藥和罕見病藥品原料、特殊患兒所需食品等實行零關稅,降低人工心臟瓣膜、助聽器等醫療器材以及乳清蛋白粉、乳鐵蛋白等嬰兒奶粉原料的進口關稅,對飛機發動機用燃油泵等航空器材實行較低的進口暫定稅率。對外經貿大學中國世貿組織研究院院長屠新泉表示,關稅調整將減輕患者經濟負擔,改善人民生活品質。「為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比如降低了不少醫療器械、醫療原料,包括人民生活用得到的一些奶粉原料等,降低這些產品的關稅,可以進一步降低百姓消費相關產品的成本、提高大家的生活水平。」
另一條新規,上學的同學們要注意了。教育部公告,2021年1月1日起,為簡化在港澳臺學習人員辦事程序,便利在港澳臺學習人員在內地(大陸)工作和生活,取消《在港澳地區學習證明》《大陸居民在臺灣地區學習證明》。證明取消後,相關部門和單位根據實際需要,可通過在港澳臺學習人員提供的港澳臺院校錄取材料、學位證書或畢業證書等認定人員身份和經歷。
此外,汽車領域也將從新年的第一天迎來「國六」排放標準的正式全面實施。今年4月底,11個部委聯合發布了《關於穩定和擴大汽車消費若干措施的通知》,其中提到將「國六」排放過渡期由2020年7月1日前調整為2021年1月1日前。這也就意味著,1月1日起,「國五」排放標準的輕型汽車新車將不能上牌。
關於「國六」排放標準,相信大家並不陌生,它全面超過了歐盟和美國的標準。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原常務副會長兼秘書長董揚表示,我國作為全世界第一的汽車生產大國和第一的汽車銷售大國,有必要將汽車排放標準和國際接軌。董揚說:「今後肯定是中國汽車排放標準要和國際接軌,我們要高質量發展,這都是非常重要的。環境還是要搞,汽車應該按照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方向發展,這是應該的。」
在新能源車領域,新能源車補貼政策和免徵車輛購置稅,可以說是新能源車相較於傳統燃油車最大的市場優勢,新一年,國家將繼續對購置的新能源汽車免徵車輛購置稅,包括純電動汽車、插電式混合動力(含增程式)汽車、燃料電池汽車。
再來看個稅領域,1月1日開始在納稅人累計收入不超過6萬元的月份,暫不預扣預繳個人所得稅。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個人所得稅二處副處長郭瑾雯形象地為大家算了一筆帳,她說:「比如某個單位的員工小張,他2020年在這個單位一共拿到了工資薪金5萬塊錢,那麼這個單位每個月都給他辦理了工資薪金個人所得稅全員全額扣繳申報。2021年開始,這個單位1月給他發了1萬塊錢的工資薪金,2月到12月每個月發4000塊錢的工資薪金。在不考慮三險一金的情況下,如果按照原先的預扣預繳辦法,小張1月就要繳1萬塊錢減去5000塊錢的起徵點,再乘以適用的稅率3%,他要繳150元的個人所得稅,但是因為2月到12月他只發了4000塊錢,其他月份是不需要交個人所得稅的,那麼全年算帳他全年收入不足6萬塊錢,通過第二年的彙算,也可以實現退稅150元,雖然這個稅是退還給他的,他是不吃虧的,但是採用我們現在新出臺的預繳辦法之後,小張從1月起就可以直接扣除全年累計的減除費用6萬塊錢,所以他1月連這150塊錢都不用繳了,年終也不需要再辦理彙算清繳,這樣從納稅人的獲得感、從辦稅的便捷度上來講,都有了大幅度提升。」
接下來,愛美的女生們要注意了。《化妝品監督管理條例》將從新年第一天起實施,條例明確:化妝品標籤禁止標註明示或者暗示具有醫療作用的內容、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違反社會公序良俗的內容等。國家藥監局化妝品監管司司長李金菊表示:「應該是按它的產品屬性,按照藥品管理的,也就是說它要申報藥品,按照藥品的管理和使用。這些規定既是保障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一個重要手段,同時也有利於產品的健康有序發展。」
此外,在新年落地的新規中還有,明年起,我國將全面禁止「洋垃圾」以任何方式進口,廢塑料、廢五金等「洋垃圾」將正式和我們說拜拜。針對藥店以租借執業藥師證來滿足開店條件,造成持證藥師不在崗的「掛證」亂象,明年起,存在「掛證」行為的執業藥師也將被納入「黑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