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書家因拆遷發愁數萬圖書歸宿 婉拒崔永元幫忙

2020-11-15 手機鳳凰網

瞿永發家裡堆滿各種書籍

默默無聞了40多年,隱匿在虹鎮老街棚戶區的私人「現代文學史料藏館」瞬間火了。這個民間「藏經閣」裡竟有6萬多冊書和10多萬頁的珍貴手稿。如今,虹鎮老街七號地塊面臨房屋徵收,為了讓寶貝能妥善保存,為世人所用,這些天「藏經閣」的主人瞿永發日夜奔波。

上周五,虹口區文化局的領導走訪了瞿永發家,有意在即將裝修的乍浦路圖書館開闢一個現代文學研究室,將這些書請過去。

他家就是書的海洋

最老的書100多歲了

如果不是主人親自來領路,一般人很難找到棚戶區中的這個「藏經閣」。上周五,記者走進虹鎮老街一幢不起眼的4層樓老房子,迎面而來的是「頂天立地」的一面書架。上面整整齊齊地擺放著各種書籍與資料。書架上端懸掛的匾額上面寫著「現代文學史料藏館」幾個字。

採訪間隙恰有訪客到來,開門一看,是虹口區文化局副局長張烈浩、虹口圖書館副館長張雄和採編人員劉樹春。

沿著僅能通過一人的木梯拾級而上,來到二樓的藏書室,張局等人驚呆了:眼前是鋪天蓋地書的海洋,數萬本泛黃的老書大多出自民國,有的已經100多歲高齡了。老書中的「元老」要數民初商務版說部叢書,共有128冊,已經有100多歲了。瞿永發拿出一本古老的言情小說,這本書用塑膠袋塑封起來,保存良好。另一套1932年「出生」的兒童晨報也是保存完好,甚至還有第一期創刊號。在舊書桌上,還擺放著一張1930年的《結婚證書》,新人是清朝建造鐵路的大臣的兒子和兒媳。

看到那麼多寶貝,張局激動地跑上三樓、四樓,查看名人書稿和其他舊書。

瞿永發的「藏書閣」見諸媒體後,有不少愛書之人慕名而來,就在記者採訪的當口,又有兩位獨立視頻製作人摸上了門,記錄這座即將拆遷的民間「現代文學史料藏館」。

曾一次砸下30萬購書

為書差點連命都丟了

今年60多歲的瞿永發是滬上有名的藏書家,早在1996年就被評為上海十大藏書家。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他就開始逛舊書市場,陸續買了很多書。後來文廟開張後,他幾乎每個禮拜都會去淘書。

早先瞿永發的經濟條件並不寬裕,他把工資收入的一半都用來買書。實在沒錢買書時,還會向親戚好友借錢買。

下崗後,2001年、2002年他開起了舊書店,這也是當年上海僅次於古籍書店最大的舊書店,一個月可淨賺一兩萬。與此同時,他還置換了大量民國期間的書籍。

對於好書,瞿永發會像「追星族」一樣鍥而不捨。有次他看中書友的一本書,對方本不肯出售,沒想到他一磨就是五六年,最後對方終於被他感動,同意以3萬元的價格出讓這本愛書。

2006、2007年股市大牛,瞿永發炒股賺了一筆錢,他拿出其中的一大部分放開手腳買自己喜歡的書。2009年,他的一位老朋友、上海社科院的教授因年歲漸長,無奈準備將藏書出售,他得知消息後當即拿出30萬元,買下了2000餘冊藏書和其他雜誌、書信等5000餘封,也是他迄今買書的最大手筆。據瞿永發自己估算,40年來他投入買書的錢不下200多萬元。

為了書,瞿永發早年有次差點把命都搭進去了。那次他赴浦東買了1000多本書,騎著黃魚車乘擺渡回家。由於工作人員疏忽沒有將他的車用鏈條拴住,車子因為慣性直往黃浦江裡衝。幸好他急中生智將輪子朝石凳上撞上去,才避免連人帶車跌下河去,他說,當時要他撒手「棄車保命」,他在本能上是不肯的。

看著「藏書閣」裡已經泛黃的老書,瞿永發萬分不舍。「這些全都是我一本一本淘過來的,幾乎每本書都有一個故事。」瞿永發淡淡地說道,這些年,上海第一代藏書人已經沒剩幾個了。

數萬冊藏書找到歸宿

乍浦路圖書館願接手

據介紹,瞿永發有6萬餘冊藏書、1萬餘冊舊期刊及各種手寫的歷史史料。其中,以民國時期版本的現代文學書籍為重頭,不少還是珍貴別致的初版本和毛邊本。近幾年,瞿永發開始關注名人手札,收集了茅盾、柯靈等人的信札,以及錢學森、周建人、關露等多份名人手跡。如今,上海不少文化研究機構都會向他借閱這些珍貴的史料。

不久前,瞿家所在的虹鎮老街七號地塊房屋徵收與補償方案公布。瞿永發高興之餘,卻為這些寶貝藏書的出路犯起了愁。

他開始四處尋找適合放書的地方,最近,他將3萬冊藏書裝箱,搬到了黃浦區廈門路上一間租來的石庫門房子裡。「希望社會能提供合適的場地來安置這些珍貴的藏書,組建一個真正的『現代文學史料藏館』,讓書的研究利用價值得以最大發揮。」

他的故事被媒體報導後,各方人士慕名找上門,希望提供幫助。上周五,虹口區文化局副局長張烈浩等人提出了初步方案:虹口圖書館的老館——乍浦路圖書館今年9月份將重新裝修,預計裝修時間為10個月。他們打算在裝修好的圖書館裡闢幾百平方米的房間,作為現代文學研究室。這一方案得到了瞿永發的首肯,「太好了,我覺得這個地方不錯。」

「我們回去將向上級領導匯報這件事,如果批准的話,會給你答覆的。」臨走前,張烈浩表達了這層意思。

瞿永發透露說,其實自從他的「藏書閣」被媒體報導後,嘉興街道、嘉興街道圖書、虹口區檔案館、復旦歷史系、社科院等部門的領導都來找過他。

「復旦和社科院打算合作建一個現代文獻史料研究中心,他們希望我將有研究價值的手稿和書送過去。或者放一個複印機在我家裡複印相關史料。但我覺得都不太可行。另外,崔永元也派助理找過我,打算在傳媒大學的一幢樓裡幫我找塊地方,也被我婉拒了。」瞿永發說,到目前為止,這些書最好的出路是到乍浦路圖書館。「我希望這些書能物盡其用,而不是雪藏起來,否則太可惜了。」

相關焦點

  • 名家藏書引領古籍拍賣
    不過,在今年嘉德王世襄專場除了部分玩物,更讓人驚異的在於王世襄的珍貴藏書,其中最值得關注的是王世襄部分手抄書稿。王世襄先生是當代著名的文物鑑定、鑑賞、收藏專家,畢生從事文物研究,先後在中國營造學社、故宮博物院、中國藝術研究院文物研究所任職,擔任研究員、國家文物鑑定委員會委員等職。先生篤好文物收藏,涉獵範圍分為古琴、銅爐、雕刻、漆器、竹刻、書畫、圖書、家具、玩具等十大類。
  • 留在上海,這是翁氏藏書最好歸宿
    20年前,翁萬戈收藏的翁氏藏書共計80種542冊入藏上海圖書館引發轟動,其中僅宋刻本就達11種,被譽為「海外文物文獻分量最重的一份藏書」。  當時,在從美國發來的傳真件中,翁萬戈說,向上海市致敬,為家藏古籍重返祖國感到欣慰。  翁氏藏書是晚清政壇名盛一時的兩朝「帝師」、維新派支持者翁同龢的產業。藏書源於翁同龢之父翁心存,後歷經六世,躋身「清末九大藏書」之列。
  • 北大為何橫刀奪愛過雲樓藏書
    (6月13日《揚子晚報》)  「過雲樓」是江南著名的私家藏書樓,世有「江南收藏甲天下,過雲樓收藏甲江南」之稱。經過六代人150年的傳承,其藏書集宋元古槧、精寫舊抄、明清佳刻、碑帖印譜800餘種。  建國後,過雲樓藏書主人決定所藏書畫獻給國家,於是過雲樓藏畫中保存比較完整的一批書畫308件在1950年代得以落戶上海博物館。
  • 作為藏書家的杜柏秋
    傅惜華博學多才,且以藏書精良而馳名,其碧蕖館所藏版畫能與鄭振鐸相頏頡。不知道是不是受到傅惜華的影響,杜柏秋也致力於收藏明代版畫書籍。1944年7月2日至15日,杜柏秋任總務長的北京中法漢學研究所舉辦「明代版畫書籍展覽會」宣傳和介紹明代的木刻版畫書籍。展品分甲乙二組:甲組為從永樂朝到崇禎朝的版畫圖書一百零一種,乙組為釋道經卷,共收四十四種。
  • 賈平凹的藏書
    有一次,他到縣城姨家去,發現柜子裡有一本《紅樓夢》,就蹲在那裡看起來,雖然並不全懂,但覺得很有味道。天快黑了,書只看了五分之一,要回去了,他就偷偷將書藏在懷裡。三天後,姨家人來找,說他是賊,他不服,兩廂罵起來,被娘打過一個耳光。如今他一坐在書房,看著滿架書籍,他就記想那時的可憐。由此可見,賈平凹先生從小就愛書,愛得如此深切,實在令人動容。
  • 義烏文化名人/這位清朝藏書家對駱賓王詩做了最完備的收集和注釋
    家惟儲酒賣,船隻載鹽多。矗矗青槓樹,潺潺赤水河。明朝具舟揖,孤夢已煙波。這首描寫道光年間貴州赤水鬧市景象的詩歌,出自當時的貴州省仁懷廳同知陳熙晉之手。在陳熙晉的家鄉——義烏,很多人對陳熙晉這個名字還是會略感陌生,他遠不及他的老鄉——初唐四傑之一的駱賓王那樣家喻戶曉、耳熟能詳。
  • 要拆遷了!寧波2019年最新拆遷消息出爐!有沒有你家?
    拆遷問題,一直都是老百姓最關心的話題。最近,關於寧波2019的「拆遷」諮詢,又成了網上的熱點。來看看,有沒有您家的拆遷消息!邱隘鎮Q:邱隘2019年徵遷項目16個,是哪16個?對於目前沒能推進的拆遷工作,請問是否有工作目標?鄞州區:後廟地塊分三個部分,分別是住建局下面的檢測中心、後廟工業區、金家漕工業區。其中後廟工業區已拆除;檢測中心已籤訂協議,但因檢測中心工作不能停頓,現正在找新的地點,待確定就會搬遷;金家漕工業區因涉及全體股東利益,還在協商中。鍾公廟街道爭取在2019年完成此項工作。
  • 史家朱希祖藏書紀事
    書坊誰不頌朱胡朱希祖是民國著名的史學家,也是大藏書家。對於學者來說,愛書,讀書,購書,藏書,著書,是其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內容,甚至可以說是生活的全部。「不與人物接,不為山海遊。終生伏几案,天地一書囚。」這首帶有自嘲意味的自題,可謂朱希祖為書而奔走一生的自畫像。朱希祖開始藏書,大約開始於留學日本時期。
  • 中國歷史文獻學:圖書四部分類法的——確立
    當時除了傳統的經學外,記載各朝各代政治變幻、軍事鬥爭的史學著作激增,佛經的譯著大量出現,文學方面的五言詩、樂府詩、文學評論著作,還有地理學著作、家乘族譜等文獻,在數量上都有所增加,需要收集整理編目。因此,對原有的圖書分類休例提出了新的要求。西漢末劉歆的《七略》,根據當時文化典籍的特點,在圖書分類上確立了「六藝」、「諸子」、「詩賦」、「兵書」、「數術」、「方技」六大部類。
  • 奇蹟暖暖圖書館玩法詳解 閱讀藏書收益全攻略[多圖]
    一、圖書館玩法介紹1、奇蹟暖暖搭配師聯盟最新開放了圖書館,大家通過整理資料和捐贈圖書,可以增加自己聯盟成長值,還能獲得聯盟獎勵的聯盟幣哦~進入圖書館,可以看到整理資料和捐贈圖書兩個板塊,整理資料板塊玩家只要點擊就能獲得聯盟成長值+3和5個聯盟幣,捐贈圖書點擊一次能獲得聯盟成長值+10和18個聯盟幣。
  • 愛了一輩子的書 如今,他打算給它們找個好歸宿
    如今身體有恙,眼睛也不好使,希望將收藏的近千冊書籍捐出來,給它們找個好歸宿。愛書生活雖艱 仍愛閱讀8月25日,銅罐驛鎮,重慶鹼胺家屬區。記者敲開張時全的家門,一個身材清瘦、行動有些緩慢的老人出現在眼前。他身著純棉汗衫和長褲,扶了扶眼鏡,禮貌地邀請記者進屋。
  • 史家朱希祖藏書紀事-中華讀書報-光明網
    書坊誰不頌朱胡     朱希祖是民國著名的史學家,也是大藏書家。對於學者來說,愛書,讀書,購書,藏書,著書,是其生命中非常重要的生活內容,甚至可以說是生活的全部。「不與人物接,不為山海遊。終生伏几案,天地一書囚。」
  • 市圖書館:圖書飄香,引領閱讀新風尚
    01全年365天免費開放福清市圖書館有12000多平方米,館內藏書57萬餘冊,電子圖書60000冊,電子資源5TB,還有自建的「福清地方文獻資料庫」。福清市圖書館採用大流通開架圖書自助借還服務模式,其中有上網的電腦120臺,閱覽、休息座位1000個,配置觸控螢幕導讀系統和閱報系統、電子書借閱機、朗讀亭、圖書消毒機、自助借還書機,提供圖書外借、網上續借免費諮詢等服務,並設立24小時自助圖書館,全年365天免費開放,市圖書館常年為市民提供書刊借閱、文獻檢索、諮詢導讀、數字資源利用、政府信息查詢、文化信息檢索等服務。
  • 大興6人因不誠信訴訟被處罰,均與拆遷利益有關
    據悉,自2015年以來,因北京大興國際機場的建設需要,榆垡法庭轄區內部分村民因院落徵地拆遷獲得了大量的安置房和拆遷款。此次處罰涉及的6起案件,無一例外都與房屋拆遷利益有關。法庭上「信口開河」 導致庭審延期被處罰人之一楊某,在一起房屋買賣合同糾紛案件中作為買方的委託代理人出庭應訴。購房合同顯示購房款為200萬元,但買方只提供了80萬元的轉帳記錄。
  • 崔永元回歸新聞 大劇全首播
    具體安排包括,周間(周一至周五)21點檔,崔永元主持社會話題節目《東方風雲匯》;22點檔(周一至周四),都市、娛樂、情感、生活類節目輪番亮相,《夢想改造家》、《X診所》、《百裡挑一》;周五22點檔,新型紀實真人秀《急診室的故事》;周六21點檔,喜劇類綜藝節目《生活大爆笑》、《王牌幫幫忙》;周日21點檔則主推大型季播節目《與星共舞》、《中國達人秀》等。
  • 「你家拆遷,你能得到不少錢吧」「別煩我,我已經結婚了」
    剛開始的時候我還會勸他,可他卻說:「我這麼做也是為了發展人脈關係啊,而且我爸媽早就為我安排好工作了,根本不用發愁。」我倆剛在一起的時候感情很好,因為他是本地人,所以經常帶我去逛街看風景,每次都能解說得頭頭是道。除此以外,他還經常在我兼職的時候過來接送,過節時的小驚喜也從來沒有落下過,作為男朋友來說他還是很細緻的。
  • 真實的故事:他北京房子拆遷後一夜暴富,可是越過越沮喪,為什麼
    對,就是拆遷,不動腦子,不掙扎,只需要運氣和等待。始終以來,關於拆遷的歌謠都流傳著歡快而現實,將屬於拆遷的「美好」展現得淋漓盡致。不知從何時起,這首歌成了讓人羨慕的方向和目標。"房子搬來了,蘭博基尼。房屋被扒巴拉梅拉住宅移動,攬勝運動。拆字一噴,立起大奔。家裡沒動,還是騎電動車!別羨慕鴛鴦別羨慕仙,別羨慕房子畫個圈,分字寫在圈中,從此天天開心。」
  • 崔永元被日本人追問:中國哪個城市女人最醜,他的「回答絕了」!
    而崔永元那不僅是有著與生俱來的幽默,同時也有著深厚學養的後天努力。並且隨機應變和臨場反應也是一絕的!    崔永元主持得體說話盡顯高情商。2013年9月的一天,崔永元去日本的NHK電視臺參觀訪問,去的時候,正好電視臺在做培訓,出於電視人的好奇,崔永元就提出想進去聽聽課,電視臺的領導同意了。
  • 即日起百萬圖書濟南大漂流 公共場所圖書伸手可及
    以「讓讀書成為一種生活方式」是此次「這城市有愛一一閱讀總動員第一季『漢峪金谷百萬圖書大漂流』」的主題。圖書漂流,是一段文明美麗的奇妙旅程,這種好書共享方式,讓「知識因傳播而美麗」。,在街頭、商超、餐廳等與市民生活息息相關的地點,遺忘性地「放漂」印有特殊標誌的圖書,市民可以隨意選取圖書並帶走,讀完後再放原處或任何一個公共場所,使其繼續參與漂流,惠及下一位閱讀者。
  • 親戚家拆遷後買160㎡婚房,財大氣粗就是好,完工後忍不住曬曬!
    導讀:親戚家拆遷後買160㎡婚房,財大氣粗就是好,完工後忍不住曬曬!親戚家是蠻幸運的,在他們那因修高速公路所以就需要把房子進行拆遷,剛好房子的距離在要拆遷的那個點上,所以親戚就找人幫忙,最終把那塊地方給弄了進去,就這樣親戚家賺了一大筆,錢拿到手了當然要換大房子來住了,沒想到這房子一下就是160㎡,剛好表哥也要結婚了,所以就打算把這裡布置成婚房,在裝修的時候小編不得不說財大氣粗就是好,裝修都能夠因此變得美麗起來,看著親戚前前後後的忙活了4個月,終於完工了